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都去哪儿了?:中国时间利用调查研究报告
- 杜凤莲 王文斌 董晓媛等
- 1916字
- 2025-04-14 09:04:19
第八节 小结
本章从超时工作率、严重超时工作率、非正常时间工作率三个维度来看中国工资劳动者超时工作情况,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一,整体来看,在中国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超时工作现象。超负荷的任务量、绩效考核压力、经济压力、职业晋升压力、加班文化等是劳动者超时工作的主要原因[11]。无论何种原因,若劳动者工作时间过长,势必挤占其满足休息、娱乐休闲等基本需求的时间,即劳动者会陷入所谓“时间贫困”[12]的窘境。长此以往,过量的超时工作会对劳动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甚至可能会导致“过劳死”。因此,这种常态化的超时工作现象需引起政府、社会的高度重视,应当通过立法等制度安排确定有限制性的、合理的、科学的工作时间制度,对某些合理的超时用工行为加以规范,对违法的不合理的超时用工行为加以遏制[13]。
第二,非正规部门劳动者超时工作较正规部门劳动者更严重。虽然《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每日净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每周净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且用人单位如果需要延长员工的工作时间,应当按照相应标准支付高于员工正常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然而,有些用人单位或雇主常以赶工期等为由迫使劳动者加班,而工期结束后又减少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使其平均工作时间不超过《劳动法》规定的8小时,从而规避支付给劳动者超时工资。由于非正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或雇主间未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其合法权益则更难得到保障。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显示,中国有约56%的超时工作劳动者领不到《劳动法》规定的加班工资。因此,应着力强化对《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特别在非正规部门中的执行和监管力度,以切实保障劳动者权益。
第三,低收入人群[14]的严重超时工作率最高。由表3—3可见,约57%的低收入劳动者净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约17%的低收入劳动者净工作时间超过11个小时。如此常态的超时工作,使得低收入人群不得不面对工作—休闲的两难选择:一方面,为了赚取更多的收入以改善生活条件,他们不得不延长工作时间;另一方面,过长的工作时间又挤占了他们用于充分休息、陪伴家人、休闲娱乐等时间。这样,他们常常会陷入“收入贫困”和“时间贫困”的双重贫困境地。有研究表明,低收入、超时工作是造成劳动者“时间贫困”的重要原因,并且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可以极大减少低收入人群的“时间贫困”比例[15]。目前,中国最低工资标准是按照当地城镇全职劳动者月平均工资额的一定比例设定的。绝大多数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低于当地城镇全职劳动者月平均工资的40%(一般为17%—40%),与“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绝大多数地区最低工资标准达到当地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40%以上”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因此,进一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遏制不合理的超时用工行为,一方面有助于改善低收入人群的物质生活状况,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他们摆脱“时间贫困”状态。劳动者是否有充分的休息与休闲时间是国际劳工组织界定体面工作的重要维度之一[16]。只有在合理的工作时间下,低收入劳动者才能保障其享受家庭生活、从事个人人力资本投资等的权利,才能真正有尊严地生活。
[1] 指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受雇工作(不含自我雇佣)。
[2] 齐良书、安新莉、董晓媛:《从时间利用统计看我国居民的有酬劳动》,《统计研究》2012年第4期。
[3] 日净工作时间是指扣除交通、工作间隙、工间休息以及相关等待活动、在职培训、找工作和离职之外的工作时间。
[4] 超时工作率是指净工作时间大于8小时的人数与工作人数之比。
[5] 严重超时工作率是指工作时间超过11小时的人数与工作人数之比。
[6] 非正常工作时间是指早上7点之前或晚上8点之后还在工作;非正常时间工作率为非正常时间上班人数与工作人数之比。
[7] 工资劳动者是指劳动力市场上通过受雇佣而取得工资性收入的劳动者,即就业身份为职员(不含雇主)。
[8] “工作”指2017年中国时间利用调查活动分类中的“工作和工作相关活动”大项。
[9] 日均净工作时间乘以7可得周工作时间。
[10] Blau F.D.,Ferber M.A.,Winkler A.E.,The Economics of Women,Men,and Work,Prentice Hall,1998,p.337.
[11] 孟续铎、王欣:《企业员工超时工作成因与劳动时间特征》,《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年第12期。
[12] Vickery,Clair,“The Time-poor:A New Look at Poverty”,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1977,12(1).
[13] 郭正模:《中国特色的企业超时用工能算“体面劳动”吗——超时用工及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交易双方的行为分析》,《社会科学研究》2015年第4期。
[14] 指月工资低于各省全职劳动者月平均工资中位数60%的劳动者。目前,中国最低工资标准是按照当地城镇全职劳动者月平均工资的17%—40%设定的。因此,本章的低收入人群包含月平均工资为最低工资标准的劳动者。
[15] Liangshu Qi,Xiaoyuan Dong,“Gender,Low-paid Status,and Time Poverty in Urban China”,Feminist Economics,2018,2(1).
[16]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ILO),“Decent Work”,Report of the Director General,87th Sess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Labor Conference,Geneva: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