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被忽略的产业组织形态

钱德勒的思想被忽略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学家不知道在产业社会和工商企业之间存在着一个“产业组织的形态”。人们不知道企业之间的分工不是“社会分工”,而基于产业价值链的分工可以简称为“产业分工”。与此相对应的就是“产业组织”,或基于产业价值链的组织。

无论理论上承不承认,无论经济学家愿不愿意,产业组织的形态都是客观存在的,而且,那些跨国大公司一直扮演着产业价值链的组织者角色,并且用“看得见的手”控制着产业价值链,乃至产业价值链网络或产业价值链生态,以维持自身乃至整条价值链的再生产循环。

这是产业社会深藏不露、秘而不宣的秘密。唯有如此,那些体量庞大的公司才能够维持持续的盈利水平。反过来说,离开了基于产业价值链生态的供求关系体系,任何企业都难以防止降价促销的恶性竞争及其灾难性后果的出现,都不会跨越时间和空间集中配置资源去谋求产业升级及提升核心竞争能力。

日本三井财团及其三井物产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它们扮演着产业价值链的组织者的角色。日本企业抱团打天下的意识是很强烈的,走到哪里都宣扬它那一套共生共荣的理念。三井财团依靠旗下的三井物产获取高端资源,获取那些对其他企业具有影响力和支配力的高端资源,诸如资本、技术、人才、知识、信息、能源、矿产资源,等等,从交流协作到项目合作,再到资产合并,由浅入深,由远到近,循序渐进,打造产业价值链闭环,并成为掌控产业价值链网络的组织者(参阅《三井帝国在行动》)。因此,有经济学家惊恐地说,21世纪将是跨国公司的世纪。

如果这是不争的事实的话,那么基于产业价值链闭环去构建供求一体化的关系体系,或厂商一体化关系体系,就是企业生存竞争的不二法门,也是企业能够持续扩张并获取利润的根本原因。在这种产业价值链闭环的客观要求下,任何一家企业要么成为产业价值链的组织者,要么成为产业价值链的被组织者,舍此别无他途。当今世界之争,是一条价值链与另外一条价值链之争。华为的战略就是“超宽带,被整合”。

这样,我们就知道,为什么把各个利益主体或工商企业圈起来是重要的了。作为产业价值链闭环的打造者,或者,作为产业价值链的组织者,它可以用“产品”把相关利益者组织起来,也可以用“资本”及利益分配的纽带把相关利益者组织起来。

在三井财团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它是依靠一种“权力”,把价值链闭环中的相关利益者组织起来的。这种权力可以理解为支配力和影响力,来自所掌控的高端资源以及预期的利益空间,来自一系列协作、合作和合并的策略规划,以及共创、共享、共担的“抱团打天下”原则,等等。其中并没有一款性价比极高的产品或爆品。

尽管最终还是要通过产品和服务来挣钱,但一开始并不一定需要有一款产品。只要各个利益主体能够彼此信任,只要市场的利益空间足够大,并且彼此能够按照预期的市场机会及策略展开精诚合作,就能够形成“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一体化关系体系,打造出一条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价值链。

现如今,互联网时代来临了,人们还可以用“IT软件”把相关利益者组织起来,形成供求一体化的关系,所谓IT连接。借用周鸿祎的话,就是把用户先圈起来,至于靠什么挣钱再说。对资本市场来说,只要能把人圈起来,就有机会形成大规模的市场或商业机会,就值得对这些大规模连接起来的关系进行投资。

互联网使人们对“关系”,对一体化关系的理解更加清晰和明朗了。互联网实践使人们更加关注对关系的构建,并意识到在“产品供求关系”背后客观存在着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供应者和需求者之间的关系,从而颠覆自亚当·斯密以来的产品经济思维,形成基于供应者和需求者之间关系的互联网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