二、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1]

(一)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界定

综合吸收现有国内外关于经济增长质量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经济增长质量是经济增长效率提高、经济结构优化、发展动力充足、福利分配改善等方面综合的一种状态。具体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即经济增长的有效性、经济增长的稳定性、经济增长的协调性、经济增长的持续性、经济增长的创新性、经济增长成果的分享性。其中有效性是指经济增长中要素投入产出效率;稳定性是指经济增长的波动幅度及对潜在产出的偏离程度;协调性是指经济增长中经济结构的协调程度;创新性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持续性指资源与环境承载经济长期增长的能力;分享性是指国民收入的分享状况。

由此可见,(1)经济增长质量是一个复合概念,其涵盖了经济增长的各个方面;(2)经济增长质量与经济增长速度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关系,即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是保证经济增长质量的必要条件,但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不一定必然会实现经济增长的高质量。

(二)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性

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平均速度在10%,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增长总量,但是这些年的增长主要表现为粗放式增长,以资源和环境为代价,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因此经济增长的质量成为当前和今后思考的重点。实现高质量和可持续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重要方面。

而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随着中国改革和经济发展的深化而需要更加重视,在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生态需求约束下,增长的质量显得更为重要。重视经济增长的质量,是实现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调整经济发展结构的需要,实现集约化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

(三)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对经济增长质量内涵的界定,本研究把这些指标体系归结为有效性、稳定性、协调性、持续性、创新性、成果共享性六个一级指标,在每个指标下设定多个与此相关的二级指标(见表1)。

b2-1
b2-1x

1.经济增长有效性指标

依据经济增长理论,我们可以把经济增长的有效性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增加要素投入数量导致;一部分由提高要素生产效率导致。要素生产效率,可以分为单要素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TFP)。单要素生产率指的是产出对于投入之比,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是常用的两种。全要素生产率是产出对所有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比率,是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综合体现,较之单要素生产率更为全面。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所获得的经济增长,可在不扩大要素投入的情况下来达到经济增长的目的。因此,我们可以将由于要素生产效率提高导致的经济增长视为经济增长的质量部分,将由要素投入增加导致的经济增长视为经济增长的数量部分。

基于此,我们对经济增长有效性的衡量,设立了GDP增长率、人均GDP增长率、劳动生产率、投资产出率、耕地产出率、就业弹性系数六个二级指标。

(1)GDP增长率。经济增长质量问题的提出,并不意味着把它同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相对立,而相反,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是经济增长质量保证的必要条件和前提基础。经济发展史表明,各国在经济增长速度上的持续差异是造成它们之间经济实力变化的根源,发展中国家要赶超发达国家就必须提高自己的经济增长速度。在此,我们用GDP增长率代表经济增长速度。为了消除价格变动因素,我们用实际GDP增长率衡量。

(2)人均GDP增长率。反映人均经济总量的变动情况。因为人均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经济竞争力的核心指标。此处采用不变价格计算的GDP进行计算。

(3)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是衡量劳动力投入产出水平的指标,根据一定时期国内生产总值与同期全社会平均从业人数对比来计算,反映社会平均每个劳动者所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即劳动者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多少。其计算公式为:劳动生产率=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全社会劳动者平均人数。

(4)投资产出率。投资产出率是一定时期内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值,反映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额所带来的国内生产总值,是全面评价投资使用效率的综合指标。投资产出率越高,经济增长质量越高;反之,投资产出率越低经济增长质量越低。其计算公式为:投资产出率=当年国家或地区GDP/当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5)耕地产出率。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加之我国耕地极度贫乏,因此,应将耕地产出率作为评价经济增长有效性的重要指标之一。耕地产出率越高,表明经济增长质量越高;反之,经济增长质量越低。其计算公式为:耕地产出率=农业总产值/农业耕地面积。

(6)就业弹性系数。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获得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充分就业与经济发展之间具有较大的一致性,一般来说,经济发展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但它们之间并非没有矛盾,因为经济发展以技术进步为前提,因而会引起技术性失业。经济发展与就业之间存在着高敏感度的弹性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用就业弹性系数来表示。就业弹性系数是劳动力就业的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就业弹性系数=当期从业人员增长率/同期GDP增长率。

2.经济增长协调性指标

经济增长的协调性是指经济增长过程中各个部分之间发展的协调程度,它是经济增长质量保证的关键。根据现代经济发展的规律与态势,我们将经济增长的协调性界定为四个方面的协调性,即产业发展协调性、城乡发展协调性、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协调性、内外经济发展协调性。

(1)产业发展协调性。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来看,经济增长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演变;另外,现代经济增长方式本质上是以产业结构变动为核心的经济成长模式,不同的产业结构具有不同的整体效益,从而导致经济以不同的速度增长。合理的产业结构有利于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是经济增长高质量的重要条件;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势必会造成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增加无效投入,制约经济的全面发展。因此,产业结构比是评价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内容,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应提高各产业发展的协调性,保持各产业之间的协调与均衡(韩琪、郑宝银,1998)。在此,我们用第二、三产业产值之和占GDP的比重来反映。

(2)城乡经济发展协调性。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是发展中国家的典型特征,它的存在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造成严重制约。因此,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共同与协调发展,就成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快速发展与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具体到中国,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因此也是衡量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方面。

对城乡经济发展协调性,我们选择城市化率、二元对比系数、二元反差系数三个指标来衡量。

1)城市化率。城市的发展会因其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为优化要素配置提供平台,从而提高社会要素整体配置效率;同时,城市的发展会催生新的产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新的就业机会,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因此,以城市化水平作为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有利于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该指标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来反映。

2)二元对比系数。二元对比系数又称“二元生产率对比系数”,即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与第二、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比率。二元对比系数理论上处于0~1(小数)之间,当它为0时,表明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为0,经济二元性最显著;而当它为1时,第一产业和第二、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相同,二元经济完全转变成了一元经济,经济的二元性消失。

二元对比系数的计算公式为:二元对比系数=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非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其中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农业产值占GDP比例/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例;非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非农业产值占GDP比例/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3)二元反差系数。指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与二、三产业劳动力比重之差的绝对值。二元反差系数理论上也为0~1之间。二元反差系数越大,第一产业和第二、三产业的差距越大,经济二元性越明显;当二元反差系数为0时,二元经济转变为一元经济,经济二元性消失。为了计算上的简化,我们采用如下公式:二元反差系数=[(农业产值比重-农业劳动力比重)+(二、三产业产值比重-二、三产业劳动力比重)]/2。

(3)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协调性。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从其功能来讲可以划分为两个紧密相关的部分,一是以金融业发展为核心内容的虚拟经济部分;二是以物质财富生产为核心内容的实体经济或物质经济部分。从经济发展的历史逻辑来看,虚拟经济是从属和服务于实体经济而发展的,实体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了虚拟经济的发展规模。但是,进入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金融业为核心内容的虚拟经济获得了空前的快速发展,一些国家的发展规模已经远远超过了实体经济,从而给经济运行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突出表现为经济运行风险的加剧。因此,实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和相适应,是保证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环节。此处用金融资产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比值来反映。

(4)内外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对外开放程度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经济联系及竞争能力的强弱,对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实力、提高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是经济发展质量高低的具体表现。对外开放程度通常用对外开放指数来衡量,所谓对外开放指数是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加权平均数,其计算公式为:对外开放指数=(进出口总值×0.6+实际利用外资额×0.4)/国内生产总值。这一指标可反映国家或地区经济国际化程度及其产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吸引外资的能力和强度等,以其作为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的竞争能力,提高经济发展对外的协调性。

3.经济增长稳定性指标

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是指国民经济运行的平稳状况,它不仅是经济增长质量的内容,也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保证。这是因为:过度的经济波动会破坏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内在机制,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从而影响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加大宏观经济运行的潜在风险。当然,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并不意味着经济增长速度始终保持为一个不变的常数,而是在正常经济增长速度附近窄幅波动,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经济增长的稳定性越好,经济安全性越大,经济增长的质量就越高。因此,稳定性是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标志。经济增长的稳定性采用如下4个指标来衡量:

(1)经济增长波动率。反映经济总量增长的稳定性。一般来讲,当经济增长波动率小于±0.5时,可以认为经济增长是平稳的;当经济增长波动率大于±0.5时,表明经济增长不够平稳。经济增长波动率的计算公式为:经济增长波动率=(当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2)价格指数波动率。价格是国民经济的综合反映,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最终会通过价格波动得以反映。价格波动幅度越大,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就越差、质量就越低。价格波动幅度通常用价格指数波动率来衡量,价格指数波动率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内价格总水平的波动幅度,反映价格总水平变化的价格指数主要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因而价格指数波动率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价格指数波动率=(当年CPI-上年CPI)/上年CPI。之所以要用价格指数波动率评价经济增长质量,是因为稳定物价不仅是我国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之一,而且也是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标志。

(3)资产价格波动率。一般来讲,资产的范畴既包括房地产,也包括证劵资产,对资产价格波动的衡量也应该包含这两个方面。但由于证劵资产价格的全国统一性,对于一个区域来讲的资产价格主要是房地产价格。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不仅直接影响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而且也会因为泡沫而对整个经济运行带来风险,降低经济增长的质量。此处用房地产价格波动率代表资产价格波动率。计算公式为:资产价格波动率=(当年房价上涨率-上年房价上涨率)/上年房价上涨率。

(4)就业波动率。实现充分就业是政府四大宏观经济目标之一,因此就业率的稳定性是衡量经济增长稳定性的重要内容。就业波动率的计算为:就业波动率=(当年社会劳动就业率-上年社会劳动就业率)/上年社会劳动就业率。

4.经济增长可持续性指标

经济增长的持续性是指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主要表现为资源、环境承载经济长期发展的能力。忽视质量的经济增长会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严重损害可持续增长的物质基础。只有在自然资源被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经济增长才是可持续的。因此,评价经济增长质量不能忽视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资源、环境代价。对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衡量指标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是反映经济增长过程中对资源的消耗情况,包括按人口计算的资源量(人均耕地、人均水资源、人均森林)和按经济规模计算的资源量(单位产出能源消耗、单位产出水资源消耗);二是反映经济增长过程中对环境资源的破坏程度,即环境代价,包括单位产出的大气污染程度、单位产出的污水排放、单位产出的固体废弃物排放。具体计算如下:

(1)人均耕地资源量。用以反映经济增长过程中人均耕地的变化情况。计算公式为:人均耕地资源=耕地总面积/总人口。

(2)人均水资源量。用以反映经济增长过程中水资源的变化情况。计算公式为:人均水资源=可利用的水资源总量/总人口。

(3)人均森林资源量。用以反映经济增长过程中森林资源的变化情况。计算公式为:人均森林资源=森林面积/总人口。

(4)单位产出能源消耗量。用以反映经济增长过程中对能源的消耗情况。计算公式为:单位产出能源消耗量=能源消耗总量/GDP。

(5)单位产出水资源消耗量。用以反映经济增长过程中对水资源的消耗情况。计算公式为:单位产出水资源消耗量=水资源消耗总量/GDP。

(6)单位产出大气污染程度。用以反映经济增长过程中造成大气污染的程度。计算公式为:单位产出大气污染程度=污染性气体排放量/GDP。

(7)单位产出污水排放量。用以反映经济增长过程中造成的废水污染程度。计算公式为:单位产出污水量=污水排放总量/GDP。

(8)单位产出固体废弃物排放量。用以反映经济增长过程中因固体废弃物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程度。计算公式为:单位产出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固体废弃物总量/GDP。

5.经济增长创新性指标

经济增长的创新性主要是指技术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注:冷崇总:《关于构建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价格月刊》2008年第4期。)经济发展史证明,技术创新既是企业竞争力的源泉,也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19世纪下半叶开始,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创新成为当时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源泉。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的兴起使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更加明显。从根本上来说,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动力和手段,也是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志。关于经济增长创新性的衡量,我们采用以下六个指标:

(1)R&D占GDP的比例。R&D经费支出是技术创新的基础,R&D费用占GDP比例是国际上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实力或竞争力的首选核心指标。依据一般规律,R&D占GDP的比例不到1%的国家是缺乏创新能力的;高于2%的国家或地区的创新能力则比较强。

(2)R&D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这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实力或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反映了政府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

(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高新技术成果是科技创新能力的直观体现,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仅反映高新技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和科技进步状况,而且还包含科技进步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国际竞争力等诸多经济增长质量的内容,是评价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4)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比例。该指标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规模及国际竞争力情况,也是衡量科技创新成果的重要指标。

(5)每万人专利授权数与每万人发表科技论文数。实践证明,只有在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的基础上,经济发展才是有后劲、可持续和高质量的。每万人专利授权数和每万人发表科技论文数是衡量自主创新能力的两个重要指标。

6.经济增长成果共享性指标

经济增长成果共享性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经济增长要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存质量;二是经济增长要有利于改善人们的健康水平与发展水平;三是经济增长成果在分配过程中要具有公平性,即让全体居民都能充分享受到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因此,居民能否共享经济增长的成果是衡量经济增长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基于此,对经济增长成果共享性的衡量,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

(1)生存质量指标。具体包括居民收入增长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城镇人均绿地面积。

(2)健康发展质量指标。具体包括人均医疗床位数、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人均财政教育支出。其中人均医疗床位数和人均财政教育支出分别反映了人均医疗资源和人均教育资源的水平,是人们身心健康的重要保障。

(3)公平度指标。经济增长成果分配中的公平程度,对经济社会的稳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可以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生产力水平的进步;但如果差距过大,突破合理界限,就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在此,公平度我们采用城乡居民收入比、基尼系数、泰尔指数三个指标来衡量。其中:1)城乡居民收入比用城镇居民年可支配收入/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反映;2)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采用了张建华提出的简易计算公式。(注:张建华,一种简便易用的基尼系数计算方法。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3)泰尔指数用于度量城乡收入差距,在此我们采用王少平、欧阳志刚(2008)的定义,计算过程为:首先分别计算城镇与农村的收入份额与人口份额之比的自然对数,然后再以城乡收入份额作为权数,进行加权平均而得到。

(四)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方法

1.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对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需要将反映经济增长质量的多项指标信息加以汇集,得到一个综合指标,以此来综合反映经济增长质量情况。目前常用的经济增长质量综合评价方法有十几种,总体上可归纳为两类:即主观赋权评价方法和客观赋权评价方法。以下是几种常见综合评价方法的论述:

(1)主观赋权评价方法。主观赋权评价方法多是采用定性的方法,由专家根据经验进行主观判断而得到的权重。具体又可以划分为:

一是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AHP)是把一个复杂问题中的各个指标通过划分相互之间的关系使其分解为若干个有序层次。每一层次中的元素具有大致相等的地位,并且每一层次与上一层次和下一层次有着一定的联系,层次之间按隶属关系建立起一个有序的递阶层次模型。在递阶层次模型中,按照对一定客观事实的判断,通过两两比较判断的方式确定每个层次中元素的相对重要性,并用定量的方法表示,然后建立判断矩阵,计算每个层次判断矩阵中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权重。最后通过在递阶层次结构内层次相对重要性权重的组合,得到全部指标相对于目标的重要性权重。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机结合起来的较好的科学决策方法,但在应用中仍摆脱不了评价过程的随机性和评价专家主观上的不确定性及认识上的模糊性。另外,判断矩阵易出现严重的不一致现象,使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最终导致评价方法失效。

二是模糊综合评判法。模糊综合评判法是以模糊数学为基础,应用模糊关系合成的原理,将一些边界不清,不易定量的因素定量化,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能够很好地解决判断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但各因素权重的确定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不能解决评价指标间相关而造成的评价信息重复问题。

(2)客观赋权评价方法。客观赋权评价方法常用的有以下两种方法:

一是主成分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是把反映样本某项特征的多个指标变量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变量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区域经济研究中,描述某种区域特征的统计指标往往比较多,而这些指标又常常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既不完全独立又不完全相关,这就给研究带来很多不便,主成分分析方法是解决这一问题较为理想的多元统计分析工具,它可以在不损失或尽量少损失原有信息的情况下,将多个具有相关性的指标重新组合成少数几个互相无关的综合指标,这几个综合指标就叫主成分,从而达到简化分析的目的。主成分分析法可以将一些相关性较强的评价指标用较少的几个不相关的综合指标代替,从根本上解决了指标间的信息重叠问题,而且大大简化了原指标体系的指标结构;它克服了人为确定权重的缺陷,使得综合评价结果唯一,较为客观合理。主成分分析法要求较大的样本量,评价结果与样本量关系密切,并且假设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相关性。

二是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以灰色系统理论为基础,是针对数据少且不明确的情况下,利用既有数据所潜在的信息来白化处理,并进行预测或决策的方法。其优点是计算简单,数据不必归一化处理,可用原始数据进行直接计算;无需大量样本,只要有代表性的少量样本即可。但该方法不能解决评价指标间相关造成的评价信息重复问题,因而指标的选择对评判结果影响很大。

2.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方法的确定

根据目前已有的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方法,结合西部经济增长质量测评的实际,我们选取了主成分分析法和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组合评价方法对西部经济增长质量进行测评。

由于经济增长质量的三级指标之间存在比较密切的线性相关性,为了消除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本章采用客观赋权的主成分分析法对经济增长质量各二级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经济增长质量的二级指标相对独立,不适宜再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为了真实地反映各二级指标的重要性,在对各二级指标赋权的过程中,本章采用了主观赋权的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二级指标的权重。层次分析法将定性和定量的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克服了单纯依靠定性或定量方法的不足,使评价的结果更加科学化。但由于传统层次分析法构建的判断矩阵经常不满足一致性,有时连可接受的一致性检验也不能达到,导致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为此本章最终选择了改进的层次分析法,通过构建构造判断矩阵的两阶段法,使构造出的判断矩阵自然满足一致性的要求。具体如下。

假设同层的任何两个元素之间的重要性均具有可比性。首先把问题进行分解组合,建立梯阶层次结构,清楚地表明各层次之间的关系。其次,采用人们熟悉的(0,1,2)三标度法对同一层元素进行两两比较后建立一个比较矩阵并计算出各元素重要性的排序指数。最后,用极差法构造判断矩阵,得到各元素的权重。

3.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改进的层次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

(1)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为了使评价指标之间具有可比性,首先把逆向指标转化为正向指标,然后采用标准化方法使指标成为无量纲的标准化数据。

(2)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经济增长质量各二级指标进行主成分综合得分的计算。

首先,确定主成分个数m,得到各主成分得分的表达式。数学模型为:设F1,F2,…,Fm表示各主成分得分,则:

gs1

其中,α(m)ixi表示第m个主成分所对应的特征向量,xi表示各指标标准化后的值。

其次,计算主成分综合得分。数学模型为:设F为主成分综合得分,则:

gs2

其中,λi表示第i个主成分对应的特征根。

(3)运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得出的各二级指标的权重进行经济增长质量综合得分的计算,设Y为经济增长质量综合得分,则:

gs3

K1,K2,…,Km表示各二级指标的权重,X1,X2,…,Xm表示各二级指标的主成分综合得分。


注释

[1]此部分为陕西省社会规划基金项目:《陕西省经济增长质量评价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10D007)研究成果的一部分,项目负责人:徐璋勇;完成人员:徐璋勇、姚慧琴、李丙金、耿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