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都去哪儿了?:中国时间利用调查研究报告在线阅读
会员

时间都去哪儿了?:中国时间利用调查研究报告

杜凤莲 王文斌 董晓媛等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社会科学社会学12.5万字

更新时间:2019-07-22 15:13:52 最新章节:第四节 小结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为了推动我国时间利用研究,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目标,2017年内蒙古大学与西南财经大学合作,在除新疆,西藏以外的29个进省市行了我国的第二次大规模时间利用调查。通过入户访谈填写日志的方法,调查队收集了来自于12,484个家庭的年龄在三岁以上30,715个个人前一日凌晨4:00至当日凌晨4:00每10分钟内为最小时间段从事了什么活动,在哪里从事这些活动,从事这些活动时与谁在一起,从事主要活动是还从事哪些次要活动的翔实信息。根据联合国统计署(UNSD)的国际活动分类,利用调查队把活动分为有酬劳动,无酬劳动,教育培训,休闲社交和个人照料五大类,其中有酬劳动分为工作和工作相关活动,家庭生产经营活动;无酬劳动分为做家务,照顾家人和对外提供帮助,购物,修车等活动;社交休闲分为体育锻炼,娱乐休闲,社会交往和宗教活动;个人照料分为睡眠,个人卫生,吃饭及其它饮食活动。这11类活动又细分为大约300种小类活动。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8-11-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杜凤莲 王文斌 董晓媛等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近年来,中国民间组织不断地出现在国际发展的场域中,东南亚、东非正在成为中国民间组织探索新发展伦理的重要区域。对于中国民间组织而言,是需要理解并学习包括欧洲在内的西方民间组织是如何参与国际发展的。本书旨在通过研究欧洲民间组织参与国际发展的历史经验和制度设计,为中国民间组织参与国际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同时系统地总结中国民间组织在这一进程中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瓶颈,为中国民间组织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实现更大
    李小云 董强社科13万字
  • 会员
    本书根据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基本预设,以结构论、建构论、互构论和复构论为线索,对西方社会学理论领域中各种主要理论的基本特征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和说明,将看似纷繁复杂的西方社会学理论梳理为一幅有序的理论图景。
    谢立中社科114万字
  • 会员
    互联网在中国出现在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进程之中,并和其他社会力量一起形塑了21世纪中国的发展历程,也为成长于该时代的70后、80后、90后群体打上了深刻的烙印。由于不同时代群体的生命历程不同以及生命历程与互联网发展进程之间的耦合差异,其网络参与行为具有明显的代际特征,在接入、技能和应用三个层面形成了互联网鸿沟。在既定社会结构之下展开的互联网发展进程和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诸要素相互作用,正在
    赵联飞社科12.9万字
  • 会员
    本书是关于中国长期护理服务体系建设与完善的一部全景式研究成果。书中利用大量调研数据,对我国长期护理服务的总体需求和供给状况作了较为准确的描述,对其中存在的供需失衡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作者选择了安徽芜湖和浙江杭州,分别代表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的两个个案,实地考察了当地长期护理服务的机构设置、政策和服务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同时参照了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提出了老年长期护理服务体系的“中国方案”。
    戴卫东社科21.3万字
  • 会员
    本书运用政治发展理论与社会治理理论,回顾了明清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人民公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展与社会治理的历史进程,并对美国、日本、以色列等国家农业现代化经验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学理上分析了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点,并从实践角度探讨了我国农村发展与社会治理的切实可行的改革路径。
    吴丕 王怀乐 任刚强等社科15.2万字
  • 会员
    本书从北京市民的户籍人口、家庭收入、妇女就业、居住与出行、家庭关系、家庭娱乐等方面关注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北京市民社会生活方式,着重梳理并凸显其中的演变轨迹,再现在新思想、新精神的指导和影响下北京市民的生活状况。从本书中我们既可以看出政治、文化与家庭的关联与互动,也可了解政治变迁与社会生活的内在联系,这对于研究及解决当今家庭伦理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姜虹社科18.8万字
  • 会员
    社会福利研究中的主流范式往往聚焦于引致贫困和剥夺的结构性因素,却忽略了个体的能动性。事实上,贫困老人进入老年阶段就是抗逆力的证明。贫困老人的抗逆力是老人个体及其环境中的保护性因素缓冲逆境衍生的压力,以达致个体在心理和生理功能上保持相对稳定和均衡的过程。本书在抗逆力的理论框架下使“个人”与“结构”有机结合,不仅将个人、家庭和社区纳入贫困老人的抗逆过程,而且将相关社会政策作为该抗逆过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陈岩燕社科16万字
  • 会员
    《社会学刊》秉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刊登国内外社会学及相关领域最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研究述评、新书书评等。本书是第2期,其中专题研究部分基于上海社会研究,从不同的理论视角,针对社区参与、社会治理、社区老龄化、社区意识、城市地区文化遗产价值评估以及政府购买社区公共服务等问题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译介部分则介绍了目前社会学对城市社区研究的相关理解,或者是提出了一种针对社区问题的网络分析方
    刘欣主编社科14万字
  • 会员
    乡村社会的改造是一个长期复杂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它要求政府对乡村社会的各个方面如土地制度、生活方式、经济结构、社会教育及各利益团体间的协调等方面做出努力。本书利用1927~1937年南京政府推动的农村合作化资料,利用实证分析和历史比较方法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描述出这一时期农村合作运动相对完整的运行机制,提供了南京政府农村合作政策的产生及演变过程,对当今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村合作化健康发展有借鉴作
    刘纪荣社科17.7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为了进一步提高全民的忧患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做好突发事件的即时处置和先期处置,控制事态,减少伤亡和损失,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由青岛海丽雅集团牵头,会同青岛市应急管理办公室、青岛市红十字会等有关部门,编写了这本《第一响应人培训指南》。
    青岛海丽雅集团有限公司等编著社会学3.4万字
  • 会员
    理查德·桑内特在《匠人》中跨越了时空,从古罗马的制砖工人到文艺复兴时期的金匠,从光明时代巴黎的印刷社到工业时代伦敦的工厂,都是他笔下探讨的对象。历史在实践和理论、技艺和表达、匠人与艺术家、制造者与使用者之间划下了一道错误的界线;现代社会仍然没有摆脱这种历史遗存的折磨。但从前那些匠人的生活和他们的匠艺也揭示了一些使用工具、安排工作和思考材料的方法,进而为我们如何利用技能来指导生活提供了各种可行的方案
    (美)理查德·桑内特社会学18.6万字
  • 会员
    本书收集浙江省2015年各类科技活动的投入-活动-产出等各方面的统计数据,较为全面、系统地描述浙江区域科技活动的规模、水平、布局、构成与发展,是有关管理部门和社会各界了解、研究和分析政策以及科技活动的有关问题的工具书。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社会学1.1万字
  • 会员
    为了推动我国时间利用研究,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目标,2017年内蒙古大学与西南财经大学合作,在除新疆,西藏以外的29个进省市行了我国的第二次大规模时间利用调查。通过入户访谈填写日志的方法,调查队收集了来自于12,484个家庭的年龄在三岁以上30,715个个人前一日凌晨4:00至当日凌晨4:00每10分钟内为最小时间段从事了什么活动,在哪里从事
    杜凤莲 王文斌 董晓媛等社会学12.5万字
  • 比尔·盖茨、理查德·道金斯、尤瓦尔·赫拉利推荐,当代最伟大思想家史蒂芬·平克巅峰之作,一部关于人类进步的英雄史诗。亚马逊畅销榜图书,《经济学人》2018年最佳图书。《当下的启蒙》凭借智识深度和优雅文笔证明:我们永远不会拥有一个完美的世界,而寻找一个完美的世界也是危险的举动。但是,如果继续运用知识来促进人类的繁荣,即将取得的进步则是无限的。我们该如何寻找生活的意义和目的?300年来,启蒙运动理念取得
    (美)史蒂芬·平克社会学34.8万字
  • 会员
    《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对社会研究的方法和理论作了系统全面的介绍。全书围绕社会研究的原理、逻辑策略和科学程序,从方法论、研究方式和具体研究方法及技术三个层次,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解释与评估的各种方法、技术及其应用。本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吸收了当代国外的最新发展成果,引用了大量国内外研究的成功案例。
    袁方社会学46.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