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西部各省(区、市)经济增长质量评价与分析

(一)重庆经济增长质量评价与分析(注:此部分执笔人:叶波鹤。)

1.重庆市经济增长状况的简要回顾

1999—2011年,重庆市经济高速发展,在西部大开发、国发3号文件、三峡后续工作、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和两江新区开发等重大战略推动下,重庆经济发展各方面都迅速步入了快车道。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战略性进展、内陆开放高地快速崛起、综合配套改革攻坚破冰、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状况不断改善。

(1)国民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从1999年到2011年,重庆地区生产总值由1479.71亿元增加到10011.37亿元(见图18),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速达到12.38%。同期,重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5413.46元提高到34297.26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12.92%。

t2-18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重庆统计年鉴2012》有关数据整理计算。

(2)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1999—2011年,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19.18:38.54:42.28逐步调整为8.44:55.37:36.19(见图19)。总体来看,重庆市的产业结构呈现出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持续下降,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快速上升,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相对稳定的格局。

t2-19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重庆统计年鉴2012》有关数据整理计算。

(3)财政收支大幅增加。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总体经济运行质量的不断提高,十几年来重庆市财政收入大幅增加。2011年,重庆市地方财政收入2908.91.33亿元,较1999年增长了2819亿元。重庆市地方财政收入占总财政收入的比重基本呈上升的态势,由1999年的64.1%上升到了2011年的82.6%,这说明重庆地方经济发展越来越好,地方的财政自主权越来越大,见图20。

t2-20

资料来源:根据《重庆统计年鉴2012》有关数据整理所得。

2011年地方财政支出3959.87亿元,较1999年增长了23.39倍,见图21。从支出结构来看,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一般公共服务支出较上年都有大幅提升。

t2-21

资料来源:根据《重庆统计年鉴2012》有关数据整理所得。

(4)对外开放水平全面提升。重庆市始终坚持“大开放促大开发、大开发促大发展”的方针,大力推进对外交往、交流和合作,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2011年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05.29亿美元,是1999年的44.07倍。对外贸易结构以一般贸易为主向一般贸易、加工贸易、服务贸易并举转变。

(5)民生状况持续改善。1999—2011年,重庆市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持续增长,年均增长率为14.45%,2011年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率达19.37%。“两翼”农户户均累计增收7900元。随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明显改善。同期,重庆市恩格尔系数由54.56%下降到42.55%。

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全市居民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覆盖率显著提高。2011年全市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60.73%;基本医疗保险在2010年和2011年均实现100%全覆盖;失业保险覆盖率由1999年的12.75%提高到2011年的16.73%。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户籍制度改革开全国先河,平稳有序转户322万人。累计开建公租房2871万平方米,配租11万套,规模、进度和配套水平全国领先。创办微型企业5万户,带动40万人就业。另外,重庆市对教育的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1999—2011年间,重庆市人均财政教育支出由90.13元增加至1091.81元。

2.重庆市经济增长质量的总体评价与分析

我们选取重庆市1999—2011年的相关数据分别从有效性、协调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创新性、成果共享性六个方面,对各年重庆市经济增长质量进行了主成分赋权和测算。由于1999年稳定性数据缺失,因此图22只反映了重庆市经济增长质量2000—2011年的综合指数变动趋势。

t2-22

由图22中可以看出,2000—2011年,重庆市经济增长质量综合指数除2001年和2007年出现两次明显下降之外,其他年份基本呈现出稳定增加的态势,2011年经济增长质量达到了最高水平,指数也由49.65提高到了78.36。这与其二级指标中有效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创新性和成果共享性指数总体上升的趋势相一致,说明重庆经济增长质量在这五个方面均呈现逐步提升的发展趋势,经济发展质量显著提高。

2001年重庆市稳定性指数为2000年以来最低水平,有效性和稳定性大幅下降,可持续性和创新性也有小幅下滑,其原因为投资产出率和就业弹性系数、价格指数波动率、资产价格波动率和就业波动率以及财政教育支出的大幅下降。同时,2007年综合指数大幅下降,主要是由于经济增长波动性、资产价格波动性、价格指数波动性的大幅增加引起的稳定性水平的剧烈下降,同时伴以协调性、可持续性、创新性的大幅下降,这又表现在产业发展协调性、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协调性以及内在协调性的下降,人均资源占有量的下降和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额的下降三个方面。

3.重庆经济增长质量各构成要素的评价与分析

(1)经济增长有效性评价。通过对经济增长有效性三级指标数据的整理计算和主成分分析,我们可以得到重庆市1999—2011年各年的经济增长的有效性指数,见图23。

t2-23

从图23中可以看出,1999—2011年,重庆经济增长的有效性指数从42.0大幅度提高到80.74,增加了38.74,说明宏观经济增长的效率在十几年间显著提升。其二级指标:GDP增长率、人均GDP增长率、劳动生产率、耕地产出率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投资产出率的下降表明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贡献率越来越小;就业弹性系数始终处于波动状态,这与重庆市1999年以来实施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所引发的就业结构调整密切相关。

(2)经济增长协调性评价。通过对经济增长协调性三级指标数据的整理计算和主成分分析,我们可以得到重庆市1999—2011年各年经济增长的协调性指数,见图24。

t2-24

由上图24可知,2011年经济增长的协调性指数为78.67,较1999年的38.67大幅提高。总体上看,1999年到2005年间经济增长的协调性不断提升,2005年到2011年之间波动上升。其中,产业协调性、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协调性对协调性指数有很强的拉动作用。但从图24中可以看出,从2006年起,其协调性指数呈正弦式波动。2006年和2007年指数下降主要是因为城乡协调性中二元对比系数大幅下降;2009年,二元对比系数、二元反差系数下降,内外向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指数下降幅度较大,但产业协调性、城乡发展协调性、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协调性的增强抵消了负作用;2010年和2011年协调性指数显著回升,除城乡二元对比系数和城乡二元反差系数和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协调性有微弱下降外,其他指标均出现明显上升。

(3)经济增长稳定性评价。通过对经济增长稳定性三级指标数据的整理计算和主成分分析,我们可以得到重庆市2000—2011年各年的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指数,见图25。

t2-25

经济增长稳定性指数比其他经济增长质量二级指标指数的波动趋势都显著。因为稳定性的三级指标中价格指数波动和资产价格波动极易受到各种外生经济变量的影响,经济增长波动性和就业波动性也比较明显,所以在2000—2011年间经济增长稳定性表现出很强的不确定性。

由图25中可看出,2008年稳定性指数为81.11,为13年来最高水平;2003年和2000年次之,说明从经济增长波动、价格指数波动、资产价格波动、就业波动角度来看,这两年的宏观经济稳定性较好。2010年经济增长波动率、就业波动率较大,故而稳定性指数较低,而2011年就业波动率有较大变化,经济增长波动率、价格波动率、资产价格波动率均较小,稳定性指数出现较大幅度提高。

(4)经济增长可持续性评价。通过对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三级指标数据的整理计算和主成分分析,我们可以得到重庆市1999—2009年各年的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指数,见图26。

t2-26

从图26中可以看出,2011年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指数已达到77.66,较1999年的37.66增长了40。这与退耕还林工程的全面展开和节能减排工作的绩效密不可分。在1999年GDP增长中所付出的资源与环境成本总量是巨大的,但随退耕还林、生态保护、节能减排工程的大力推广和绩效的持续改进,到2011年人均森林资源量增加了一半以上;单位产出污水排放强度、单位产出固体废弃物排放强度、单位产出能源消耗量、单位产出水资源消耗量分别下降为5.56%、32.72%、31.9%、24.01%。经济增长中所付出的资源与环境的边际成本却在持续下降。

(5)经济增长技术创新性评价。通过对经济增长技术创新性三级指标数据的整理计算和主成分分析,我们可以得到重庆市1999—2011年各年的经济增长的创新性指数,见图27。

t2-27

经济增长的创新性指数在1999—2011年间波动较小,基本呈上升态势发展。因为其三级指标:R&D占GDP的比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率、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比重、每万人专利授权数、每万人发表科技论文数都一致呈现出较强的上升趋势。这主要是得益于重庆不断加大研发、科技创新的力度和资金扶持,如支持科研院所和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质检中心等建设的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的不断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和科技创业投资、担保政策的广泛落实。而2007年出现小幅下滑主要是因为当年的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额较上年减少28.6%。

(6)经济增长成果共享性评价。通过对经济增长共享性三级指标数据的整理计算和主成分分析,我们可以得到重庆市1999—2011年各年经济增长的成果共享性指数,见图28。

t2-28

从人民生存质量、健康发展质量、公平度角度度量的经济增长的成果共享性指数13年间稳步提高,从1999年最低45.84提高到了2011年的85.84。其中人民生存质量和健康发展质量的持续改善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对民生福利水平的消极影响。1999—2011年,重庆市人民生存质量中居民恩格尔系数由54.56%下降到42.55%;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和人均绿地面积分别由20.8平方米和1.06平方米增加到31.77平方米和17.87平方米。健康发展质量中居民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覆盖率都显著提高,其中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连续两年达到100%。人均医疗床位数由1999年的21.5张/万人增加到32.18张/万人,人均财政教育支出由90.13元增加至1091.81元,翻了12番。同时,在收入调节制度下,城乡居民收入比也下降到了3.12。

由图28中可以看出,自2006年起,成果共享性指数增速显著提高,这主要是由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同时居民收入、人均绿地面积、人均住房面积的较快增长也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民生活质量满意度。

4.结论和政策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重庆市在1999—2011年间经济增长质量逐步提升的同时,还存在的问题有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协调性、内外向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较弱,就业波动性较大,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比重较小,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因此,我们的政策建议如下: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尤其是加快工业和服务业转型升级,推动工业集群构建,着力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地方金融机构跨区域发展,规范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帮助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完善各类交易所功能,扩大经营规模和辐射面。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加快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消费模式,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承载、社会承受的良性循环,着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学研结合,促进协同创新,加强科技创新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

(2)积极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加大城乡统筹力度,着力缩小城乡差距。统筹规划和合理利用城乡建设用地,能源和融资等问题,稳步推进城市拓展和功能开发;建立统筹城乡的金融体制,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大力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建立起城乡人口和资源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体系,着力解决农民工就业相关的一系列问题,构建起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制度通道;促进各种市场主体平等竞争和共同发展,实现国有民营外资经济协调发展,深化市场化改革,促进商业繁荣。

(3)推动服务业全面发展。加快建设长江上游地区商贸中心和购物、会展、美食之都,全面发展服务业,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的协同发展,大力推动新兴服务业的发展,通过促进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发展水平。加快金融集聚区的建设,大力发展产业金融、科技金融、小微金融、农村金融和消费金融,实现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促进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加快全国性物流枢纽的建设,发展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和多式联运,降低物流成本;积极发展研发设计、咨询评估、中介服务、商务会展等专业服务业。立足重庆市的实际情况,大力发展都市旅游、工业旅游、生态旅游和游艇经济,加快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

(4)大力发展内陆开放经济。加快转变外经贸发展方式。拓展利用外资的广度和深度,建立健全内陆开放型经济的政策体系,发挥两江新区优势,推动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西永综合保税区等大通道和口岸贸易转型升级,积极营造与国内外市场接轨的各种制度软环境。拓展加工贸易离岸结算、电子商务国际结算和人民币境外互换结算。加强区域合作与对外交流,努力实现各经济区之间的产业互动,实现资源和市场的共享,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建立和完善内陆开放经济体系。

(5)积极推动就业创业。努力建设国家级就业服务基地,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城乡就业服务和技能培训体系,鼓励和扶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支持大中专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士兵等群体就业创业,对于创业者给予创业培训、政策扶持和融资支持。保证人力资源的不浪费和合理配置。

(二)四川省经济增长质量评价与分析(注:此部分执笔人:葛秀。)

1.四川省经济增长状况的简要回顾

四川省是中国西部地区人口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省份,区位优势明显,在西部大开发中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四川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两个加快”(注:“两个加快”是指中共四川省委九届六次全会提出的“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紧紧抓住实施西部大开发和灾后恢复重建的重大机遇,牢牢把握经济“巩固回升、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着力强化“投资拉动、产业支撑”,全力保持经济平稳持续较快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1)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四川是中国西部经济大省,经济一直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在西部地区居于前列。1999—2011年,四川省的国内生产总值由3649亿元增加到21026.7亿元(当年价格),增长了4.76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率为11.89%(见图29)。

t2-29

资料来源:《四川省统计年鉴2012》、《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2011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

(2)经济结构进一步改善。从产业结构看,1999—2011年三次产业结构由25.4:37:37.6演进到14.2:52.5:33.4,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明显上升,第三产业比重呈现平稳波动的趋势(见图30)。

t2-30

资料来源:《四川省统计年鉴2012》、《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2011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

(3)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四川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由1999年的1221亿元提高到2011年的15124亿元,年均增长率23.3%(见图31)。

t2-31

资料来源:《四川省统计年鉴2012》、《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2011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

工业投资保持平稳增长。2011年共完成工业投资5732亿元。工业投资中“7+3”优势产业(注:“7+3”优势产业是指《四川省工业“7+3”产业发展规划》中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能源电力、油气化工、钒钛钢铁、饮料食品和现代中药7个优势产业,积极培育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生物工程3个有潜力的产业。)投资44564.5亿元,其中,电子信息产业投资增长最快,完成投资390.2亿元,饮料食品业完成投资549亿元,装备制造业完成投资1095.8亿元,能源电力业完成投资1525.2亿元。

服务业投资快速增长。2011年完成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8931亿元,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为59%。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2085.6亿元。

(4)财政收支大幅增长。四川省一般预算财政收入由1999年的211.48亿元提高到2011年的2044.79亿元,年均增长率20.1%;一般预算财政支出由1999年的363.5亿元提高到2011年的4674.92亿元,年均增长率23.7%(见图32)。

t2-32

资料来源:《四川省统计年鉴2012》、《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2011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

(5)对外开放力度加大。四川省加大对外开放力度,2011年实际利用外资110.3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累计批准达9615家。对外贸易快速增长,进出口总额由1999年的24.71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477.2亿美元,年均增长率28%。2011年进口和出口总额分别达到190.2亿美元和290.3亿美元,是1999年的14.06倍和25.45倍(见图33)。

(6)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增收步伐加快。1999—2011年四川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5478元增加到1789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843元增加到6128.6元,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0.16%和10.08%。同期,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由43.9%和59%下降到40.7%和46.2%。

全省社会保险覆盖率显著提高。2011年全省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494万人,养老保险覆盖率由1999年的8.14%提高到2011年的37.37%;失业保险参保人数536.8万人,失业保险覆盖率由1999年的9.93%提高到2011年的15.94%。2011年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2252.1万人,参加工伤保险职工650.9万人,参加生育保险职工601.8万人。全省127个参加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参保人数达1514.4万人。

t2-33

资料来源:《四川省统计年鉴2012》、《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2011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

教育事业不断发展。1999—2011年,对教育的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人均财政教育支出由65.66元增加至850.51元。“普九”人口覆盖率2011年达到100%。高等教育稳步扩大,普通高等学校在校本(专)科学生由1999年的18万人增加到2011年的113.9万人,毕业生由1999年的3.6万人增加到2011年的28.9万人。

2.四川省经济增长质量的总体评价与分析

我们选取四川省1999—2011年的相关数据分别从有效性、协调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创新性、成果共享性六个方面,对各年度四川省经济增长质量进行主成分赋权和测算,得到四川省经济质量综合指数(见图34)。

总体来看,2000—2011年四川省的经济增长质量综合指数总体保持稳步提高的趋势,指数由46.74提高到80.3。其中2010年和2011年综合指数提升幅度较大,分别提高了6.55和6.13,其余年份除2006年均有小幅上升。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四川省在灾后重建、项目建设、工业园区建设、拓展产品市场、加快发展优势产业等几个方面扩大投资,使得经济质量由2006年、2007年的停滞状态变为2008—2011年的较快增长态势。追溯到一级指标发现,其与一级指标中有效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创新性、成果共享性各部分的指数总体上升的趋势相一致,说明四川省经济增长质量从这五个方面来说逐步提升,经济发展成果绩效显著。

t2-34

资料来源:《四川省统计年鉴2012》、《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

2000—2011年,四川省经济增长稳定性方面的波动较大,虽然稳定性指标在计算经济增长质量综合指数的六个一级指标中影响相对较小,但在其他几个方面差别不大的情况下,也会对综合指数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提高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水平对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3.四川省经济增长质量各构成要素的评价与分析

经济增长质量的指标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经济增长的有效性、经济增长的协调性、经济增长的稳定性、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经济增长的创新性、经济增长成果的共享性。

(1)经济增长质量的有效性评价与分析。我们选取四川省1999—2011年的GDP增长率、人均GDP增长率、劳动生产率、投资产出率、耕地产出率和就业弹性系数指标,对各年度四川省经济增长的有效性进行主成分分析测算,得到四川省各年度的有效性指数(见图35)。

1999—2011年,四川省经济增长质量的有效性指数从36.9大幅度提高到76.9,提高了1倍以上,说明宏观经济增长的效率显著提升。考察下属的二级指标发现,劳动生产率与耕地产出率稳步上升,投资产出率逐年下降,GDP增长率、人均GDP增长率与就业弹性系数处于波动状态,进而使得四川省经济增长质量的有效性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同时还表明,劳动生产率、耕地产出率的提高有效地拉动了经济增长质量的有效性指数上升。其中,投资产出率由1999年的3.03降到2011年的1.48,表明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贡献率越来越小。

t2-35

资料来源:《四川省统计年鉴2012》、《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

(2)经济增长质量的协调性评价与分析。我们选取四川省1999—2011年的二、三产业产值占比、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比率、城市化率、二元对比系数、二元反差系数和对外开放指数,对各年度四川省经济增长的协调性进行主成分分析测算,得到四川省各年度的协调性指数(见图36)。

t2-36

资料来源:《四川省统计年鉴2012》、《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

1999—2011年,四川省经济增长的协调性指数除2004年协调性指数有小幅下降外,总体呈稳步上升趋势,从1999年的36.9提高到2011年的76.9。由此看出,四川省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加强与国外的经济贸易联系,使得经济增长的协调性逐步加强。考察四川省经济增长协调性的二级指标可以发现,二、三产业产值占比逐年提升,表明四川省产业协调性在逐步改善;2000—2007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比率在平衡值1附近上下波动,2008年达到最高3.02,说明虚拟经济比重过高,2008年之后受到汶川地震和金融危机的影响,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比率逐渐回落,回到正常水平;城镇化率逐年提高,表明四川省政府稳步推进城镇化进程,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二元对比系数在0.05~0.15的区间呈波动趋势,说明农业劳动生产率与二、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相比一直偏低;二元反差系数整体呈下降趋势,表明四川省城乡一体化趋势明显;对外开放指数呈波动增长趋势,2011年达到最大值0.1,说明四川省政府近年来继续实施充分开发合作战略,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机遇,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推进开放升级和开放带动,注重投资服务体系建设,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宽领域融入国际分工体系。

(3)经济增长质量的稳定性评价与分析。我们选取四川省2000—2011年经济增长波动率、价格指数波动率、资产价格波动率和就业波动率指标,对各年度四川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进行主成分分析测算,得到四川省各年度的稳定性指数(见图37)。

t2-37

资料来源:《四川省统计年鉴2012》、《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

2000—2011年,四川省经济增长稳定性指数呈现出很强的波动性。究其主要原因,稳定性的下属指标中价格指数波动和资产价格波动极易受到各种外生经济变量的影响,所以两指标均在2000—2011年表现出很强的不确定性。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较大。2003年稳定性指数为最大值75.1,2009年稳定性指数为最小值35.1。考察四川省经济增长稳定性的二级指标发现,2003年各项二级指标均较小,稳定性较好。而2009年,灾后重建和金融危机的冲击,引起经济增长和价格的较大波动,使得稳定性从2008年59.4大幅下降到2009年的35.1。

(4)经济增长质量的可持续性评价与分析。我们选取四川省2000—2011年的人均耕地资源量、人均水资源量、人均森林资源量、单位产出能源消耗量、单位产出水资源消耗量、单位产出大气污染程度、单位产出污水排放量和单位产出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对各年度四川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进行主成分分析测算,得到四川省各年度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指数(见图38)。

t2-38

资料来源:《四川省统计年鉴2012》、《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

1999—2011年,四川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指数从1999年的42.03上升到2011年的82.03,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表明四川省在节能减排、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考察四川省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二级指标可以发现,1999—2011年,人均耕地资源量变动不大,人均水资源量呈波动下降趋势,人均森林资源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单位产出能源消耗量、单位产出水资源消耗量、单位产出大气污染程度、单位产出污水排放量与单位产出固体废弃物排放量逐年减少。近年来,四川省政府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使得天然林得到有效保护,空气质量进一步好转,主要江河水质有效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5)经济增长质量的创新性评价与分析.我们选取四川省2000—2011年R&D占GDP比值、R&D占财政支出比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率、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总出口额比重、每万人专利授权数和每万人发表科技论文数,对各年度四川省经济增长的创新性进行主成分分析测算,得到四川省各年度经济增长创新性指数(见图39)。

t2-39

资料来源:《四川省统计年鉴2012》、《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

1999—2011年,四川省经济增长创新性指数从1999年的45.02上升到2011年的85.02,虽然部分年份得分有小幅回落,但并没有改变总体上升的趋势。考察四川省经济增长创新性的二级指标可以发现,除了财政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与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占对外贸易额比重上下波动外,其余二级指标均逐年增加。自西部大开发以来,四川省以重大技术突破和发展需求为基础,发挥重大科技专项的引领支撑作用,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大对专利产权的保护,重点培育和发展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和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使创新性得分稳步提升。

(6)经济增长质量的共享性评价与分析。我们选取四川省1999—2011年经济增长的生存质量指标、健康发展质量指标和公平度指标(注:生存质量指标包括居民收入增长率、恩格尔系数、人均住房面积和人均绿地面积,健康发展指标包括人均医疗床位数、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基本失业保险覆盖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和人均财政教育支出,公平度指标包括城乡居民收入比和泰尔指数。),对各年度四川省经济增长成果的共享性进行主成分分析测算,得到四川省经济增长成果的共享性指数(见图40)。

t2-40

资料来源:《四川省统计年鉴2012》、《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

1999—2011年,四川省经济增长共享性指数呈逐年波动上升趋势,从1999年的48.84上升到2011年的85.91,尤其是2011年共享性指数提高幅度最大,较上年提高了11.9。考察四川省经济增长共享性的二级指标可以发现,生存质量指标中的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和城镇人均绿地面积分别由19.8平方米和0.6平方米增加到32.2平方米和10.7平方米,恩格尔系数由1999年的0.46下降到2011年的0.44,1999—2011年的平均居民收入增长率为12.7%,表明四川省生存质量不断提高。健康发展质量指标中的人均财政教育支出增长幅度最大,从1999年的65.7元提高到2011年的850.5元,增长了12倍,反映出财政对教育事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人均医疗床位数、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和失业保险覆盖率均稳步提高,说明四川省实施的社会保障政策成效显著。但公平度指标中的城乡居民收入比和泰尔指数并没有太大的变动。

4.结论和政策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四川省在1999—2011年经济增长有了很大提升,但不可忽视的是仍然存在着投资效率下降、农业劳动生产率偏低、物价和资产价格波动幅度较大等一系列问题,故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提高投资产出率,提高经济增长有效性。从上述可以看出,四川省经济增长效率整体上有所提升,但投资产出率不断下降抑制着经济增长有效性的提高。因此,四川省在未来的发展中,要不断提高科技水平,合理利用资源,提高投资产出率,从而提高经济增长有效性。

(2)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增长协调性。四川省要不断加快农业现代化,在未来的农业生产活动中,提高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程度,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和组织化程度,推进规模化经营,优化农业生产的内部结构,调整政府财政支持农业的手段,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和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进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3)稳定物价和资产价格水平,提高经济增长稳定性。由以上分析可知,经济增长稳定性得分对经济增长质量水平的提高具有一定影响。如果经济增长频繁地出现较大波动,不但总体上会降低经济增长速度,更为严重的是导致经济结构失衡、效率低下、资源浪费、分配不公平等问题。所以对四川来说,制定适度的经济增长政策,降低经济波动幅度,使经济增长在较长时期内保持其稳定性,是经济增长质量持续提高的重要保障。

(三)贵州省经济增长质量评价与分析(注:此部分执笔人:郑弘。)

1.贵州省经济增长状况的简要回顾

1999—2011年,贵州省坚持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开发,尤其在2011年,贵州省努力克服特大干旱等不利因素影响,使得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发展提速、转型加快、效益较好、民生改善、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顺利实现了开好局、起好步,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国民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1999—2011年,贵州省地区生产总值由912亿元增加到5702亿元(见图41),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速达到10.97%。同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由2457.83元增加到16413元。

(2)产业结构逐步调整和优化。1999—2011年,贵州省三次产业结构由29.3:38.2:32.5逐步调整为12.7:38.5:48.8,第一产业下降了16.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了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了16.3个百分点,见图42。总体来看,贵州省的产业结构呈现第一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先逐渐增加后逐渐回落,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先小幅度波动后迅速上升的格局。这是因为贵州省近年来努力调整经济结构,推进科技创新;同时建设旅游强省,推进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加快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并大力发展金融业、现代物流、研发设计、动漫创意、软件产业、服务外包等生产性现代服务业。

(3)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加,基础设施显著改善。13年来,贵州大力调整投资结构和投资方向,集中资金搞好电力、交通设施、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等建设,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加迅速。2011年全社会人均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47万元。把扩大产业投资作为投资工作的重点,完成工业投资1820亿元,增长69.5%。

t2-41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年份《中国统计年鉴》有关数据整理计算。

t2-42

贵州省内70%以上属于山区,交通问题一直制约着当地经济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在国家大力支持下,贵州省坚持实施“加强以公路为重点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引领经济”发展战略,取得显著成绩。2011年完成交通投资700亿元。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16公里,通车总里程达到2023公里;新开工613公里,在建2680公里。乡村油路和通村公路建设步伐加快。黄织铁路建成投运,铁路营业里程2066公里,在建1848公里。龙洞堡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和新舟、毕节、六盘水机场建设进展顺利,新开和加密航线34条,新增通航城市8个。完成水利投资150亿元。开工建设20个中型骨干水源工程,建成“滋黔”一期工程项目9个、烟水配套工程80万亩、机井400口,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30万亩,解决了32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完成通信基础设施投资55亿元。完成电网建设和改造投资170亿元,行政村电网改造率超过90%。

(4)财政收入稳步增加。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总体经济运行质量的不断提高,贵州省地方财政收入实现平稳增长,2011年财政总收入为1330亿元,比上年增长3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773亿元,增长44.9%;一般预算支出2244亿元,比上年增加613亿元。从支出结构来看,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一般公共服务支出较上年都有大幅提升。

(5)生态建设力度加大,生态环境明显改善。13年间,贵州省封山育林、天然林保护、珠防林工程二期和森林植被恢复等重点林业工程和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2011年末全省共有自然保护区130个,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1.5%。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个;自然保护区面积99.36万公顷(1490.40万亩),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6%。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6)民生状况持续改善。1999—2011年,贵州省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935元增加到16500元,增加了2.34倍,年均增长率9.7%;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078元增长到4200元,增长了2.9倍,年均增长率11%。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也显著改善,同期,贵州省居民消费水平由3964.35元上升到11352.88元,增加了2.86倍,年平均增速为8.43%。

2.贵州省经济增长质量的总体评价与分析

我们对有效性、协调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创新性、成果共享性六个方面指标的主成分得分赋予各自权重,得到贵州省2000—2011年经济增长质量综合指数,见图43。

t2-43

贵州省经济增长质量综合指数除在2001、2006及2009年出现了短暂的小幅下滑外,其余年份均保持了持续平稳的增长态势。特别是在2004年和2010年,经济增长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贵州省经济增长质量综合指数从2000年的55.38提高到2011年的79.86,增加了24.48,提升了44.21%,这说明贵州省经济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04年和2010年综合指数出现较大幅度提高,分别提升了11.27%和17.20%,这主要是由于这两年经济增长有效性和协调性的大幅度提高。2001年和2009年经济增长质量综合指数有所回落,主要是因为经济增长的大幅度波动和经济增长有效性和协调性的大幅度下滑;2006年由于有效性和协调性的较大幅度波动使得共享性也出现了下滑的趋势。

贵州省经济增长质量与其一级指标有效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创新性、成果共享性五大板块呈现出较一致的稳步上升趋势,只有在少数年份略有回落,这说明贵州省经济增长质量正在得到全面的提升和改善。此外,在其他指标都保持稳步上升的情况下,有效性和协调性的波动对广西经济增长质量影响较大。因此提高其经济增长的有效性和协调性对提升广西总体经济增长质量意义重大。

3.贵州省经济增长质量各构成要素的评价与分析

(1)贵州省经济增长有效性评价与分析。1999—2011年,贵州省经济增长的有效性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从1999年的61.31逐渐提高到2011年的79.55,提升幅度达29.74%,说明贵州省在这13年期间经济增长效率得到较快提升,见图44。但同时也要看到,13年中经济增长有效性还存在波动性,主要原因在于投资产出率和就业弹性系数的大幅波动。其中2001年投资产出率比上一年下降了15.6个百分点,就业弹性系数比上一年下降了69.45个百分点。2006年有效性指数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就业弹性系数比上一年下降了30%。

t2-44

(2)贵州省经济增长协调性评价与分析。1999—2011年贵州省经济增长协调性指数总体呈波动式上升趋势,由77.4提高到81.25,上升了4.93%。说明贵州省宏观经济增长协调度有小幅度提升。

1999—2003年协调性指数整体呈下滑趋势,这主要是由于贵州省的二元结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内外经济发展协调性等指标都有较大的波动。2004—2009年的回落,主要是内外经济发展协调性有所下降。但是,2004年内外经济发展协调性上升27.38%,城市化率提升6.1%,产业发展协调性提升1.27%,这些都带动了总体经济增长协调性指数的提高。2010年协调性指数上升到66.82,主要是由于二元对比系数上升14.9%,内外经济发展协调性上升16.86%,见图45。

t2-45

(3)贵州省经济增长稳定性评价与分析。从图46可以看出,2000—2011年贵州省经济增长稳定性指数前半段呈平缓趋势,后半段有较大波动,由72.86下降到64.50。说明贵州省宏观经济增长稳定性有小幅度降低。

t2-46

2000—2006年协调性指数呈平稳态势,这并不是因为贵州省在这段时期内,经济增长波动率、价格指数波动率、资产价格波动率、就业波动率这些指标相对稳定,而是由于这些指标都有较大变动,指标之间相互有抵消的作用。2007年的大幅波动是因为价格指数波动率增加了737.06%,而2009年的大幅波动则是由于价格指数波动率下降了826.26%,就业波动率下降了727%。可见这一时期影响贵州省经济增长稳定性的主要原因是物价的大幅度波动。因此,合理控制价格的波动将会增强贵州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

(4)贵州省经济增长可持续性评价与分析。1999—2011年贵州省经济增长可持续性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只在2003年的时候有极小幅度的回落。由38.26提升到78.26,上升了104.55%。说明贵州省宏观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不断提升。2001—2004年,2005—2007年,2008—2009年经济增长可持续性指数基本呈平缓态势,但在1999—2001年、2005年、2008年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2001—2004年可持续性指数基本呈平缓态势,见图47,这主要是因为单位产出能源消耗量、人均森林资源量这些指标基本稳定。2005—2007年、2008—2009年可持续性指数稳定的原因是单位产出水资源消耗量、单位产出能源消耗量、人均森林资源量这些指标指数相对稳定。2003年的小幅回落是因为人均水资源量的微量指数减少和单位产出能源消耗量指数的小幅度增加。在1999—2001年、2005年、2008年有稍大幅度的提升,这是因为单位产出水资源消耗量、单位产出大气污染程度以及单位产出污水排放量指数的降低。因此,进一步加大生态保护和节能减排的力度,是贵州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的重要保障。

t2-47

(5)贵州省经济增长创新性评价与分析。1999—2011年贵州省经济增长创新性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只在2005年的时候有稍小幅度的回落。由41.94提升到81.94,上升了95.37%。说明贵州省宏观经济增长技术创新性在不断提升。1999—2001年,2003—2005年,2008—2010年经济增长可持续性指数基本呈平缓态势,但在2003—2004年、2006年、2008年、2011年有稍大幅度的提升。

1999—2001年,经济增长创新性指数基本呈平缓态势,这是因为每万人国内论文数指标指数相对稳定,而其他指标虽有较大波动但相互抵消。2003—2005年经济增长创新性指数较稳定的原因是财政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指数和每万人国内论文数指标指数相对稳定,而其他指标虽有波动但相互抵消。而2005年有小幅度回落的原因是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额指数、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指数、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占对外贸易额的比例指数有较大幅度的回落。但在2003—2004年、2006年、2008年、2011年有稍大幅度的提升,这是因为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额指数、R&D经费支出指数、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指标指数有较大提升,见图48。

t2-48

(6)贵州经济增长成果共享性评价与分析。从图49可以看出,1999—2011年贵州省经济增长成果共享性指数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尤其在2007年、2008年、2010年和2011年,其上升趋势有较大幅度的提升。贵州省经济增长成果共享性综合指数由51.47提升到86.72,提升了68.5%。说明贵州省宏观经济增长成果共享性在小幅波动中不断提升。1999—2006年,该指数基本维持小幅波动的平稳态势,2007—2008年,有一个较大的提升,此后维持至2009年。2010—2011年又有一个较大的提升。

1999—2007年,该指数基本维持有小幅波动的较为平稳态势,这是因为期间的城乡居民收入比指数、人均财政教育支出指数、泰尔指数相对较为稳定,而其他指标虽有较大的变动但相互抵消。而2007—2008年成果共享性指数有较大幅度提升是因为人均医疗床位数指数和居民收入增长率指数相比其他指数有较大幅度的提升而城乡居民收入比指数有小幅度下降。2010—2011年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指数有较大幅度提升而城乡居民收入比指数有所回落。由于贵州省经济增长成果共享性指标指数的变动趋势与总指数的趋势基本一致,而且成果共享性指标的权重占20.90%,可见,共享性指标的改善对于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

t2-49
4.结论与政策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贵州省在1999—2011年间经济发展质量逐步提升的同时,还存在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生态环境有待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程度较低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我们的政策建议如下:

(1)保持投资较快增长,推动经济加速发展。坚持把扩大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抓手,全力加强前期工作和项目储备。优化投资结构,加大产业投资力度,重点投向资源深加工、高新技术、装备制造和新型服务业。积极利用外贷资金,并促进民间投资快速增长,以此来保证GDP快速增长。同时,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设立创业投资引导资金,以产业促进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高校毕业生、复退军人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加强困难群体和特殊群体就业援助。

(2)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工业结构,提升工业发展水平,提高产业配套能力,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同时,加快城镇体系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以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带动区域发展。加快推进城乡规划全面覆盖。强化城镇产业发展,增强吸纳就业和人口聚集功能。把小城镇建设与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和工程建设项目移民搬迁结合起来,建设移民安置型小城镇。推进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解决进城务工人员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问题,有序引导符合条件的农民工进城落户。规范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基础设施向县以下延伸,推广“四在农家”经验,大力开展村庄整治,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村沼气池建设。

(3)保障价格小幅波动,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坚持把稳定物价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加强重要商品特别是生活必需品的产运销衔接,落实“米袋子”、“菜篮子”负责制,加强蔬菜流通体系和农产品仓储物流设施建设,推动安全放心鲜活农产品直销进社区,严格执行蔬菜等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搞活流通,降低成本,保障市场供应。同时,保障资产价格的稳定,完善资本市场制度的健全,保障资产交易的灵活性和便捷性。稳定就业,切实落实解决民生问题。

(4)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切实保障持续发展。把加快经济发展与加强环境保护结合起来,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加强生态建设。进一步加大荒漠化、水土流失和中小河流治理力度,提高森林覆盖率。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实施重点耗能企业节能改造、节能技术产业化示范等工程,推动工业废弃物在新型建筑材料中的应用,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重点企业和产业园区循环经济建设与改造,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突出抓好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加强工业固体废物和重金属污染防治,强化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管理。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严禁工矿企业污染向农村转移。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持集约节约用地,加强土地利用管理,加强耕地整治恢复,提高土地资源综合利用效益。

(5)加大科研教育投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大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投入。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发展创业投资,鼓励金融资本和民间资金投资科技成果转化。并加快科研机构改革和建设,启动实施一批国家和省级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项目,抓好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新建一批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同时,积极参与国内外科技交流合作。

(6)继续推进民生建设,保障民生成果共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覆盖面。大力发展卫生、人口计生等事业。推进三甲、二甲医院创建工作,加大传染病、职业病等疾病防控力度,加强妇幼保健工作。加快全科医生培养,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积极推进商业保险参与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保障困难群众基本医疗需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强城乡公益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基本实现城市街道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鼓励社会资本投资老龄事业和产业。加强城乡体育设施建设,贯彻执行国家全民健身计划。大力发展残疾人、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推进殡葬改革。同时,加快教育发展,提高人口素质。实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含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突破工程,加大投入,扩大高等教育规模,调整高等学校布局,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升办学层次。

(四)云南省经济增长质量评价与分析(注:此部分执笔人:盛秀婷。)

1.云南省经济增长状况的简要回顾

1999—2011年,云南省借助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机遇,立足于自身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充分利用国家给予西部地区的优惠政策和支持,加快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2010年云南省开启了西部大开发的新十年,牢牢把握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性机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战略目标,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善和保障民生为落脚点,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突破口,在调结构、转方式、强产业、增动力、惠民生、促和谐上下足功夫,推动了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

(1)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云南省国内生产总值从1999年的1900亿元增长至2011年的8893亿元(见图50),2011年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4.5个百分点。其中,非公经济创造增加值达到3679.78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1.4%,比2010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1999年至2011年,人均生产总值从4432.66元增长到18957元,增长了3倍之多,人均GDP增长率也从7.39%增至12.98%。13年间,云南省经济增长速度呈现加快的态势,经济增长总量不断增大,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t2-50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相关年份《中国统计年鉴》有关数据整理计算。

(2)经济结构进一步改善。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与优化。从图51可以看出,1999—2011年,云南省三次产业结构由22.2:44.5:33.3调整到16.1:45.6:38.3。2011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407.81亿元、3990.97亿元、3353.17亿元,分别增长了6%、18%、11.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6.1%、45.6%、38.3%。总体来说,云南省产业结构基本呈现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基本稳定,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的格局。

农业生产稳中有长。农业一直都是云南省的重点产业,其一直坚持将推进农业发展放在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上。近些年,云南省着力建设农产品生产、加工、物流以及种植资源开发、农业技术推广、西南边境植物安全防控“六大基地”,旨在提升云南农业综合效益,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不断壮大经济实力。在农业生产总值上,云南省农业生产总值不断提高,2011年农业生产总值为2306.5亿元,比上一年增了6.1%,其中种植业产值所占比重最大,占到农业生产总值的48.8%,增长最快的是林业产值,增值率达到12.2%。在农产品产量上,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673.6万吨,比上年增长9.3%。油料产量增长最快,2011年油料产量为60.75万吨,比上年增长了77.5%。在畜牧业上,2011年全年肉类总产量、牛奶产量、禽蛋产量分别为1673.6万吨、52.39万吨、21.65万吨,比上一年分别增长了0.9%、3.9%、4.1%。在农业生产条件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进展顺利,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86.6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53.5万亩。

t2-51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相关年份《中国统计年鉴》有关数据整理计算。

第三产业贡献不断提高。1999—2011年,第三产业增加值从631.23亿元增长至3357.17亿元,增值了4倍多,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也从1999年的33.33%增至2011年的38.3%。截至2011年年底,全省第三产业累计就业人数为785.7万人,比1999年第三产业累计就业人数多了94.7万人,2011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27.5,比1999年提高了12.97个百分点。所以,从总体上看,云南省第三产业逐年发展,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越来越明显。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云南省缓解就业压力、培育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了条件。

(3)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基础设施大幅度改善。从总量上看,2011年云南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达到7109.7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27.4%。分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均比上一年增长了24.9%、25.3%、30.5%。从增长率上看,1999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增长率仅为7.1%,到了2011年达到了27.4%,提高了20个百分点。自1999年以来,云南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快,主要在于:云南省最大限度地放宽民间投资领域,投资主体多元化,企业成为投资的主体力量;投资结构日趋优化,培育的新支柱产业出现成效。

近些年在基础设施方面,云南省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基础设施建设,集中资金搞好水利、交通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此带动经济的全面发展。2011年大丽、保腾等高速公路建设稳步推进,59条二级公路基本建成,昆明市轨道交通工程加快实施;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6万公里,新开工建设41项骨干水源工程,新建成35座中小型水库、45万项“五小水利”工程,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进度加快;金安桥、功果桥电站和镇雄电厂投产发电,六大煤炭基地、中缅油气管道及石油炼化基地建设进展顺利。

(4)财政收入持续增长,财政支出结构日趋合理化。2011年云南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258.2亿元,比2010年增长了24.8%。见图52,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110.83亿元,是1999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6.4倍。随着地方财政收入的持续增加,地方财政支出结构日益合理。2011年云南省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支出为2929.6亿元,比2010年增长了28.2%,主要都用于农林水事务、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一般公共服务、交通运输等。其中,用于农林水事务、教育、医疗卫生、住房保障支出、社会保障与就业的支出分别增长了25.2%、28.9%、29.0%、35.3%和26.8%,可以看出云南省的财政支出大多都用于民生上,不断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t2-52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相关年份《中国统计年鉴》有关数据整理计算。

(5)对外经济作用日益显现。云南省与东南亚、南亚毗邻和临近,是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特殊的地理位置,为云南的对外经济发展带来了得天独厚的优势。近些年,云南省抓住了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发展机遇,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努力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利用外资领域,放宽市场准入条件,积极引导参与交通、能源等项目。

1999—2011年,云南外贸进出口贸易总额从16.60亿美元增加至160.53亿美元,增长了近9倍。其中,出口额从1999年的6.26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94.73亿美元,增长了88.47亿美元,而进口额则从1999年的10.35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65.8亿美元。2011年全年对欧盟、东盟、南亚的进出口额分别达到17.91亿美元、59.5亿美元、10.82亿美元,比2010年分别增长了22.7%、30.2%、16.2%。2011年共批准利用外资项目163个,合同利用外资达到21.54亿美元,而实际外商直接投资为17.38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了30.7%。同时,云南省依靠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和自然景观,吸引了大量外来游客。1999年至2011年,云南省旅游外汇收入明显增长,由1.04亿美元增长至14.01亿美元,增长了13倍多。全年接待外国游客达到763.72万人次,比1999年的104万人次增长了659.72万人次。

(6)民生问题日益改善。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消费水平不断提高。2011年云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576元,较1999年的6250元,增加了近3倍,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也从1999年1435元增加至2011年的4722元。扣除掉价格因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较2010年分别增长了10.6%、17.7%。总体上看,城乡居民的收入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在消费上,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2248元,比上一年增长10.6%,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为4000元,比2010年增长了17.7%。城镇居民家庭食物消费支出与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分别为39.2%、47.1%,均比2010年有所下降,表明人民的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

社会保障覆盖面逐年扩大。2011年,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已全面启动。截至2011年年底,全省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342.82万人,比2010年增加25.4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865.8万人,比上一年增加45.3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216.7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14万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人数为1295.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11.18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为3456.25万人,比上年增加44.1万人,参合率达96.18%,比上年提高0.89个百分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累计支出总额为57.74亿元,累计受益7862.22万人次。全省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为93.11万人,比上年增加0.51万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村居民为403.37万人,比上年增加25.27万人。

教育普及率逐步提高。2011年云南省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61%,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94.2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3%,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70%。基本所有孩子都能够获得九年义务教育。

2.云南省经济增长质量的总体评价与分析

选取云南省2000—2011年的相关数据,分别从有效性、协调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创新性和成果共享性六个方面,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云南省经济增长质量进行测算,得到各年度经济增长质量综合指数趋势(见图53)。

t2-53

总体来看,云南省2000年至2011年经济增长质量呈现稳定的递增趋势,只是在2009年有所下降,但在2010年后又恢复到稳步上升的趋势,这与一级指标中有效性指数、协调性指数、创新性指数、成果共享性指数呈总体上升的趋势相一致。综合来看,云南省近些年经济增长质量逐步提高,经济发展成果绩效显著。

3.云南省经济增长质量各构成要素的评价与分析

(1)经济增长有效性评价。1999—2011年,云南省经济质量的有效性得分从42.26分稳步提高到81.62分,说明宏观经济增长的效率在13年间显著提升。其三级指标:GDP增长率、人均GDP增长率、劳动生产率、耕地产出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投资产出率的下降表明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贡献率越来越小;就业弹性系数始终处于波动状态,这与云南省1999年以来实施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所引发的就业结构调整密切相关。

从图54中可以看出,云南省经济增长质量的有效性指数在2004年出现大幅上升,这与该年的GDP增长率和GDP人均增长率的快速提高有关,2003年的GDP增长率和人均GDP增长率分别为8.8%、7.73%,2004年分别增至11.3%、10.32%,这主要是由于2003年云南省提出在发展中顺应调控,在调控中谋求发展,努力克服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缓解能源、交通运输的瓶颈制约,因此在工业、投资和消费的强劲拉动下,全省国民经济取得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成效。

t2-54

(2)经济增长协调性评价。从图55可以看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云南省经济不断发展,经济增长质量的协调性也在不断提高,协调性指数从1999年的40.89增加至2011年的80.89。从其二级指标上看,产业协调性和城市化率得分总体呈现增长趋势,表明云南省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化,推进城市化的步伐在加快;二元反差系数则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表明云南省近些年二元经济结构正逐步缩小,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正逐渐转向城市一元化的经济结构。

t2-55

但是从图55中可以看出,云南省经济增长协调性指数在2003年和2009年有小幅下调,这主要是由金融资产增长率以及外商直接投资额的下降所导致。云南省引进外资的主要困难之一是现有产业结构和外商投资偏好存在较大差距;其债权投资、基金投资等金融资产总量的减少导致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协调性有所下降。

(3)经济增长稳定性的评价。从图56中可以看出,2000年至2011年云南省经济发展质量波动性较大。这主要因为二级指标中消费者价格指数和资产价格指数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两指标在2000年至2011年表现出较强的不稳定性。

t2-56

12年间,云南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指数最高是在2003年,达到84.2,表明这一年经济增长率、价格指数、资产价格、就业这四个方面变化都较为稳定,波动性较小,宏观经济基本处于稳定状态。但在2004年经济稳定性指数又出现大幅下降,这主要与房价和CPI的大幅波动有关,2004年云南省房价相较于2003年有所下调,而CPI却大幅超过2003年。

(4)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评价。从图57可以看出,1999—2011年,云南省经济增长质量的可持续性指数从42.43提高至74.87,总体来看,云南省的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呈不断提高的趋势,这也说明其资源、环境承载社会经济长期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根据二级指标数据显示,云南省人均森林资源量逐年增加,单位产出能源消耗量和单位产出水资源消耗量在不断地下降,这些都得益于云南省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的不断完善、资源节约技术的大力开发与推广应用,以及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等。

t2-57

(5)经济增长技术创新性评价。从图58可以看出,1999—2011年,云南省经济增长的创新性呈现不断提升的趋势,创新性指数从1999年的42.27提升至2011年的82.27。观察其二级指标数据,其中R&D经费支出、R&D占GDP比重、财政教育支出、专利申请授权量、每万人国内论文数这些指标数据均呈现上升趋势,尤其R&D经费支出增长最快,从1999年的5.54亿元上升至2011年的56.08亿元,增长了10倍之多。

t2-58

近年来,云南省不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科教兴滇、人才强省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使得全省创新能力总体水平大幅提升,多项指数创历史新高,部分优势特色领域创新能力居全国领先水平。

(6)经济增长成果共享性的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成果共享性是从生存质量指标、健康发展质量指标和公平度指标三大角度来衡量的,云南省的经济增长成果共享性指数从1999年的47.74增至2011年的87.74,整体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见图59。主要原因是一直以来云南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出台一系列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惠民政策,给全省各族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t2-59

生存质量的代表指标主要包括恩格尔系数、人均住房面积、人均绿地面积、居民收入增长率,从这些指标上看,1999年至2011年云南省恩格尔系数呈不断下降趋势,从54.8%降至44.2%;人均住房面积呈不断上升趋势,从1999年的16.55平方米增至2011年37.4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和居民收入增长率变动则出现不稳定现象。但总体上来看,云南省人民的生活质量还是呈不断提高的趋势。健康发展质量包括的主要指标为人均医疗床位数、失业保险覆盖率和养老保险覆盖率,其中人均医疗床位数从1999年到2011年增加了近70%,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和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不断增长,尤其是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从1999年的1.07%增长到2011年的93.3%,这些主要得益于近些年云南省重视对民生问题的改善。同时,代表公平度的城乡居民收入比、泰尔指数变化不是很大。

4.结论和政策建议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云南省借助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机遇,加快经济的高速发展。1999—2011年,云南省经济增长质量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产业结构也逐步趋向合理化、固定资产投资额不断扩大、财政支出日趋合理化以及经济环境越来越开放。但是,经济增长的同时仍存在许多问题,例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慢、经济总量相对偏小、内外向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较弱、经济增长所付出的环境成本较高等。因此,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首先,转变经济方式必须先转变只注重经济增长量的扩张,而忽视对经济增长质的提高的思想观念。经济发展应注重社会、经济、环境间的和谐,所以云南省应通过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加快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消费模式,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承载、社会承载相协调的良性循环,着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其次,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第二、三产业仍是提高云南经济发展效率的重要推动力,而当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提高工业在全省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并且重视优化投资结构、促进消费结构和贸易结构的升级、刺激消费和出口增长、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以推动经济持续高速的增长;最后,加大自主研发的投资力度,促进科技的进步,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和管理的创新。

(2)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提高开放性经济发展水平。紧紧抓住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世界经济复苏的机遇,加快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首先,加快对外贸易结构的调整,转变对外贸易的增长方式,着力建设交通基础设施以及重点物流园区,为贸易投资带来便利性。研究新形势下符合现实要求的外贸促进体系,鼓励资源、关键技术、重大装备的进口,提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出口比重。其次,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努力将招商和招才引智相结合,提高外资的利用水平,创新招商引资的方式,提供优惠的政策和良好的经济环境吸引外资的大量涌入,注重资源节约型、能源节约型和环保型项目的招商引资;最后,鼓励企业“走出去”,按照市场导向和企业自主原则,引导一些优势企业到境外投资合作,开发利用境外资源。

(3)全面推进生态建设和资源节约。在推进生态建设方面,继续加强生态省的建设,推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鼓励将经济与生态相结合,借助经济手段保护生态环境。深入开展“七彩云南保护行动”,鼓励和支持村、镇、县、市争创生态村、生态镇、生态县和生态市,以更大力度推进“森林云南”建设,力争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0%。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水污染的综合防治,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在推进资源节约方面,全面了解云南省资源总况,因地制宜,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加强资源综合利用率。对于短缺性的资源进行保护,建立有效的资源有偿使用机制,缓解资源矛盾。大力推进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加强节能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淘汰高能耗和高污染的落后产业,通过科技创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构建资源节约的经济体系、产业体系和社会组织体系,将资源节约渗入到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推进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发展。

(4)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培育特色经济。继续加强巩固和提高烟草产业,加快建设生物资源开发产业,大力提升旅游产业,全面提高以磷化工和有色金属为重点的矿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以水电为主的电力产业,全面打造云南省特色经济。在烟草产业上,以实施名牌工程为重点,对烟草产业进行机制、体制和技术创新,推进省内企业整合、省外品牌扩张。加大结构调整和科技兴烟力度,巩固国内市场,开拓国外市场,提高质量效益。在生物资源开发上,着力抓好以天然药物为重点的现代医药、绿色食品及保健品、花卉及绿化园艺、生物化工四个产业。正确处理好对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重视对生物资源的多样性和再生能力的保护,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提高生物资源的使用效益。在旅游业上,继续打造最快、最具活力的特色旅游业,实施名牌战略,优化产品结构,加快旅游产品向名牌化发展。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优势,开发多种类型的旅游产品和推出几个特色鲜明的旅游精品,提高消费者的参与性和娱乐性,全面提升旅游业的整体水平和质量。在矿业发展上,以资源为基础,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重视对节约型矿业的建设,完善矿产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制度。将高科技手段用于矿产的开采和生产全过程,提高开采和生产各环节中资源的利用率和综合回收率,以骨干企业为主,不断壮大以磷化工和有色金属为重点的矿产业。在以水电为主的电力产业上,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调整能源结构的历史机遇,推进大型水电发展,协调发展大容量主力火电,积极发展中小水电,注重研究开发新型电能资源,优化电源结构,加快西电东送通道和全省统一骨干电网建设,优化城乡电网和电源结构,促进矿电结合。

(五)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增长质量评价与分析(注:此部分执笔人:黄明香。)

1.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增长状况的简要回顾

自1999年以来,广西地区在西部大开发战略指导下实现了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特别是2008—2011年期间,在百年一遇的冰雪灾害、全球金融危机、特大干旱灾害等一系列困难的考验下,广西壮族自治区积极应对复杂的国内外复杂环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得自治区综合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1)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1999—2011年,广西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由1953亿元增长到11721亿元,增长了近5倍,按不变价格计算年平均增速达14.35%;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由578.76亿元增加到7990.7亿元,增长了13.8倍。广西无论是从经济总量还是增长速度上看,都保持了持续较快的增长。如图60所示。

t2-60

(2)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1999—2011年,广西三次产业结构由28.4:35.6:36调整为17.5:48.4:34.1,第一产业下降了1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了12.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了1.9个百分点。从产业内部来讲,自1999年以来广西地区产业结构处于不断优化的进程中,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逐年扩大,第三产业比重在1999—2002年期间处于上升状态,但从2005年开始逐步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下降主要是由于劳动生产率较低影响了其增长的质量,2005年广西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仅为全国水平的61.5%。目前广西已形成第二产业为主导、第三产业比重相对稳定的产业格局,如图61所示。

t2-61

(3)生态建设成效明显。广西地处华南和西南的结合部,是全国唯一具有沿海、沿江、沿边地域特点的省区,此外广西区内特色资源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自“十一五”以来,广西立足自身区位优势,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推进节能减排工程,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效。2011年全区已获得23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成自然保护区78个,面积达145.2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0.5%,活立木储蓄量6.21亿立方米,森林储蓄量6.13亿立方米;建成区绿地覆盖率达到32%。

(4)地方财政收入稳步增加。随着广西经济的快速增长,地区财政收入也表现出逐步增加的态势。从财政总收支上看,1999—2011年,广西全区财政总收入由201.1亿元增加到1542.23亿元,增长了6.67倍,年平均增速为18.5%。财政总支出由224.98亿元增加到2545.28亿元,增长了10.31倍,年均增速为22.4%。财政缺口由23.88亿元增加到1003.05亿元,增长了41倍,年均增速达36.54%;从地方财政收入上看,1999—2011年广西地方财政收入由133.56亿元增加到947.72亿元,年均增速为17.74%;从支出结构上看,广西地方财政支出主要用于教育、一般公共服务、农林水事务、工业商业金融事务、社会保障和就业、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和公共安全八大板块如图62和图63所示。

t2-62

(5)基本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对外贸易保持较大幅度增长。以境内目的地和货源地为标准,2011年广西进出口总额达323.21亿美元,与1999年18.69亿美元的进出口额相比增加了16.3倍,年均增速26.8%。2011年自治区外商直接投资10.14亿美元,比1999年增加3.77亿美元,增长了1.59倍,年均增长速度为3.94%。

t2-63

出口地区辐射面广。201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货物出口市场主要集中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其出口额分别为94.74亿美元、10.48亿美元和9.35亿美元,同时辐射到拉丁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其出口额分别为4.36亿美元、3.22亿美元和2.44亿美元。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占到出口市场的91.96%。

(6)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1999—2011年,广西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5619.54元增加到18854.06元,增加了2.36倍,年平均增速为10.6%。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48.33元上升到5231.33元,增加了1.55倍,年平均增长速度为8.13%。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也显著改善,同期,自治区居民消费水平由2079元上升到9180.6元,增加了3.42倍,年平均增速为13.2%。

2.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总体评价与分析

我们选取了1999—2011年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相关数据,从经济增长有效性、经济增长协调性、经济增长稳定性、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经济增长创新性和经济增长共享性六个方面设计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进行赋权和测算,最终得出广西2000—2011年经济增长质量的综合指数,见图64(由于稳定性的数据取自2000—2009年,因此综合得分情况也是2000—2009年)。

总体来看,广西经济增长质量综合指数除在2001年和2007年略有回落之外,其余年份均保持了持续平稳的增长态势,特别是2005年和2010年,经济增长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广西经济增长质量综合指数从2001年的47.45提高到2011年的78.25,增加了30.8,提升了64.92%,这说明广西经济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在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下,广西这一发展态势与西部地区整体发展趋势相一致。2005年和2010年综合指数出现较大幅度提高,分别提升了19.2%和15.6%,这主要是由于这两年经济增长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的大幅度提高。2001年经济增长质量综合指数有所回落,主要是因为经济增长稳定性的大幅度波动和经济增长有效性的大幅度下滑;2007年回落是由于稳定性的较大幅度波动和可持续性的下降也出现了下滑的趋势。

t2-64

广西经济增长质量与其一级指标有效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创新性、成果共享性五大板块呈现出一致的稳步上升趋势,只有在少数年份略有回落,这说明广西经济增长质量正在得到全面的提升和改善。此外其经济增长稳定性波动幅度较大,在其他指标都保持稳步上升的情况下,稳定性的波动对广西经济增长质量影响较大。因此提高其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对提升广西总体经济增长质量意义重大。

3.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增长质量各构成要素的评价与分析

(1)经济增长有效性的评价与分析。1999—2011年广西经济增长的有效性主成分分析得分情况如图65所示。

1999—2011年广西经济增长有效性指数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从1999年的52.84提高到2011年的74.53,说明广西在这13年间经济增长效率得到明显提升。但同时也要看到,13年中经济增长有效性还存在波动性,主要原因在于人均GDP增长率和就业弹性系数的大幅波动。其中2001年人均GDP增长率比上一年下降了11.08个百分点,就业弹性系数比上一年下降了0.21个百分点。2006年有效性指数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就业弹性系数比上一年下降了50.23%。

t2-65

(2)经济增长协调性的评价与分析。1999—2011年广西经济增长协调性主成分分析得分情况如图66所示。

t2-66

1999—2011年广西经济增长协调性指数总体呈波动式上升趋势,由39.49提高到76.99,上升了95%。说明广西宏观经济增长协调度不断提升。2002年协调性的指数略有回落,但从2003年开始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在2008年达到历史最高。2009年出现较大程度的跌落,2011年基本恢复到原有水平。

1999—2002年协调性指数几乎保持不变,这主要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产业发展协调性、城市化率、二元结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内外经济发展协调性等指标都基本保持稳定。2002年略有回落,主要是由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协调度有所下降。2003年自治区政府以工业园区为依托,推动项目向园区聚集、产业向集群化发展,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平台,吸引东部沿海及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培育壮大临港产业集群,加快北部湾区域合作与发展;同时北海、钦州、防城港三城市的金融机构发挥出巨大潜力,促使广西产业协调性和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性不断提升。其中2008年二元对比系数上升27.79%,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性提升64%,内外经济发展协调性提升38.76%,这些都带动了总体经济增长协调性指数的提高。2009年协调性指数下降到62.3,主要是由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使得内外经济发展协调性出现了下降。

(3)经济增长稳定性的评价与分析。2000—2011年广西经济增长稳定性主成分分析得分情况如图67所示。

t2-67

与其他指标相比,广西经济增长稳定性指数变化最大,在2000—2011年期间表现出较为剧烈的波动。这主要是由于该指标下的二级指标中价格指数波动和资产价格波动极易受外省经济变量的影响,两指标在此期间也表现出很大的不确定性。2006年稳定性指数达到最高为79.4,2003年次之为77.2,2010年和2000年分别为69.8和69.7,说明广西壮族自治区在这些年份宏观经济运行稳定性较好;而2007年、2009年和2004年宏观经济稳定性较差,经济增长稳定性指数仅为39.4、40.7和41.8,这主要是由于这些年份价格指数波动率和资产价格波动率较大。

虽然稳定性指标在评价经济增长质量的六个一级指标中权重较小,但就广西壮族自治区而言,其他一级指标与经济增长质量综合指数均表现出较为一致的上升趋势,只有稳定性指标呈波动趋势。因此稳定性指数波动对其总体指数影响较大。由此可见,提高广西经济增长稳定性对提高整体经济增长质量意义重大。

(4)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评价与分析。1999—2011年广西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主成分分析得分情况如图68所示。

t2-68

总体来讲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推进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保证了广西经济与环境的发展。1999—2011年广西经济增长可持续指数由43.7上升到78.6,提升了79.86%,说明广西壮族自治区自西部大开发以来对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对环境的保护程度不断增强。

1999—2002年广西经济增长可持续性指数保持平稳。2003年可持续性指数下降13.04%,主要是由于各项人均资源(耕地、水资源和森林资源)占有量都有所下降,以及各项单位污染(单位产出大气污染程度、单位产出污水排放量、单位产出固体废弃物排放量)程度加重。2004—2011年,广西经济增长可持续性指数稳步提升。虽然此间广西人均资源占有量未有较大程度的改善,个别指标甚至下降,但由于采取有力的环境保护措施,大大降低了环境污染,其中单位产出大气污染程度、单位产出污水排放量和单位产出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分别下降20.64%、76.64%和35.98%,这些都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增长可持续性指数的提高做出了贡献。

(5)经济增长创新性的评价与分析。1999—2011年广西经济增长创新性主成分分析得分情况如图69所示。

t2-69

总体来看,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增长技术创新性除在2002年略有回落之外,逐年稳步提升。1999—2011年创新性指数从45.04上升为85.04,提高了88%。

技术创新性的持续增长主要是由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四轮创新计划”的全面实施,具体包括工农业技术支撑、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环境保护等大量科技项目。1999—2011年全区科研经费支出增长了37倍,专利授权量增加3170项,形成了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这些都为广西经济增长创新性连续十年的稳步提高提供了有力保证。

(6)经济增长成果共享性的评价与分析。1999—2011年广西经济增长成果共享性主成分分析得分情况如图70所示。

t2-70

1999—2008年广西经济增长共享性基本保持稳定,只在个别年份略有调整。2008—2011年经济增长共享程度不断提高,而且提升幅度较大。2008年共享性指数为57.6,2011年上升到87,提升了51%。说明广西近几年经济发展的公平性持续得到改善,经济增长成果的共享程度越来越高。

2000年共享性指数较1999年下降了8.8分,主要是由于居民收入增长率大幅度下降和恩格尔系数的提高,2000年广西居民收入增长率仅为0.02%,较上年下降了8.57个百分点。2008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居民收入增长率下降了5.04个百分点,恩格尔系数上升了2.11,导致了共享性指数下降5.1。虽然广西经济增长共享性指数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有所波动,但广西人民生存质量和健康发展质量自1999年以来持续稳定提高。

4.结论与政策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1999—2011年间,广西壮族自治区自西部大开发以来经济增长有效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创新性和共享性都持续提升,经济增长综合质量显著提高,特别是经济增长的创新性指数提升显著。但从整体来看,经济增长质量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在城乡发展协调性、产业协调性和内外发展协调性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善;经济发展中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增强,效果显著,但资源的利用效率还不够高,经济增长可持续性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在经济增长的成果分享方面,应加大经济发展成果分享的公平性;此外经济增长稳定性不高,对整体经济增长质量负面影响也较大。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我们的政策建议如下。

(1)加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提升经济增长质量。首先,必须加快转变经济体制,加强产权结构改革,为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高效运行奠定微观基础;其次,创造稳定的宏观经济发展环境,降低经济增长的波动性;再次,提高资源优化配置和科学技术进步,把保障和改变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最后,加快企业经营机制转变,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加大力度发展金融业和现代服务业。

(2)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首先,应大力培育扶持战略性新兴企业,发展新能源、新材料、高科技产业、信息产业等,以加快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其次,统筹城乡发展,进一步提高城镇化水平,推进新型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增强城乡经济发展协调性;最后,在内外经济发展方面,扩大内需,稳定外需,优化投资,推动消费结构升级,以内需作为拉动广西经济增长的基础力量,提高内外经济发展协调度。

(3)健全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基本条件,保持政策工具稳定性。首先,健全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经济法制法规,建立高效的现代产权制度,完善市场运行的基础条件,保证市场的自由选择和公平交易;其次,加强政府财政、产业、贸易、金融监管等政策的协调配合,提高政策的前瞻性、稳定性和持续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4)发挥资源优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首先,充分利用广西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其次,加快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经济发展科技含量,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再次,提高环保意识,建设自然资源、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不得以环境污染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

(5)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经济发展成果的共享性。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制,加大对城乡民营经济的扶持力度,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高广西经济增长的共享性。

(六)内蒙古经济增长质量评价与分析(注:此部分执笔人:李楠。)

1.内蒙古经济增长状况的简要回顾

西部大开发战略给内蒙古自治区带来了无限机遇,自治区政府紧紧抓住机遇,合理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立足当地优势资源,实现了经济社会较快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取得全面进步。

(1)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从1999年到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地区生产总值由1379亿元增加到14246亿元(见图71),增长了9.33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速达到16.17%。

t2-71

资料来源:相关年份《内蒙古统计年鉴》。

(2)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表现在:

产业结构日趋调整和优化。1999—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传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全区的一、二、三产业的产值结构由1999的24.86:37.01:38.13比例调整为2011年的9.16:56.8:34.04。呈现出第一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比重相对稳定的格局,见图72。

t2-72

资料来源:相关年份《内蒙古统计年鉴》。

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工业持续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平稳运行。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加大投资力度,推动现代农牧业快速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安全作物比重达到66%,比1999年提高19个百分点,设施蔬菜、马铃薯面积双双突破百万亩。农牧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全区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龙头企业达2200家,其中国家和自治区级龙头企业286家,实现销售收入2200亿元以上,比1999年增长了15倍。并且不断强化农牧业基础地位,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具备了年产400亿斤粮食、230万吨肉类、900万吨牛奶、10万吨绒毛的生产能力,牛奶、羊肉、羊绒产量稳居全国首位。

自治区政府为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全力加快产业升级和机构调整。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年均增长25.4%,工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由37.8%提高到48.2%,实现利润由226亿元增加到1200亿元,成为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主导力量。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7158.94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9%。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12.6%,集体企业增加值增长41.1%,股份合作企业增加值增长98.5%,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19.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12.1%,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加值增长19.1%。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轻工业增加值增长12%;重工业增加值增长20.5%。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以能源、原材料等为主的优势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原煤产量由26亿吨增加到79亿吨,电力装机由1989万千瓦增加到6500万千瓦,外送电量居全国首位。以新能源、现代煤化工等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风电装机由20万千瓦增加到1000万千瓦,居全国首位;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二甲醚、煤制甲烷气和煤制乙二醇五大示范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非资源型产业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3%以上。产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30多项技术、工艺和设备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

针对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状况,为进一步巩固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9%,对城镇就业的贡献率达到70%。

(3)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不断增加。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把生态建设作为最大的基础建设来抓,五年累计投入生态建设资金3228亿元,实施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重点生态工程,草原建设总规模5亿亩,禁牧休牧面积7.8亿亩,林业生态建设总面积5000多万亩,6000万亩农田和8000万亩基本草牧场受到林网保护。全面加强公路、铁路和电网三大通道建设。累计完成公路建设投资1470亿元,建成赤峰至通辽、呼和浩特至大饭铺至东胜等一批高速公路,开工建设赤峰至承德等9条连接区外的高速公路,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57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365公里,12个盟市全部有了高速公路。累计完成铁路建设投资555亿元,建成临河至策克、包头至西安等30个重点项目,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0789公里。开工建设锡林浩特至乌兰浩特、赤峰至锦州等35个重点项目,在建铁路总规模5980公里。累计完成民航机场建设投资50亿元,建成鄂尔多斯、二连浩特和阿尔山机场,机场总数达到12个。开工建设海勃湾水利枢纽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完成134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解决了农村牧区581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4500万亩,节水灌溉面积3500万亩。加强重点区域、流域和行业环境治理,淘汰了一大批落后产能。

(4)地方财政收入稳步增长。2011年全区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2264.1亿元,比1999年增长224.57倍,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58.9亿元,较1999年增长了1272.33亿元。地方财政支出2989.5亿元,较1999年增长了2789.7亿元。其中各项强农惠牧和民生领域是财政支出的重点。加大对交通、物流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交通运输支出283.7亿元,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重点事业支出1056亿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54.4亿元,农牧林水、粮油事务等项支出451.3亿元。

(5)对外开放水平全面提高。2011年内蒙古外贸进出口总额为119.39亿美元,是1999年的7.42倍,其中出口总额为46.87亿美元,进口总额为72.52亿美元。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进出口额达57.85亿美元,占进出口总额的48.5%,比上年增长42.3%;加工贸易进出口额达9.5亿美元,占进出口总额的8%,比上年增长5.6%。全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38.38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13.4%。2011年全区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外商投资企业3601家,比上年减少92家。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数73家,比上年增加2家企业。

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889.55亿元,比上年增长21.4%。接待入境旅游人数151.52万人次,增长6.1%;旅游外汇收入6.71亿美元,增长11.5%。

(6)社会民生不断改善。2011年,全区常住人口为2481.71万人,比上年增加9.51万人。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408元,比上年增加2710元,增长15.3%。从收入构成看,工资性收入为14779元,增长17.2%;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4791元,增长15.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5878元,增长13.5%。全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642元,比上年增加1112元,增长20.1%。从收入构成看,工资性收入1311元,增长26.4%;家庭经营性收入4218元,增长14.9%;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1113元,增长35.3%。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508元,增长23.5%。社会保障程度不断提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52.4万人,比上年增长5%;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232.5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4.6万人;全年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132.75万人,比上年增长11.4%;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到100%。全年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907.2万人,比上年增长2.4%;全年有310.24万职工和127.85万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分别比上年增长0.4%和2.7%。全年共有201.27万人得到国家最低生活保障救济。

2.内蒙古经济增长质量的总体评价与分析

我们选取内蒙古自治区2000—2011年的相关数据,分别从有效性、协调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创新性、成果共享性六个方面,对每年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增长质量进行了主成分赋权和测算,各年度自治区经济增长质量综合指数趋势见图73。

t2-73

从图73可以看出,2000—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增长质量总体在平稳上升的趋势中迂回前进。其中,2005—2006年、2008—2009年综合指数有所下降,分别从61.24下降到59.86,68.09下降到65.67,此后又稳步上升。

2000—2009年,经济增长质量的总体走势与有效性、可持续性、创新性、成果共享性大体一致,说明这四个指标对经济质量的提高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着重从这四个方面出发,保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而经济增长的协调性指数处于不规则的上下波动状态。2005—2006年,经济增长质量综合指数略有下降,主要是由于有效性、协调性和稳定性指数的共同下降导致。而2008—2009年经济增长质量综合指数的下降主要是由于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

3.内蒙古经济增长质量各构成要素的评价与分析

经济增长质量的指标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经济增长的有效性、经济增长的协调性、经济增长的稳定性、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经济增长的创新性、经济增长成果的共享性。

(1)经济增长有效性评价。1999—2011年,内蒙古经济质量的有效性指数在2009年以前基本处于平稳上升趋势,在经济危机之后的2009年仍能继续保持领军位置,但是自2010年以来,呈较小幅度的下降趋势(见图74)。

t2-74

内蒙古自治区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开创了自治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1999—2011年,GDP增长率从7.8%上升到了14.3%,人均GDP增长率从8.08%上升到了13.86%;这主要是由于政府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转方式、提质量、惠民生、促和谐上,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整体来看,2011年GDP的增长率虽然高于1999年的,但是自2005年起,GDP增长率一度从23.8%的最高值开始下滑至2011年的14.3%。

(2)内蒙古经济增长的协调性评价与分析。1999—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的协调性指数在上下波动中上升,见图75。

t2-75

在这13年间,工业发展协调性和城市化率指数一直呈稳步上升趋势;二元对比系数和内外经济发展协调性指数处于下降趋势;二元反差系数和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协调性处于无规则的变化状态。这一系列的因素造成协调性得分波动较大。由此可以看出,内蒙古自治区对外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较差,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在社会经济整体的占比悬殊。

(3)内蒙古经济增长的稳定性评价与分析。2002—2003年,内蒙古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处于2000—2011年中的一个低谷期,指数基本维持在46.2和47.7左右,但是2009年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稳定性大幅下降,跌至12年来最低的40.6,见图76。

t2-76

2000—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增长波动率和就业率情况不断恶化,甚至出现负增长现象。这主要是由于世界金融危机后对于经济环境的冲击很大,尤其是像内蒙古自治区这样对开放水平较高的边境地区影响最大。

(4)内蒙古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评价与分析。从1999—2011年,可持续指数处于上下波动状态,从1999年的36.3上升到了2011年的75(见图77)。

t2-77

1999—2011年,人均耕地资源量、人均森林资源量呈持续上升状态,而单位产出能源消耗量、单位产出水资源消耗量、单位产出大气污染程度、单位产出污水排放量呈逐年下降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采取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牧业基础建设,发展节能环保型消费品,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模式等措施。

(5)内蒙古经济增长的技术创新性评价与分析。1999—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增长创新性指数持续上升,从1999年的45.4上升到2011年的85.4(见图78)。

t2-78

自治区政府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巩固传统出口市场,开拓新兴市场,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加快出口加工区、保税区和出口商品物流园区建设,保持出口较快增长,逐步增强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能力。

(6)内蒙古经济增长的共享性评价与分析。1999—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增长的共享性指数除个别年份外基本处于逐年上升趋势(见图79)。

t2-79

共享性指数在2011年达到了83.7。其二级指标的恩格尔系数由1999年的45.21%下降到33.98%。表明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进一步释放,消费结构有所调整。城镇人均住房面积由1999年的13.7平方米/人上升到2011年的29.4平方米/人;人均绿地面积由2.81平方米/人上升到14.47平方米/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86.53%。以上指标说明内蒙古地区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

4.结论与政策建议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1999年到2011年的13年间,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在取得快速增长的同时,增长质量也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但同时也发现,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还存在以下问题:第三产业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城乡发展矛盾仍然存在,对外开放力度不够。因此本章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

(1)加快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着力推动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适度控制煤炭生产总规模,如期完成煤炭企业兼并重组任务,淘汰关闭年生产规模45万吨以下的矿井,探索建立产运销平衡调控机制。大力发展非资源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认真落实自治区支持非资源型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研究制定鼓励非资源型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及配套政策。坚持生产性与生活性服务业并重、现代与传统服务业并举,扩大服务业对内对外开放,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竞争力提升。在重点产业、节能环保等领域组织实施一批科技重大专项,攻克一批关键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促进知识产权创造、技术标准制定和科技名牌培育三大战略融合,提高科技创新对调结构、转方式的支撑和保障能力。

(2)城市化进程和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仍然存在矛盾。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着眼于构建多极支撑的城镇体系,推进区域性中心城市、盟市旗县所在地城镇多元协调发展。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城市规划,增强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突出城市特色和功能定位,适度拉大城市框架,加强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提高市政设施综合承载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启动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认真落实沿黄沿线经济带发展规划及重点产业发展政策,完善利益共享机制,加快生产力布局调整,优化土地、水资源等要素组合,以园区为载体、产业为纽带,推进西部地区产业集聚与合作发展。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呼包鄂一体化进程,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发展方式和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3)深化对内对外开放程度,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强区域合作,不断深化与东三省、京津晋冀等省市的合作,抓好“内蒙古·香港经贸活动周”签约项目落地工作,拓展与陕甘宁等地的战略合作。加快重点园区建设,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深入推进向北开放,继续完善口岸基础设施,落实国家扶持边贸的各项政策,打造沿边开放经济带,加快满洲里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抓紧二连浩特市申报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工作,在有条件的地区探索设立边境经济合作区。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建设国家级、自治区级外贸进出口转型升级示范基地,深化与蒙古国在资源能源领域的合作,探索与俄罗斯在科技研发、装备制造、电力设备等领域的合作,积极参与东北亚、中亚、东欧、拉美等国际区域合作。

(七)陕西省经济增长质量评价与分析(注:此部分执笔人:耿鹏。此报告是陕西省社会规划基金项目:《陕西省经济增长质量评价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10D007)研究成果的一部分,项目负责人:徐璋勇。)

1.陕西省经济增长状况的简要回顾

西部大开发以来,陕西省的经济得到了较快增长,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西部地区排名靠前,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1)经济总量呈现平稳较快增长。1999—2011年,陕西经济总量增长明显加快。地区生产总值从1593亿元增长到12512亿元(见图80),增长了6.8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2.94%,比同期全国年均增速高2.79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从4415元提高到33464元,增长了6.58倍,年均增长12.6%。

t2-80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陕西省统计年鉴(2012)》有关数据整理计算。

(2)经济结构逐步优化。1999—2011年,陕西省产业结构持续改善。三次产业结构由15.98:42.79:41.23调整为9.76:55.43:34.81,见图81。已基本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有色冶金等八大支柱产业为主体的第二产业和以交通、电信、商贸等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全面发展的格局。

t2-81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陕西省统计年鉴(2012)》有关数据整理。

农业稳步增长。2011年全年的粮食总产量为1194.7万吨,粮食产量趋于平稳。1999—2011年,陕西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452.47亿元增加到2058.60亿元,增长了3.55倍。

工业整体实力不断增强。1999—2011年,工业增加值由549.01亿元增加到5857.92亿元,增长了9.67倍。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5459.5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666.73亿元,实现利润1946.16亿元,税金总额1191.59亿元,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78.16。

第三产业稳步发展。1999—2011年,陕西省第三产业增加值由656.64亿元增加到4355.81亿元,增长了5.63倍。与此同时,第三产业就业也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从绝对值来看,1999—2011年期间陕西净增就业人员251万人,而第三产业净增就业人员198万人,新增就业人员的78.9%在第三产业就业,第三产业的发展不但吸纳了一、二产业的大量剩余劳动力,而且在扩大劳动力就业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3)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基础日益坚实。1999—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619.27亿元增加到10023.53亿元,增长了15.19倍,13年累计投资44237.28亿元。投资建设对改变陕西省的落后面貌,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壮大经济实力发挥了巨大作用,为全省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4)财政收入大幅增加。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陕西省的财政状况也在逐年好转,1999—2011年,陕西省地方财政收入由106.4亿元增加到1500.18亿元,增长了13.1倍。

2011年,陕西省地方财政支出2930.81亿元,较1999年增长了13.19倍,见图82。从支出结构来看,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等较以前都有大幅提升。

t2-82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相关年份《陕西省统计年鉴》有关数据整理。

(5)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1999—2011年,陕西省进出口总值从20.08亿美元增加到146.23亿美元,增长了6.28倍;进口总值从8.56亿美元增加到76.13亿美元,增长了7.89倍;出口总值从11.52亿美元增加到70.11亿美元,增长了5.09倍。2011年,陕西省利用外资工作再上新台阶,全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138个,实际利用外资23.55亿美元。

2011年,陕西省国内旅游收入1240亿元,较1999年的88亿元增长了13.09倍;旅游外汇收入12.95亿美元,较1999年的2.72亿美元增长了3.76倍。陕西省旅游产业的迅速扩张大大促进了对外经济的发展。

(6)民生状况显著改善。1999—2011年,陕西省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654元提高到18245元,增长了2.92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由4520元提高到13783元,增长了2.05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456元提高到5028元,增长了2.45倍;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1180元提高到4496元,增长了2.81倍。

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基金征缴和管理进一步加强,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水平普遍提高。截至2011年年底,全省参加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530.67万人;全省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为192万人;全省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338.67万人;全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540.26万人,全省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550.18万人。

截至2011年年底,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初中阶段净入学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9.65%,99.73%和83.62%。

2.陕西省经济增长质量的总体评价与分析

我们选取陕西省1999—2011年的相关数据分别从有效性、协调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创新性、成果共享性六个方面,运用主成分分析和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对陕西省各年度经济增长质量进行测算。由于1999年稳定性数据缺失,因此最终选取了2000—2011年的相关数据,各年度陕西省经济增长质量综合指数见图83。

t2-83

总体来看,2000—2011年陕西省经济增长质量呈现出持续稳步提高的态势,经济发展水平明显得到提升,其中2010年的综合指数提升幅度最大,说明陕西省在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和陕南特大洪灾等不利影响情况下,仍然保持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从二级指标分析,2011年经济增长的有效性指数、协调性指数、可持续性指数、创新性指数以及共享性指数均处于第一位,说明了2011年陕西省经济增长质量是各年份中最好的。

2000—2011年,陕西省经济增长稳定性方面的波动较大,虽然在权重方面不大,对经济增长质量综合指数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在其他几个方面差别不大的情况下,也会对综合指数产生一定影响。所以提高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水平对提升陕西省经济增长质量也具有重要意义。

3.陕西省经济增长质量各构成要素的评价与分析

经济增长质量体现为:经济增长的有效性、经济增长的协调性、经济增长的稳定性、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经济增长的创新性、经济增长的成果共享性六个方面。

(1)经济增长有效性的评价与分析。我们选取陕西省1999—2011年的GDP增长率、人均GDP增长率、劳动生产率、投资产出率、耕地产出率和就业弹性系数等指标,对各年度陕西省经济增长的有效性进行主成分分析测算,得到陕西省各年度经济增长有效性指数(见图84)。

t2-84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陕西省经济增长质量有效性指数最高的是2011年的80.60,最低的是1999年的40.60。1999—2011年,除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长的有效性有明显下降外,陕西省经济增长的有效性整体呈上升趋势,说明宏观经济增长的效率在此期间显著提升,其中2010年有效性指数提升幅度最大。2010年陕西省坚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全面落实各项产业振兴规划,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使经济增长有效性指数提高了14.22。通过对三级指标的分析可以看出,GDP增长率和人均GDP增长率在2009年和2011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有所下降,其余年份GDP增长率、人均GDP增长率均呈现上升趋势,劳动生产率以及耕地产出率逐年上升,说明陕西省近年来经济增长的有效性改善明显。1999—2010年,投资产出率持续下降,2011年略有回升,表明陕西省的GDP增长仍处于“高投入型”和“高资源消耗型”增长状态,这将影响陕西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2)经济增长协调性的评价与分析。我们选取陕西省1999—2011年的二、三产业产值占比、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比率、城市化率、二元对比系数、二元反差系数和对外开放指数等指标,对各年度陕西省经济增长的协调性进行主成分分析测算,得到陕西省各年度的协调性指数(见图85)。

t2-85

从图85中可以看出,1999—2011年,除2009年协调性指数有明显下降外,陕西省经济增长协调性指数总体呈不断上升态势。2011年,陕西省经济增长协调性指数最高,为81.52;1999年最低,为41.52。通过对三级指标的分析可以发现,陕西省二、三产业产值所占比重从1999年的84%上升到2011年的90.2%,说明陕西省的产业结构逐步得到调整;城镇化率逐年提高,表明陕西省在扎实推进城镇化建设,城市化水平明显提升;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协调性方面存在一定的波动性,1999—2011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比率基本在平衡值1之上,2009年达到最高2.39,说明虚拟经济比重过高;二元对比系数在0.08附近上下波动,说明陕西省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相对第二、三产业劳动生产率来说一直偏低;二元反差系数总体呈现逐年下降态势,表明陕西省在城乡统筹发展方面成效显著;内外经济发展协调性方面表现为波动式下降的趋势,说明陕西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3)经济增长稳定性的评价与分析。我们选取陕西省2000—2011年经济增长波动率、价格指数波动率、资产价格波动率和就业波动率等指标,对各年度陕西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进行主成分分析测算,得到陕西省各年度的稳定性指数(见图86)。

t2-86

通过计算可以发现,陕西省经济增长稳定性指数的波动性在六个二级指标中最大。2006年的稳定性最好,稳定性指数为82.10,2008年和2004年处于二、三位,分别为75.09和66.78,2009年和2001年的稳定性指数位居后两位,分别为43.44和42.10。通过对三级指标的观察可以看出,价格指数波动率和资产价格波动率在此期间波动明显,说明陕西省物价水平和房地产价格的变动是影响经济增长稳定性的主要原因。

从图86中可以看出,2001—2002年以及2005—2010年陕西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波动最为显著,指数差值明显超过15.55的指数平均差值,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近几年陕西省房地产价格的上涨速度较快,这种趋势将不利于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

(4)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评价与分析。我们选取陕西省1999—2011年的人均耕地资源量、人均水资源量、人均森林资源量、单位产出能源消耗量、单位产出水资源消耗量、单位产出大气污染程度、单位产出污水排放量和单位产出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对各年度陕西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进行主成分分析测算,得到陕西省各年度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指数(见图87)。

t2-87

陕西省1999—2011年经济增长可持续性指数总体保持不断上升的趋势,说明陕西省在退耕还林、生态建设、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从图87中可以看出,2011年经济增长可持续性指数最高,为81.21;1999年最低,为41.21。从三级指标的分析看,陕西省人均耕地资源量基本保持稳定,人均森林资源量持续增加,三废排放强度和单位产出资源消耗量不断下降。近年来,陕西省加强了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对秦岭、渭河和汉丹江流域以及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等重点区域进行治理,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取得了良好效果。与1999年相比,2011年西部地区人均森林资源量增加了65.83%,工业废气排放强度、工业废水排放强度、工业固体排放物排放强度、单位产出能源消耗量、单位产出水资源消耗量分别下降了20.1%、83.6%、67.5%、53.4%、87.2%。

(5)经济增长创新性的评价与分析。我们选取1999—2011年陕西省经济增长的技术创新投入指标、技术创新产出指标、技术创新可持续性指标和高新技术发展水平指标,对各年度陕西省经济增长的创新性进行主成分分析测算,得到陕西省各年度经济增长创新性指数(见图88)。

t2-88

从图88中可以看出,1999—2011年陕西省经济增长创新性指数基本保持上升态势,说明陕西省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显著成效。2011年,经济增长创新性指数最高,为84.05;1999年最低,为44.05。通过对三级指标的观察可以发现,陕西省技术创新投入指标中的科技经费支出由1999年的51.3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446.52亿元,增长了7.7倍,R&D经费支出由31.77亿元增加到249.35亿元,增长了6.85倍。技术创新产出指标中的专利申请受理量由1685项增加到32227项,增长了18.13倍,专利申请授权量由1569项增加到11662项,增长了6.43倍,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额由8.25亿元增加到215.37亿元,增长了约25倍。技术创新可持续性指标中的财政教育支出增长速度最快,由32.8亿元增加到529亿元,增长了15.13倍,表明财政支出对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支持力度逐步增强。高新技术发展水平指标中的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由4.62亿美元增加到55.65亿美元,增长了11.05倍。这些都说明陕西省的技术创新性能力不断增强,为陕西省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6)经济增长成果共享性的评价与分析。我们选取陕西省1999—2011年经济增长的生存质量指标、健康发展质量指标和公平度指标,对各年度陕西省经济增长的成果共享性进行主成分分析测算,得到陕西省经济增长成果共享性指数(见图89)。

t2-89

从图89中可以看出,1999—2011年陕西省经济增长共享性指数逐年提升,2011年陕西省经济增长共享性指数为87.82,为近些年来的最高值;1999年最低,为47.82。说明陕西省在发展自身经济的过程中,居民生活质量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也得到了持续改善。观察三级指标可以发现,生存质量指标中的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和人均绿地面积分别由13.13平方米和1.05平方米增加到29.33平方米和11.41平方米,恩格尔系数由1999年的0.44下降到2011年的0.33。健康发展质量指标中的人均财政教育支出增幅最大,从1999年的70.25元提高到2011年的1414.69元,增长了19.14倍,反映出财政对教育事业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公平度指标中的城乡收入比由1999年的3.20上升到2011年的3.63,泰尔指数从1999年的0.078波动上升到2011年的0.203,说明城乡收入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公平度指数的不断下滑将对经济增长共享性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影响陕西省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

4.结论与政策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陕西省1999—2011年经济增长质量逐步提升的同时,还存在经济总量相对较小,第三产业比重过低;投资产出率逐年下滑;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协调性、对外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不佳;经济增长稳定性波动较大;经济增长付出的能耗代价依然较高,人均水资源拥有量较低且不稳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公平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因此,我们的政策建议如下:

(1)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确保经济持续增长。经济的良性发展需要发达的服务业来支撑,因而加速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于提升全省经济增长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陕西省应该在发展好传统第三产业的基础上,加快现代物流业、现代金融业、科技服务信息业、商务服务业、会展业、服务外包业、农业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为此,第一,推进城市化进程,为第三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推进第三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第二,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投入力度;第三,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按照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事业单位,促进经营性事业单位自主经营、自我发展;另外,还要进一步挖掘旅游业潜力,充分发挥旅游对陕西省第三产业的拉动作用。

(2)改变经济发展方式。一是优化产业结构,有计划、有步骤地降低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中能耗高而产出低的行业)比重,加大对更新改造的投资力度;立足陕西省资源产出现状,逐步推进能源消费的多元化,坚持以煤为基础,鼓励以更加高效清洁的方式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实现从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落实能耗下降目标。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结合省情特点,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确保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陕西省应充分利用科教资源相对雄厚的优势,制定与落实支持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措施。建立健全自主创新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提高开放条件下的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创新能力,为陕西省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提供内在动力。

(4)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缩小收入差距。陕西省的地区发展失衡状况较为突出,城乡差距也较大,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需要省政府在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和解决交通瓶颈制约等方面,为落后地区创造突破发展的有利条件,推进陕西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地市级政府则需要在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和产业选择上有新的飞跃。认真研究、分析支撑各区市发展的因素,借助最具优势的资源,将资源经济升级为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地谋求主导产业的快速发展,还要重视落后地区投资环境的建设,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利于缩小城乡和地区的收入差距。

(5)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公共服务质量。陕西省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现阶段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政府投资存在一定合理性,政府应当针对市场发育不完善,市场经济制度不健全的现状,逐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合理调整政府职能,以富民、安民为主旨,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把维护社会稳定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加快实现公共服务理念的创新,在建立社会保障、医疗和教育等公共服务领域给予大力支持,并充分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切实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

(八)甘肃省经济增长质量评价与分析(注:此部分执笔人:杨佩卿。)

1.甘肃省经济增长状况的简要回顾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甘肃省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重要进展,各项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快速增长,国民经济结构得到战略性调整,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重大改善,城乡面貌出现新气象,特色产业快速兴起,各项事业发展欣欣向荣。

(1)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1999年以来,甘肃省经济一直保持较快、稳定的增长。1999—2011年,甘肃省地区生产总值由956亿元增加到5020亿元(见图90),增长4.25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速达到14.37%。同期,甘肃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3778元提高到19595元,增长了4.19倍,年均增长14.21%。

t2-90

(2)经济结构日趋优化。

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1999—2011年,三次产业结构由20.06:42.88:37.06逐步调整为13.52:47.36:39.12(见图91)。总体来看,甘肃省的产业结构呈现第一产业占有经济总量的比重持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稳步上升的格局。

t2-91

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区域优势凸现。近年来甘肃省始终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幅增加“三农”投入,不断完善强农惠农政策,促使农业生产稳定发展。1999—2011年,甘肃省粮食总产量均在900万吨上下波动;经济作物尤其是蔬菜的产量由460万吨增长到1320.60万吨;现代畜牧业的发展促使肉类总产量由57万吨增长到88.46万吨。

农村土地流转和林权改革力度加大,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现代农业园区和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的壮大和繁荣促进了一批具有甘肃省特色的农产品的发展。支持马铃薯、中药材和43个牛羊产业大县建设,薯类、中药材种植面积到2011年分别达到68.17万公顷和18.55万公顷。

工业总体实力显著增强,第三产业平稳增长。1999年以来,甘肃省始终把保增长与调结构紧密结合起来,实施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不断推进工业向高端化和专业化发展。工业经济总量成倍增加,工业经济绩效显著增强。2011年,甘肃省工业增加值达到1782.85亿元,是1999年326.70亿元的5.46倍,年均增长16.2%。经多年的调整和改革,甘肃省现已建立了覆盖42个行业大类、综合配套能力较强的工业体系。

1999—2011年,甘肃省第三产业增加值由354.42亿元增加到1963.79亿元,年均增长9.13%。同时,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也不断提升,2011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已上升到23.3%,与1999年相比提高了2.3个百分点。

(3)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基础设施改善显著。1999—2011年,为加快实现建设目标,甘肃省在提升农林水利、交通、能源、通信等“硬实力”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力度。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180.24亿元,和1999年384.08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相比,增长了9.88倍。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872.7217亿元,农村固定资产投资306.5222亿元。投资年均增幅保持在22%以上。

通信行业快速发展。1999—2011年,甘肃省邮电业务总量由27.38亿元上升至195.38亿元,电话普及率达78.63部/百人,固定电话用户与1999年相比增长了1.36倍。2011年年末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45.63万户。

(4)财政收入大幅增加。随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总体经济运行质量的不断提高,甘肃省财政收入13年来大幅增加,但财政收支缺口有所增大(见图92)。

t2-92

从支出结构看,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一般公共服务支出较上年都有大幅提升。

(5)对外开放水平全面提升。甘肃省始终坚持“开放促开发、开发促发展”的方针,大力推进对外交往、交流和合作,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13年来甘肃省进出口总额由40623万美元增长到875059万美元。2011年外商直接投资额已达到7024万美元。

(6)民生状况持续改善。1999—2011年,甘肃省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持续增长,年均增长率为10.1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475.23元提高到14988.68元,年均增长10.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412.98元提高到3909.40元,年均增长8.4%。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明显改善。同期,甘肃省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由41.44%和56.22%下降到37.38%和42.24%。

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改善,全市居民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覆盖率显著提高。全省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2011年末为177.86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人数为1918.27万人,参合率为96.54%。农村低保人数为321.81万人。

2.甘肃省经济增长质量的总体评价与分析

我们选取甘肃省2000—2011年的相关数据分别从有效性、协调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创新性、成果共享性六个方面,对每年甘肃省经济增长质量进行了主成分赋权和测算,各年度甘肃省经济增长质量综合指数见图93。

t2-93

总体来看,2000—2011年,甘肃省经济质量综合指数除2006年、2007年略有回落之外,其他年份都呈现持续稳定增加的态势。这与其一级指标中有效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创新性、成果共享性各部分综合指数总体上升的趋势相一致,说明甘肃省经济增长质量从这五个方面来说逐步提升,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2007年甘肃省稳定性指标综合指数为十年来最低。同时,2011年综合指数和其他年份相比,增幅显著提高,这与经济发展质量一级指标中协调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创新性、共享性综合指数显著增加的趋势相一致。

3.甘肃省经济增长质量各构成要素的评价与分析

(1)经济增长有效性评价与分析。从图94可以看出,1999—2011年甘肃省经济增长质量有效性指数从38.49大幅度提高到77.87,增长幅度高达102.3%,说明宏观经济增长的效率在13年间显著提升。其二级指标:GDP增长率、人均GDP增长率、劳动生产率、耕地产出率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投资产出率的下降表明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贡献率越来越小;就业弹性系数处于波动状态,这与甘肃省1999年以来实施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所引发的就业结构调整密切相关。

t2-94

(2)经济增长协调性评价与分析。2011年,甘肃省经济增长质量协调性指数为86.18(见图95)。总体上看,经济质量的协调性不断提升。其中,产业协调性、城乡发展协调性对协调性的综合指数有很强的拉动作用。尤其是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和新农村建设增加的投入和转移支付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公共财政支出在城乡资源要素上的优化配置为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经济的改善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1999—2011年13年间,甘肃省内外向经济发展协调性的提高得益于利用外资的大幅增加,得益于工业、房地产、金融等多领域的协调推进,得益于经济政策的高效运作。

t2-95

但从图95中同时可以看到,甘肃省经济增长的协调性指数呈波动式上升。仅2002年、2005年、2008年、2009年有小幅回落,随后逐步开始回升。2005年指数下降主要是因为城乡协调性中二元对比系数大幅下降。2011年经济增长的协调性最好,这一年虽然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协调性、内外向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减弱,但产业协调性、城乡发展协调性的增强抵消了负作用。

(3)经济增长稳定性评价与分析。从图96中可以看出,2000—2011年甘肃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较差,其中2007年尤为严重。

t2-96

2005年稳定性指数为80.9,为12年来最高,2000年次之,说明从经济增长波动、价格指数波动、资产价格波动、就业波动角度来看,这两年的宏观经济稳定性最好。2002—2006年,经济增长波动率、失业率基本持平,稳定性指数持续在60上下波动。

(4)经济增长可持续性评价与分析。在甘肃省1999—2011年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的过程中,所付出的资源与环境成本总量是巨大的,但随着退耕还林、生态保护、节能减排工程的大力推广和积极改进,资源与环境的边际成本却在不断下降。

从图97可以看出,2011年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指数已达到80.55,较1999年的40.55有很大改善。二级指标中人均森林资源量增加了0.08倍,单位产出污水排放强度、单位产出固体废弃物排放强度、单位产出能源消耗量、单位产出水资源消耗量分别下降了55.3%、55.9%、58.7%、85.3%。可持续性指数在2004年和2005年增速最快,主要得益于退耕还林工程的全面展开和节能减排绩效的持续改进。

t2-97

(5)经济增长创新性评价与分析。同其他五个指标的综合指数趋势相比,经济质量的技术创新性指数的平滑效果最好,见图98。因为其二级指标即R&D占GDP的比值、每万人专利授权数、每万人发表科技论文数都一致呈现上升趋势。

图98显示,1999—2011年,综合指数逐年增加,平均增长幅度为6.2%。由于甘肃省不断加大研发科技创新的力度和资金扶持,如科研院所和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质检中心等建设的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的不断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和科技创业投资、担保政策的广泛落实,都促使了经济增长创新性13年间稳步提升。

(6)经济增长成果共享性评价与分析。从人民生存质量、健康发展质量、公平度度量的经济增长成果共享性指数在2011年达到了85.8,见图99,其中人民生存质量和健康发展质量的持续改善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对民生福利水平的消极影响。甘肃省人民生存质量中居民恩格尔系数由52.64%下降到40.44%,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和城镇人均绿地面积分别由17.48平方米和1.85平方米增加到28.04平方米和8.32平方米。健康发展质量中居民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覆盖率都显著提高,人均医疗床位数由1999年的23.3张/万人增加到32.6张/万人,人均财政教育支出由92.82元增加至1108.85元。

t2-98
t2-99

从图99可以看出,1999—2011年,经济增长成果共享性指数除2003年、2005年有小幅回落外,其他年份较前一年都有增加,其中2008年增速加快,人均绿地面积、人均住房面积的较快增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民生活质量的满意度。

4.结论和政策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甘肃省在1999—2011年间经济发展质量六大指标指数得到了明显改善。但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一是经济总量偏小,发展任务艰巨。工业化进程缓慢。二是调整步伐有限,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产业结构不合理,对能源、原材料依赖性强,节能降耗和资源保障压力大。三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活力不足。四是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大。农业基础条件差,抵御风险的能力不强,农村贫困面大。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劳动力技能低,农民增收渠道不多。五是就业和民生保障压力加大。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亟待加强。城镇化程度低,就业形势严峻。收入分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还需健全。六是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因此,我们的政策建议如下:

(1)全力以赴推动优势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发展以草食畜牧业为主的循环高效农业、以设施蔬菜为主的节水高效农业、以优质林果为主的区域性特色高效农业,提升马铃薯、中药材、现代种业和酿酒原料等特色产业。确保农业基础地位和农产品保障供给能力。

促进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围绕做大总量、优化结构、提升效益,积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支持企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大国家新材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和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创业示范园建设。继续抓好承接产业转移签约项目的对接和落地实施。

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商贸、家政、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依托交通枢纽优势、产业基地建设和特色资源开发,积极引进有实力的现代物流企业。

(2)切实推动经济实现转型跨越。促进重点区域加快发展。以兰州新区为重点,发挥兰白核心经济区辐射带动作用,做大做强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主导产业。加快河西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形成具有核心技术的风电和太阳能光电应用产业链条。大力实施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加大陇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力度。深入推进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加快天水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信息技术、先进装备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循环经济发展,加快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产业化水平。

以投资结构优化不断增强投资拉动力。围绕打造经济、文化、生态三大战略平台,精心谋划重大项目建设。要立足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产业基础,选择有基础、有优势、有特色、有潜力的产业作为突破口,开展有针对性的招商引资,推动富民多元产业和区域首位产业快速发展。通过投资结构调整,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信息畅通工程建设力度,支持大型企业转型升级。

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科学规划城市布局,积极支持兰州建设全国有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加快推进中东西三大城市群建设。积极发展中小城镇,做大做强县城规模,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城市管理科学化水平,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容纳人口、吸纳就业和综合承载能力。加快户籍制度改革进程,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

(3)立足资源优势实现文化大繁荣。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继续实施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三馆一站”免费开放等文化惠民工程,推动农家书屋向自然村、国有农林场、寺院、社区延伸。加快建设和完善省文化馆、省图书馆、省美术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中心等重点文化设施。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全面实施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构建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建设陇东南文化历史区、河西走廊文化生态区、兰州都市圈文化产业区,打造文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文化产业发展等13个板块的文化发展工作。切实发展资源型、劳动密集型、复合型、非公有型、外向型、高科技型等六个类型的文化产业。重点发展出版发行和印刷、广播影视、演艺娱乐、文化旅游、民间民俗工艺品加工等五个优势产业。积极培育文化创意、节庆会展、数字内容、动漫游戏、移动多媒体等五个新兴产业。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促进文化与体育、金融、生态、饮食、养生等融合发展,培育新型文化业态。

(4)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建立健全和不断完善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小额担保贷款规模,深入推进全民创业带动就业行动,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切实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努力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继续实施城乡幼儿园建设工程。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完善和落实普通高校、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提升职业教育技能培养特色和教学质量。切实推进医药卫生制度改革,不断提高医疗保障和卫生服务水平。

创新社会管理和服务。统筹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加强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创新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务。

(5)多策并举不断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发展。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扶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加大民族地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力度,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和区域首位产业,促进民族地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抓紧实施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以秦巴山片区、六盘山片区、藏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为指导,抓好方案实施。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加快农田水利、安全饮水、乡村道路、户用沼气、危房改造、异地搬迁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实施科技扶贫工程,建设科技惠民计划示范基地。不断提高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

(6)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不断提高环境质量。发挥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指导作用。按照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研究制定符合科学发展、各有侧重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落实“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和节能减排规划,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扎实推进重大生态保护治理工程建设。

(九)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增长质量评价与分析(注:此部分执笔人:李耀华。)

1.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增长状况的简要回顾

1999—2009年,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综合实力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生活水平提升最多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工业快速崛起,农业“三大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全面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宁夏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积累了西部欠发达地区解决发展问题的宝贵经验,走出了一条具有宁夏特点的跨越式发展的新路。

(1)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2011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60亿元,是1999年265亿元的7.8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速达到11.73%,从2001年以后,GDP保持10%以上的高位增长(见图100)。宁夏人均生产总值由1999年的4900.24元,增加到2011年的32392元,增长了5.61倍,按名义价值计算的年均增速达到了17%。

t2-100

资料来源:2000—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

(2)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产业结构持续调整。由图101可以看出,1999—2011年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19.86:42.96:37.18调整为8.9:52.2:38.9。宁夏第一产业所占经济总量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持续增加,第三产业比重相对稳定。工业所占比重超过50%,工业对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更加凸显。

t2-101

资料来源:2000—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

农业稳步发展,优势特色凸显。随着宁夏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视,以“三大示范区”统领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推进“三个百万亩”工程,规划建设120个现代农业示范基地,重点发展枸杞、马铃薯、清真牛羊肉、葡萄及优质粮食、优质牧草和道地中药材等13个优势特色产业。启动实施了中北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开工建设了一大批重点水利工程,大规模开展了农田水利建设,引进知名农业龙头企业,进入国家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建成了全国一流的园艺产业园。2011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4.9亿元,粮食总产量358.9万吨,实现连续八年增长,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54.7%。

工业总体实力增强,第三产业稳步增长。以优势资源深度开发与转化为重点,宁夏建成了一大批现代化大型煤化工、电力、新能源等项目,宁东能化基地列入国家重点开发区域,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快速崛起,应用高新技术、先进工艺和新装备改造提升化工、冶金、汽车、建材、特色农产品加工及纺织等传统产业,工业结构战略型调整取得重大进展。2011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24.41亿元,是1999年61.6亿元的10.8倍。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由1999年的75.99%上升为2011年的85.63%,上升了近10个百分点,重工业化进程加速。

宁夏第三产业产值由1999年的112.67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967.9亿元,增长了7.6倍。同时,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持续提升,1999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66.66万人,占全部就业人数的24.4%,到2011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达到118万人,占全部就业人数的34.8%,旅游、现代物流、商务会展、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崛起,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3)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基础设施全面改善。2011年,宁夏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48.48亿元,是1999年的12.6倍。这一时期,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得到根本改善,全区73%的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太中银铁路建成通车,铁路通车里程达到1029公里,公路通车里程24506公里,高速公路里程1306.4公里,银川河东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全面完成,中卫香山、固原六盘山支线机场建成通航,千里滨河大道全线贯通,新建改建了一大批城市市政公用设施。

(4)财政收入大幅增加。自1999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宁夏财政收入进入快速增长时期,2011年财政总收入达到3371.38亿元,除2007年地方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达到69.9%,其他年份基本稳定在52%到60%之间。2011年财政支出711.07亿元,较1999年49.53亿元增长了13.36倍(见图102),从支出结构看,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和城乡事务等民生支出都有大幅增长。

t2-102

资料来源:2000—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

(5)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宁夏抓住西部大开发特别是《陕甘宁老区振兴规划》的机遇,加大对外合作和招商引资力度。进出口总额由1999年的2.69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22.86亿美元,增长了7.5倍。进口额从0.71亿美元增加到6.86亿美元,增长了8.66倍,出口额从2.47亿美元增加到16.0亿美元,增长5.48倍。从增长速度来看,13年间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率达到19.52%,进口额年均增长率20.81%,出口额年均增长率16.85%。

201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货物出口主要集中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其出口额分别为6.95亿美元、4.72亿美元和3.08亿元,同时辐射到拉丁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其出口额分别为0.67亿美元、0.31亿美元和0.26亿美元。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占到出口市场的92.23%。

(6)人民生活明显改善。1999—2011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由4506.43元增长到17579元,增长了2.9倍,年均增长12.01%。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673.79元增长到5410元,增长了2.23倍,年均增长10.2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211.60亿元增长到1351.30亿元,增长了5.39倍。初步建立了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2011年全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人数分别达到121万人,559.02万人,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继续保持在100%。参加失业保险人数65万人,享受低保救济的困难群众达到57.73万人。其中,城镇19.88万人,农村37.85万人。

2.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总体评价与分析

我们选取宁夏回族自治区1999—2011年的相关数据,分别从有效性、协调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创新性、成果共享性等六个方面,对宁夏的经济增长质量进行了主成分赋权和测算,各年度经济增长质量综合指数见图103。

t2-103

2000—2011年,宁夏经济增长质量综合指数总体呈现逐年稳定增加的趋势,指数从2000年的47.16提高到2011年的76.44,其中,除2008、2009年出现小幅回落之外,总体上讲,宁夏经济发展成效显著。从一级指标看,2008年出现小幅回落的主要原因在于除了经济可持续性指标略有上升外,其他五个指标均比上年出现下降态势,特别是经济稳定性综合指数比上年下降19.49个百分点。2009年经济增长质量综合指数一级指标中协调性和稳定性指数指标分别比上年下降18.25和20.51个百分点。

3.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增长质量各构成要素评价与分析

(1)经济增长有效性评价。1999—2011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增长有效性总体上改善明显,有效性指数由45.7大幅增加到2011年的74.3,但其中一些年份也出现了较大的波动(见图104),如2000年、2002年、2005年、2008年和2011年。从其二级指标来看,2000年比1999年出现下降主要体现在人均GDP增长率、投资产出率和就业弹性系数三项指标上。其中,人均GDP增长率变动最大,比上年下降2.5%。2002年出现下降的原因是人均GDP增长率、投资产出率、耕地产出率、就业弹性系数四项指标都出现下降。2005年和2008年出现下降的二级指标包括GDP增长率、人均GDP增长率、投资产出率和就业弹性系数等四项指标。2011年GDP增长率下降1.4%、人均GDP增长率下降1.14%和就业弹性系数下降0.007。综合分析出现下降的二级指标,反映出宁夏在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资本密集型增长方式不仅减少了对劳动力的需求,整体收益率也出现递减趋势,经济增长有效性不高。

t2-104

(2)经济增长协调性评价。总体上看,宁夏地区经济质量的协调性有了较大改善,协调性指数由1999年的47.7提升到2011年的67.4(见图105)。但期间也有较大的波动。从图105可以看出,宁夏经济质量的协调性指数在2002年和2009年为两个低谷。从二级指标看,2002年比2001年产业发展协调性下降0.1,二元对比系数下降了0.001,内外经济发展协调性比上年下降0.033。2009年协调性比上年下降主要表现在二元对比系数下降了0.011,内外经济发展协调性比上年下降0.029。

t2-105

(3)经济增长稳定性评价。从2000—2011年的稳定性指数可以看出(见图106),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整体稳定性较弱而波动性较强。总体来看,从2000年的66.3到2011年的63.0,宁夏经济的稳定程度改善不大,期间一些年份波动幅度过大。具体而言,其二级指标中失业率基本保持稳定,而经济增长波动率、价格指数波动率、资产价格波动率在不同年份有大幅度变动。由图106可以看出,12年间波动幅度最大的是2009年,当年的经济增长波动率为12年中最大值,从二级指标看,资产价格波动率达到0.275,为历年最高;经济增长波动率为-0.025,价格指数波动率为-0.072。

(4)经济增长可持续性评价。从1999—2011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增长可持续性指数来看,宁夏在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成效显著,指数由1999年的45.94提高到2011年的74.5(见图107)。由于宁夏在全国率先实施封山禁牧,并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可持续性指数大幅提高,反映在二级指标上,人均耕地资源量、人均水资源、人均森林资源都有所提高,单位产出能源消耗、单位产出大气污染程度、单位产出污水排放量逐年下降。特别是在2007年以后,宁夏的可持续性指数保持在70以上,说明经过前一时期的积累,可持续发展能力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t2-106
t2-107

2000年比1999年出现下降,表现在二级指标上,八项二级指标中只有单位产出水资源消耗量得到改善外,其他七项二级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恶化,人均耕地资源量、水资源量和森林资源量呈现微弱下降,单位产出能耗量比上年上升0.927,单位产出大气污染程度上升0.878,单位产出污水排放量上升4.12,单位产出固体废弃物排放量0.07。2004年比2003年出现下降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四项二级指标上,其中人均水资源量、人均森林资源量略有下降,单位产出大气污染程度比上年上升0.597,单位产出污水排放量比上年上升14.5。2010年比1999年出现下降从二级指标看,人均森林资源量下降0.001,大气污染程度上升6.187;单位产出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上升0.426。

(5)经济增长创新性评价。宁夏回族自治区13年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创新性指数从1999年的42.02提高到2011年的82.02(见图108),其五个二级指标,R&D占GDP的比值、高新技术产业占GDP的比率、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总出口额比重、每万人专利授权数、每万人发表科技论文数均一致呈现上升趋势。在此期间,2008年比上年略有下降,主要表现在其二级指标上为R&D占GDP比例比上年下降0.15%;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比上年下降0.23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占对外贸易额的比例比上年下降2.7%。

t2-108

(6)经济增长成果的共享性。与前面五个指标趋势相比,宁夏成果共享性指数最为平滑。从1999—2011年,共享性指数一致呈现稳步增长,逐步提高的态势(见图109)。其二级指标:生存质量指标、健康发展质量指标、公平度指标都总体呈现一致性增长。由此可以看出这13年间,宁夏回族自治区作为民族地区,十分重视民生事业的发展,极力推进各个民族的团结和谐,使自治区各族人民的生存质量、健康发展质量以及公平程度都得到了持续改善。

t2-109

2000年成果共享性指数比1999年下降1.4,主要是由于在其二级指标中人均住房面积下降0.3平方米,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下降4.13%;失业保险覆盖率下降1.21%,城乡居民收入比上升0.299。2005年成果共享性指数比上年下降1.5%,主要是由于在其二级指标中居民收入增速比上年下降3.42%;恩格尔系数上升0.165;城乡居民收入比上升0.115。

4.结论与政策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宁夏回族自治区在1999—2011年间经济发展质量获得了逐步提升。但同时还存在这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经济总量较小。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是经济总量绝对值依然偏低,自我发展能力不强,科技创新能力弱,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二是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尽管有大幅度提高,但在西部地区,还是位于较低水平,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扩大。三是基础设施薄弱,制约经济进一步发展。四是生态环境脆弱。因此,提高宁夏经济增长质量,笔者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实现宁夏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需要以大项目带动,以大投资引领大发展,谋划和实施一批能够增强发展后劲的重大项目。加快产业聚集区建设,加快推进以宁东为重点的信息工业快速发展,以园区建设吸纳产业聚集,以节能减排促进清洁生产,带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突出现代农业,发挥“三大示范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重点抓好13个特色农业产业的区域化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打造特色农业、精品农业、优势农业、高端农业品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特色旅游,促进金融、现代物流、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发展,推进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产业发展,抢占新一轮竞争制高点。

(2)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按照以工补农的思路,提高现代农业的发展速度,实现农业和工业协调发展。抓住“十二五”国家大力发展小城镇机遇,推进沿黄城镇带建设,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努力构建以沿黄经济区为核心、固原市为次中心、其他县城和重点镇为补充,大中小城市与城镇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带动产业集聚、人口集中,提高城镇质量和水平,使更多群众享受城镇化成果。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扩权强县,支持灵武、青铜峡、平罗等经济强县争创全国百强。重视中南部发展,中南部既是国家贫困县,又是革命老区,把改善这一区域群众的生产和发展问题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建立覆盖城乡的就业、养老、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体系,逐步由制度全覆盖向人口全覆盖转变,使更多群众享受到改革红利。

(3)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宁夏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投资收益率偏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不协调等一系列问题都可以通过创新来解决。要紧紧围绕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进一步明确科技工作的战略目标和重点发展方向,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学研结合水平,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部分,整合创新资源形成合力,全力构建自治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格局。

(4)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宁夏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坚持生态为重、环保为先的理念,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坚持用低碳理念指导城市规划编制,发展低碳城市。应用绿色节能建筑技术,发展节能节地建筑,坚持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要以荒漠化防治和水土保持为重点,健全生态保护和补偿机制,着力推进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建设沿黄城市带绿色景观、蓝色东麓生态防护、中部干旱带防风固沙和六盘山水源涵养林四大绿色长廊,建设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省区,全面提升区域环境竞争力。

(十)青海省经济增长质量评价与分析(注:此部分执笔人:张国凤。)

1.青海省经济增长状况的简要回顾

1999—2011年,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动下,青海省经济获得了较快发展,经济结构趋于优化,基础设施水平极大提高;同时,社会保障、基础教育、生态保护等各项社会事业也在稳步发展,青海省正在逐步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特别是在2010年突如其来的玉树地震和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等一系列困难的考验下,青海省积极应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了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1)经济总量平稳增长,经济实力有所增强。从图110可以看出,1999—2011年,青海省生产总值(GDP)由1999年的239.38亿元,提升到2011年的1670.44亿元(当年价格),增长了5.98倍,年平均增长16.12%,其中,第一产业年平均增长10.74%,第二产业年平均增长19.71%,第三产业年平均增长13.57%。同期,青海省的人均GDP由4728元提高到了29522元,增长了5.24倍。

t2-110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0—2012年)有关数据整理计算。

(2)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第二、三产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从产值结构看,第一、二、三产业产值比重由1999年的17.6:39.3:43.1调整为2011年的9.5:58.4:32.1,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明显上升,第一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有所下降(见图111);从就业结构看,三次产业就业人数比例由1999年的54.5:14.4:31.1发展为2011年的39.4:23.9:36.7,其中2011年三产就业人数为113.5万人,接近一产就业人数121.8万人,远远超过了二产就业人数73.9万人,显然,更多的就业人口从第一产业流动到第二和第三产业。

畜牧业稳定缓慢增长。青海省农业以畜牧业为主,1999—2011年的13年间,青海省畜牧业稳定增长,几种主要畜产品产量稳步提升。其中,肉类总产量由1999年的201500吨增加到2011年的288397.6吨,2011年的肉类总产量是1999年的1.43倍,年平均增长率为2.8%;奶类总产量由原来的196400吨增加到284472吨,增长到原来的1.45倍,年平均增长率为2.9%;羊绒和绵羊毛产量分别由1999年的281吨、14980吨增加到2011年的414.1吨和17537吨,年平均增长率为3%和1.2%。

工业发展迅速,企业效益迅速提高。与农业的缓慢发展状况不同,西部大开发战略极大地推动了青海工业增长,2000年就扭转了1999年工业亏损(亏损1.30亿元)的局面。13年中,青海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由1999年的160.8亿元提高到2011年的1893.54亿元(见图112),增加了10.8倍,年平均增长率为20.89%;实现利润总额由1999年的亏损1.30亿元,转变为盈利222.85亿元,企业效益改善明显。青海省在协助企业战胜困难的同时,大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

t2-111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0—2012年)有关数据整理计算。

t2-112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0—2012年)有关数据整理计算。

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虽有所下降,但绝对值有较大增长。第三产业产值由1999年的103.32亿元提高到2011年的540.18亿元(见图113),增加了4.23倍。与西部整体发展状况相比较,青海现代服务业发展仍较为缓慢,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总产值在2011年也仅达67.53亿元,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为12.5%,金融增加值由1999年的18.7亿元提高到2011年的62.56亿元,年平均增长为9.7%;传统服务业增长较为迅速,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由1999年的21.66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93.7亿元,提高了3.3倍,年平均增长达11.93%,住宿和餐饮增加值由1999年的5.36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8.93亿元,提高了2.53倍,年平均增长10.19%。

t2-113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0—2012年)有关数据整理计算。

(3)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基础设施水平大为提高。青海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由1999年的128.1亿元提高到2011年的1435.577亿元(见图114),提高了10.21倍,年平均增长20.43%。在中央及青海省内各级政府、各类投资的带动下,13年间,青海省基础设施水平大为提高,特别是青藏铁路的开通,为青海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在2011年,全省新增高速和一级公路1000公里。投资的快速增长和结构的明显优化,大大增强了青海省的发展后劲和内生动力。

(4)政府财力大为增强。青海省总财政收入由1999年的66.72亿元上升到2011年的1117.48亿元(见图115),增长了15.75倍,年平均增长24.21%;财政支出由1999年的55.72亿元上升到2011年的967.47亿元,迈上了一个大台阶,增长了16.36倍,年平均增长24.55%。财政收入的大幅增长和支出均衡性、有效性的明显提高,对推动经济发展和发展方式转变发挥了重要作用。

t2-114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0—2012年)有关数据整理计算。

t2-115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0—2012年)有关数据整理计算。

地方财政收入稳步增加。随着青海经济的发展,地方财政收入也表现出稳步增加的态势。1999年全省地方财政收入为17.173亿元,到2011年增加到151.811亿元,增加了7.84倍,年平均增长率为19.97%;1999年全省的地方财政支出为55.72亿元,到2011年增加到967.47亿元,增加了16.36倍,年平均增长率为24.55%(见图116)。地方财政收支的缺口表明,青海省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政策和资金支持,科学安排财政支出,支持全省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和公益项目建设,加大医疗卫生、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社会保障补助、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等社会保障性支出,逐步增加科教文体的财政支持力度,财政支出逐步向国计民生、公共服务性支出转移。

t2-116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0—2012年)有关数据整理计算。

(5)居民收入大幅度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青海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9年的4703.52元提高到2011年的15603.31元(见图117),增加了2.32倍,年平均增长速度为9.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则由1999年的1486.31元提高到2011年的4608.46元(见图118),增加了2.1倍,年平均增长速度为9.1%。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也显著改善,同期,青海省居民消费水平由2260元上升到8744.3元,增加了2.87倍,年平均增长率为10.97%。

(6)全面加强社会事业和民生建设,实现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新提升。教育经费投入大幅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不断完善: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在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支持下,青海省教育经费投入大幅度提高,由1999年的10.67亿元提高到2011年的106.22亿元,提高了8.96倍,年平均增长19.34%。与此相对应的是基础教育质量的不断改善和“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目标的全面实现,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分别由1999年的92.7%和90.5%提高到2011年的99.7%和95.5%,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则由1999年的60.5%提高到2011年的89.54%。青海省社会保障水平落后于西部其他地区的状态得到极大改善:青海省社会保障统计始于2000年,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49.5万人、49.344万人和1.9万人;到2011年末,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职工生育保险待遇、城乡居民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率等民生指标走在了西部省区前列。

t2-117
t2-118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相关年份《青海统计年鉴》有关数据整理计算。

值得一提的是,玉树重建取得了重大进展,截至2011年年底,累计开工项目843个,占规划项目的66%,已完工的项目有158个;累计完成投资额208.9亿元,占规划总投资的73.4%;城乡住房完工率85.9%,大部分农牧民和部分城镇居民迁入新居,僧舍重建完成总工程量的96%;大部分学校具备使用条件,医院项目全部在建;基础设施项目开工69.3%。

2.青海省经济增长质量的总体评价与分析

根据总报告的论述,对青海省的经济增长质量测评从经济增长的有效性、经济增长的协调性、经济增长的稳定性、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经济增长的创新性、经济增长的成果共享性等六个方面,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青海省经济增长质量综合指数如图119所示。

t2-119

从上图119可以看出,虽然在2003年、2005年和2009年青海省经济增长质量综合指数有小幅下滑,但总体看青海省经济增长质量得到了极大改善;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之后的十多年来,青海省经济增长质量综合指数由2000年的46.34提高到2011年的80.37,说明青海经济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从各个分项指标来看,1999—2011年13年间,青海省经济增长的有效性、创新性和成果共享性除个别年份有所波动外,各项指数均平衡提高;但是,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协调性和稳定性指数波动都比较大,其中,波动幅度最大的是稳定性,最高指数为76.6(2002年)、最低年份指数为36.6(2010年),这对青海省经济增长总体质量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3.青海省经济增长质量各构成要素的评价与分析

(1)经济增长有效性评价与分析。经济增长有效性衡量经济体投入产出效率。本报告从GDP增长率、人均GDP增长率、劳动生产率、投资产出率、耕地产出率和就业弹性系数出发,衡量1999—2011年青海省经济增长有效性,结果见图120。

t2-120

1999—2011年,青海省经济增长质量的有效性指数从41.8大幅度提高到73.6,各项二级指标在总体上具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这说明青海省宏观经济增长效率显著。具体而言,2001、2002、2010年青海省经济增长质量有效性指数上升幅度较大。其中,2001年和2010年各项指标上升幅度尤为突出,与前一年相比,GDP增长率、人均GDP增长率、劳动生产率和耕地产出率均有大幅提高,经济增长有效性在2001年与2010年都上了一个新台阶;2002年青海省GDP增长率、人均GDP增长率、劳动生产率、耕地产出率和就业弹性系数与2001年相比也有了一定幅度的提升。

另一方面,2000年、2005年、2006年和2011年,青海省经济增长质量有效性指数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但是与2001年、2002年、2010年青海省经济增长有效性的增幅相比,这四年的降幅要低得多,且在这四个年份中,2005年和2006年经济增长有效性指数的下降幅度很小。在2000年和2011年,人均GDP增长率和投资产出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此外,2000年的耕地产出率和就业弹性系数的下降,2011年的GDP增长率的下降均是造成青海省经济增长有效性指数向下波动的原因。

(2)经济增长协调性评价与分析。经济增长的协调性指标反映经济体中经济结构的基本比例关系是否合理。本报告选择第二、三产业产值比反映产业结构的协调性,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比率反映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协调性,城市化率、二元对比系数、二元反差系数等用于反映城乡经济协调性,对外开放指数反映对外开放程度等。经过测算,青海省1999—2011年经济增长协调性如图121所示。

t2-121

1999—2011年,青海省经济增长协调性指数从47.3大幅度提升到82.1,但是总体上表现为先升后降再上升的大幅波动。2000年协调性指数最低,仅有42.1;2005年有所下降;指数在2006年上升之后又是连续三年的大幅度下降,但在2010年和2011年指数又呈大幅攀升态势。

具体而言,13年中,2000年、2005年、2007年、2008年和2009五年的经济增长协调性综合指数较上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降幅较大的是2005年、2008年和2009年,2009年的降幅最大,达到10.6;增幅较显著的年份是2001年、2004年和2010年,其中2010年的经济增长协调性指数较上年高出27。通过分析二级指标,可发现除城市化率指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外,其余各个指标的变化趋势都不明朗。

(3)经济增长稳定性评价与分析。经济增长稳定性反映了经济体运行的平稳程度。本报告采取经济增长波动率反映经济波动程度,价格指数波动率和资产价格波动率反映物价波动程度,就业波动率反映就业波动程度。经过测算,青海省1999—2011年经济增长稳定性如图122所示。

t2-122

2000—2011年,青海省经济增长稳定性指数波动非常大的原因在于这一级指标下的二级指标中价格指数波动和资产价格波动极易受外省经济变量的影响,两指标在此期间也表现出很大的不确定性。在2002年、2004年、2006年、2008年和2011年这五年中,经济增长稳定性指数与上一年相比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余年份经济增长稳定性指数与上一年相比,则呈不同幅度的下降态势。

具体而言,增幅较显著的年份是2002年、2008年和2011年:2002年的稳定性指数由上一年的39.7上升到76.6,得益于2002年居民消费物价指数波动幅度明显小于上一年份,而相对稳定的物价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经济增长波动率的下将和就业波动率的下降也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降幅较显著的年份是2001年、2007年和2010年,降幅分别为26.2、22.7和17.0,这主要是由于这些年份价格指数波动率和资产价格波动率较大。

(4)经济增长可持续性评价与分析。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体现经济增长中的可持续发展观,本报告采取人均耕地资源量、人均水资源量、人均森林资源量、单位产出能源消耗量、单位产出水资源消耗量、单位产出大气污染程度、单位产出污水排放量和单位产出固体废弃物排放量等,从生态保护和环保控制两个方面评价青海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经过测算,青海省1999—2011年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如图123所示。

t2-123

1999—2011年,青海省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在总体上表现为上升的趋势,指数从1999年的41.1提高到2011年的79.9,其中2010年的可持续性综合指数最高,达81.1。13年中,青海省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先后组织实施了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天然林保护、水土保持、自然保护区建设、“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同时加大了污染防治力度、淘汰落后工业、技术和设备。13年间,从人均耕地资源量、人均水资源量和人均森林资源量三个二级指标来看,虽然人均耕地资源量表现为先降后升、升幅暂时小于降幅的趋势,但是人均森林资源量持续上升,指标人均水资源量波动幅度不大;在资源消耗方面,单位产出能源消耗量和单位产出水资源消耗量均有显著下降;在防污治污方面,单位产出污水排放量在不断下降,但是单位产出大气污染程度和单位产出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在下降之后又有上升的趋势。从这个角度看,青海省作为一个工业正在快速发展的省份,如何防治工业污染依然是未来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工作的重点。

(5)经济增长创新性评价与分析。经济增长的创新性从R&D占GDP比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率、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总出口额比重、每万人专利授权数和每万人发表科技论文数等几个方面衡量。经过测算,青海省1999—2011年经济增长创新性如图124所示。

t2-124

与全国甚至西部其他省份相比,青海省科教实力相对较弱。1999—2011年的13年中,青海省逐步加大科教投入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经济增长创新性指数由1999年的43.7稳步提高到2011年的83.7,整整提高了40。这13年中,仅2003年因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额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占对外贸易额的比例与上年相比有小幅下降,从而引起2003年青海省经济增长创新性指数下降了1.5,其余12年经济增长创新性指数都有不同幅度的上升。

具体而言,2006年、2009年和2011年的指数上升最为显著,分别较上年提高了6.3、8.5和5.2。这三年中,R&D经费支出、财政教育支出、专利申请授权量和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额均有显著增加,其中2006年和2009年的每万人国内论文数、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占对外贸易额的比例也有所提高。上述显著成果的取得是青海省结合本省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的结果,青海省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切实加大教育投入,优化资源布局,大力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控辍保学力度,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推动民族地区、困难地区教育发展,并在2011年全面实现“两基”目标。

(6)经济增长成果共享性评价与分析。经济增长的成果共享性包括生存质量指标、健康发展质量指标和公平度指标。经过测算,青海省1999—2011年经济增长成果共享性如图125所示。

t2-125

西部大开发的宗旨之一,就是提高西部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改善西部地区民生状况,让所有人都能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青海省作为典型西部内陆偏远省份,13年来,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动下,民生状况得到很大改善。青海省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最终目的,以2011年为例,财政对民生的投入增长31.8%,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75%,位次在全国靠前。

从图125可以看出,1999—2011年,青海省经济增长成果共享性指数从56.9提高到90.7,提高了33.8。在这些年份中,从2007年开始经济增长共享性指数有大幅提高,具体分析各二级指标,发现2007年的居民收入增长率、城镇人均绿地面积、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和人均财政教育支出较上年都有大幅提升;2008年至2011年,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城镇人均绿地面积、人均医疗床位数、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人均财政教育支出和泰尔指数大体上都有不同幅度的提升,其中,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和人均财政教育支出的上升幅度最大;同时,城乡居民收入比在下降,收入差距有缩小的迹象。上述巨大成果的取得与以下几项制度是分不开的,青海省健全了城乡低保、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保、新农合、新农保五项制度;建立了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制度;解决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历史遗留问题。

4.结论与政策建议

综合上述分析,青海省作为一个典型的西部内陆偏远大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经济增长速度相对较慢。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动下,青海省经济增长走上了快车道,经济增长质量稳步提升。但是同时,青海省经济增长质量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集中表现为物价水平波动幅度大、工业污染严重、科教和技术创新水平低、社会保障普及程度较差。针对这些问题,本报告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稳定物价水平,提高经济增长稳定性。物价问题关系民生、关系全局,稳定的经济增长能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但在1999—2011年的13年间,青海省CPI水平在西部省份中处于中上水平。为降低物价过快上涨对群众生活的影响,首先,实行政策激励与价格干预相结合的办法,引导重点流通企业在稳定物价中发挥积极作用。其次,密切关注物价走势,建立社会保障标准、困难群众生活救济与物价上涨挂钩机制。再次,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提高自给能力,整顿农贸市场。

(2)提高生态承载力,提高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青海省在保护生态、涵养水源等方面的努力取得了突出成效,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但是,工业发展的环境效率有下降趋势。首先,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力度,提高生态环境水平,发挥高原生态屏障的重要作用。其次,坚持先行先试,完善政策措施,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探索符合试验区功能定位的保护发展模式和科学手段,建立生态补偿的长效机制。再次,全面推进饮用水源地保护、重金属污染防治、大气和噪声污染治理。

(3)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自主增长能力。首先,全面提高传统产业先进产能的比重和高新技术企业占比,大幅提升重点骨干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加快新兴产业高起点、高技术、高投入、高增长发展格局的形成。其次,优化资源配置,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再次,着力提高农牧业综合效益,加强农牧业科技创新体系、技术推广体系、农牧民教育培训体系和农牧业信息化建设,促进农牧业的规模发展。

(4)加大科技人才支撑,提高经济增长的创新性。合格的人力资源、高质量的人力资本和技术资本投入是经济增长的动力。1999—2011年不断加大科教投入,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证和人力资源支撑。在此基础上,青海省应充分发挥省内人才的作用,加大科技领军人才的引进力度,以项目为带动,打造创新团队;出台一系列措施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进产学研结合,支持企业研发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建设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实现科技与金融的有效结合。

(5)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提高经济增长的共享性,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最终目的。西部大开发推行以来,青海省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共享性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正如前文所述,青海省社会保障制度推行较晚,因此应以基本民生的保障为切入点,积极引导支持更多社会资金投入民生领域,助推民生建设取得更大进展,进一步健全制度、提高水平、增强能力,推进社会保障向纵深发展。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探索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加快医疗保险城乡一体化建设,基本实现全民医保。完善失业、工伤、城镇职工生育三类保险体系和养老医疗保险转移接续手续。

(十一)新疆经济增长质量总体评价与分析(注:此部分执笔人:李东。)

1.新疆经济增长状况的简要回顾

1999—2009年,新疆在西部大开发、“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等发展战略推动下,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重大进展。

(1)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从1999年到2011年,新疆地区生产总值(名义GDP)由1169亿元增长到6276亿元,增长了4.37倍,见图126。2011年新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712.7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名义价格)29924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0.7%。

从增速上看,新疆经济增速有两个高峰期,一是1999年西部大开发政策带来2000年的经济迅速增长,名义GDP增长率达到16.8%;二是2003年以来新疆经济发展进入快速增长的上升通道,除了2009年名义GDP的增速下降到2.2%之外,其余年份名义GDP均保持了15.0%以上的较高增速(见图126)。2011年新疆GDP名义增速达到15.4%,是1999年增速的3.3倍。

t2-126

(2)经济结构缓慢调整。表现在:

产业结构波动性调整。1999—2011年,新疆三次产业结构由22.98:39.43:37.59逐步调整为17.20:48.40:34.40。总体来看,新疆的产业结构呈现出第一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占比迅速上升,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略有下降的格局,见图127。

t2-127

农业经济在“粮棉果畜”四大基地支持下稳定发展。1999—2009年,新疆着力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推进“粮棉果畜”四大基地建设。2009年,新疆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297.61亿元,比1999年增长83.4%,年均增长6.3%。

2009年,新疆粮食总产量1152万吨,比1999年增长37.3%;棉花产量252.40万吨,比1999年增长79.3%,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39.6%。甜菜总产量418.41万吨,比1999年增长18.1%,占全国总产量的55.0%。

2009年新疆全区特色林果总面积已超过1600万亩,果品产量达565.15万吨,比1999年增长1.8倍,已初步形成以红枣、核桃、杏、香梨、石榴、苹果、巴旦木为主的南疆环塔里木盆地林果主产区,以葡萄、大枣为主的吐哈盆地优质林果生产基地,以苹果、葡萄及小浆果为主的天山北坡特色林果产业带。

工业总体实力显著增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1999—2009年,新疆工业经济总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1999年全区工业增加值为315.86亿元,2009年达到1555.84亿元,增长3.9倍,年均增长11.3%;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999年的27.1%,提高到2009年的36.4%,提高了9.3个百分点;2009年新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018家,比1999年增长24.2%。

(3)地方财政收入稳步增加,财政支出大幅提高。1999—2011年,新疆地方财政收入、支出都大幅增加,财政缺口不断扩大。2011年,新疆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20.43亿元,比1999年增长8.68倍;财政支出2284.49亿元,比1999年增长12.51倍。2011年,新疆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增速分别达到43.92%和34.47%,见图128。

t2-128

从财政缺口上看,新疆财政收入和支出的缺口在不断扩大,从1999年的缺口94.67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缺口1564.06亿元。特别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后,中央对新疆的大力投资、扶持,以及对口援疆建设促使新疆地方财政支出大幅度增长。

从财政支出结构上看,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1670.5亿元,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73.2%。其中,交通运输支出206.96亿元,增长1.3倍;住房保障支出170.23亿元,增长89.1%;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39.61亿元,增长46.5%;教育支出397.15亿元,增长26.6%;医疗卫生支出132.54亿元,增长28.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9.27亿元,增长19.8%。

(4)人民生活稳步提升。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加快。2011年新疆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5514元,增长13.7%;农民人均纯收入5442元,增长17.2%,其中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增长显著。

民生投资增速及比重均创改革开放以来新高。2011年,民生类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009.08亿元,增长53.9%,安居富民、定居兴牧、天然气利民、廉租公租房、棚户区改造、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等22类80项重点民生工程任务全部兑现。

教育事业不断进步。完成教育保障工程、学前双语教育工程、职教帮扶工程。启动10项国家、38项自治区教育改革试点项目。学前三年毛入园率66%,高中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70.5%、25.7%。

医疗卫生水平明显提高。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全覆盖,药品销售价格下降35%。人均25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得到落实。2011年新疆用于医疗卫生的财政支出132.54亿元,增长28.0%。

(5)生态环境保护全面加强。新疆坚持环保优先、生态立区和“两个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取得实效,首次实现塔里木河自60年代以来连续20个月不断流,台特玛湖最大水面达340平方公里,塔河下游生态逐步恢复。博斯腾湖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全面启动。

绿洲、荒漠、河谷、山区生态防护体系不断完善。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建设如期完成,新增造林334.9万亩。退牧还草1630万亩。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逐步完善,落实补助奖励资金20亿元。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果明显。重点区域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控制,水环境质量明显提高。

2.新疆经济增长质量的总体评价与分析

我们按照经济增长的有效性、协调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技术创新性、共享性六个方面,选取新疆1999—2011年的相关数据对新疆经济增长质量进行主成分赋权和测算,最终得出新疆1999—2011年经济增长质量的综合指数。由于稳定性数据的选取区间为2000—2011年,因此新疆经济增长质量综合得分情况也是2000—2011年,见图129。

t2-129

总体来看,自1999年西部大开发以来,新疆经济增长质量的综合指数由2000年的46.98提升到2011年的78.89,表现出稳步、持续、逐年增加的趋势,这表明新疆经济增长的质量稳步提升。这与其一级指标中可持续性、创新性、成果共享性各部分指数总体上升的趋势相一致,说明新疆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主要来自于这三个方面。除了2009年新疆经济增长质量的综合指数下滑外,其余年份的综合指数均表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特别是2011年,新疆经济提升显著。

2009年新疆经济增长质量指数为61.22,比2008年66.55有所下降,经济增长质量有所下降,这主要是受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新疆工业经济受到影响,全部工业增加值1579.88亿元,按照可比价格计算,增速为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7.53亿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比上年增长14.3%;居民消费价格仅比上年上涨0.7%,基本实现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

2011年新疆经济的大力提升,主要源于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为新疆经济迎来了西部大开发以来又一次发展契机。2011年是中央支持新疆经济发展政策最多的一年,中央先后出台了资源税改革、税收优惠、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差别化土地利用和产业发展等政策;2011年也是19个对口援疆省市对新疆提供资金、人才、技术、管理全方位援助的一年,全年援助资金110亿元,实施援建项目1271个。2011年,新疆全区生产总值完成6276亿元,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713亿元,增长3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56亿元,增长17.5%;外贸进出口总额217亿美元,增长26.6%。

3.新疆经济增长质量各构成要素评价与分析

我们分别从经济增长的有效性、协调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创新性以及经济增长成果的共享性六个方面来分析西部大开发以来新疆经济增长质量的状况及趋势。

(1)经济增长有效性评价。1999—2011年,新疆经济增长的有效性指数呈现出波动中上升的态势。从1999年的39.84上升到2011年的75.44,增加了89.36%。其二级指标中GDP增长率、人均GDP增长率、劳动生产率、耕地产出率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投资产出率逐年下降,因而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贡献越来越小;就业弹性系数处于正弦波动且波动幅度趋于收缩的状态。因而,新疆这13年间经济增长的有效性总体上不断提升,但依然表现出小幅波动的态势,见图130。

t2-130

2000年和2009年分别是两个谷底,这与其二级指标中GDP的增长率较低有关。2000年新疆GDP的增长率为8.22%,人均GDP的增长率为-0.27%;2009年这两个指标分别为8.1%和6.71%,远落后于这几年的平均增速:10.14%和8.13%,这主要是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和“7.5”事件对新疆经济的冲击。

(2)经济增长协调性评价。1999—2011年间,新疆经济增长的协调性总体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经济质量的协调性指数从46.34提高到81.27。除了2009年协调性指数为56.90,有了大幅度下降外,其余年份基本处于不断增加的趋势,见图131。

t2-131

从二级指标看,工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带来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城市化率提高以及内外经济进一步协调发展,共同成为影响新疆经济增长协调性指数上升的主要原因。因此新疆基于资源优势而建立的产业结构以及内外经济的协调性需要进一步改善。

2009年协调性的下降主要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新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协调性以及内外向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减弱带来的结果。2009年,新疆对内贸易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7.53亿元,比上年增长14.8%,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4.3%。而对外贸易中货物进出口总额138.28亿美元,比上年下降37.8%,其中,出口108.24亿美元,下降43.9%;进口30.04亿美元,增长3.0%。

(3)经济增长稳定性评价。在所有一级指标中,稳定性是唯一一个呈现出下降趋势的指标。2000—2011年,新疆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处于波动性下降的趋势。2000—2010年间,新疆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处于波动下降的趋势,2011年有大幅度提升,但依然低于2000年的稳定性指数。

2000年新疆经济增长稳定性指数为69.13,之后基本处于下降通道,2010年为33.30,2011年回升到63.05,依然没有恢复到2000年的状况。稳定性的这种总体下降趋势主要受到二级指标中经济增长波动、价格指数波动和资产价格剧烈波动的影响,见图132。

t2-132

新疆经济增长稳定性在总体向下的趋势中,又表现出了明显的波动性。2000—2006年,新疆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处于“大小年”的波动状态,2006年稳定性指数达到73.30,这主要是由于新疆“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经济成分多样化和运行机制市场化”政策,鼓励个体私营经济的大力发展带来的经济增长。此后,新疆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处于不断下降的通道,2010年达到最低点33.30,这主要由2008年金融危机对宏观经济增长、资产价格波动的冲击导致的。2011年又迅速上升为63.05,主要基于中央新疆经济工作会议之后的一系列经济举措和投资带来的经济增长的结果。

可以看出,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是新疆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掣肘。

(4)经济增长可持续性评价。新疆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趋势,与其经济增长质量的总体趋势相似度非常高,表明可持续性是促使新疆经济不断增长的最大优势。

新疆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自西部大开发以来,表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1999年以来新疆在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小幅、稳步发展,除了2009年其余年份的经济增长持续性都不断提升,其可持续性指数从1999年的39.31增加到2011年的79.91,增加了100%,见图133。

t2-133

新疆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稳步长足发展,与可持续性二级指标中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耗量、水资源消耗量、污水排放量不断下降有密切关系,这得益于新疆工业结构升级、生产方式向集约型的转变,以及节能减排。生态保护、退耕还林的大力推行带来人均水资源、森林拥有量的不断提升也成为新疆经济可持续性不断增强的另一积极因素。2011年,新疆城镇人均绿地面积由1999年的2.71平方米,上升到2011年的16.03平方米。这些都为新疆经济的可持续性提供优越的发展条件。

2009年新疆经济可持续性的小幅下降,主要受大气污染和单位产出固体排放物增加的影响。

(5)经济增长创新性评价。新疆经济增长的技术创新性指数,自1999年以来逐年、稳定、平滑增长,表明技术创新对新疆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技术创新成为促进新疆经济快速提升的又一重要因素。

1999—2011年,新疆经济的技术创新性获得了很大提高,2011年其创新性指数86.29,相比1999年得分46.29增加了近1倍,见图134。其二级指标中R&D支出及占GDP的比值、财政教育支出、每万人专利授权数、每万人发表科技论文数都一致呈现出上升趋势。

t2-134

自2007年开始,新疆经济增长的技术创新性大幅提升,开始稳步增长。一方面由于新疆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同时新疆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带动了产业技术创新和技术升级。另一方面,新疆建立了喀什经济开发和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并实施园区特殊优惠政策,重大、重点企业、集团企业落户园区,进一步提升了新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技术扩散。截至2011年年底,新疆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个,自治区级高新技术工业园区4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生产力促进中心48家。签订技术合同1473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4.38亿元,其中,技术交易额4.30亿元。技术创新对新疆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

(6)经济增长成果共享性评价。自1999年以来,新疆经济增长的共享性总体呈现缓慢波动上升的趋势,表明新疆经济增长的成果越来越多地用于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共享性成为新疆经济长期发展、长治久安的重要因素,见图135。

t2-135

1999—2011年,该项得分从43.30增加到83.30,这归功于二级指标中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人均住房面积、人均财政教育支出以及基本医疗等社会保障覆盖率的不断增加。

在波动上升的过程中,新疆经济增长的共享性指数有两个快速增长点。一个是2000年这一指数为52.65,比上年增长了21.59%,主要是1999年西部地区开发会议带来的积极结果。中西部地区各省市自治区和各地区立即行动起来,成立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和策划大开发战略的政策方案,组织调研、论证,召开国内国际和地区等各类开发研讨会、情况介绍会、招商会等等。新疆也积极响应。

另一个是2010年这一指数为77.22,比上年增长19.68%.这主要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导致新疆经济在2008和2009年有一个下滑,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有所减少,在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两年后,新疆经济重新取得较快发展,经济增长的共享性也有很大提高。2011年,新疆财政用于民生支出1198亿元,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71%,增长26.4%。各地区对口援助的棚户区改造、农业高效节水项目、设施农业改造、新农村建设、天然气入户、卫生院等“富民安居”试点项目建设快速实施。

4.结论与政策建议

西部大开发以来,新疆经济增长质量稳步、持续提高,特别是在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后,新疆经济飞速提升。新疆经济增长的有效性、技术创新性和共享性和可持续性四个因素或多或少都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稳定性是唯一一个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的因素。

新疆经济增长的质量总体趋势与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趋势以及经济增长成果的共享性趋势吻合度最好,其次是经济增长质量的技术创新性。这说明技术创新以及良好的人居生态环境成为促发新疆经济增长的动力,同时经济增长成果越来越多地用于民生建设。

但是,新疆的经济增长质量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上,同时有效性和协调性也需要不断改善和提高,这些表现为产业结构中资源型产业比重过高、贸易结构中对外贸易比重过低,以及虚体经济和实体经济的不协调。具体建议如下:

(1)加快产业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充分利用产业技术创新,将新疆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经济优势,加大对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力度,努力提高能源资源加工深度和广度,打造特色低碳的产业体系。

金融危机产生的倒逼机制,以及喀什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将有利于新疆承接产业转移,提升新疆产业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

人们将更加崇尚自然、特色和绿色消费的理念也会促进新疆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特色食品加工业、民族手工业、特色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2)加快构筑双向开放。新疆应以各类园区为载体,一方面吸引国内资本入疆;另一方面发挥新疆天然的地缘优势,扩大新疆对中亚和欧洲地区的开放水平,使新疆成为中国西部地区沟通世界的桥头堡。一是鼓励有实力的大企业到周边国家开发能源资源和开拓国际市场;二是扩大与中亚等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加强与周边国家以能源资源互补为主的深层次合作,努力把新疆建设成为向西出口的特色优势资源出口加工基地和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

(3)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随着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的不断进行,新疆投融资活动活跃,需要完善金融服务对新疆实体经济的不断支持。一是鼓励各类银行机构在偏远地区设立服务网点,鼓励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到新疆设立分支机构。二是设立面向中小企业的各类贷款业务,简化贷款手续,在金融服务方面实现“新疆效率”。三是大力发展包括保险、信托等在内的各类金融机构,为企业建立多种融资渠道和融资手段,推进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