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一 选题意义

降低政府运行成本成为各国政府化解危机的重要手段,政府运行成本逐步成为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评估的核心指标,同时,也对未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降低政府运行成本,提高行政效率,是提升国家竞争力,实现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基础和保障。政府运行成本管理创新研究,对于促进转变政府工作职能,提高行政服务水平,降低政府运行成本,打造服务型政府,具有重要的意义。

1.理论意义

政府运行成本管理创新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要进行政府成本管理创新研究,相关理论是研究的基础和前提,主要包括政府成本、政府绩效、绩效评估等概念的界定,在此基础上,梳理有关政府和运行成本相关理论,包括政府绩效评估理念、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等有关理论,还有公共选择理论视角、交易费用视角、委托—代理理论视角、财政分权理论视角下的预算绩效理论等。通过政府运行成本管理研究,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利用科学的分析方法,确定出客观、科学的政府运行成本管理创新体系,提出降低政府运行成本的方法和步骤,同时提出政府运行成本优化实现路径和保障措施,不断丰富和发展政府运行成本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2.实践意义

对于政府运行成本的管理创新研究更多的是一个应用层面的研究,建立政府运行成本的管理体系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要利用构建的体系进行实证研究或者案例分析,演示提出的体系的具体应用,验证体系的科学性和适用性;还要根据实践结果,明确体系存在的不足,找出存在不足的成因。在以上实践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完善的体系加以修正和优化,从而优化降低政府运行成本的体系和方法,以进一步提高政府运行成本管理创新体系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二 研究内容

全书共分为七章,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提出拟要研究的问题,说明了选题来源及意义,归纳分析了政府运行成本管理创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章为政府运行成本及其理论基础。首先对一组与政府成本相关的概念进行解析,进一步从财政预算的角度对政府的支出进行划分,并对政府运行成本的范畴进行界定,然后以此为逻辑起点,展开论述,为政府运行成本管理创新研究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第三章为先发国家政府运行成本管理经验及借鉴。重点对先发国家政府运行成本管理的发展经验进行总结,以利于形成更好的借鉴。梳理了美国政府运行成本绩效管理的发展历程,阐述了美国政府运行成本管理体制和机制;总结了英国政府运行成本管理的实践,包括政府运行成本绩效预算改革实践、政府运行成本管理模式和政府运行成本绩效评估发展经验。最后总结了先发国家运行成本管理创新的特点,并进行了有效借鉴。

第四章为重塑政府运行成本管理模式。梳理了国内较早进行改革的几种管理模式,提出通过构建政府运行成本专业化制衡框架,创新政府运行成本的多部门协作,按照专业化管理,充分发挥政府内部各管理部门在政府运行成本管理方面的专长,提高政府运行效率和效益,打造一个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科学化的新政府管理体制。

第五章为创新政府运行成本管理的专业化制衡体制。结合国内部分省市行政机关加强运行成本管理的实践,对政府运行成本管理的具体做法、成效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归纳了国外先发国家的先进经验,提出了我国政府运行成本管理体制创新的路径与措施。

第六章为设立绩效标准体系,科学测定政府运行成本。通过借鉴标准认证准则,完善支出标准体系;重建政府会计准则,明确资产计量标准;构建绩效指标体系,科学评判经费规模等细化手段,从规范财务管理制度、绩效考评及绩效后评价,对支出内容和评价对象进行科学合理、层次清晰、实用可行的分类形成的指标体系,有效量化衡量、监测和评价运行成本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有效提高政府绩效管理水平。

第七章为E-政府运行成本信息化管理。从信息资源角度,研究如何通过政府信息资源内部共享和外部公开,降低政府运行成本,提高政府公信力;进而,从技术的角度,研究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以及信息化安全问题;接着,研究当前需要实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并明确其工作流程。

第八章为总结与展望。提出政府运行成本绩效优化实现路径和保障措施。从专业化制衡体制、实施管理流程再造、有效计量政府运行成本三个层面提出了政府运行成本绩效优化的实践路径。同时,结合当前政府改革的方向和要求,从政府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政府运行公共预算管理、提高政府运行信息化管理三个层面提出了政府运行成本优化的保障措施。


[1]卓越:《政府运行成本的控制机制》,《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2]于立生:《我国政府运行成本过高的原因与对策》,《东南学术》2010年第2期。

[3][美]马克·霍哲:《公共部门业绩评估与改善》,张梦中译,《中国行政管理》2000年第3期。

[4]唐晓阳:《改革行政审批制度、规范政府审批行为》,《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5]朱文兴、朱咏涛:《对行政成本居高的经济学分析与对策》,《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6][美]阿维纳什·K.迪克西特:《经济政策的制定:交易成本政治学的视角》,刘元春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1页。

[7]陈振明:《政府工具研究与政府管理方式的改进》,《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6期。

[8]贝洪俊:《新公共管理与政府会计改革》,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Harold C.Syrett,The Papers of Alexander Hamilton,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3.

[10]Louis Morton Hacker,Alexander Hamilton in the American Tradition,Westport Connecticut:Greenwood Press,1975.

[11]Alexander Hamilton,James Madison,John Jay,The Federalist Paper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

[12]Osborne,David,Ted Gaebler,Reinventing Government:How the Entrepreneurial Spiritis Transforming Government,Reading,Massachusets,New York: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1992.

[13]Luther Gulick,I.L.Urwick,Papers on Science of Administration,New York:Institut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1937.

[14]Gary L.Wamsley,James F.Wolf,Reforming Democratic Public Administration,Thousand Oaks,California:Sage Publication,Inc.,1996.

[15]Paul Van Riper,The American Administrative State:Wilson and the Founders,An Unorthodox View,No.43,1983.

[16]陈招顺、汪翔:《公共选择理论的理论渊源及其对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影响》,《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0年第1期。

[17]杨开晖:《公共选择理论及其启示》,《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

[18]攀勇明、杜莉清:《公共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4页。

[19]潘贤掌:《关于西方公共选择理论若干问题的研究》,《财经问题研究》1998年第10期。

[20]张健:《布坎南与公共选择理论》,《经济科学》1991年第2期。

[21]Downs A.,An Economic Theory of Political Action in a Democracy,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65,No.2,Feb.1957.

[22]Weingast B.R.,Marshall W.J.,The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of Congress;or,Why Legislatures,Like Firms,Are Not Organized as Market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196,No.1,1988.

[23]Wohlgemuth M.,Political Entrepreneurship and Bidding for Political Monopoly,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No.10,2000.

[24]David Harvey,A Brief History of New Liberalis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25]顾钰民、伍山林:《保守的理念——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版,第30页。

[26]Munnell,Alicia H.,A Reappraisal of Social Security Financing Revisited,Journal of Economics&Finance,No.4,2008.

[27]桑玉成:《从廉价政府看政府成本》,《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28]毛日清:《政府行政成本辨议》,《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29]卓越:《行政成本的制度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第3期。

[30]周镇宏、何翔舟:《政府成本论》,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5页。

[31]何翔舟:《论政府成本》,《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第7期。

[32]戴扬、杨龙:《政府成本问题研究论述》,《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33]许正中、张更华:《降低和优化政府成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

[34]周镇宏、何翔舟:《政府成本对市场经济运行的影响》,《经济要参》2001年第5期。

[35]戴扬、杨龙:《国内政府成本问题研究综述——缘起、现状与问题》,《理论与改革》2005年第4期。

[36]何翔舟:《政府管理半径与成本的研究》,中国科学社会出版社2008年版。

[37]完善公共财政体制降低行政成本研究课题组:《构建绩效预算框架降低政府成本》,《新视野》2007年第5期。

[38]高树兰、凌岚:《强化预算约束降低政府成本》,《求实》2008年第4期。

[39]李章泽、孙鸣鹤:《降低行政成本的制度分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年第5期。

[40]王婷:《电子政务影响政府成本的实证分析》,《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41]黄剑宇:《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政府成本控制》,《河北青年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42]Joseph S.Wholey,Kathryn E.,Improving Government Performance:Evaluation Strategies for Strengthening Public Agencies and Program,San Francisco:Josssey-Bass Publishers,1989.

[43]Sheldon Silver,Marty Luster,Reinventing Government Series: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nd Budgeting,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Vol.38,No.1,1995.

[44]Serving the American Public,Best Practice in Performance Management,Journal of Benchmarking Study Report,Vol.29,No.6,1997.

[45]Gloria A.Grizzle,Measuring State and Local Government Performance:Issues to Resolve before Implementing A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System.in Richard C.Kearney,Evan M.Berman.Public Sector Performance:Management,Motivation,and Measurement.Boulder,Colorado:Westview Press,1999.

[46]James R.E.,An Exploratory Study of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Systems and Relationships with Performance Results,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Vol.58,No.22,2004.

[47]Harry P.Hatry,The Status of Productivity Measurement in the Public Sector,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Vol.38,No.1,1978.

[48]Malcolm Smith,Measuring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Journal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Vol.33,No.10,1998.

[49]Behn,Robert,Why Measure Performance? Different Purposes Require Different Measures,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Vol.63,No.5,2003.

[50]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联合课题组:《政府机关工作效率标准研究报告》,《新华文摘》2003年第1期。

[51]周志忍:《政府绩效管理研究:问题、责任与方向》,《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第12期。

[52]张定安、谭功荣:《绩效评估:政府行政改革和再造的新策略》,《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9期。

[53]刘长木:《西方国家的公共管理绩效评估主体》,《吉林人大工作》2004年第5期。

[54]蔡立辉:《政府绩效评估的理念与方法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55]吴建南:《政府绩效测量研究体系框架与阶段进展》,公共部门绩效研究会议交流论文集。

[56]徐广彤:《基于价值管理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04年,第24页。

[57]刘美彦:《激励视角下的政府绩效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58]季春东:《论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主体构建——基于公众参与的视域》,博士学位论文,中共江苏省委党校,2007年。

[59]陈立立:《行政生态视角下电子政府绩效评估动态指标构建模型研究》,博士学位论文,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第35页。

[60]石富覃:《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的导向和原则研究》,《开发研究》2007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