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关于生产力研究现状分析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我国的工作重心真正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在重新确立的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导及实现四个现代化精神的鼓舞下,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过程中,国内学术界对生产力展开了全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研究机构的设立及学科建设情况

1.关于研究机构设立

1980年11月,我国成立了正式的生产力研究机构——中国生产力经济学研究会,把全国研究生产力理论的教学、科研和实际工作部门的人员组织起来,开展大量的调查和研究工作。后于1995年11月5日经国家民政部批准更名为中国生产力学会(CAPS)。该会定期召开生产力年会,且不定期地召开各种类型的学术研讨会,举办和参加许多有关国家、地方、企业发展战略问题的研究和实践活动。2001年中国生产力学会与世界生产力科学联盟合作在北京和香港分两个阶段举行了第十二届生产力大会。中国生产力学会拟定了“中国生产力发展”的中长期研究计划,与世界生产力科学联盟进行合作研究,还编写了密切联系中国和世界生产力发展实际的《2004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该会还在1986年创办会刊《生产力研究》,它是中国第一份生产力理论刊物,刊发了许多优秀论文,推动了生产力经济学的学科建设和生产力理论研究。

2.关于学科建设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孙尚清就分别提出要创立生产力经济学和生产力组织学的建议。1980年,中国生产力经济学研究会的成立,表明学术界正式把生产力作为一门独立的经济科学来研究,生产力经济学由此诞生。生产力经济学就是以社会生产方式中的社会生产力及其运动规律作为研究对象,是一门研究生产力的要素、组合方式、存在形式和发展规律的理论经济学,它和政治经济学一起为整个经济科学提供理论基础[2]。同时,为满足大专院校、党校和成人教育系统开设的生产力经济学课程的需要,专家学者们还编写了多种版本的《生产力经济学》、《生产力经济概论》等教材,推动了生产力经济学这一学科的发展。

(二)研究专著及学术论文情况

新时期,学者们从多领域、多角度、多层次对生产力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发表了数以万计的学术论文,出版了近百部相关专著与教材。限于篇幅,现着重就几部具有代表性的著作进行评述。

改革开放后,第一本研究生产力问题的论文集当数1979年7月《经济研究》编辑部编写的《论生产力》。这本论文集选收了40篇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改革开放以前研究和讨论有关生产力问题较有代表性的文章。讨论的问题主要包括:生产力的要素、生产力的性质、生产力发展的动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生产力概念,提倡对生产力经济学的研究等。这是对那一时期生产力研究状况进行的最好的总结与梳理。第一本系统研究科学与生产力的著作应是孙显元的《科学与生产力》。他从生产力的构成、生产力的三种基本形态(间接生产力、可能的生产力和现实的生产力)及其基本要素以及生产力的结构的角度,阐明了生产力里面包括科学,提出“科学生产力”的概念。“作为知识的形态,科学是一般社会生产力。但在科学并入生产过程之后,它便从间接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生产力。”[3]这一观点至今仍然成立。同时还讨论了科学的物化及科学的再生产作用,并探讨了教育在科学物化中的重要作用。这些观点对现代生产力研究仍具有启发性,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第一部关于中国生产力实证考察的研究报告,是熊映梧主持编写的《当代中国社会生产力考察》。这部著作从唯物辩证法的视角,运用对比的方法,对新中国成立后至80年代末中国生产力状况进行了实证考察分析,运用大量的事实与数字进行论证说明。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后40年经济发展的纵向考察,对中国社会生产力现状的横向分析以及对中国社会生产力运行的国内外环境的研究。这个研究报告把中国社会生产力的现状概括为四个特点:“第一,三元结构,生产力的特殊;第二,国民经济的总量大,人均量小;第三,生产力的局部先进,整体功能差;第四,在封闭系统内,中国生产力发展迅速,但是,同急剧变化的外部世界相比较,中国同经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4]另外,还对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行预测并提出对策建议。从当前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状况来看,这些预测与对策建议基本上是正确的有建设性的。无论是其研究成果还是其研究方法,对当前的生产力研究仍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第一本大型生产力工具书《生产力经济学辞典》在1992年诞生。它比较集中地反映了生产力经济学领域长期积累起来的科研成果,是这一领域的第一部大型辞书。2002年新版增加了反映新一代生产力内容和特点的辞条。同时,还增加了附录,客观地展示了20世纪末世界部分发达国家和中国的生产力状况,体现了这部新版辞书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王慎之的《生产力理论史》是第一部研究生产力理论史的专著,在经济史上是一个创举[5]。这部著作对古代、近代、现代以及东方和西方的生产力理论,对资产阶级和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都做了详细的介绍和论述。对生产力经济学这门新学科作了深入而全面的介绍,把这门学科概括为生产力要素论、生产力系统论、生产力发展规律、生产力结构、生产力的时空观、生产力的规模六个部分。

在中共党史研究领域,早在1993年初,张静如先生就提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与中共党史研究”的命题,指出要把研究中国共产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和实践作为中共党史研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丁俊萍在1999年出版的著作——《中国共产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思想研究》是党史学界第一本系统、全面、深入地把党史研究与生产力研究结合在一起的专著。根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采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对中国共产党七十多年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思想,作一次较为全面、较为系统的历史考察和理论分析。重点考察了中国共产党在夺取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时期,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以及在改革开放中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思想,并由此归纳总结出中国共产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思想形式、发展及其实践呈现出的鲜明特点。

(三)研究成果述评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注重生产力的发展,专门研究这一领域的生产力经济学有了长足进步。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生产力的发展在社会中的地位真正凸现出来。同时,人们研究的关注点也随之发生变化:不是再去强调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性,而是着眼于怎样发展生产力;不是整体性地研究生产力发展的思路,而是把生产力要素分解开来,具体研究生产力要素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由较多地研究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和发展动力到更多研究生产力的组合方式、整体性质和运动规律;由较多地研究生产力的外部联系到更深入生产力的内部结构和内部矛盾;由较重视对生产力性质的研究,到同时关注量的分析。因篇幅所限,集中评述较为关注的几个问题。

1.关于生产力的概念、要素、动力研究

生产力概念及要素的认识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不断有新见解出现,至今仍未形成统一认识。学者们着重对生产力概念新内涵再思考,并根据时代的发展,提出了知识经济时代生产力范畴新认识。黄焕山认为,随着时代发展,生产力的内涵及要素变得越来越丰富,主要由实体性因素、形成性因素、标志性因素、运筹性因素四个部分构成生产力要素体系[6]。张文波认为人类开发、利用资源以实现自身生存、发展目的能力的构成,应包括或体现为以下几个要素:人类在生产活动中所应用的自然科学技术以及劳动资料、人类在生产活动中的社会组织能力、作为生产活动能动因素的劳动者,即生产的能力[7]。涂金坤、王志国则从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获得物质资料的力量这一完整的定义出发,把生产力要素从结构上划分为“改造自然”的“投入要素”和“获得物质资料”的“产品要素”,提出劳动产品也是生产力要素的观点[8]

不少学者对生产力概念作了新说明。林岗对生产力概念作了如下新的说明:劳动过程自身运动规律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的发展不仅表现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还表现为产品和部门结构的创新、剩余劳动的增加和可持续性的提高;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表现,它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以劳动方式特别是分工为中介的[9]。王征国从纵向角度论述了生产力内涵的丰富过程。指出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揭示了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构建了以生产力为核心的历史唯物论,提出了“生产力里面当然包括科学在内”;邓小平的生产力理论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创立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新生产力论;江泽民则提出了“先进生产力”的新概念,突破了经典唯物史观的“生产力动力观”,创立了“科学技术动力观”。并提出新的生产力概念,拓宽了生产力内涵[10]。还有的人从可持续发展的视野来看生产力范畴,指出“生产力不仅仅是人类改造、征服自然的能力,还应包括人类保护、建设自然的能力;生产力结构中不仅仅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还应包括与现实生产活动直接相关联的生态环境;生态建设应成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11]有学者重新界定生产力概念,“生产力是人类和谐利用自然,利用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发挥人类个体和群体的潜力,促进人类物质文化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能力。”[12]

学者们对于生产力要素的讨论主要集中在:要素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要素构成的分类、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生产力诸要素的不变性与可变性、诸因素的合理组合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等。“二要素论”与“三要素论”之争仍在继续,多要素论已开始提出。高光主编的《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对生产力理论进行了新探索,提出了生产力的系统结构,认为它主要由主体性要素、实体性要素、渗透性要素、媒介性要素、运筹性要素、传导性要素和流通性要素六种类型的要素组成。从而把生产力要素从三要素说发展为多要素说和系统要素说。这是对生产力要素理论发展的一大贡献,推动了人们对生产力要素的深入研究。此外,学者们纷纷阐述对生产力要素的新见解,有的提出分工协作也是社会生产力的要素,有的则力图全面系统深入研究智力和自然力在生产力发展中的首要地位和决定作用。

对于生产力的动力研究,较之以前也有很大进展。有学者明确提出,“生产力的发展并不完全依赖于生产关系的推动作用,生产力的内部矛盾运动也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13]王刚对生产力发展的动力问题做了静态和动态分析,认为它有三个层次:一是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三者之间的矛盾,二是生产力内部诸因素的矛盾,三是人的经济利益。这三个层次之间存在着既定的有序的联系,但在不同时间、不同条件下所发挥的具体作用和程度又是不一样的。并对生产力发展动力进行综合性和层次性分析、微观动力结构功能探讨[14]。还有的学者综合分析,指出生产关系、“需要”、生产力的内在矛盾都对生产力有动力作用。

2.关于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关系的研究

学者们对于科学技术是不是生产力,曾产生争论。1988年,邓小平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才算有了定论。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论证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革命力量、是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是生产力发展的要素动力、是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论证它在生产力中起杠杆作用,提出要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社会生产力,要尽快实现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等。代表性的成果是:衣忠超在《论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发展》中用大量数据与事实论证了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1991年,钱学森提出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的措施和方法:第一,要提高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第二,要大力协同,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第三,建立科学技术业。[15]

1992年后人们对于科学技术的研究主要着眼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以及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两个方面。第一,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科学技术的基本含义、功能、本质特征、理论依据、实践特征及其社会主义蕴含上。许多学者还分析了科学技术其他概念之间的关系。诸如与改革、科教兴国、知识经济的关系,与科技决定论、先进生产力的辨析。学者们还从不同角度看科学技术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有的从现代系统论看科学技术,对科学技术进行深层次的哲学思考;有的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指出人口素质是实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关键;有的论证了科技同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提出产生科技的内在动力是人的需要,科技则是人满足自己需要的手段。第二,学者们还对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进行全景、系统的分析。学者们分别从内外两个角度来分析[16]。有的学者更明确指出科技体制与“第一生产力”的实现是构成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机制,因而要深化科技体制。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滕福星认为,要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它的先决条件是科学技术和生产相结合并建立起一个自组系统。[17]王选教授认为,创新是高技术产业的灵魂。坚持研究工作的高起点和立足于创新与科研成果能否转化成有竞争能力的商品有关。[18]李庆臻、安维复从形态分析、要素分析、结构分析、模式分析、操作分析五个角度,研究了科学技术如何转化为生产力的问题。着重研究揭示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的内在本质、动作方式和具体程序。[19]文兴吾阐述了“科学技术动力观”全面地、深刻地突出了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科学技术动力观”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由此,将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放到了一个显著位置。[20]杨明刚则分析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动力结构系统及外部环境机制。他认为,科技需求是科技转变为生产力的永恒动力、科技能力是科技转变为生产力的实质内容、科技结构是科技转变为生产力的重要方式、科技意识是科技转变为生产力的支撑力量。自然社会环境是科技转变为生产力的外部条件,科技政策是科技转变为生产力的基本保证,科技体制改革是科技转变为生产力的根本出路。[21]

3.从党史角度对中国共产党生产力思想的研究

90年代初,学者们对中国共产党人的生产力思想进行专门研究,分析了中国共产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思想与实践的历史特点,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对生产力理论的丰富和发展。重点研究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生产力思想,集中论述了邓小平的生产力思想,深入研究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发展、创新及其理论贡献;论证了邓小平生产力布局理论,指出邓小平是生产力理论发展的伟大创新者,而发展生产力是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的核心内容;生产力是邓小平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质和核心,邓小平的生产力观是以“人民利益”为基点的,生产力观点又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石、核心及逻辑起点。许多学者还比较分析了三代领导人的生产力思想。于金富归纳了邓小平生产力观点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改革的实质在于解放与发展生产力,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精神文明建设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保证。并论证了生产力观点在邓小平经济理论中的核心地位与统帅作用[22]。魏世梅对三代领导人生产力理论进行比较后指出:毛泽东的生产力理论主要表现在注重革命对于解放生产力的意义;邓小平从如何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角度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看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江泽民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质是先进生产力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的角度来把握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3]李丰才的《邓小平发展生产力思想研究》全面系统地研究邓小平发展生产力思想,从多层次、多视角研究探索邓小平发展生产力思想的理论、路线、战略、原则和方法。着力阐述邓小平发展生产力思想的重大突破性、系统性和深刻内涵。

4.关于先进生产力的研究

2000年,自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后,学术界掀起了“先进生产力”研究的高潮,据笔者在中国期刊网搜索结果显示,这一时期篇名中有“先进生产力”的学术论文近千篇,约占生产力研究文章的四分之一。

学者们主要从这些方面研究分析。第一,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重大意义。从先进生产力与党的先进性角度,分别指出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先进性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多年的实践目标、是党领导人民不断取得胜利的基本保证、是立党之本、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贡献、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新发展。第二,分别从人类社会整体、生产力构成、对立统一观等角度论述中国共产党如何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有的学者从经济学角度思考,提出要用发展的、全球的、系统的观点去理解和把握当代中国的先进生产力。许多学者着重分析了先进生产力与劳动价值论、知识型劳动者的地位和作用、社会主义本质、价值转换工程、经济制度以及知识经济的关系;有的学者着重探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动力、阶段性、实现形式、现代特征、实践基础、理论内涵、趋势等方面问题。第三,通过回顾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历史经验,明确了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要不断为先进生产力发展开辟通途。得出许多科学性的结论:“创新是先进生产力的本质”、“新型工业化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必然选择”、“科技创新是推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关键”、“知识分子则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发展先进生产力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以及“科学发展观是对‘先进生产力’理论内涵的深化”等。代表性著作是郭德宏、易炼红主编的《先进生产力论》,它对先进生产力进行科学审视,分析了先进生产力的科学内涵与本质特征、表现形态与内在要求、作用功能与发展规律。论述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不断变革和创新生产关系、不断变革和创新上层建筑、不断变革和创新思想观念。阐述了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制度保障机制,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体制创新机制;改革、发展、稳定的协调整合机制,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机制。而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第一要务是不断提高国民素质、始终依靠基本力量,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以及实施人才开发战略。详细阐述了科技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指出优化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宏观环境是要加快民主政治建设、健全法律法规体系、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建立社会信用制度[24]

(四)研究特点分析

随着时代进步、实践推进,理论研究也会不断拓深,新的关注点也会出现。从近三十多年的研究动态,可以看出生产力研究的趋势:它首先跳出了哲学范畴进入经济学视野,再与政治学相联系(党史角度的研究也悄然兴起),最后又回归到经济学中,证明了生产力就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不同阶段生产力研究的着眼点、侧重面也不同。以往偏重于一般原理的探讨,现在则是把理论与实际更紧密地结合起来,逐渐从讨论生产力自身的概念,包括要素、动力等内在规定性逐步转向生产力发展与其他概念之间的关系与作用。同时,形成各种新生产力概念:知识生产力、绿色生产力、管理生产力、科技生产力、个人生产力、精神生产力、文化生产力等,从而拓宽了生产力研究的领域。同时,不少学者还对可持续发展、跨越式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等相关课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但是仍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第一,重复性研究、跟风式研究现象普遍存在。有些在80年代已成定论的事实,至今仍有学者还在“锲而不舍”地研究。跟风式的研究也颇多,国家大政方针所指必有许多人趋之若鹜。跟风之作有利有弊。利在有助于宣传国家方针政策,弊在难免存在鱼目混珠现象,使学术界出现浮躁之气。第二,突破性研究成果不多。现在文章著作之间相似之处太多,少有自己思考研究成果。这就使许多问题的研究仍停留在既有成果上。这样很难推动生产力研究的健康发展。第三,切合实际之作太少。有些学者致力于理论上的研究,但要避免“闭门造车”。尤其是生产力理论的研究最注重实证考察与分析。可是,当前学术界对于中国生产力现状考察的文章及个案研究极度缺乏。理论是由实践中来并最终为指导实践而服务的,离开了实践的理论无异于无水之鱼。因此,要加大实践研究,一些专门的研究机构应组织相应的实地考证及研究活动。第四,学术争论较少。这是一个突出特点。较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这一时期学术争论太少。许多问题大都是一家之言,彼此之间的思想交流太少。争论是思想火花的源泉,没有争论,理论很难有长足发展。现在不少学者在反复论证既定的结论。论证固然重要,但创新性的开拓研究更关键。

这就要求我们要从生产力内在本质的角度,结合中国当前实际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生产力理论的发展是与实践的进展相一致的。当实践有了新的突破,在理论研究上也应跟进,这似乎是目前学术界在生产力研究中欠缺的。当前生产力问题仍有一定的研究空间。就笔者整理、搜索的材料显示,如下领域仍有较大的研究空间:当代中国生产力状况考察、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生产力理论的系统研究、生产力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生产力发展观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关系研究、生产力发展具体途径研究、具体化的生产力布局研究以及群众心理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