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百善孝为先——孝是一切美德的基石
- 百善孝为先(传统美德)
- 谢寒梅
- 17857字
- 2018-03-29 16:52:20
1.礼仪之邦兴于孝
中国有首名为《劝孝歌》的古诗:“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语言虽然很直白,但是却蕴涵着很多深刻的道理。一个人,不论他生于什么样的家庭,也不论他将来的地位有多大的变化,只要他的父母还健在,那么他就有尽孝道的义务,这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
我们经常说“乌鸦反哺,羊羔跪乳”,我们赋予动物一种孝心的品格,也以此来教育孩子们要懂得孝敬父母。为什么“孝”是所有品德当中人们最看重的呢?且不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生育之恩,多年来的养育之情,也足以解答这个疑惑。
孔子说一个人有没有学问,就在于这个人能否对父母尽孝,对兄弟姐妹、亲朋好友乃至陌生之人是否友爱。孝敬父母、关爱他人的人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和仁爱之心,“而好犯上者鲜矣”,这种人是不会危害社会的。
“孝”是一种爱的回报。父母对子女总是无私地付出,并且无怨无悔,仿佛儿女成长中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为儿女遮风避雨,为儿女抵挡烈日风霜。父母如同大树,总在无私地奉献着,你的忧伤便是树的忧伤,你的快乐便是树的快乐。儿女在为自己的事业、自己的家庭忙碌时,总是无暇顾及父母;可当出现变故、陷入困境时,首先想到的则是向父母求救。如果我们都是这样只知道索取,却从不知道感恩和回报,那么人生就变得自私丑恶,社会也会变得冷漠无情。
《庄子》中曾记载:“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是以夫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孟子也讲:“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
远在2000多年以前的周朝,在中国的北方有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村中住着一个叫剡子的少年。剡子个儿虽然不高,却很机智勇敢,又特别孝敬父母,村里的大人、小孩都特别喜欢他。剡子常常对村里人说:“父亲母亲生养了我,把我养大不容易,我要像父母爱我那样爱他们。”剡子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随着时光的荏苒,剡子一天天长大了,他越发变得懂事,知道自己应该为父母分忧。他每天天刚蒙蒙亮就起床,帮助父母担水、做饭、打扫院落,侍候父母起床,帮助他们上山去打柴。
有一年赶上闹灾荒,田里收成不济,日子越发艰难,父母忧急交加,一时心火上攻,双双眼睛失明,这可急煞了小小年纪的剡子。为了给父母治病,剡子每天半糠半菜地侍奉双亲充饥,到处求人,寻医问药。
一天,剡子到深山采药,路过一座庙宇,便进去讨口水喝。他见方丈童颜仙骨,就向他请求治疗眼疾的药方。老方丈问明缘由,沉吟一下说:“药方倒有一个,恐怕你采不来。”
“请说,我舍命去采!”
“鹿奶可以治眼疾。”
剡子听了,立即叩头谢过老方丈,飞步赶往鹿群出没的树林中。这里的鹿确实不少,可它们蹄轻身灵,一见有人靠近,就一阵风似的飞快逃去。
怎样才能弄来鹿奶呢?剡子绞尽脑汁,昼思夜想。
一天,他见村东头猎户家的墙头上晒着一张鹿皮,忽地眼前一亮:把鹿皮借来,披在身上,扮成小鹿的模样,不就能悄悄接近鹿群了吗?
于是,剡子迫不及待地走进猎户家,说明来意。好心的猎户欣然把鹿皮借给了他,还指点剡子如何模仿小鹿四肢跑跳的动作。经过多次演练,剡子竟然举手投足都像一只活脱脱的小鹿。
第二天,剡子用嘴叼着一只木碗,悄悄地蹲在树林里。待鹿群走近时,披着鹿皮的剡子像一只小鹿似的不紧不慢地凑到一只母鹿身边,轻手轻脚地挤了满满一木碗鹿奶。直到鹿群走开了,他才站起身来,捧着鹿奶直奔家中。
打这以后,剡子多次用扮成小鹿的办法去挤母鹿的奶汁。有一天,他又上山去挤取鹿乳,没想到一个猎人却把他当成真鹿了,在要射杀他的时候,剡子急忙走出来,告诉了猎人真相,猎人大受感动。剡子的孝名也因此被传播开来,乡亲们都夸奖剡子是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剡子父母由于常常喝到鲜美的鹿奶,营养不良的身体一天天强壮起来。后来,失明的眼睛果然奇迹般地恢复了视力。
古人讲“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一个人对父母家庭有真感情,如出来为天下国家献身,就一定有责任感。换言之,忠就是孝的发挥,就是扩充了爱父母的心情,爱别人,爱国家,爱天下。
汉文帝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三个儿子,他是嫔妃所生,原本不是太子,后来因为孝顺贤能,而被群臣拥立为皇帝。
汉文帝即位后,有一年,他的生母薄太后病了,他十分体贴地侍奉,从不懈怠。薄太后卧病三年,他每天都去探望,衣不解带地在旁边照顾,每次看到母亲睡了,才趴在母亲床边睡一会儿。母亲所服的汤药,他都要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汉文帝孝顺母亲的事,在朝野广为流传。人们都称赞他是一个仁孝之君。有诗颂曰:“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后三载病,汤药必先尝。”汉文帝的仁孝传遍了四方,感化了所有的官员和百姓。
汉文帝共在位24年,他一直很注意发展农业,用德治国,非常注意教化百姓孝顺。因此,他在位期间,西汉社会稳定和谐,人丁兴旺,经济也得到恢复和极大的发展。在历史上,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共同誉为“文景之治”。后人为了纪念文帝的伟业和仁政以及他的孝道,人们将其列为《二十四孝》之第一孝。
自古道“久病床前无孝子”,而刘恒却能做到三年如一日,万事孝为先。父母的付出远远比山高、比海深,怀着一颗孝心,去看待社会,看待父母,看待亲朋,你将会发现自己是多么快乐。
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家无孝子,所以说,孝的止境,在于以父母待你之心回报,无论何时何地,无论贫穷富有,孝由心生,不由外物。《孝经》云:“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东汉时,有一个人名叫黄香,很小的时候,他就知道亲近孝顺父母。
在他九岁时,母亲去世了,父亲一人来养育他。他深知父亲的辛苦,对父亲倍加孝顺,一切家务活都由他一个人承担。别的小孩子在玩耍时,他在家里劈柴做饭,好让父亲有更多的时间休息。
夏天的时候,天气炎热,黄香的父亲干完活,坐在院子里乘凉。黄香就用扇子把床扇凉,然后伺候父亲上床就寝。冬天,天寒地冻,他先用自己的身体把被窝暖热,才让父亲躺下睡觉。日久天长,黄香对父亲的孝道深得乡邻的称赞。
在黄香12岁时,江夏的太守称他为“至孝”,汉和帝也曾嘉奖过他。长大后,人们推举黄香当地方官。黄香担任太守时,体恤百姓们的饥苦,爱护子民,为百姓谋利。有一次,黄香出任太守的地区遭受了特大水灾,他毫不犹豫拿出自己历年的俸禄,赈济受灾的百姓;同时上奏皇帝,请求减免百姓当年的税务。百姓们都十分爱戴这位爱民如子的好官,在当时流行着这样的一句话:“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孝顺是发自内心,由衷而出的。孝不仅是形式,更重要的是在于内心。一个人总强调正己,而正己的伊始要从回馈父母开始,孝为百德的先行,如果尚不知爱父母,没有德行的人绝难成事。
2.孝是一切美德的基础
“德”是什么?德是道的相,道是德的体。道,虽然我们看不见摸不着,可是它能显现出来,显现出来就叫德。我们人类把道人格化了,也就是儒家讲的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而八德就是人格化的道。此外,还有伦理化的道,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人伦,是用五伦十义来体现道的方式,所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是伦理化的道。把道显现出来,就是德。比如,大海中水是道,水是大海的本体,那个波,你能见得到。水波起来了,你看见波,就知道那是水。波是德,波能显现水,水是波的体。因此我们行德就能证道。我们能够做到的,能够看到的,能够用到的,那是德,知道德就是有道。
那么德的根本是什么呢?是孝,孝为德之首。在中国这块拥有数千年文明的土地上,没有不崇尚孝德的地方,也没有不崇尚孝德的人。孝是中华文化中的核心观念,具有原发性和综合性,也是中国文化精神的源头和出发点,堪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渊薮。所谓“读尽天下书,无非是一个孝字”。
徐孝克生活在南朝时期,是当时陈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他家境贫寒,父亲常年卧病在床,可是徐孝克十分孝顺,整日衣不解带地伺候父亲。在父亲去世时,徐孝克四处借债才使父亲得以安葬。
在父亲去世之后,徐孝克一心奉养老母亲陈氏,对其照顾得十分周到。由于当时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徐孝克虽然有孝心,但有时候还是不能有足够的米粮奉养母亲,对此,徐孝克感到十分苦恼。
后来,为了能更好地奉养母亲,徐孝克一狠心就出家当了和尚,去讨食物让母亲食用。徐孝克的孝名传到了当时的皇帝陈宣帝耳朵里,皇帝就任命他为国子祭酒,让他能够更好地奉养母亲。
但是,每当皇帝宴请群臣的时候,他都不吃任何食物,而是把自己的那份留下来,等到酒席散的时候,再拿已经准备好的器皿装好带回家中。时间久了,陈宣帝觉得很奇怪,就让管斌去问一下怎么回事。管斌一打听才知道,原来徐孝克是把食物带回去供养老母亲了。
得知事情的真相之后,陈宣帝非常感动,他特意下令,以后再宴请群臣的时候,准许徐孝克先把他母亲爱吃的食物挑出来,大家一起鼓励他为母亲尽孝。
一颗至诚的孝心唤起了无数的孝心,因为所有人皆有善心。当一个人在行孝的时候,他能与道相通,就能让所有人的孝心跟着显发出来。因为体是一样的,所以佛家讲“众生同体”,儒家讲“仁”,仁爱的仁,这都讲的是同体的爱心。既然是同体,就能互相感动,互相传递、开发这种孝德。
孝不仅仅是能养活父母,而关键在于尊敬父母,心里有这样一分诚意。所以富有的人抱着交差的态度给父母送一栋房子,不如贫寒的人怀着感激之情为父母热一碗汤菜。孝心的可贵,在于孝行中所含的一片真心,拥有了这份发自肺腑的孝心,也就拥有了美德的根基。
焦华,晋代南安人,父亲名叫焦遗,是西秦安南将军。焦华是个孝子,平日里对父母照顾得十分周到。
有一年冬天,父亲焦遗生了重病,焦华不分昼夜地服侍父亲,但是焦遗的病迟迟不见好转,焦华整天忧心不已。后来父亲说很想吃新鲜的瓜,这可难为了焦华,冬天上哪儿去找瓜呀?他整天茶饭不思,一心想为父亲觅得一瓜。一次,他在美好的愿望中睡着了,并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一个声音对他说,我给你送来了瓜。焦华别提多高兴了,接过瓜就笑醒了。
醒来之后,他明白自己只是做了个梦,不仅感到失望,但是没想到手里真的拿了一个新鲜的瓜,他的父亲食用后,精神一下子就好了很多,慢慢地病竟然也痊愈了。
后来,他的纯孝事迹被西秦王乞伏干知道了,乞伏干提出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没想到焦华却说王姬身份高贵,认为自己没有能力让她过上好的生活,没有资格娶如此尊贵的小姐,婉拒了这门亲事。
焦华说的话一半是事实,一半是托词,他只是觉得孝顺父母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自己攀龙附凤的工具,因此才婉拒了这门亲事。
乞伏干自然也明白焦华的意思,结果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让他担任了尚书民部郎一职。
孝是一切美德与言行的基础,所有这些高尚的品格正是从“孝”发展起来的,它引导着人的一举一动,是人言行举止的指南针。
圣人言:厚德方能载物。何为厚德?厚德就是大德,作为一个人来讲,首要具备的一种德行就是孝德。在我们五千年的历史传承中,孝道文化一直是百德之首,翻开历史,当我们细数那些古圣先贤的时候,无一不提及他们的孝德,如:周文王寝门视膳、孔子立身行道、虞舜耕田、仲由负米、闵损芦衣、黄香扇枕温衾、吴猛恣蚊饱血,等等。
这些故事尽管是几千年前的事情,可是到了今天,人们依然在传颂,依然在效仿,可见孝是恒常不变的大道。时代虽然有变迁,哪怕是金石都可能被销毁,但是孝亲的德行是永远不能够改变的。古人重孝,是因为他们知道孝是人和天地同参的重要枢纽。我们知道,三才是指天、地、人,人之所以能够和天地同参,是因为人有自己的道德。人之所以别于禽兽,也是因为我们有自己的道德。而人的道德从何处来?就是从孝开始的。
由此看来,孝德不仅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行为。孝德文化以生命论为本质,以儒家思想为基础,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核心概念,体现出儒家亲亲、尊尊、长长的基本精神。纵观历史,我们不难看出,孝德既是纵贯天、地、人,祖先、父辈、己身、子孙,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纵向根脉,也是中国人际与社会关系得以形成的精神纽带。无论经历多少岁月的洗涤,经过多少世代的传承,经受多少次遗忘和重塑,孝德永远是民族认同的标记,民族凝聚力的源泉,中华文明的精髓,民族美德的荣耀,是永远不过时的价值观。
孝德是一个国家人伦道德的基石,更是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瑰宝,它永远闪烁着绚丽之光,照亮整个社会乃至世界,使社会和谐,世界和平,万众幸福平安。所以我们说孝亲是大德、大道,是不用任何人去教的,因为孝是道的显现,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能力。
3.孝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
《论语》课上,教授说:“孝,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于是一个学生问教授:“人如果能孝,就能提高学习成绩吗?”
一个银行的职员问教授:“人如果能孝,就可以做好工作吗?”
教授打开《论语》,说:“大家看,孔子是怎么讲孝的。”于是教授读道:“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教授解释说:“孔子这句话,意思是说,大家都说能养活父母就是孝,可是家里的狗啊、马啊,主人不都是在养活他们吗?如果心里不尊敬父母,那么养父母和养狗、养马有什么区别呢?”
大家沉思了一会,学生忽然说:“我明白了,这句话可以换成‘今之学生,是谓能读书,至于录音机,也能读书,不用心,何以区别乎?’”
银行职员也说:“我也明白了,这句话可以换成‘今之收银员,是谓能数钱,至于点钞机,也能数钱,不敬业,何以区别乎?’”
教授开心地笑了,说:“我加一句吧,这句话可以换成‘今之教授,是谓能传播知识,至于讲义纸,也能传播知识,不为人师表,何以区别乎?’”
下面的听众纷纷举手,说:“我也可以换……”
孔子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孝呢?不仅仅是能养活父母,而关键是在尊敬父母,心里有这样一份诚意。所以富有的人轻而易举地给父母盖一栋房子,不如穷人的儿子怀着感激之情为父母做一碗热汤菜。孝心的可贵,就在于孩子的一片真心。拥有了这份发自肺腑的孝心,也就拥有了所有高尚品德的根基。
《论语》是美德的典范,它教导人们孝敬父母,一方面要求人们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培养人们的这种诚意,希望人们真心地尊敬每一个人,用心地对待每一件事情。一个人从小就生活在家庭里,从出生开始,父母就怀抱着,哺育着,儿女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应该是最深的。如果一个人连父母都不能从心底里感恩,发自肺腑地尊敬,那么还能谈别的事情吗?所以古人经常说:“忠臣必出于孝子之门。”
茅容是东汉时期河南陈留人,字季伟。在茅容四十岁时,还只是个非常普通的农夫,而让人称道的是,他对自己的母亲特别孝顺,为了增加庄稼的收成,更好地奉养母亲,不管刮风下雨,他都非常辛勤地劳作。
有一次,他又在地里辛勤地耕种,忽然天降大雨。茅容和地里耕种的其他人都跑到一棵大树下避雨。只见其他人都在树下吊儿郎当地或站或坐,谈笑粗俗,只有茅容一个人在那里端正地坐着不说话。这时候,有一个人从此处经过,见到茅容气质不凡,就主动与茅容交谈起来。两个人一直聊到天黑还言犹未尽,于是此人就随茅容回家住宿。
此人正是当时的名士郭林宗。郭林宗学识渊博,有弟子千人,十分喜爱结交有德之人。两人一夜无话不谈。第二天一大早,郭林宗看到茅容在杀鸡炖汤,以为茅容要款待自己,不禁为茅容的好客所感动,但是等到吃饭的时候,茅容端上来的只是山肴野蔬。郭林宗不禁暗自惊讶。
后来,他才知道茅容把炖好的鸡肉一分为二,一份让母亲这顿吃,另一份留着让母亲下顿吃,而自己和客人吃的都是山肴野蔬。郭林宗感动于茅容的孝心,对此大加赞赏,并主动提出教茅容学习圣贤之道。后来在郭林宗的指导下,茅容成为学位品行并重的人,而他孝顺母亲的故事也广为流传。
把好东西让给父母享用,这个看似简单的举动,只有真心惦念父母的人才能做到。茅容的故事让我们明白,孝顺父母是品德完善的表现,而这种孝心有时候跟成功、学识和名利关系并不大,不管是学识渊博的知识分子,还是耕作田间的农夫,只要有孝顺父母的心意和做法,都值得人们尊重与景仰。
李密,名虔,字令伯,武阳人,蜀末晋初文学家。李密从小境遇不佳,出生6个月就死了父亲,4岁时舅父又强迫母亲何氏改嫁。他是在祖母刘氏的抚养下长大成人的,李密以孝敬祖母而闻名。相传,祖母生病的时候,李密痛哭流涕,每天晚上衣不解带,守在祖母的身旁,侍奉其左右。所有的食物、汤药,一定要先自己尝过,然后才给祖母进食。
蜀国灭亡后,晋武帝准备让李密做太子洗马这个官,郡县不断催促他前去任职。这时,李密的祖母已96岁,年老多病,李密舍不得离开祖母,于是,就上书给晋武帝,陈述家里情况,说明祖母年老多病,需要人侍奉,这就是著名的《陈情表》。
李密在《陈情表》中恳切地说:“如果没有祖母就没有今天的我,今天祖母需要我,否则就不能安度晚年。据说乌鸦都知道喂养衰老的母鸟,人岂能不如鸟呢?况且陛下是以孝道治理天下的,许多官员都受到您的垂怜,何况我比他们更加特别。我请求陛下准许我奉养祖母,让她安度晚年!”
《陈情表》言语恳切,委婉动人,晋武帝看了,为李密对祖母的一片孝心所感动,赞叹李密“不空有名也”,不仅同意暂不奉诏,还嘉奖他孝敬长辈的诚心,赏赐奴婢二人,并指令所在郡县,发给他赡养祖母的费用。
孝敬父母是人之常理,一个人应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因为没有父母就没有自己。孝道不是做给别人看的,也不是攀龙附凤的工具。不要企图通过它来获得什么,只要有份真挚的心就能够感动天地、感动世人!
热爱学习、热爱工作、敬业爱人,所有这些高尚的品格正是从“孝”这一个小小的点上成长起来的。在孔子看来,孝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意思是,人如果对父母很孝顺、对兄长也很尊敬,这样的人却喜好犯上的,是很少的;不喜好犯上,而喜好作乱的,更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君子重视根本,根本的东西建立了,人生才会一帆风顺,而孝敬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为仁道的根本。
孝是一切道德和爱心的根源,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根本,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4.孝道永远都不会过时
孔子说:“无声之乐,无体之礼,无服之丧,此之谓三无。”
子夏曰:“三无既得略而闻之矣,敢问何诗近之?”
孔子曰:“夙夜其命宥密,无声之乐也。威仪逮逮,不可选也,无体之礼也。凡民有丧,匍匐救之,无服之丧也。”
无论是乐,还是礼,都是来教化百姓的,只是方式有所不同。音乐当然要用声音来表示,礼仪自然要触及身体,他人有难时应有服丧之举才是常理,但孔子却说“三无”。子夏也和我们一样疑惑,于是又做了进一步的询问。孔子的回答其实超越了具体的礼乐仪式,将问题引到了关于“礼乐之原”的思考,那就是这三者殊途同归,最后走向的都是心灵的触动。
孔子以《诗经》中的三句话对它们做了解答——礼是从心里出来的,心到情到,是最重要的。没有人对百姓说君主很操劳,但心中有数,没有人能让你作揖鞠躬,但你自然会去做;邻家有难,虽然未必为之服丧,但就算是爬着也要去救。教化非生硬地指点他人,而是以化为教,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感染和熏陶。
孟子说,“世间不孝有五。四体不勤,不养活父母,一不孝也;耽于下棋喝酒,不养活父母,二不孝也;贪婪财货,溺爱妻子,不养活父母,三不孝也;纵情于声色,使父母蒙羞,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使父母的安全处于危险之中,五不孝也。”这五种不孝的言行是不是只存在于古代呢?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孝是一种人类普遍的情感,孝道弘扬的也是一种心怀感恩和敬畏的觉悟,在当今社会仍然很实用。
然而,在今天,绝大数子女也同样无条件地深爱着父母,但是由于自身从小所受的教育有限,社会生活的压力大,竞争激烈,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往往比较自私。所以,提到孝道的时候,很多人恐怕会先皱眉头,认为它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生活。”诚然,城市更欢迎年轻有活力又有创造能力的人,他们很快就能认识新朋友,找到自己适合的工作,成为城市的一部分。而且城市资源紧张,奉养父母成为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孝道推行起来确实存在难度。加上现在子女和父母分开住,子女自身的生活压力加大,往往自顾不暇,遑论孝道。所以,我们从电视和报纸上看到许多遗弃老人、因为财产问题而兄弟反目、父子决裂的新闻,其实这是一件很让人痛心的事情。
如果我们认为尽孝道已经过时,那么先让我们一起看看下面的故事吧。
北魏时,房景伯担任清河郡太守。一天,有个老妇人到官府控告儿子不孝,回家后,房景伯跟母亲崔氏谈起这事,并说准备对那个不孝子治罪。崔氏是一个知书达理、颇有头脑的人,她得知情况后,说道:“普通人家子弟没有受过教育,不知孝道,不必过分责怪他们。这事就交给我来处理好了。”
第二天,崔氏派人将老妇人和儿子接到家里,崔氏对不孝子一句责备的话也没说。崔氏每天同老妇人同床睡眠,一同进餐,让不孝子站在堂下,观看房景伯是怎样侍候两位老人的。不到十天,不孝子羞愧难当,承认自己错了,请求与母亲一起回家。崔氏背后对房景伯说:“这人虽然表面上感到羞愧,内心并没有真正悔改。姑且再让他住些日子。”又过了二十几天,不孝子为房景伯的孝顺深深打动,真正有了悔改的诚意,不断向崔氏磕头,答应一定痛改前非,老妇人也替儿子说情,这时崔氏才同意他们母子回家。后来这个不孝子果然成了乡里远近闻名的孝子。
崔氏很聪明,她相信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仁”在,其中之一就是孝心。她无所为而为,以身教代替言传,让他心中蛰伏之“仁”能在外面的触动下得以彰显。崔氏的这个方法,是不是在今天就不能用了呢?很显然并非如此。
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中国古代的帝王们多以孝治天下。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期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必须离职。因特殊原因国家强招丁忧的人为官,叫做“夺情”,从名称即可以看出,不守孝是何等不近人情。
今天的社会也许比以往更加需要信仰和原则。而对父母长辈、兄弟姐妹的爱惜之情,本身是一种心情自然产生的情感,亲人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孝道作为一种伦理思想,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儒学大家梁漱溟先生说,“(孝悌)本来与礼乐一样……礼乐的根本是无声之乐,无体之礼,即生命中之优美文雅。孝悌之根还是一个柔和的心理,亦即生命深处之优美文雅。”礼乐原本就是以人之心为源头的,孝悌亦然。
5.孝顺,人生成长的必修课
《现代汉语词典》对“孝顺”一词的解释是这样的:“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孝顺是孝心、孝敬、孝道的综合。孝顺不是简单的给钱给物,也不是单纯的心里面敬重,更不是体现于送终和祭祀时的规模和规章,孝顺既有报恩的情感成分,也有善己的责任成分。孝顺的情感和道德属性大于物质和礼仪属性。
我国古人甚重孝道,在孩子的启蒙读本中,关于“孝”的有很多,如《孝经》、《论语》等。子女必须孝敬养育自己的父母,家庭中的成年人必须孝敬曾经养育自己的老一辈,一代依赖一代,一代孝敬一代。所以,孔子认为孝道是人生义务,是人成长的必修课,是伦理道德的核心,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灵魂。
相传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一生弟子三千,其中贤弟子七十二。
这七十二人中有一个叫子路的人,在所有弟子当中,他以勇猛耿直闻名,而其自幼的孝行也常为孔子所称赞。
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一家人时常在外面采集野菜充饥。子路年迈的父母许久没有吃过饱饭了,总念叨着什么时候能吃上一顿米饭该多好啊!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子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子路突然想起山那边舅舅家里还比较富足,要是翻过那几道山到他家借点米,他们心疼我,就一定肯借,那父母的心愿不就可以满足了吗?于是,子路打定主意出发了。
他不顾山高路远,翻山越岭走了几十里路,从舅舅家借到一小袋米,又马不停蹄地往家赶。夜里看着满天的繁星,一个人走在漆黑的山路上还真有点害怕,可想到父母还在家里等着自己,子路又鼓起勇气,大步流星地朝前赶去。
回到家里,生火、洗锅、打水,蒸熟了米饭,自己一口也舍不得吃,连忙端给了父母。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一切疲劳,开心地笑了。
父母去世以后,子路南游到楚国。楚王非常敬佩他的学问和人品,给子路加封到拥有百辆车马的官位,使其家中积余下来的粮食达到万石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子路常常怀念双亲,感叹说:“真希望再同以前一样生活,吃藜藿等野菜,到百里之外的地方背回米来赡养父母双亲,可惜没有办法如愿以偿了。”孔子赞扬他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
正是由于子路的孝顺,才有了百里负米这样的孝行。这说明孝具有一种无形的力量,能让人有所作为。
一辆旅游大巴经过一个发生过地震的地方时,导游讲述了一个既悲伤又感人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大地震之后:很多房子都倒塌了,来自各个国家的救援部队都在寻找幸存下来的人。两天之后,救援部队在废墟中看到了令人吃惊的一幕——一个年轻的女人,手死死撑着地面,用背顶着多块石头。救援部队发现她的时候,她拼命喊着:“快救救我妈妈,我快撑不下去了。”在她用手和背撑起的小小空间里,她年迈的母亲躺在那里。
救援部队开始挪动她们周围的石头,希望尽快救出这对母女。石块很多,救援工作难以迅速展开,他们只能慢慢地搬走石块。
记者们拍下这个画面,女儿还在苦苦支撑,救援部队中很多人泪流满面,努力地挪开石头。很多居民都赶来了,放下手头的工作来帮助他们。
天很快就黑了,一天下来,救援部队终于救出老人,可是老人已经死去很久了。
这时,苦苦撑着的女儿问:“我妈妈还有呼吸吗?”
人们无声地流泪,但还是大声说着:“还活着,我们现在就送去医院急救,马上也要救你出来。”人们都清楚,如果女儿知道母亲已经没了呼吸,她的精神会一下子崩溃,再也支撑不下去,而她背上的石头就会将她压死,所以他们欺骗了她。女儿听后轻轻地笑了,之后她被救出送往医院。
第二天,所有的报道都讲述了这对母女的故事。
导游说:“我看到了关于那对母女的报道,从那以后每次来这个地方,我都会讲一遍这个关于爱的故事。”
正是因为对妈妈的爱,女儿才能坚定不移地撑着背上重重的石块。有孝心之人在奉行德义之时是出于良心和义务的需要,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为孝才变得珍贵。孝,会让人感动,也会让人感恩人伦关系中的得到和拥有。
古语云:德不孤,必有邻。孝,是人生的桂冠和荣耀。它构成了人的地位和身份,是一个人在信誉方面的全部财产。
孝源于一个人金子般的品行。人们总是更愿意帮助那些孝顺父母的人,因为这样的人更值得尊重。同时,孝是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根纽带,是家庭关系和睦的催化剂。
孝并不是要我们无私奉献和牺牲,孝顺父母与完成自己的人生愿望并不矛盾,我们在人生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既可以孝顺父母,又可以完善自我。
孩提和成长时期,听父母话、好好学习,让父母省心就是孝顺;成家立业了,夫妻和睦、遵纪守信、敬业向上,让父母放心就是孝顺;再后来,父母生病时能得到及时的问候和救治、行动不便时能得到应有的关照和护理、孤独寂寞时能得到子女常回家看看陪老人聊聊天……让父母开心就是孝顺;而在父母有生之年能够尽力帮助其实现各自的夙愿,当他们寿终正寝时可以瞑目安心就是孝顺。
幼年时候的健康聪明,上学时期的好学勤奋,工作后的踏实敬业,这些也都是孝顺的方式;在天冷时为父母倒一杯茶,在他们孤独时送上一句暖心的话,父母生日时一句简单的祝福……这些也是我们力所能及的孝顺。
在这些点点滴滴的行动中,我们付出了感情,便能体会到付出的快乐以及被人信赖的幸福感。当我们可以让父母引以为傲的时候,我们面对困难会更加从容;当我们理解父母的困难时,我们也避免了亲人之间的相互抱怨——孝是一门真正教会我们如何对待亲人、朋友的课,和上学时学习的那些科学知识、人文常识一样重要。
“孝顺”既是人生路上的一门必修课、一道必答题,也是我们人生中必须经历的考验,不论你出生在怎样的家庭,父母是否健在,处于什么年龄、何种职业,你都在学习这门课的路上。
6.年龄不是孝顺的“屏障”
很多人认为,孝顺父母是将来的事,跟现在没有关系,等以后长大了,我们能独立了再孝顺父母,现在正是享受父母慈爱的时候,不需要考虑孝顺。这种想法看起来很有道理,实则误解了孝的含义。孝顺不仅仅是供养父母的吃穿住行,最重要的是善待父母,理解他们,关心他们。理解和关心不是长大之后才有能力做的事,年龄不是孝顺的分界线。从孩提时代起我们就要形成孝顺的意识,从小事做起,从关心做起,从爱做起。
三国时期的陆绩,是当时著名的科学家、天文学家。陆绩自小爱读书,聪明伶俐,其父陆康十分注重对他进行孝道教育。因此,陆绩不仅通晓天文、历算等各方面的知识,还是个十分孝顺的人。
陆绩六岁的时候,随父亲陆康到九江拜见袁术。一见面,陆绩便表现得落落大方,跟袁术谈天说地,不亦乐乎,十分讨袁术的喜欢,袁术在开心之余,还不时惊叹他的才学,于是就像对待成年客人那样给他赐座,还吩咐下人拿来很多橘子让陆绩吃。
陆绩一看这么多橘子,十分开心地吃起来,趁着袁术跟父亲陆康聊得开心的时候,还悄悄地往怀里塞了两个橘子。
等到告别之际,袁术让陆绩再拿些橘子在路上吃,陆绩摇摇头说自己不吃了,但没想到,这时候他藏在怀里的橘子却滚落到地上,袁术一看,不禁大笑:“原来已经拿过了呀,这小孩子真好玩。来我家做客,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啊。”
没想到陆绩神色自若地告诉袁术,他母亲喜欢吃橘子,这是特地给母亲捎回去的。
袁术不禁感到更惊奇了,他没想到陆绩这么小的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真是难得。
其实,孝顺不分年龄,不分长幼,自古依然。
圣诞节时,李罗的儿子送他一辆新车。圣诞节当天,李罗离开办公室时,一个男孩绕着那辆闪闪发亮的新车,十分赞叹地问:“先生,这是你的车?”
李罗点点头:“这是我儿子送给我的圣诞节礼物。”男孩满脸惊讶,支支吾吾地说:“你是说这是你儿子送的礼物,没花你半毛钱?我也好希望能……”
“我希望自己能成为送车给父母的孩子。”男孩继续说。
李罗惊愕地看着那男孩,冲口而出邀请他:“你要不要坐我的车去兜风?”
男孩兴高采烈地坐上车,绕了一小段路之后,那孩子眼中充满兴奋地说:“先生,你能不能把车子开到我家门前?”
李罗微笑,他心想那男孩必定是要向邻居炫耀,让大家知道他坐了一部大车子回家,没想到李罗这次猜错了。“你能不能把车子停在那两个阶梯前?”男孩要求。
男孩跑上了阶梯,过了一会儿李罗听到他回来的声音,但动作似乎有些缓慢。原来他带着跛脚的父亲出来,将他安置在台阶上,紧紧地抱着他,指着那辆新车。
只听那男孩告诉父亲:“爸爸,这就是我刚才在楼上告诉你的那辆新车。这是李罗他儿子送给他的哦!将来我也会送给你一辆这样的车,到时候你便能去看看那些挂在窗口上的圣诞节漂亮饰品了。”
李罗走下车子,将跛脚父亲扶到车子的前座。高兴的父亲坐上车子,坐在儿子的旁边。就这样他们三人开始了一次令人难忘的假日兜风。
小男孩简单真挚的话语,相信给了很多人深刻的感触和启发。孝顺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一种感情,它不仅仅是快乐的源泉,而且还是难能可贵、千金不换的宝物。
有一个父亲,独自抚养一个七岁的小男孩。每当孩子和朋友玩耍受伤回来,他对过世妻子留下的缺憾,便感受尤深,心底不免非常难过。这是他留下孩子出差当天发生的事。因为要赶火车,父亲没时间陪孩子吃早餐,便匆匆离开了家。父亲一路上担心着孩子有没有吃饭,会不会哭,心里老是放不下。即使抵达了出差地点,也不时打电话回家,而孩子总是很懂事,让他不要担心。因为心里牵挂不安,父亲草草处理完事情踏上归途。回到家时孩子已经熟睡了,他这才松了一口气。旅途上的疲惫让他全身无力,正准备就寝时,却发现棉被下面,竟然有一碗打翻了的泡面!
“这孩子!”他在盛怒之下朝熟睡儿子的屁股一阵狠打。
“为什么这么不乖,惹爸爸生气?你这样调皮,把棉被弄湿要给谁洗?”这是妻子过世之后,他第一次责罚孩子。
“我没有……”孩子抽泣着解释,“我没有调皮,这……这是给爸爸吃的晚餐。”
原来孩子为了配合父亲回家的时间,特地泡了两碗泡面,一碗自己吃,另一碗留给父亲。可是因为怕爸爸那碗面凉掉,所以放进了棉被底下保温。
父亲听了,紧紧抱住孩子。看着碗里剩下那一半已经泡涨的面,他说道:“啊!孩子,这是世上最最美味的泡面啊!”
故事中的这个孩子才七岁,就知道心疼自己的父亲,为父亲分忧,难怪父亲会被孩子的孝心所感动。孝心是不分年龄的,孩子只有从小培养,长大后才会有真正的孝心。
有些人常常想,孝顺父母是将来的事,跟现在没有关系,等以后长大了,我们能独立了再孝顺父母,现在正是享受父母爱的时候,不需要考虑孝顺。这种想法看起来很有道理,实则误解了孝的含义。孝顺不仅仅是供养父母吃穿住行,最重要的是善待父母,理解他们,关心他们。
7.人之行,莫大于孝
从前,在波罗奈国有一个穷人,虽然只有一个儿子,但孙子却很多。当时到处闹饥荒,家里根本吃不上饭,儿子就把父亲抛弃了,只养活自己的孩子。有邻居问起来:“你父母哪里去了?”他说:“我父母年纪大了,死亡是他们早晚的归宿,所以我就拋弃了他们,用他们的那份口粮来养活我的孩子。”邻居觉得有道理,也照着办了。大家辗转相告,这种做法迅速风行起来,波罗奈国从此也就成为了一个弃老国。
有一位长者的儿子听到这事,认为拋弃老人是很不对的,就想办法来遏制这个做法。他在地下修了一间房屋,先让自己的父亲住在里面,每天供给很好的饮食,还找来很多书,让父亲可以用读书来度过晚年。
儿子苦思冥想:“谁能和我一起,来遏制这个做法呢?”他的善良感动了一个天神,这个天神告诉他:“我来帮助你吧。”
波罗奈国国王接连几天做噩梦,头痛得要命。医生过来诊断,没有人能够知道国王得了什么病。一天夜里,国王在梦里听到天神说:“你不过头痛罢了,就难受成这个样子,如果七天以后我把你的脑袋打成七块呢?我问你四个问题,给你七天时间,你要是回答不了,我就把你的脑袋打成七块。如果再过七天,你还是回答不了,我就把你的国家分成十四块。”
国王一下子惊醒过来,赶紧点上灯。他发现床头有一个纸条,上面写着:“一、什么是最宝贵的财物?二、什么是最大的快乐?三、什么最有味道?四、什么寿命最长?”他开始苦思冥想,怎么也琢磨不透答案。拉开窗,慢慢天发白了,待会儿,太阳升起来了。国王赶紧向满朝大臣寻求这四个问题的答案。五天过去了,竟然没有任何人能够给出答案。国王把这纸条贴在宫外,向全国寻找能够回答问题的人。
长者的儿子揭了纸条,回去问他的父亲,他父亲写道:“信义是最宝贵的财物;学习是最大的快乐;真话的味道最好;智慧的寿命最长。”他把答案呈给国王,国王夜里转达给了天神,天神非常欢喜,国王也非常高兴。国王就把长者的儿子找来,问:“你怎么知道答案的?”
他回答说:“我不敢说。”
国王说:“既然真话的味道最好,你就只管说真话吧,只要是真话,我就可以给你要求的任何赏赐。”
他回答说:“我不奢望大王给我赏赐,只是希望您不要治我的罪。事实上,拯救了大王,拯救了整个国家,让天神欢喜的人,不是我,而是我的父亲,他给我这个答案,让我送给您的。”
国王问:“你的父亲在哪里?”
他回答说:“他年纪很大了,藏在我家的密室里。父母对我的恩情犹如天地、太阳和空气。母亲怀胎十月,经历痛苦分娩下我,哺乳养育我,让我能够长大成人,这都是父母的恩情啊。他们让我能够独立生活,教我为人处事的道理,我现在即使左肩担着我的父亲,右肩担着我的母亲,行走一百年,用我全部的财物和心血奉养他们,也不足报答他们的恩情啊。”
国王想了想说:“你说的有道理,你希望得到什么赏赐?”
他回答说:“请大王禁止遗弃老人的不合理的做法吧。这样我就可以把父亲接到阳光下生活,努力向他学习智慧。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变老的,我们每一个人也都不希望自己将来被儿女抛弃。请大王禁止这条遗弃老人的不合理的做法吧。”
国王意识到了自己国家的奇怪风气,当即宣布:“每个人都要向父母学习智慧。不孝敬父母的,必须判重刑。”
从此,国王的头痛病也好了。
孝敬父母是为人子女之本分,做人不可丢失孝悌的本分。父母给了孩子生命,又把他们培养成人,在这漫长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艰辛,也付出了许多爱。在每个孩子的生命历程中,没有任何一个人会像父母那样给予他们这种无私的爱,也没有任何一种付出像父母对儿女的付出那样心甘情愿,我们要做的就是用一颗孝心来回报父母。
小磊是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一天中午放学,他从一家商店经过,橱窗里的一件商品使他怦然心动。他趴在玻璃上看价格,五十元,太贵了,这几乎是他们全家人一个月的开销。
他站在那儿踌躇了一会儿,还是推开这家商店的门走了进去,指着那件商品对店主说:“我想买那件商品,不过,我现在没有钱,请您留着先别卖好吗?”
“好吧!”店主看着这个一脸诚恳的男孩,微笑地答应了他的请求。
他很有礼貌地告别店主,走出了商店。
他走着走着,拐进一条小巷,忽然看见从一个大门里扔出好几个纸箱子。他突然想起了什么,连忙走过去看仔细。原来这里是水果批发市场的后门,每天有大量的水果被运到这里,再销往各处,在重新包装的时候,就会扔掉很多废纸箱。他捡了几个废纸箱,拿到废品收购站去卖了。回家的路上,他的手里紧紧地攥着一个一角钱的硬币,生怕掉了。
回到家,他把硬币放在一个小铁盒里,又把小铁盒藏在墙角米缸的后边。这时,母亲叫他吃饭,他答应了一声便走进厨房。爸爸刚从工地上回来,妈妈已经摆好了饭菜。妈妈自从去年生病动了手术后,身体一直很虚弱,不能上班,每天在家里洗衣做饭,还要描鞋样挣钱,十分辛苦。
每天放学后,他总是一路跑着回家,写完作业,干完妈妈交代的家务活儿,然后走街串巷去捡纸箱或可乐瓶。冬天来了,天气十分寒冷,喝饮料的人也少了,有时候他找了好久也没有捡到多少,可是他依然坚持了下来,因为一想到橱窗里的那件商品,他心里就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到了第二年的一天,一大早,他就把藏在米缸后边的小铁盒取出来,把里边的硬币都倒出来,用发抖的手仔细数了一遍,仍然不放心,又仔细数了一遍。他差点惊呼出来,只差一角二分就凑够五十元了!于是,他心里默默祝愿着今天能捡到足够的纸箱和可乐瓶。
夕阳下去的时候,他正扛着纸箱子急匆匆地往废品收购站赶。此时,收购站的那位伯伯已经准备关门了。他着急地叫道:“伯伯,请您先别关门!”那人转身看见呼哧呼哧喘气的小男孩说:“明天再来吧!孩子!”“不行啦!伯伯,请您帮帮我,我今天一定要卖出去!”听着这个已经是老顾客的小男孩的焦急请求,那位伯伯很不忍心地拉开关了一半的门。
“孩子,你干吗这么急着用钱?”伯伯好奇地问。
“对不起,这是我的秘密,现在还不能告诉您。”他笑了笑,不肯说。
拿到两个一角钱的硬币后,他便飞也似的跑回家,取出小铁盒,然后又匆匆地跑到那家商店,还好,商店还没有关门。他二话没说,便把所有的硬币、毛票倒在柜台上。
他又一口气跑回家,看见妈妈正在厨房里忙碌。他迫不及待地走到妈妈面前,将自己用半年多的心血换来的珍宝放在妈妈的手里说:“妈妈,生日快乐!”妈妈很惊讶,她轻轻打开包装纸,里面包着一个红色绒布的首饰盒,盒内放着一枚百合花的胸针。妈妈热泪盈眶,这枚胸针是她收到的少数几个礼物中最珍贵的一个,她一把将儿子紧紧搂在怀里,感动得泪流满面。
很多人并不觉得自己对父母不好,也没有丝毫的不安。但是每个人都有老了的时候,也往往到那时才能意识到父母一直以来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也才懂得反省自己当时做得够不够。
生命最公平的地方在于,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童年、青年、中年和老年,我们迟早会经历父母那一辈人经历过的心理变化,感到自己渐渐衰老无用,那个时候我们就会知道自己年轻的时候做得对不对,我们的内心也才能真正给自己一个评判。而那时,我们才知道,人之行,莫大于孝。
8.孝的精髓在于“诚”
毫无疑问,爱的确是这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爱的精髓在于一个“诚”字。无论父母怎么对你,我们都要怀着一颗敬爱的心去孝顺他们,温暖他们。这种“诚意”往往能换回一家人的和睦和长久的幸福。
清代江苏省崇明县,有一位吴姓老人,生了四个儿子,后来家中一贫如洗,不得已,只得卖子求生。那四个儿子都在富人家中当奴仆,长大以后,才赎身自立,各自娶了妻子。他们并没有忘记父母,于是千方百计地寻找到父母兄弟,大家团圆在一起。
兄弟们聚在一起,商量起来:“我们从小骨肉分离,受尽了苦,现在好不容易聚在一起,一定要好好奉养父母,再也不要分开了。”起初,他们奉养父母,是一月轮流一次。可是儿媳们说:“一月一轮,必定经过三个月后,才有侍候父母的机会,这样对父母太疏远,应当一天一轮才好。”后来又觉得一天一轮,还是要经过三天以后,才能奉养父母,仍是太疏远,一餐一轮应当更好。从此以后,他们改为每餐轮流,譬如早餐在老大家,午餐就到老二家,晚餐到老三家,明天早餐就到最小的儿子老四家里,这样周而复始的轮流奉养父母。每个月的五号和十号,四个儿子会共同操办一桌丰盛的酒食,让父母面南而坐,四个儿子及孙子们坐在东面,四个媳妇及孙媳们坐在西面,大家依次向吴老夫妇祝酒敬菜。儿子们还为老人做了一个木橱,每家都要在橱中放一串钱。这样,老人每次吃完饭,就回头在橱中取一些钱,到集市上去买自己喜爱的水果和糖饼吃。四个儿子每天源源不断地把钱补进去,所以橱中的钱从来没有匮乏的时候。
老人空闲的时候,常到知己朋友家中去玩,有时候与朋友一同下棋,有时与朋友一同打牌。他的儿子们知道老人家玩的地方,暗暗地送几百文钱给老人的朋友,请朋友故意把钱输给老人,老人赢了钱,洋洋得意,回家津津乐道地告诉孙儿们,或买玩具给孙儿娱乐,并不知道赢得的钱,就是自己儿子的,因此整天乐而忘忧,全家洋溢着一团喜气。
当老人九十九岁的时候,老太太九十七岁,长子七十七岁,次子七十六岁,三子、四子也都已须发斑白。儿子们仍像以前一样孝顺老人。这时,家里已经是五世同堂的大家庭了,光曾孙和玄孙就有二十多个。家里人个个都像四个儿子一样孝敬自己的父母。小家伙们蹦来蹦去,老人们其乐融融,尽情享受着天伦之乐。
看到这样幸福的家庭,刘兆专门给吴老人题写了一副门联:“百龄夫妇齐眉,五世儿孙绕膝。”
孝并不是说说孝的文章或孝的故事,孝更在于行者中的真诚。
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父母给了我们最多的爱,我们也应回报他们最诚挚的爱。爱在一些平凡的小事中散发光芒,它体现在一个“诚”字上才显得越发珍贵。
刚吃过晚饭,母亲正在厨房里忙着。女儿不时推开哥哥的房门进进出出,样子还挺神秘。不一会儿,儿子就显得有些不耐烦了。
“你今天真讨厌,我还要做功课呢,难道你不知道自己去问妈妈吗?”
女儿有些低声下气地央求着哥哥:“不行啊,这件事情绝对不可以让妈妈知道。”
过了没多久,女儿两手背在身后,笑眯眯地来到母亲的面前说:“妈妈,明天是您的生日,我做了一个算命袋送给您。它很灵的,可以预测您以后的命运哦!”
接着,女儿递给母亲一个厚纸板做成的袋子。袋子上有三个用红色彩笔写成的字——算命袋,字的旁边还画了几朵小花儿。在袋子里放着五支折叠得严严实实的纸签。
“妈妈您抽抽看嘛,试一试运气好不好。”女儿有些迫不及待地对母亲说。
母亲看着女儿认真的表情,不忍拒绝,便抽了一支,拆开来一看:“你以后会有一个非常体贴你的丈夫。”
“哇!”母亲故作惊喜地叫了起来,“这可是我一生中最期待的事情,没想到真的变成了现实。果然十分灵!”女儿听了母亲的话,满脸的兴奋,她拉着妈妈的手又说:“妈妈加油哦,说不定还有更好的运气在后面等着您呢。”
于是,母亲亲手一张一张地打开了女儿算命袋里的纸签:
“你将来会有一幢漂亮的房子。”
“你会年轻美丽,并且永远永远永远都不会变老。”
“你会活到100岁。”
当母亲拆开最后一张纸签时,她的眼睛开始潮湿了:“你的女儿一定非常非常孝顺你。等你很老很老的时候,牙齿全部掉光了,她会用小火慢慢地áo稀饭给你吃。”
这时,女儿的脸更红了,头低得看不见:“我不会写那个字,哥哥也不告诉我,所以只好用拼音代替了。”
小女孩给了母亲最好的孝顺,那就是希望母亲未来幸福快乐,并许诺母亲“自己一定会是一个孝顺的女儿,将来会好好地奉养她”,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的,是忠于内心的最深的情感。
爱是最美丽的语言,有人用歌声表达爱,有人用文章表达爱,无论怎样表达,都要记得回报父母的爱。
老人们为子女含辛茹苦一辈子,即使子女们长大成人,也丝毫不减他们对子女的爱,我们也应回报父母那颗真诚的心,这样才不辜负父母对我们的恩情。
诚孝是萦绕于心,挥之不去的,像儿童般对于父母的眷顾、热爱是无时无刻的真情流露,是终其一生难以无憾的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