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相关研究问题界定

通过对三十多年来国内学术界对生产力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归纳分析后,笔者发现学者们在对生产力研究的过程中,普遍涉及几个基本的问题,为了防止认识上的偏差以及本书的行文方便,需要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一)关于生产力概念的界定

在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中,生产力是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对它的界定无疑是生产力研究中最基本的问题。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它进行界定。

作为西方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和使用生产力的人,魁奈·弗朗斯瓦认为只有农业劳动才是生产的,他从重农主义的立场出发,认为“和庞大的军队会把土地荒芜相反,大人口和大财富,则可以使生产力得到更高的发挥。”[25]他所说的生产力实际是指土地生产力;大卫·李嘉图的生产力概念不仅指人的劳动生产力,而且指“土地生产力”;庸俗经济学的创始人让·萨伊提出了资本生产力的概念,认为劳动、资本、土地是生产的三要素,而“生产不是创造物质,而是创造效用”[26]。波兰现代经济学家奥斯卡·兰格则认为生产力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在生产过程中作用于自然所用的方式和资料,以及他在活动中的能力。

马克思主义第一次对生产力进行了科学概括,即任何社会生产力都是由劳动者和劳动工具的特定水平的结合并作用于劳动对象的能动创造力。马克思、恩格斯是在分析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时提出生产力概念的,认为生产力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并获得物质资料的能力。他把来自生产社会性、来自作为社会过程的生产、来自作为“共同活动方式”的生产、来自“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作为“劳动过程的协作性质”等这些新的生产能力叫作社会生产力。在《资本论》中,社会生产力概念得到了充分的论述[27]。归纳起来,在马克思相关著作中,他主要把生产力作为历史观的范畴和作为政治经济学的范畴来用,都表明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获得物质资料的客观物质力量,正是这种力量解决了人与自然的矛盾,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就国内学术界而言,众多学者对生产力的概念界定可谓繁多。不同学科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及研究需要,对生产力概念的界定是大不相同的。哲学把社会生产力当作人类社会主体的自我创造、自我发展的能力;经济学把社会生产力当作一种生产物质的具体的使用价值的能力;政治学更倾向于把生产力当作是衡量执政党执政能力强弱的一个标准。学者们还从不同侧重点界定生产力:《生产力经济学辞典》给生产力下的定义是,“人类在与自然的物质交换过程中,把自然物改造成为适合人类需要的物质资料的力量。亦称‘物质生产力’或‘社会生产力’。它表明的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对象是构成生产力的简单的、普遍的和基本的要素。”[28]有的学者从生产力的本质定义,认为“现代生产力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货币的交换力量可以直接购买的,而是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交易与转换。”[29]有的学者从生产力的内涵外延角度进行剖析,认为它的外延就是人用于生产过程的能力所表现的范围,而它的内涵就是人在生产中所发挥作用的能力,也就是人的劳动能力,是劳动者素质技能的表现[30]。有的学者从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出发对生产力概念进行分析,认为生产力即人类生产的能力,是人类在精神支配下利用自然资源、社会资源获取自身需要的劳动能力[31]。还有学者认为,应将生产力的概念重新表述为:生产力是人们和谐利用自然,利用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发挥人类个体和群体的潜力,促进人类物质文化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能力[32]

其实,随着时代进步、社会变迁,理论研究也应与时俱进。对于生产力概念的认识也不能拘泥于经典或时代的限制。笔者认为,对于一个概念的界定,一定要抓住其最基本、最本质的内核,并以最简洁明了的语言来概括表述。因此,我们一般所说的生产力就其狭义而言,就是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即人类从事物质生产的能力,这是最基本的内涵。根据需要,这一内涵可以延伸为:人类从事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的能力。本书所研究的“生产力”正是取其狭义之意。

(二)关于生产力特性的分析

康德认为在哲学上不首先去探讨认识的能力和性质,就径直着去认识世界的本质,那就好像是飞鸟要超过自己的影子,是一桩完全不可能的事。在生产力研究中也是如此,如果不首先认识生产力的本质和特性,就想奢谈去探讨生产力发展理论的规律,也正像是飞鸟要超过自己的影子一样,是一桩完全不可能的事。对于生产力的特性,作为系统地研究生产力理论第一人、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曾经提出十分可贵的新见解[33]。根据本书需要,在此着重讨论以下三组生产力最基本的特性。

1.生产力的客观性和继承性

生产力的客观性和继承性是生产力首要的特性。生产力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力量,它的发展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任何一个时期的生产力,都受先前已经获得的生产力的限制,要在已有生产力的基础上发展,不能超阶段发展。新的生产力出现并不完全否定旧的,而是把旧的生产力中合理部分保存下来。这表明了生产力的客观性。

人类要改造世界,首先要认识世界,但由于人们认识的局限性,人们不可能在某一段时间内得到完全绝对的认识,只能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改造自然的能力。这为生产力的继承性提供了可能。马克思主义强调,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是以往活动的产物。它作为一定社会发展层次、水平的标志,总是一定社会现实活动关系的根据,本质上是人类历史已往活动关系的结果,这一结果是任何民族所无法回避和超越的,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34]。也就是说,一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程度水平,是一定社会发展层次、水平的标志,又是对以往生产力发展成果的继承。每一阶段生产力的发展,都会遇到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的生产力、资金和环境。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利用和改变,但不能改变它的历史客观存在及其本来面貌,而是要在其基础上,寻求适合当代发展生产力的方式来发展。这样,继承下来的生产力状况或多或少都会对后来的生产力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对于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产力发展来说,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不能超越时代的条件与要求,盲目地寻求“跃进”发展是不可取的;另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是在继承以往的基础上向前发展的,多少就会留下当时的痕迹,这就要明确之前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及特点。承其精华,去之糟粕,更好地促进当代生产力的发展。

2.生产力发展的连续性和持续性

生产力发展持久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的连续性和持续性。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人类要进步,社会要发展,消费就不能停止,当然社会生产也不能停止。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也证明生产力发展的连续性与持续性。与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相一致的正是各个时期不同的生产力状态:原始生产力(自然形态)、农业生产力(半工人状态)、工业生产力(人工技术状态)[35]

生产力发展的连续性与继承性是一致的,它们都说明了生产力发展的持续性。可持续发展首先强调的是生产力发展的可持续。从生产力本身来看,它本就是可持续发展的,不然,它就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决定力量。只有有了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为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决定性力量,社会所具有的持续发展的能力,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推动能力。

因此,我们应当给予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更多关注,这恰是我们制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之源,中国共产党的可持续发展论也正是由此发轫。

3.生产力发展的阶段性和多层次性

生产力发展的阶段性和多层次性是生产力重要的特性,它们分别从纵向和横向两个侧面规定生产力的特性。从纵向来考察,生产力发展具有阶段性,“生产力发展在不同时期表现出差异性”。[36]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个动态过程,在生产和科学的互动与进步中不断向前发展。生产力各个因素和组合方式也随之不断有量的积累和增长,经过一定时期达到一定程度后发生质的变化。不同时期,质的差异的规定性使生产力发展出现阶段性,尤其是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量变到质变的时间缩短,生产力的阶段性就越发凸显。那么,以什么为标志来划分生产力发展的阶段性?通常以生产工具作为划分标志。这与马克思划分社会各种经济时代的标志是一致的[37]。可见,生产力发展的阶段性是由不同时期生产力要素质的规定性决定的。

从横向看,生产力具有多层次性,“生产力立体网络的多层次结构特征”。[38]如前所述,生产工具划分了生产力的阶段。但每个阶段的生产力所使用的生产工具是多种多样的,因而,具有多层次性。每一阶段生产力发展的程度是不平衡的。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或部门,生产力的质的规定性是不同的,即使用的生产工具不是单一的,而是呈现多层次性的。在同一地区,传统生产力、古代生产力及现代生产力也是可以同时存在的,关键是哪种生产工具占主导地位,从而决定这一阶段生产力的性质。

生产力的阶段性正是我国生产力国情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发展生产力首先要明确生产力发展所处的阶段,生产力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也应以其为基础;生产力的多层次性决定了生产力发展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产业之间和技术之间的不均衡性,这就要求在制定和实施生产力发展战略时,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各地区、各产业的比较优势,努力实现非均衡的协调发展,加快由传统生产力向先进生产力的转化。

(三)关于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发展、人的发展的关系

本书所研究的中国共产党生产力思想,其实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其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生产力发展。那么到底什么是生产力发展?在这里将通过与社会发展、人的发展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来明确它的含义。

1.关于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发展关系的分析

历史唯物主义曾对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有过经典表述: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发展必须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它的目标是要逐步消灭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使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随着时代进步,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发展各有了新的内容,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有了新变化。

首先,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发展重要内容和集中体现,两者相互制约。由社会发展的内涵可以看出,作为一个完整的结构体系,人类社会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等基本领域构成的。社会发展的整体进程,也就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所构成的。其中,经济发展又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主题。在这里,作为社会发展整体进程的一个基本构成部分的经济发展主要指的是生产力层次上的发展。这样,作为经济发展核心的生产力发展更应当成为社会发展主题。由此可见,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心内容。同时,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发展又是相互制约的。一方面,生产力发展决定社会发展的阶段。社会发展程度与状况归根到底要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另一方面,在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生产力发展能够达到什么程度,实现怎样的发展任务,也同样不是随意的,而是由这一阶段社会发展客观的、历史的实际所规定的。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虽然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是“归根到底”的因素,但它并不是惟一的因素。历史是各种因素的合力创造的。

其次,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实现社会全面发展的根本条件。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中,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对生产力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反作用,但从根本上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直接或间接地决定着上层建筑,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力量[39]。随着新的生产关系的建立,解放了的生产力又能获得极大发展,如此循环反复,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同时,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社会全面发展的根本条件。社会发展具有多种目标,如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政治制度的不断完善,思想文化的不断进步,生活方式的更加合理等。这多种目标的实现,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确定历史发展方面的基本标准[40]。可见,生产力发展从根本上制约着社会发展的进程和趋势。也就是说,它不但从根本上决定并制约着全部社会生活领域,而且从根本上决定并制约着人类总体历史的进程及其趋势,从而成为实现社会全面发展的根本条件。

2.关于生产力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关系的审视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考察人类历史发展有两大基本尺度,即生产力发展的尺度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尺度。唯物史观认为,人类创造性的物质活动是人类历史的基础,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人类解放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终极目标。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的全面发展则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财富极为丰富的基础之上的,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就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过程。

首先,生产力是许多个人本质力量的体现。人是社会的主体,也是生产力的主体。生产力是“人的本质力量公开展示”。人作为社会物质生产力的首要因素,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者,又是物质资料的消费者。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归根到底是人的活动发展史。生产力不过是许多个人本质力量的体现,而各种生产手段、工具等也不过是人的力量的物化形式。生产力作为“以往活动的产物”和“人们生产能力的结果”,是一种客观的、既得的力量。生产力作为诸多个人的力量,只有在这些个人的交往和相互联系中才是真正的力量。

人及其能力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首先要解放和发展人的能力,只有能力充分发展的人才能顺利有效地完成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艰巨任务。德国经济学家弗·李斯特十分重视个人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41],还特别指出了精神生产力的重要性,把生产力划分为物质资本生产力和精神资本生产力,并指出它们是一国统一的生产力的两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侧面,两者相结合才能在生产上发挥更大的作用。马克思在批判李斯特唯心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基础上,认为生产力不是什么“精神本质”,而是一种物质力量。在分析各种生产力时,马克思把它们区分为自然的生产力和人本身的生产力。他着重分析了人作为生产力的状况。人作为生产力,不仅创造物质财富,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社会力同自然力一起成为社会发展的革命力量。由此第一次论证了自己的唯物主义的生产力理论。

人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一方面,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以及由此引起的新的物质生产活动的需要,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具体原因和最初推动力量。另一方面,人对生产力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西蒙·库兹涅茨认为,现代人口趋势的某些特定方面构成经济增长得以发生的条件,同时也成为经济增长过程必须与之调节的限制条件。在自然资源有效供应的条件下,人口增长对人均产值提高有各种可能的直接作用。但这绝不是说所有影响都是积极的[42]。因此,在生产力诸多要素中,人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人既是推动生产力的主体因素,也是建立生产关系的主体因素。

其次,人的发展根本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生产力发展的本身就包含着人的因素的发展。马克思第一次把生产力与人的本质力量联系起来,认为生产力的发展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也即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社会主体力量的发展。社会生产力不仅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的能力发展、本性完善、自由获得的最终决定力量。马克思认为,人是现实的历史的人。研究人的问题,绝不能离开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中的物质条件和社会关系[43]。这表明,人的本质和人的发展取决于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生产力的影响最大。另一方面,人的发展在更根本的意义上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价值目的,但人的发展并不是纯理性的追求,它的内在根据就存在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关系,归根到底是物质关系、生产关系。反过来说,生产力是决定一切的物质力量,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前提,也是人的发展必要的物质手段。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不足的条件下,大多数人就可能会失去发展的权利,无法摆脱物的统治或者人的统治。这说明,人的发展,首先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但最根本的力量则存在于生产力的充分发展以及生产条件的改善中。

总之,生产力发展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它又局限在社会发展阶段的框架内,两者是相互促进的;生产力发展是人类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基础,人的发展又是推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必需的主观条件。这样,当我们在讨论生产力发展时,就不能仅局限于生产力本身,而应当把它与社会发展、人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