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语言文字政策研究发展报告(2015)
-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
- 2499字
- 2022-09-02 02:16:43
第一节 学科基本问题研究
一、 学科术语研究
有研究者指出,“语言规划”“语言政策”“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四个术语大同小异,可以被视为同义词。最早出现并流行的术语是“语言规划”;但由于许多国家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制定的语言规划遭遇失败,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开始流行“语言政策”这个术语,它是一个中性词,至少不会引发失败的联想。为了避免将“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视作两个不同学科的误解,所以出现了将两个术语组合在一起使用的“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或“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的情况,在时间上没有割断学科的发展,在内容上包含了各种观点。
使用相关术语:第一,要尊重作者在书刊等方面的选择;第二,应该考虑到时间因素与它们的关系;第三,在涉及国际交流或国际比较的时候,最好使用“语言政策”或“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的术语和排序,以便与国际上的主要使用趋势接轨;第四,鉴于中国的“语言规划”与“语言政策”两个术语具有较大的内涵差异,在论述中国特有的情况时可以保留中国特色。但使用“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是最好的选择,可以消除中外之间的表达差异。
[张治国.关于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学科中四个术语的辨析]
二、 学科性质研究
有研究者指出,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属于宏观社会语言学范畴,是关注社会的社会语言学(而微观社会语言学关注语言),作为社会大规划的一部分,超出了语言学范畴,关注政策制定和实施、带有明显的社会政治色彩,具有跨学科性质。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是被不少学者同义等价使用的术语,同时也被不少学者认为有差异,但二者在本质上均具有社会、政治和文化属性,也均具有区域、时代、政治和社会等方面的局限性。由于研究视角众多,关于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的认识存在较大的差异,迄今为止尚未出现主流理论。
语言政策及规划学科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新)经典阶段(20世纪60—70年代)。聚焦于设计语言政策及规划的理论框架,研究有限的实际问题;与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和国家发展密切相关,受现代化理论影响严重,很多语言问题成为民族主义、国家主义、现代化和国家发展的核心问题;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体系或操作模式,但是对学科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提出了地位规划、本体规划、习得规划的基本分类,提出了“双言”概念等。第二,批判与幻灭阶段(20世纪70—80年代)。主要是对经典时期的语言政策及规划进行批评和反思,这是由于新兴后殖民多语国家的语言政策及规划的成效令人失望,甚至可以说遭遇了失败。在各种各样的批评声中,语言政策及规划的关注点发生了重大变化,如语言政策及规划与社会不公的关系、语言小族的感受、政策及规划的民主模式等等。第三,学科复兴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从事语言政策及规划研究,学科出现迅猛发展;研究的重点转向关注权力、不平等和社会公正,并且将“世界体系论”“生态观”“治理观”等其他领域的研究思路引入这一学科,催生了如语言帝国主义、语言资源、语言濒危、语言能力、语言治理、语言制度等大量的理论阐述。总之,语言政策及规划的学科内涵不断扩大,从带有明确社会政治目标(如实现一国、一民、一语三位一体的目标)的地位规划、本体规划和习得规划,逐步演变为重视语言权、保护语言生态、消除社会不公、保护语言多样性等。
语言政策及规划实施的成功程度各地不尽相同,同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实施效果的评价也不尽相同(如欧洲各国早期的成功却导致了当前的欧盟语言困境)。语言政策及规划的理性选择模式是基于成本效益分析的,依靠中央政府实施的,由政府控制并协调理性决策的,但由于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理性选择模式仅仅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式。
语言政策及规划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不只是发现新现象和新问题,而是要根据新知识重新评价过去的做法和已有的理论。语言政策理论家和实施者不但要解释当前观察到的事实,而且要为那些希望解决冲突、提高交际效率且尊重语言变体者提供必要的指导,因而往往需要避免匆忙选择过于简单的模型和解决方案。学者们一般不会直接提出明确的建议,而是揭示理解语言政策、描写社会语言生态、认识众多相左观点、提出语言规划和管理方式等有关挑战的复杂性。虽然新的问题不断出现,但是老的问题依然还会受到关注,这正是语言政策及规划学科的本质特征。
[戴曼纯.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的学科性质]
三、 学科价值与功能研究
语言政策与规划的学科价值体现在为国家语言文字决策提供支持和服务。有研究者指出,语言事业发展机遇难得,挑战严峻,问题复杂,需求旺盛,事关国家战略全局和发展大局,亟待谋划应对方略,但我国相关研究十分薄弱,因此建设国家语言智库体系迫在眉睫。第一,抢抓新机遇、满足新需求亟待战略谋划。这些新机遇和新需求包括:现代信息科技的发展有赖于语言科学技术的发展;语言产业、语言职业和语言经济方兴未艾,正成为当代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点之一;语言的资源价值凸显;语言学的功能延伸至众多学科领域,对语言学的各种需求与日俱增;世界对汉语的需求和我们对外语的需求日益旺盛。第二,应对新挑战、解决新问题期待上计良策。这些新挑战和新问题包括:不少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提升语言战略层次对我国语言战略谋划和实施形成挑战;与国家安全相关的语言问题日益突出;语言关系更为复杂,语言矛盾日趋尖锐;信息化对语言文字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国际语言竞争日趋激烈;新的语言现象和新的语言问题令人目不暇接;语言管理体制滞后于形势发展;语言法制化建设相对薄弱。
面对机遇和挑战,语言智库应当成为国家决策的思想库,社会服务的咨询处,影响语言生活的风向标,融合学术与应用的转化器,沟通政府与民众的联通桥,国家对话平台,以及高端特殊人才培养的熔炉。国家语言智库建设应坚持“立足现实、适当前瞻,类型多样、功能齐全,分布合理、结构优化,全球视野、中国特色”的原则,建立“全国统筹,分级建管,多元并存,协调发展”的建管体制,完善“国家引导,智库自主,良性竞争,优胜劣汰”的运作机制,逐步形成类型多样,结构优化,功能齐全,效能优良的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眼光的新型语言智库体系。
[赵世举.关于国家语言智库体系建设的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