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孩子就是一场修行:新手妈妈减压经典
- (澳)萨拉·娜塔莉
- 2964字
- 2021-03-27 15:35:50
如何处理负面的心理状态
妈妈的角色让我们遇上一些似乎是第一次见到的、相当不熟悉而且不愉快的心理状态与极端情绪。在凯特·菲吉斯(Kate Figes)的著作《生产以后的人生:即使友人也不会告诉你的关于当妈妈的秘密》(Life After Birth, What Even Your Friends Won’t Tell You About Motherhood)当中,作者谈到:
当有了孩子以后,我们会再次出现那些孩童时期的原始情绪。我们会有极度的爱意、深深的恨意和愤怒,加上极端的焦虑和恐惧,而且会在两种极端情绪之间摆荡。
她也指出,我们对于孩子进入这个世界而担心焦虑,也会带来额外的压力。然而,我们不仅必须处理那些因孩子而挑起的情绪,还有那些因为做妈妈而在生活形态上进行调适所导致的情绪。比如说,如果我们回想起那些做妈妈以前放纵自我的日子,可能会为自己做出了如此大的牺牲而心绪难平。
我们要如何来管理这些复杂的情绪以获得内心的平静呢?
世事无常
“受够了”“太过分了”“心力交瘁”“没办法了”“崩溃边缘”“沮丧”,这些都是我们身为人母可能出现的沉重情绪。
当情绪处在最低潮时,我发觉自己会倾向于把负面的事都笼统化:每件事都很糟糕,不管过去、未来都一样,而这些都是我的错,也都是别人的错。如果在我心情较为轻松时,这样的想法听起来就像个笑话。佛教中提到的无常,提醒我们能注意到此种心情终会过去,知道自己不会一直保持这种感觉,在几个钟头之后还能很快乐。我们可以先度过这样的时刻,而不必急着赋予其重大意义。
即使孩子还小,教导他们无常的道理同样可以带给他们好处。我们可以在他们陷入较为沉重的情绪时,运用自己对于无常的理解来帮助他们,可以请他们谈谈自己的感觉以及这些感觉延续一段时间后会变成另一种情绪。他们可以从这样的谈话当中了解,自己所不慎闯入的黑暗世界并没有一直能攫住他们的力量。
整个世界就是良药
我的朋友乔安移民到澳洲还没多久,目前正是艰难的第一年,而这也是所有移民者都会经历到的。当她还在南非时,她是以女性为服务对象的暴力受害者的律师。最近,她在度过一个特别难熬的周末之后,向我感慨地表示,当妈妈让她感受到的挑战甚至要比在南非当律师时更大:
我以前可以写书,为受压迫的人辩护,练练太极拳,上上陶艺课。而这个周末,我花了所有时间带孩子在医院进进出出,或是在家帮他们擦拭额头降温。我到底变成什么样了,虽然我当妈妈已经超过五年了,却仍因“文化冲击”而处于震惊的状态。
为了安慰自己,乔安提醒自己:“整个世界就是良药。”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可以问自己,从这样的情况中可以学到什么?或者,所遇到的困难也许会以某种方式治疗我们,而那会是什么方式?好在,乔安对于生活本身强迫她采取的所有调适都能平静接受。她后来写了封电子邮件给我:
我必须学习谦卑,这正是我目前所得到的教训。看看自己,局限于家务之中,脱离人际关系,接触不到过去建立的“声誉”,在此新国度中努力寻找新的自我;不受瞩目,没有收入,成为我从不向往的角色(待在家里、全职母亲、依赖男人)。在过去的我和未来的我之间这片安静的暂停区里,我却寻得许多的收获。
身为母亲确实会让我们回顾人生,思索到底什么对我们来说才是重要的,也思索自己在余生想以什么方式过活。身为母亲,让我们对自己的价值观产生怀疑,让以往的许多看法因此改变(尤其是与养育孩子相关的事)。当我们为母职所苦之时,可以尝试把它当成一次最重要的学习经验来积极面对,且不管我们是否同意,许多佛教徒所共有的一项信念是:在这一辈子我们所没学会的教训,正是下辈子我们必须试着去解决的。
做个好客的主人
要想帮自己度过所有的情绪起伏,对整天出现的情绪都要抱着一种好客、接纳的心态。我们要关照每个情绪“访客”,不论是让人愉快或是让人不快的客人;不要避开它们,也不可赶走它们。我们接待每一位客人,花点时间与每一位相处;但不要过于投入,也不要把任何一位看得太重,也就是该怎么看待就怎么看待。我们不要告诉自己:“我受不了这一个。”过去我们曾招待过这个访客,因此可以再次做到。我们也不要与这个访客先神游到未来有可能发生的噩梦般的场景中,而应与它一起待在当下。
有位我所认识的妈妈觉得这个好客的主意很有帮助,便在她的情绪出现时,或在她发现情绪产生时,试着打招呼。她以类似于应对来访客人的口吻说:“喔!愤怒,是你啊!”“你好,无聊!你来了!”“喔!烦躁,轮到你了!”这样在心理上打招呼帮助她退后一步,让她得以与情绪产生某种距离。把每个情绪看成访客,对她来说也是个宝贵的提醒:情绪不会永远待着不走。
如果我们忽视这些访客,或是让自己从不安的心神状态中分神,将无法接触到自己的感觉和可能获得的智慧,或许还会借着滥用酒精、药物、疯狂购物、暴食或怪罪一切,来寻求自我麻醉。用此种方式来逃避问题,会让那些负面的心理状态更加壮大,进而造成己有的伤害之外的更多破坏,也同时错过了可以借着觉知来治疗自己的机会。
我们可能会害怕面对某些自己的心理状态。我们或许曾让这些负面情绪失控,或是错认这些情绪,以为它们曾代表当时的自己,而将这些痛苦的过往深藏在心里。然而,我们并不用针对心中的状态去做些什么。我们的行动若能基于某种觉察,而非基于否认那些让人不快的访客的存在,可能更为睿智。
接受恨意、孤独、困惑、愤怒、罪恶感及憎恶等感觉,是将其转化为更完满状态的唯一方法。这便是通往智慧的道路:接受生命中让人不舒服的部分,而不抗拒、逃避,或把它赶出觉知之外。同时,我们也借此提醒自己,完整地经历自己的情绪,让我们对于他人的痛苦及喜悦也因此得到更深入的了解。
以专注来回应
要能注意到自己的情绪,我们必须往后退一步、仔细地看,而不要自我谴责。只需注意而非批判那些想在糟糕的心理状态上火上浇油的想法,以及任何出现在身体各处的感觉及紧张。对此,有一位练习专注的妈妈这样说明:
身为人母的我常与挫折感奋战:我一直都有些想做却不能做的事情,因为我的孩子需要很多关注。练习专注帮助我把这种挫折感控制住,不是以压抑的方式,而是观察自身情绪所带来的效应:我会怎样自言自语、双肩紧绷、眉头深锁、呼吸急促。我试着观察情绪如何演变,心念怎样喋喋不休。然后开始有意识地呼吸、微笑,并且释放紧张的肌肉。
我们也可以把内在所体验到的感觉,加上标签来告诉自己,例如:“有感觉……有感觉……有感觉……”不管是在修行中,还是在日常生活里,这个加标签的动作让我们保持以观察者的角度,继续担任驾驶者的角色,而不会成为被失控的情绪载着跑的乘客。如果我们觉得自己越来越紧张了,可以缓慢地加注:“在紧张……在紧张……在紧张……”然后当我们放松时可以说:“放开……放开……放开……”我们可用缓慢而重复的方式,为正在出现的情绪加上标签:“愤怒……愤怒……愤怒……”“罪恶感……罪恶感……罪恶感……”无须批判任何情绪好或坏,我们只须看着情绪出现,看着它成形,看着它消逝;而这正是所有情绪最终的归宿。我们不能让任何情绪有机会深度地影响自己。
当可以看清自己的心理状态时,我们会因此有了一时的清晰感。佛法的教导可以总结为一句话:“停住并了解。”这句话主要说的是:要能觉察负面心理状态的出现,并且深度地了解,更清晰、更有建设性的心神状态是有可能出现的。你若了解负面心理状态只会破坏你希望改善自身的努力,便会立即采取积极的解决方式。你就像是“醒来”一般,看清当下你真正需要做的事;以往的错觉转为清澈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