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苗”之外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事情:有些人主观愿望很好,想把事情做得快一些,可是由于对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了解,或者了解得不完全,因此反而把事情做坏了,得到了和预期完全相反的结果。有个“拔苗助长”的故事,就是这种情况的一个典型例子。

在现实生活里,真正去“拔苗”的事是很少有的。人们很容易看出:“拔苗”“助长”是毫不相干的两回事。用“拔苗”的办法使苗高一点,和植物自己“长”高一点之间,只有外形上的相似,并没有本质的内在联系。这道理就像不要以为叫小孩站在凳子上,就说明他长大了;或者给学生的分数打宽些,就等于学习成绩提高了一样的明白。

使人们觉得不容易掌握的,是在“拔苗”之外,那许多确实能够“助长”的措施。譬如,在一定的条件下,施肥、浇水,都是有助于植物的生长的;然而,过多的肥和水,又会反过来不利于植物的生长。看到肥和水确实有“助长”的作用,便认为可以不问条件,多多益善,这是一种片面性。看到在一些场合,因为水太多而把作物淹死,肥料太多而把作物“烧”死的事实,就认为水和肥料是根本要不得的坏东西,这更是一种片面性。避免这两种片面性,正确地掌握对于不同事物在不同时期采取的不同措施所需要的分寸和限度,是做任何工作都需要认真注意的问题。

譬如,我们的学校教育工作,在课堂上多讲授一点知识,让学生多读一点书,把书读得熟一点,以至于能够背诵的篇章多一些,等等,都可能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然而,也听得有的教师反映,为了上好一堂课,找了许多参考材料,想尽可能多给学生一点知识,谁知课后一了解,学生根本不能理解,不懂先生在讲些什么。这恐怕不是我们始料所及的吧?

尽可能教得多一点,要求严格一点,好不好呢?很好。“教不严,师之惰”,没有严格的要求,松松散散,不可能提高教学质量,不可能造就真正合乎规格的人才。问题在于“尽可能”这三个字上。“尽可能”,就是要根据学生已有的基础、理解水平、可能利用的时间、健康状况等等条件,探求最合适的教学方法,充分地利用这些条件,使学生在一定的时期内,学得多些、快些、好些。在可能的范围里,教得多一点,要求严格一点,当然可以使教学质量提高一点。但决不能由此得出结论,以为教得愈多愈好,要求愈严愈好。严格的要求如果出了“格”,多教一点的好意如果离开了学生的负担能力,把学生压得透不过气来,提高教学质量就无从谈起了。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提倡教得少一些,对学生的要求可以低一些。我们的国家迫切地需要大量的建设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尽可能地教得快一点、多一点、好一点,也要求学生尽可能学得快一点、多一点、好一点。在一些方面超过了可能,就需要纠正,但并不等于说在可能范围之内,也不需要努力了。更不等于说,可能范围之内的一切有利条件都已经被充分地利用了。这一年由于一个时期的施肥过多而减少了收成,不等于下一年就应该不施肥,更不等于不能采取一些其他的增产措施,也不等于不能在条件变化了的情况下施更多的肥料。问题在于探索增产的可能,掌握它的规律,改进耕种、管理的方法。同样,在教学工作中,怎样教得更快、更好的天地还很广阔,需要我们认真地去探索、研究。


(《文汇报》,1961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