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社会主义发展市场经济的必要性

恩格斯说:


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革中去寻找;不应当在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在有关时代的经济学中去寻找。


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就是所谓的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革,而发生这场变革的原因并不是知识体系的进步,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就是说,中国之所以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深刻原因在于中国所固有的一系列社会历史条件所构成的社会历史必然性。

一、中国社会历史上的特殊矛盾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层原因

众所周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起源于俄国,而在中国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也是在俄国革命的指引下发起的。但是,无论是俄国还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广泛传播的基础和条件都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最初构想大相径庭,俄国当初处于落后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而作为一个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的落后的农业社会,中国的经济文化比俄国更为落后。一方面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是科学社会主义的胜利,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这会使社会主义事业不可避免地遇到由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所产生的一系列困难,并使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具体分析,这种长期性和艰巨性是由以下矛盾决定的:

1.生产力落后因素的制约

社会主义新中国建立之前,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封建军阀之间的长期混战,使国民经济完全崩溃。1949年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大都相当于历史上最高年产量的一半左右。财力亏空,国家财政收入仅为65亿元,人民收入水平很低。经济的落后还表现为市场经济的极端不发达。小农意识、自给自足和闭关锁国,导致了旧中国长期处于市场不发达、市场体系不完善、经济发展裹足不前的境地。在这样的环境中建设社会主义,不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是不可能接近或赶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制约

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取代旧经济制度的过程中,充满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代表新的生产力的无产阶级在掌握政权、建立并巩固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旧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严重阻碍,以及进步与反动、革命与反革命、复辟与反复辟的尖锐复杂的斗争。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之后,它所面临的历史任务依然是非常艰巨复杂的。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要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文化教育水平,建立高度文明、高度民主、高度公正的新社会,并在这一过程中改变几千年形成的传统观念,实现真正的社会公平和公正。这个宏伟目标必须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才能最终实现。

3.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新中国成立之初,帝国主义国家发动的威胁中国安全的朝鲜战争和在经济上对新中国的长期封锁,都给社会主义新中国造成了极大困难。自新中国成立之初到现在,国际资本主义不断地以武力或以和平方式对社会主义进行进攻,无论是以何种方法进行渗透,资本主义国家所倚仗的都是其经济的发达和在经济发达基础上的军事、科技等综合国力的强大。实践已经反复证明,原先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只有尽快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才可能摆脱落后挨打的局面。

二、我国商品经济赖以存在的条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间接原因

列宁指出:“市场是商品经济范畴”, “哪里有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哪里就有市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依然存在商品生产,因此经济活动离不开市场基础,必须建立相应的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采取商品经济形式是由于存在两个基本条件,即社会分工和产品、生产资料分属于不同所有者。前者是商品生产的必要性,而后者则是商品交换得以实现的可能性。如果没有社会分工,那么每个人生产的产品都将会具备相同的使用价值,而具备相同使用价值的产品是没有交换的必要的;同理,如果生产的产品和生产资料都属于相同的所有者,即都是群体所有,那么群体中的某个人也无权进行产品交换。而对于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来讲,首先,我国依然存在社会分工,较明显的是依然存在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畜牧业等众多产业类型,此外可以发现当今社会分工正在向更加细化的方向发展,制造一件产品,不仅需要国内的众多厂商联合生产,有时还需要与国外企业联系订购零部件,即社会分工也正在国际化;其次,从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形成的生产者或生产单位的利益关系来看,每个生产单位都成了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就全民所有制企业来说,虽然产权仍然属于国家,但是由于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公司制,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发生了分离,企业只要能够做到按章纳税,足额上缴产权收益,其他一切事宜均可自主决定。既然能够自主决定,它就有权将其产品拿到市场销售,也能自行决定销售价格和销售数量。全民所有制企业尚且如此,其他性质的企业,如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商独资经济、中外合资经济等,更能满足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这一条件。

马克思指出,“一旦直接形式的劳动不再是财富的巨大源泉,劳动时间就不再是而且必然不再是财富的尺度”, “以交换价值为基础的生产便会崩溃”。意思是说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商品货币关系同样在满足两个条件之后会自动消亡:首先是产权社会化;其次是劳动时间在产品价值决定中的地位逐渐削弱,取而代之的是运用科学技术调动起来的自然的力量以及人们与社会结合的力量。以此为鉴,再反观我国的经济发展现状可以发现,当前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阶段还远不能达到马克思提出的以上两个条件,因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只能实行商品经济,进而实行市场经济体制,这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直接原因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初模式是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相联系的。以国有制为主的单一的所有制结构、高度集中的决策体系和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构成了这种体制的基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初期曾经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它有效集中和动员了有限的社会资源,加速了工业化的进程,并在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实现了收入分配的高度平等,保证了社会的公平、稳定和发展。但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计划经济动力不足、经济结构僵化、经济效率低下、官僚主义盛行等弊病日益显现,主要表现为:① 政企职责不分。企业完全没有独立的生产经营决策权,等同于行政机构的附属部门,不能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生产。② 政企条块分割。封闭和条块分割,造成重复生产和重复建设等资源浪费现象,阻碍了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③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产品分配和流通完全与市场需求变化无关,政府主要依靠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来组织和管理经济活动,容易造成计划与实际市场需求的背离。④分配中的平均主义严重。全国上下流行“大锅饭”式分配,企业对职工是“大锅饭”式管理,同时国家对所有企业同样是“大锅饭”式管理,使众多企业以及职工严重丧失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多的生产结果则是有量无质,降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运行效率。此时引入市场机制就成了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因此,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须实现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从本质上讲,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是由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规律所决定的。我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时代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因而也是一种现代市场经济,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的宏观调控比一般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宏观调控范围更广、力度更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国家是社会利益的总代表。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必然包含了一定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从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一个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实行市场经济,初期离不开政府强有力的计划指导。国家不仅要对市场竞争制度、经济运行的总量和结构以及市场分配结果和社会发展过程进行强有力的干预,而且还要代表全社会的总体利益自觉地调节国家和企业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按劳分配与非按劳分配领域之间各种复杂的经济利益关系,以保证在实现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这是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客观要求。因此,如果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是不能轻易实现上述目标的,还需要国家在一定程度上的干预和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