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加利亚

一 概况

正式国名为保加利亚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Bulgaria)。保加利亚主要由古代的保加尔人和斯拉夫人以及色雷斯人混合而成。建国之初国家机构中保加尔人占主要地位,因而以其族名作为国名。关于“保加尔”一词,一说来自突厥语,为“叛逆者”之意;一说是由伏尔加河的“Volga”一词演变而来。

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东部,北面大部以多瑙河为界与罗马尼亚毗邻,西接塞尔维亚、马其顿,南连希腊和土耳其,东濒黑海,全国面积11.1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378公里。

境内多山,河流湖泊较少。巴尔干山脉从中部横贯东西。山地和丘陵占全国面积的70%,平原占30%。森林面积占国土的35%。矿产资源匮乏,只有褐煤、泥炭和铅、锌、铜等。

气候基本属于温和的大陆性气候。平均气温1月为2℃—2℃,7月为23℃—25℃。雨量适中。北部和东部平原地区是著名粮仓,盛产小麦、烟叶、蔬菜、水果等。巴尔干山脉以南和中部山区北侧的100公里地带为玫瑰花产地被誉为“玫瑰谷”,有发达的玫瑰油提炼业。地下水和矿泉资源丰富,黑海边有绵延数十公里的沙滩浴场。旅游业比较发达。2008年接待外国游客578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为25.33亿欧元。游客主要来自希腊、德国、英国和俄国。

全国共设28个大区和254个乡。首都为索非亚市。

1991年7月通过的宪法规定,保为议会制国家,实行一院制。国民议会由240名议员组成,按比例制经民选产生。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全国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由选民直接选出。

在1989年国家剧变前,已经成为中等发达的工业农业国。工业在国民收入中占60%左右,农业占12%。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第30位左右。1989年前国民收入的90%靠进出口贸易来实现。进出口主要依赖于前经互会国家。1989年底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在平等的条件下发展包括私有制在内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优先发展农业、轻工业、旅游业和服务业。1991年2月,在世界银行的协助下开始实施“休克疗法”经济改革,主要措施有:减少国家财政对物价的补贴,大部分物价放开,由市场调节,实行浮动汇率,解散农业社,土地实行私有化,并开始国营企业私有化的进程等。实行上述措施后,市场供应紧张的状况缓解,商业和服务业发展较快,但同时也带来了生产严重衰退、通货膨胀、失业人数骤增和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等后果。1995年工业生产第一次出现正增长。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5%,2000年增长约5%,2002—2004年保持在5%左右。货币名称为列弗,2008年1欧元=1.96列弗。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342亿欧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424欧元。保加利亚分别于2004年和2007年加入北约和欧盟。

全国普及12年制义务教育。2007/2008年有各类学校3326所,在校生134.9万人,教师11.6万人。著名高等学府有索非亚大学。

人口761万人(2008年12月),主要民族为保加利亚族(占84%)、土耳其族(占9%)、吉普赛人等。

前保加利亚政府采取鼓励增加人口的政策。1946年全国人口702万,1986年达到896万。多子女家庭得到国家补贴,婚后无子女家庭需交税。从1944年到20世纪80年代末,每年人口自然增长率都在0.9%上下。1990年起出现百年以来的连年负增长,还有近50万人移民国外,其中以土耳其族人和青年人居多。全国人口1994年为843万,1996年减至833.98万,2001年为797.76万,2004年为776.1049万。据专家们预测,人口减少的趋势将持续下去。这一现象已引起保加利亚人口学家的严重不安。

保加利亚语为官方语言和通用语,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的南支。凡母语不是保加利亚语的公民有权学习和使用本民族的语言。绝大多数保加利亚人信奉东正教,土耳其人信仰伊斯兰教。全国现有东正教教堂3027座,清真寺960座。

二 保加利亚人的起源

保加利亚人(Bulgarians)属欧罗巴人种巴尔干类型,含有突厥人种成分。现代保加利亚人的祖先主要是由古保加尔人、斯拉夫人和色雷斯人混血形成。希腊人、克尔特人、哥特人、阿瓦尔人、哈扎尔人、库曼人、贝琴涅格人等也对保加利亚人的形成过程有一定的影响。

色雷斯人是保加利亚土地上的原始居民。他们早在公元前就建立过国家,后被罗马人和希腊人征服。今日保中部地区仍保留着色雷斯人的墓葬群。6世纪起,斯拉夫人越过多瑙河开始侵袭拜占庭帝国的巴尔干属地。至7世纪,斯拉夫人已在巴尔干半岛定居下来。史籍中曾记载说,斯拉夫人的一支在保东北部地区组成了强大的7部落联盟。

关于古保加尔人的起源至今学术界说法不一。多数学者认为,古保加尔人属于古代突厥人的一部分。他们居住在里海和黑海之间,高加索以北,过着游牧生活。7世纪初,古保加尔人组成部落联盟,称“大保加利亚”。不久,在匈奴的打击下,联盟瓦解,其中一支在首领阿斯巴鲁赫汗率领下,进入多瑙河三角洲北面,随后越过多瑙河,进入保加利亚东北部。

最近20—30年来,一些匈牙利和保加利亚人类学家和民族学家对古保加尔人的起源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他们认为,古保加尔人是古代的突厥部落,曾经居住在中国的西域,是铁勒部的后裔。公元2—4世纪,当匈奴西征时,他们被征服,跟随匈奴征战。后来古保加尔人分为三支:一支屈服于哈扎尔人的统治,活动在顿河、库班河一带;另一支往北迁移,停驻于卡马河与伏尔加河交汇处,建立“伏尔加保加利亚”,13世纪被蒙古鞑靼人所灭;第三支在阿斯巴鲁赫率领下,南下多瑙河入海口,进入今保加利亚东北部,后与南部斯拉夫人的一支融合。

古保加尔统治者也像中国古代帝王一样,喜欢给自己树碑立传。现在保存下来的一份古保加尔历代可汗名册记载了公元515年至766年这一时期古保加尔人可汗的名字、家族和在位时间。匈奴的著名首领阿提拉被列为古保加尔人可汗的始祖。

引人注目的是,该名册所使用的循环纪年法竟与中国所特有的纪年法十分相似,即以12年为一轮,每一年都用某一种动物来表示,如狗年、鼠年、牛年,等等。这种方法一直使用到10世纪才被拜占庭帝国的纪年法所取代。这说明古保加尔人同古代的中国有过间接或直接的联系,曾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

至今在保加利亚还流传着这么一则传说,据称,大保加利亚可汗库勃拉特临终前,把三个儿子召集在一起,嘱托后事。他将一把硬木棍交给他们,叫他们使劲折,但谁也折不断。然后,可汗将木棍分开,一根一根地把它们折断了。接着,他对儿子们说:你们任何时候都不要分裂和互相残杀,应该像这一束木棍一样团结在一起,那才是坚不可摧的!这个传说同我国古代《魏书》中的折箭故事如出一辙。可见保加尔人的族源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三 保加利亚民族和国家

汇集在保加利亚地域上的斯拉夫人、保加尔人在抗击阿瓦尔人和拜占庭的斗争中达成协议,在公元681年共同建立了斯拉夫—保加利亚国家,史称第一保加利亚国家。国家的出现为保加利亚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起初,保加尔人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起着主导作用。在建国后的170年间,连续16位国王都是保加尔人,按突厥人的习惯称“可汗”。当855年(一说是863年)罗马传教士基里尔和梅托迪兄弟创立了斯拉夫字母,古斯拉夫语言文字得以在保加利亚传播。到865年东正教传入并被定为国教。随后,斯拉夫贵族也逐渐在宫廷中掌握要职,于是在人种、语言、文化、宗教、风俗习惯、政治权力各方面斯拉夫人都居于优势地位。人数较少并信奉异教的保加尔人就逐渐被斯拉夫人同化,被同化的还有原来的土著居民色雷斯人。到9世纪末,斯拉夫人和保加尔人已共同形成操斯拉夫语的保加利亚人,是为南部斯拉夫人的一支,但其国家仍沿用了保加利亚这个国名。

1018年成为拜占庭的一个行省,1185年建立第二保加利亚国家,国家一度强盛。由于拜占庭文化的影响,一度成为斯拉夫文化的中心。后终因封建割据而衰落,曾不断遭到拜占庭、匈牙利以及鞑靼人的侵犯和劫掠,1396年被奥斯曼土耳其人侵占。

此后,在直至1878年的近5个世纪里,保加利亚人处于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奴役下。奥斯曼土耳其征服者在保加利亚建立起军事封建制度,征收苛捐杂税,实行民族同化政策。保加利亚人中的一些名门望族和有影响的人士不是被消灭,就是被迫侨居国外或接受伊斯兰教。爱国的东正教神职人员有的遭到流放,有的逃亡到其他斯拉夫国家。14—15世纪,约有数万保加利亚人不堪忍受异族统治,移居到匈牙利、罗马尼亚、乌克兰和俄罗斯等地。18—19世纪,在俄罗斯同奥斯曼土耳其进行的多次战争中,许多保加利亚人站在俄军一边。为躲避土耳其军队的报复,又有大批保加利亚人远离故土。例如,在1768—1774年和1829—1930年的俄土战争后,分别约有16万和10万保加利亚人迁往俄罗斯和罗马尼亚境内。

到1878年,被土耳其化的保加利亚穆斯林已达50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尽管这样,大多数保加利亚人仍保留了自己的语言文化、东正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加利亚人民为民族生存,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反对异族统治的斗争。早期有“哈伊杜克运动”,即自发的绿林好汉运动。15—18世纪举行了多次反对土耳其民族压迫的起义,如1598年的特尔诺沃起义和1688年的奇普罗夫起义。

18—19世纪,随着商品货币关系在巴尔干地区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保加利亚人有了共同的经济生活和统一的国内市场。人们开始关心教育和文化,对中世纪历史的兴趣增加,产生了民族复兴运动和争取教会独立的斗争。1762年出版的第一本保加利亚历史书《斯拉夫保加利亚史》,点燃了民族觉醒的星星之火。1870年成立独立于君士坦丁堡总主教区的保加利亚独立教会。独立的东正教会在保持民族感情和民族文化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19世纪中期和后期,开始了有组织有领导的反抗奥斯曼土耳其人的民族解放运动。1876年爆发大规模的四月武装起义。1878年,在最后一次俄土战争后,根据《柏林条约》,北部保加利亚成为独立公国,南部地区实行自治,仍臣属奥斯曼帝国,1885年保加利亚南北两部分统一,1908年摆脱与土耳其的臣属关系,宣告独立。从此,有着自己的语言、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的保加利亚人拥有了自己的独立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保加利亚建立了人民共和国,走上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近半个世纪的社会主义发展使保加利亚从战前的欧洲最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中等发达的工业农业国家。1989年底以来,保加利亚政局动荡,1990年11月改为现国名。

保加利亚人民在漫长的历史中,曾在巴尔干半岛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和艺术。中世纪成为斯拉夫文字的传播地。19世纪的圣像画、雕刻、民间歌舞在巴尔干地区颇具影响。19世纪后半期出现的瓦西尔·列夫斯基和赫里斯托·鲍特夫是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20世纪前半期的著名作家伊万·伐佐夫和国际活动家格奥尔基·季米特洛夫也是保加利亚民族的骄傲。

由于历史的原因,将近100万保加利亚人居住在巴尔干地区相邻的国家和苏联各地以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例如,在前苏联的摩尔达维亚、塔夫里亚和赫尔松三个地区,就有30万—40万保加利亚人。他们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学校和教堂、文化教育组织,拥有自己的报刊和社区。

四 保加利亚的少数民族

保加利亚境内除保加利亚民族(占总人口的84%)以外还有土耳其人、吉普赛人,以及少量亚美尼亚人、犹太人、希腊人、罗马尼亚人、俄罗斯人、卡拉卡昌人等。保加利亚一向不承认上述民族为少数民族,将人数众多的土耳其人、吉普赛人、穆斯林、马其顿人等统统称作“保加利亚人”,认为其“根”和“源”皆在斯拉夫保加利亚人之中。

1.土耳其人(Turk) 保加利亚对土耳其人有各种不同的叫法,诸如“土耳其化的保加利亚人”、“保加利亚土耳其人”、“使用突厥语的居民”、“保籍土耳其人”、“土耳其族人”,等等。这部分居民信仰伊斯兰教,讲土耳其语,也懂保加利亚语,保持土耳其风俗习惯和民族意识。他们主要居住在保加利亚东北部和东南部的广大农村。这部分人的祖先于14—19世纪奥斯曼帝国统治保加利亚时从土耳其本土迁移过来,而在1878年俄土战争后仍留居于此。

另外,由保加利亚人改宗的穆斯林和吉普赛人有的也称自己为土耳其人。从1980年到1994年,保的土耳其人大体有80万,始终占全国人口的9%左右。

保加利亚历届政府曾多次力图通过改名换姓运动,强制使土耳其人保加利亚化,或者同意他们迁往土耳其,以实现单一民族国家。这在土族人中造成恐惧和不满。仅1989年夏季就有36.2万保加利亚土耳其人蜂拥进入土耳其。但后来约有1/3的人又返回了保加利亚。

1989年底,成立了“土耳其人争取权利和自由运动”组织,成为国民议会第三大党。土耳其人拥有自己的学校(包括宗教学校)、报刊杂志和文艺团体。

2.吉普赛人(Gypsies) 约有20余万。在13—14世纪,来到保加利亚。保加利亚称之为“茨冈人”,而吉普赛人自称“罗姆人”(Rom)。他们相对集中生活在保加利亚一些地区的农村和大城市郊区。

保加利亚吉普赛人一般会两三种语言,即保加利亚语、土耳其语和吉普赛语。大多皈依伊斯兰教,生活方式接近穆斯林。在多党政治斗争中,他们往往站在土耳其族一边。他们有时称自己为土耳其人。因此,吉普赛人的数量常有变化,准确统计有困难。

吉普赛人能歌善舞,他们的小乐队在保加利亚享有声誉。但吉普赛人的生活水平和文化程度仍是低的,常常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和打扫卫生工作,或做小买卖。

3.保加利亚穆斯林 是个特殊的民族集团,主要由伊斯兰化的斯拉夫保加利亚人组成。他们讲保加利亚语,保持了斯拉夫人的某些风俗,但却信奉伊斯兰教,自然也接受了土耳其人的许多生活习惯。按照土耳其语,这部分穆斯林被称为“波玛齐人”。

保加利亚穆斯林产生于奥斯曼土耳其人占领后的14—15世纪。他们的先民除伊斯兰化的保加利亚人外,还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是保加利亚土地上的原突厥出身的居民;另一部分是战争后,仍留在当地的土耳其穆斯林,他们不同于其他土耳其人之处是已改操保加利亚语。保加利亚穆斯林集中居住在南部同希腊交界的山区,约有十几万人。他们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达2%—3%,一般为多子女家庭,生活艰难,又称为“山民”。

土耳其学者认为,波玛齐人是土耳其人,保加利亚学者则强调波玛齐人起源于保加尔人,只是混入了土耳其人的血统,并接受了土耳其人的宗教、文化和生活方式。但在语言和民族意识方面跟土耳其人仍有一定的差别。

保加利亚当局过去和现在的政策是使这部分居民“保加利亚化”,多次在他们中搞更改姓名运动,强制进行东正教洗礼。这一政策遭到波玛齐人的抵制,他们纷纷搬到土耳其族人的村庄居住,同土耳其人通婚,越来越“土耳其化”。

(马细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