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亚新秩序:全3册(第三卷) 欧亚转型:地缘政治与能源安全
- 冯玉军
- 1690字
- 2021-03-30 10:40:00
第四节 从乌兹别克斯坦驱逐美军基地看中亚战略格局
2005年7月29日,乌兹别克斯坦外交部通过信使向美国驻乌大使馆传达“逐客令”,要求美军在180天内撤离乌兹别克斯坦的汗阿巴德空军基地。国际舆论认为,乌兹别克斯坦不顾美国压力坚持要其撤军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在中亚的存在与活动已经危及了中亚国家的政局稳定。乌兹别克斯坦的行动表明,中亚地区的战略力量互动正经历着新的变化,其走向将影响中亚战略格局的未来发展。
国际观察家普遍认为,乌兹别克斯坦要美撤军是美在中亚推行“颜色革命”和反恐双重标准的结果。众所周知,自苏联解体以来,乌兹别克斯坦就是中亚的一支独特政治力量,不仅谋求在中亚发挥地区大国作用,而且与俄罗斯渐行渐远,与美越走越近。1992—2002年,美向乌提供了近5亿美元的财政援助,乌美政治、经济与安全关系不断提升。特别是阿富汗战争开始后,乌兹别克斯坦向美国提供的支持使美对其大加赞赏。2002年3月,双方签署《战略伙伴和合作宣言》,乌兹别克斯坦成为美国在中亚的“主要战略伙伴”。
但时过境迁,美在中亚保持军事存在和不断扩展影响并不完全是为“反恐大业”,随着阿富汗局势的逐渐稳定,美更多地将重点转向对中亚国家的“民主改造”上来,通过非政府组织大肆向中亚国家渗透,借鼓动“颜色革命”加速中亚国家的政权更迭。这进一步加剧了中亚国家的复杂局势,对中亚国家的政局稳定构成了威胁。2005年5月的“安集延事件”成为乌美关系急剧恶化的导火索,乌兹别克斯坦强调“安集延事件”是平息社会骚乱和打击极端主义,而美国指责乌兹别克斯坦当局破坏人权,并对乌兹别克斯坦实施制裁。在这种情况下,时任总统卡里莫夫开始改弦更张,重新审视美国在中亚的作用与乌美关系。国际分析人士因此认为,中亚国家要求美军撤离与美国频频干预这些国家的内部事务不无关系。8月1日,阿富汗英文报纸《展望》发表评论,批评美国在反恐问题上采取双重标准,导致乌要求美军撤离。
乌兹别克斯坦对国美下“逐客令”反映出俄美在中亚的力量角逐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2005年7月28日,俄罗斯在联合国安理会阻止了由美国提出的讨论乌兹别克斯坦难民问题的倡议,这对处于西方重压之下的乌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支持。8月1日,俄罗斯联邦委员会主席米罗诺夫称乌要美撤军的要求是“完全合乎逻辑”的举措。俄罗斯对乌兹别克斯坦的支持表明,俄罗斯对美国在中亚的军事存在和影响扩展感到担忧,加强了对中亚国家的工作力度,影响力有所回升。“安集延事件”后,卡里莫夫总统于6月28日访俄。尽管访问是在“半封闭”状态下进行的,没有发表响亮的政治宣言,但双方讨论了政治、军事、航天、能源等领域合作的重要问题。据俄罗斯《生意人报》透露,俄罗斯的一个主要提议是向乌提供大量军事援助,帮助其武装力量进行“改革和现代化”,另一个提议是让乌重返1999年退出的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借此,俄乌修复了冷淡多年的双边关系,重新成为“战略伙伴”。
然而,不能不看到,美国已成为中亚安全战略格局中的重要因素,不会轻易放弃在中亚的军事存在,还会不断地扩展其战略影响。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就把中亚视为构建以其为主导的欧亚战略格局的战略通道,开始对中亚进行政治、经济和安全的全面渗透。1997年7月,美国时任副国务卿塔尔博特就美对中亚政策发表讲话,强调美在中亚的战略目标是“支持中亚国家对俄罗斯的独立倾向;解决中亚地区冲突同开发石油资源同时进行,使该地区成为美国21世纪的战略能源基地;遏制并削弱俄罗斯和伊朗在这一地区的影响”。2003年4月,美国提出“新中亚战略”,强调从经济入手,逐步扩大对中亚的政治、军事、教育等各个领域的渗透,确立美国对中亚地区的影响和控制。
面对中亚各国的“逐客令”,2005年7月25日美国时任国防部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急访中亚。在美国压力下,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改变态度,同意美军继续使用在其境内的军事基地。莫斯科卡内基中心中亚问题专家马拉申科指出,吉塔两国的态度转变表明,尽管不少国家想让美国离开中亚,但这一愿望恐怕短期难以实现,更重要的是美国不会轻易放弃中亚这块战略宝地。俄罗斯时任国防部长伊万诺夫也指出,美国会以“阿富汗局势不稳”为借口继续保持在中亚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