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一孝千金——有父母的地方才是天堂

1.妈妈是全世界相通的语言

据说,在南方有一种叫青蚨的虫。你把它抓来,用母虫的血涂八十一枚铜钱,另外,再取子虫的血涂另外八十一枚。涂完以后,你就可以把涂了母虫的八十一枚钱拿去买东西,再留下涂了子虫血的钱在家里。过了不久,你就会发现,你花掉的钱很神秘的又一个一个地飞了回来。

如果反过来,把涂子虫血的钱用掉,母钱留住,用掉的钱也一样不会出错地飞回来。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中国人看到母子相依的天性,想到青蚨这种虫也是一样,不管你把一对母子怎样分开,它们总会想尽办法相遇的。生前如此,此后也必然如此。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这样悲壮的事情,例如,动物界中很多“母亲”都有着用生命哺育孩子的本能,日本的红螯蛛是伟大母亲中的杰出代表,小螯蛛出世后,就爬到雌蛛的身上,开始啮咬自己的妈妈。令人惊讶的是雌红螯蛛并不反抗,也不逃跑,默默地忍受自己孩子的撕咬,直到生命的结束。

生命是生物存活的方式。然而,母蜘蛛为了子女的存活,却心甘情愿地放弃自己的生命。母蜘蛛心甘情愿地充当儿女的第一个猎物,儿女在吃母亲的过程中学会捕猎。在这样的方式中,小蜘蛛获得了独立生存的能力,得以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去。在被子女啮食的过程中,母蜘蛛也有撕心裂肺的痛楚,但是,母爱的力量支持着她,让她坚持下去,直到被子女们活活吞噬,才完成了做母亲的伟大使命。

动物的母爱是本能的,没有选择,没有退却,只有大自然的生存法则,只有一代一代的生命繁衍。没有这种舍己为子女的母爱,红螯蛛的种类或许早已绝迹。母蜘蛛以自己的生命来完成种族的传递,也亲身示范了母亲的无畏和奉献。继它之后,是无数只红螯蛛,它们也以同样的方式承传着,一代又一代。

生命之中,总有两个人将我们支撑,总有一种爱让我们心醉。亲情是一种无私的爱,人世间万千情感都是由它衍生而来的。

她给电视台栏目组写信,前前后后共写了16封。她说,她想参加蹦极比赛,一定要参加!电视台的工作人员被她打动了,可还是客气地一一回绝。她的条件,离参赛要求太远。

52米高台上的母爱使她又将电话打进去,一次又一次,第21次时,电视台的人终于不再忍心拒绝她。可那却并不代表他们不会担忧。51岁,他们的节目播出史上年纪最大的参赛选手,一位看上去弱不禁风的老妈妈,却要同那些一二十岁的年轻人一样,挑战身体与心理的极限。

2009年2月15日,湖南卫视《勇往直前》节目现场,她一出现,围观者一片哗然。走路都已略显蹒跚的她,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一点点向52米的高度靠近。大家听到了她的气喘,也明显看到随着高度的增加,她的双腿在打颤。“阿姨,如果现在您后悔,要求退赛,还来得及!”热心的主持人一遍又一遍地提醒她。她长长吁了一口气,坚定地向着52米高台的边缘走去……

“孩子,你看看妈妈,已替你站在高台上了,妈妈去替你完成心愿,孩子,你听到了吗?”那近乎凄怆又满怀热切的呼喊,是她站在高台边缘时冲着流云和风喊的。眼泪淌满了她的脸。

奇迹,也在那一刻发生。千里之外的病房里,电视机前面的病床上,那位昏睡了一千多个日夜的年轻女孩,她听到了妈妈的呼唤。她的眼睑微动,继而又费了好大的力,试图努力去睁开……她的喉咙里发出“咕嘟”声,两行清清的泪,缓缓地顺着她的脸颊流下。

女孩叫青果,是高台上那位老妈妈最心爱的女儿。三年前,青果还是命运的宠儿,18岁的花样年华,就拿到了让人无比羡慕的出国护照。她成了去澳大利亚的公费留学生。可那场意外,来得太让人措手不及。就在青果出国前夕,一场车祸夺走了那个家庭所有的幸福。经过一番抢救,青果的命保住了,却意外地把自己的过往全部丢失。她患了癫痫性失忆症。面对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妈妈,她一遍又一遍无助地问:“你是谁?为什么会在我家里?”曾经聪明乖巧的女儿不见了。她不得不逼着自己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从零开始,翻找与女儿生活的点点滴滴,不断启发她,可面对她一遍又一遍耐心的提示,女儿眼里仍一片茫然,直到那个人的出现。

那天,女儿同往常一样坐在电视机前,电视中播出的是一档挑战极限的蹦极运动,当那个年轻的小伙子从高台上大声呼喊着“妈妈,我来了”,继而像一只小鸟一样从高空飞下来时,沉默多日的女儿忽然兴奋了:“妈妈,我想起来了,我知道他在做什么。”也就是从那天起,她才知道,去高台上挑战自己,一直是女儿心底的愿望。

就这样她开始关注这项运动,她买了好多关于蹦极的片子,一遍遍陪着女儿看,期待命运之神再次垂青。可她的梦很快被现实打碎。女儿再次发病,之后不能看电视,也不能同她讲话。无论她趴在女儿的床边,呢喃上千万声“宝贝”,沉睡的女儿都不回应。可她不愿放弃,她试了所有办法,却毫无效果。

去蹦极,便成了她为赢回女儿的一个赌注。年龄太大,身体状况也不符,心脏不好,血压也高,还有致命的恐高症,更没有时间去接受严格的赛前训练,她就那么赤手空拳地要求上阵,16封信,21通电话,她终于如愿以偿,站在了高台上。

这段比赛背后的故事,让现场的观众动容,一颗颗心也紧绷起来。“只要孩子能醒,就算搭上老命,我也愿意!”主持人最后一次询问是否退赛,她已蒙上眼罩,勇敢地走向高台的边缘。

“一、二、三……”随着主持人的计数,比赛现场却出现了让所有人意外的一幕。随着那声“三”字的尘埃落定,她忽然轻轻地向后倒下去……竟是主持人故意将她轻轻推倒在地的。

节目的最后,主持人含着眼泪说:“我们不想让这位伟大的母亲去冒险,因为我们相信,就算她没有跳下去,她的女儿,包括我们所有的人,也已感受到了那份52米高台上的母爱!

我们从小就会背诵孟郊的一首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首《游子吟》正说出,儿女永远也走不出父母的视线,无论他们走得多远,离开家多久,都是父母心头最牵挂的人。既然如此,我们怎么不能珍惜自己的父母,感激他们的爱呢?

1998年,杨澜在美国参访了诺贝尔奖华裔得主崔琦,在说起崔琦离家求学,从此与父母永别的事情时,杨澜问了崔琦一个这样的问题:“你在12岁那年,如果你不外出读书,结果会怎样?”

大家本来都以为他会说,那我也许会在河南农村种地了,更不会得到诺贝尔奖了,但出乎所有人意料,崔琦眼中含泪,他难过地说:“如果我不出来,三年困难时期我的父母就不会死。”杨澜也流泪了。这样一个感动的时候,杨澜很希望那两个美国的摄影师给这个场景一个特写,但是她并没有奢望那么多,因为那两个摄影师压根不懂中文,估计很难知道她和崔琦在谈什么。

但在重放这段摄影时,杨澜惊奇地发现,那两个美国的摄影师给了这个场景一个特写,对此杨澜很意外,她惊奇地问他们怎么知道这个时候给个特写,毕竟他们不懂中文,那两个摄影师回答,你们不是在谈论妈妈吗?要知道,妈妈这两个字在全世界都是相通的呀。

崔琦对母亲的深切怀念感动了全世界,他的母亲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崔琦出生在中国河南省平顶山宝丰县肖旗乡范庄村一个农民家庭里,当时母亲已经37岁,而崔琦的父亲那时候已经42岁了,虽然是老来得子,但是崔琦的母亲对他并不娇惯,在崔琦稍微大点之后,母亲就让他帮助家里干活,而且还时时教育他要真诚待人。母亲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崔琦,这为他以后的好性格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崔琦的母亲不但在如何做人上教导崔琦,她还十分重视崔琦的教育问题。在崔琦小学毕业之后,由于当地迟迟没有成立中学,被孩子教育问题急坏了的母亲毅然决定让儿子到外地读书。

1951年母亲毅然决定让他到外地读书。这年秋天,三姐崔璐领着崔琦来到北京的大姐崔颖处,然后在三舅和两年前已在香港定居的二姐崔珂的帮助下,姐弟俩通过合法手续抵达香港,崔琦随即进入香港培正中学读书。崔琦在香港读书期间,因为语言交流不便及生活艰难等诸多原因,强烈思念在家乡的母亲,两次写信给母亲要求回老家。母亲收到信后,通过别人告诉崔琦不要想家,好好读书求学才是对父母亲最大的安慰。崔琦刻苦攻读,靠全额奖学金完成中学学业,并于1958年获得美国全额资助,进入伊利诺斯州一所教会学校。

这时,他的父亲崔长生已身患重病,卧床不起。作为唯一的儿子,崔琦本应回国为父尽孝,但母亲却始终对他隐瞒了这件事,直到1959年夏天父亲去世,母亲都没对他透露一点儿消息。在这之后的9年间,母亲不管自己受多大的罪,甚至在81岁高龄时住茅草庵,都没有影响儿子的学业。1967年,崔琦在芝加哥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远在家乡的母亲知道后,高兴地合不拢嘴,虽然她并不知道博士学位是什么。一年后,老人在对儿子的思念和为儿子骄傲的复杂心情中离世……

这样的一位母亲,儿子怎么能不思念她,世人怎么能不为之动容?天下的父母都是这样的,都有一颗爱子的心,我们要理解他们。可是,现在有很多人却看不到父母对自己的一片苦心。和爸爸妈妈谈着话,稍不如意就摔门而出;平常在家里四体不勤,很少体谅父母的辛苦,替他们分担家务。

父母给了孩子生命,又将他们培养成人。在这漫长的过程中父母经历了许多艰辛,付出了许多爱。在每个孩子的生命历程中,没有任何一个人会像父母那样给予他们这种无私的爱,也没有任何一种付出像父母对儿女的付出一样心甘情愿,所以我们要理解父母的爱,并以自己的爱来回报他们。

2.母乳,爱的甘泉

母亲十月怀胎的孕育,我们才得以降临到这个世界上。从蹒跚学步,到奔跑前行,我们慢慢成长着,我们强壮了,独立了,可以离开母亲闯世界谋生活了,而母亲却在生活的磨砺与岁月的沧桑中渐渐衰老。于是,我们开始在忙碌中渐渐远离母亲,却忽略了母亲已经开始走向疲弱与孤独,生活也变得寂寞与黯淡。

曾经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每一个母亲曾经都是一个漂亮的仙女,有一件漂亮的衣裳。当她们决定要做某个孩子的母亲,呵护某个生命的时候,就会褪去这件衣裳,变成一个普通的女子,平淡无奇一辈子。

可是,她们甘愿自己走向平淡,却在平淡中一次又一次诠释着生命,一次又一次地向世人展现着生命的姿势。母亲对我们的恩情永世难忘,即使我们用最虔诚的感恩,也不会报答完她对我们的养育之恩。

翟俊杰和妻子都是部队文艺工作者。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一段非常时期,部队要求很严,那时人们的奉献精神和纪律性也强。翟俊杰的大女儿就是在那个特殊时期出生的,女儿出生后只吃了三个月奶水。由于工作需要,妻子必须要在这个时候回部队,而三个月大的女儿则被迫断奶。根据医生的指导,妻子到中药店买来一种叫大麦芽的中药,据医生说把这种药熬成汤喝下去,就能把奶水一点一点逼回去。对于正在哺乳期的女人,这是很痛苦的事:自己的身体要忍受疼痛的折磨不说,看到嗷嗷待哺的孩子有奶不能吃,妻子的心里更是备受熬煎。看到妻子和孩子都在受苦,翟俊杰心里也酸酸的,而妻子依依不舍的这一幕,也像烙印一样刻在他的心里。

两年半之后,他们的儿子出生了。这一次的形势更严峻,儿子只吃了两个月奶水,妻子又要回部队。为了工作,妻子还是用大麦芽汤把奶水逼回去。而这次断奶意味着妻子以后再也不可能有奶水了。于是,在妻子胀痛难忍用吸奶器吸出一些奶水以后,翟俊杰找了三个装青霉素的小瓶,洗干净后,把吸奶器里的奶水放了进去,用蜡胶布密封保存。一瓶写上翟小乐存念,一瓶写上翟小兴存念,另一瓶他与妻子永久保存。

每位拉扯孩子的父母都会有这样的体会,总觉得眨眼的工夫,孩子就已经长大成人了,时间仿佛安了车轮一般,飞逝而过。转眼间,女儿翟小乐到了婚嫁的年龄。女儿结婚时,翟俊杰对女儿说:“你结婚,爸爸要送你一件礼物。”女儿说:“我什么都不缺,我不要你们的钱,你们也不必给我什么东西。”翟俊杰说:“这件东西你一定要收下。”说着,他就拿出了当初那个密封的小瓶。看着瓶子里血红色的液体,翟小乐有些不明所以,她不知道这一小瓶的液体对她意味着什么。可是当爸爸告诉她,这是妈妈20年前的奶水时,翟小乐一下子愣住了,她没有接过瓶子,而是冲着这小瓶奶水扑通一声跪了下去,泣不成声。

事隔多年,翟俊杰怎么也没有想到,当他从箱底拿出珍藏的小瓶时,白色的奶水竟然变成了血红色。那一刹那,他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内心暗潮汹涌的翟俊杰拿着小瓶,想了很多:母亲的奶水果真是用血凝成的啊!原来自己也是喝着母亲的血长大的。那么,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不是金银财宝,而是母乳。

那一刻,翟俊杰泪流满面。

多数人只知道自己是吸吮着母亲的乳汁长大的,至于母亲的乳汁是什么滋味,我想,几乎没有人甚至根本就不可能有人知道,没有人回忆得起。那时的我们是懵懂的,呕心沥血喂养我们的母亲从没想过要得到什么回报。

不是每一对父母都像翟俊杰夫妻那样细心地保存一小瓶奶水,更是鲜有人知道一瓶奶水在多年以后会变作血水。今天的我们已无法重新咂磨儿时奶水的滋味,在我们记忆的史册上也无法保存当年那一段伟大的历史。

一对夫妇是登山运动员,为了庆贺他们的儿子一周岁生日,他们决定背着儿子登上7000米的雪山。

他们特意选定了一个阳光灿烂的好日子,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就踏上了征程。刚天亮时天气一如预报中的一样,太阳当空,没有风,没有半片云彩。夫妇俩很轻松地登上了5000米的高度。

然而,就在他们稍事休息准备向新的高度进发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风云突起,一时间狂风大作,雪花飞舞,气温陡降至零下40℃。最要命的是,由于他们完全相信天气预报,从而忽略了携带至关重要的定位仪。由于风势太大,能见度不足一米,上或下都意味着危险甚至死亡。两人无奈,情急之中找到一个洞,只好进洞暂时躲避风雪。

气温继续下降,妻子怀中的孩子被冻得嘴唇发紫,最主要的是他要吃奶。要知道在如此低温的环境下,任何一寸裸露在外的皮肤都会导致迅速地降低体温,时间一长就会有生命的危险。怎么办?孩子的哭声越来越弱,他很快就会因为缺少食物而被冻饿而死。

丈夫制止了妻子几次要喂奶的要求,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妻子被冻死。然而如果不给孩子喂奶,孩子就会很快死去。妻子哀求丈夫:“就喂一次!”

丈夫把妻子和孩子揽在怀中。尽管如此,喂过一次奶的妻子体温下降了两度,她的体能受到了严重损耗。

由于缺少定位仪,漫天风雪中救援人员根本找不到他们的位置,这意味着风如果不停他们就没有获救的希望。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失,孩子需要一次一次地喂奶,妻子的体温在一次又一次地下降。在这个风雪狂舞的5000米高山上,妻子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极为简单而现在却无比艰难的喂奶动作,她的生命在一次又一次的喂奶中一点点地消逝。

3天后,当救援人员赶到时,丈夫已冻昏在妻子的身旁,而他的妻子——那位伟大的母亲已被冻成一尊雕塑,而她依然保持着喂奶的姿势屹立不倒。她的儿子,她用生命哺育着的孩子正在丈夫怀里安然地睡眠,他脸色红润,神态安详。被伟大的生命的爱包裹的孩子,他是否知道他有一位伟大的母亲,他的母亲可以超越5000米的高山而在风雪之中塑造生命。

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母亲、妻子,丈夫决定将妻子最后的姿势铸成铜像,并且告诉孩子,一个平凡的姿势只要倾注了生命的爱便可以伟大并且抵达永恒。

我们有理由相信,天下所有的母亲在这个时候都会这样选择,这就是母爱,这就是母亲能给我们其他人所做不到的东西。

可以说,在我们没有完全的自理能力的时候,都一直是从母亲那里索取,而母亲则是无怨无悔,持续地为我们默默付出。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缺失了如古人一般赤诚的孝心。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会慷慨资助远方的人,却忽略了身边需要帮助的人;我们可能会对帮助过自己的朋友感激涕零,却对父母的付出熟视无睹。

我们从哪里来?是谁赐予我们生命?又是谁含辛茹苦地养育我们?是我们的父母,要记住,树无根不成材,人无根不成人,父母就是我们的根。因为有了父母,我们才得以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才得以拥有财富和幸福,所以我们要尽孝道,用孝心报答父母的养育深恩。

3.父爱是一部震撼心灵的巨著

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将我们支撑,总有一种爱让我们心痛。

这个人就是父亲,这种爱就是父爱。

那一年在高考落榜之后,他怀揣着家中仅有的300元钱(这是父亲忍痛卖掉一缸麦子换来的),只身一人踏上了南下打工的列车。

他费尽了许多周折,才在一家个体印刷厂里找到了一份打杂的工作。他的工资待遇是厂里最低的,每月480元钱,并且和其他的工友们一样,每月月底只能领取到180元现金,充当生活费(其中包括60元的房租),其他300元要等到年底时一起结算。

然而熬到年底,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却发生了。一向苛刻的老板竟向他们宣布休假5天,印刷厂里准备从外面聘请一部分技术人员进行年底整修。5天之后,当他们满怀兴奋地返回厂子,准备领取薪水时,他们才知道原先的老板已经把厂子转卖给了别人,而他早已不知去向。

这时候,离春节已经不到20天了。车站上涌动着无数准备回家乡过年的打工者。他怀揣着196元钱,比初来时的心情更糟,在车站广场上徘徊了许久。已有半年没有见到父母了,他在迫切地思念着他们,思念着家乡的一山一水。

但是,想起自己离家时对父母的许诺,他又开始犹豫了。他不忍心再一次将他们的希望打碎。

就在这时候,一对夫妇领着一个小男孩从他身旁经过。他听到那个小男孩问他的爸爸:“爸爸,你现在最想见到谁呢?”他的爸爸意味深长地告诉他说:“当然是你的爷爷和奶奶了,又一年没有见到他们了,爸爸梦里都想回老家看看啊……”

也许,就是那位父亲的话语,鼓起了他回家的勇气。他不再犹豫,用攥得发热的190元钱买了一张回程车票。接下来,在数十个小时的行程中,饥肠辘辘的他只啃下了随身携带的半个面包。他的目光,几乎不敢去碰触身边那些借食物来打发沉闷旅程的乘客们。他只有闭目佯装休憩来抵抗腹内馋虫的诱惑。

列车到站之后,已是下午4点多钟。虽然车站离他居住的村子还有30余里的路途,但是他已经感觉到家的气息了,身上陡然增添了无穷的气力。停在车站附近的小公共汽车,有几趟都从他们的村子旁经过,乘坐它们到家不用一个小时的时间,但那需要花4块钱的车费,而此时他的身上仅有6元钱。他决定步行回家,节省下那6元钱为父亲买了两瓶最普通的白酒。

他为了抵御寒冷,就在空旷的乡路上小跑起来。当那几辆小公共汽车陆续从他的身旁经过时,从车窗里面便会透出一些诧异的目光,他们一定把他当成了疯子。当他浑身冒着热气地推开家门时,天色已经大黑了。父母被他的模样惊呆了,怔怔地看了他许久。而后,还是父亲镇定下来,叫着他的小名问:“你这是怎么了?”他若无其事地告诉他们,因为列车晚点,没有赶上最后一趟小公共汽车,所以就跑回家来。听了此话,母亲才长吁了一口气,连忙从他手中接过那两瓶酒放到一边,并把他扶到火炕上去。然后,她就急忙转身到厨房里给他做饭去了。很快,一盆热气腾腾的面条端了上来,上面还浮着几个嫩嫩的荷包蛋。他毫无顾忌地放开了食欲,母亲满满给他捞了4大碗,眨眼之间都被他塞进了肚子里。父亲则坐在炕边上,一边“吧嗒、吧嗒”地吸着烟,一边看他吃饭,他的眼睛里湿漉漉的。

匆匆过完年,在这段时间里,他的父母从没提起他在外面打工挣钱的事。直到正月十一那天,父亲才忍不住问他:“今年,你有什么打算呢?”他吞吞吐吐地告诉父亲,自己还想到外面去“走”一遭,并准备过了十五就动身。父亲没有阻拦他,他咳嗽了两声,尔后掐掉手里的烟,说:“路费,俺会替你想办法的——”听了父亲的话,隐藏已久的愧疚蓦然涌上他的心头;泪水涮地模糊了他的眼睛,他生怕被父亲发觉,转身偷偷拭去了。

第二天,父亲骑着他的那辆破“金鹿”自行车,到镇上的一个亲戚家借钱去了。很晚,父亲才回来,他的脸色苍白,显得异常难看。母亲问他:“借到钱了吗?”父亲摇了摇头说:“人家都出门去了,后天俺再去一趟。”

过了一天,父亲又跑了一趟镇上,只是这次他回来的更晚。父亲从怀里摸出300块钱递给他说:“这是300,家里还有200。你仔细带着,紧省点花。”母亲已经看出父亲神色有些不对,就问:“你哪里不对劲?”父亲摆了摆手说:“俺可能是在他表姨家喝酒喝多了。”然而,他从父亲的身上却未闻到一丝酒气。

两天之后,他再次踏上了南下打工的列车。他不知什么缘故,向来身体硬朗的父亲竟病倒在炕上,没能出来送他;但他能感觉到父亲一下苍老了许多。

这一次比较顺利,通过一位熟识朋友的介绍,他没有费多大周折便找到了一份薪水较高的工作。那是一家正规单位,虽然工作又脏又苦,可他不怕,因为他有的是力气。一个月之后,他第一次把自己用汗水换来的600元钱寄回家中,并且在信里问起父亲的身体。

不久,母亲便给他回信了,并在信中把真相告诉了他:原来,那天他一走进家门时,父亲已经料到他在外面“走”的不顺了。而在他临走时父亲为他“借”的那300元钱,其实是他两次到镇上的采血站卖血换来的钱。现在,父亲的身子已经康复了……

捧着母亲的来信,他泪如泉涌。

不论我们走到哪里,总有一种爱在关注着我们,不论我们在外面怎么样,总有一种爱给我们以最大的勇气支持我们前进。只是我们不要轻易地挥霍这种爱,而是以百倍的热情去珍惜这份爱。

高尔基说:父爱是一部震撼心灵的巨著,读懂了它,你也就读懂了整个人生。

父爱是一种沉默的力量,将我们一点点地举向蓝天,推动我们展翅高飞,而当我们开始搏击长空时,这种力量却化作了守望雄鹰归巢的期盼。

父爱沉静却巍然持重,用坚韧挑起了生命的脊梁,好似一座大山,巍峨高远耸入云霄,孕育着无尽的美好和希望。

4.父母才是撑起美丽世界的人

“可怜天下父母心”简简单单的几个字,饱含了多少心酸和无奈!面对父母的恩情,有多少人能够真正懂得并珍惜呢?在你的人生道路上,当你遭遇坎坷时,父母永远是你最坚实的依靠。所以,当你想摆脱父母的束缚、行使自己的“自由”时,一定不要忘了父母源于爱的初衷,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深地爱你的父母。

第38届国际奥林匹克化学竞赛金牌得主安金鹏是天津人,他的家境非常贫困,但是他的母亲却非常坚强,无私地为孩子奉献着一切。

安金鹏出生在天津武清县大友岱村,他有一个天下最好的母亲叫李艳霞。就是这个平凡的女人使安金鹏成长为数学奇才。

安金鹏小时候家太穷,他生下来的时候,奶奶便病倒在炕头上了,4岁那年,爷爷又患了支气管哮喘和半身不遂,家里欠的债一年比一年多。而母亲李艳霞默默地承担着这一切。

安金鹏是在7岁时上学的,学费是妈妈为他找人借的。那时,学校里不论大考小考,他总能考第一,数学总是满分。这也是让母亲李艳霞最骄傲的事情了。她也一直支持他学下去。在妈妈的鼓励下,安金鹏越学越快乐。这时他也完全显现出在数学上的天分。他没上小学就学完了四则运算和分数小数;上小学就靠自学弄懂了初中的数理化;上初中就自学完了高中的数理化课程。1994年5月天津市举办初中物理竞赛,安金鹏是天津市郊五县学生中唯一考进前3名的农村孩子。

后来,安金鹏被著名的天津一中破格录取,他欣喜若狂地跑回家,可他没想到,当他把喜讯告诉家人时,他们的脸上竟会堆满愁云:爷爷奶奶去世不到半年,家里现在已有一万多元的外债。哪里还有钱再供他读书啊!

安金鹏心里明白,他把“录取通知书”叠好塞进枕套里,开始每天帮妈妈下地干活。过了两天,他和父亲同时发现:家里的小毛驴不见了!爸爸铁青着脸责问妈妈:“你把毛驴卖了?你疯了,以后种庄稼、卖粮食你去用手推、用肩扛啊?你卖毛驴的那几百块钱能供金鹏念一学期还是两个学期……”

那天,妈妈李艳霞哭了!她用很凶很凶的声音吼爸爸:“娃儿要念书有什么错?金鹏考上市一中在咱武清县是独一份呀,咱不能让穷字把娃的前程耽误了!我就是用手推、用肩扛也要让他念下去……”

有了这些钱,安金鹏又能继续读书了。他比以前更用功了,他不能辜负了母亲的希望。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没多久安金鹏的父亲被诊断为肠息肉。李艳霞又借钱为安金鹏的父亲做了手术,此时安金鹏的家里更是负债累累了。

那天,邻居还告诉安金鹏:他的母亲是用一种原始而悲壮的方式完成收割的。她没有足够的力气把麦子挑到场院去脱粒,也无钱雇人使用脱粒机,她是熟一块割一块,然后用平板车拉回家里,晚上再在院里铺一块塑料布,然后用双手抓一大把麦秆在一块大石头上摔打脱粒……3亩地的麦子,靠她一个人割打,她累得站不住了就跪着割,膝盖磨破了血,连走路也是一颤一颤的呀……

安金鹏不等邻居说完,便飞奔回家,一把从背后抱住正在为他缝衣服的母亲,大哭道:“妈妈,妈妈,我再不能读下去了呀……”

李艳霞安抚着孩子,最后她还是把孩子赶回了学校。而李艳霞又在想着各种办法让安金鹏继续把书念下去。

李艳霞为了不让孩子饿肚子。每个月底,她总是扛着一个鼓鼓的面袋子,步行10里路到大沙河乡车站乘公共汽车来天津看安金鹏。而袋里除了方便面渣,还有她从6里外的安平镇一家印刷厂要来的废纸——那是给孩子做演算用的草稿纸;还有一大瓶黄豆辣酱和咸芥菜丝……

尽管这样,安金鹏从来没有自卑过,他总觉得自己的妈妈是一个向苦难、向厄运抗争的英雄,做她的儿子是自己无上的光荣!

经过自己的努力,安金鹏在1997年1月举行的全国数学奥赛中,以满分的成绩取得第一名,顺利进入国家集训队。入选国家集训队的是这次全国数学奥赛的前30名,安金鹏和他的队友们集中在北大数学研究院,接受了为期一个月的集训。在30天中,所有的人都要连续测考10次,每次测考均由著名教授分别命题,然后取总成绩的前6名组成赴阿根廷参加世界奥赛的中国代表队,结果10次测验安金鹏名列第一。

为了准备这两科的奥赛,他已经有大半年没有见到母亲李艳霞了,他飞快地跑到邮局,给母亲打电话:“妈,我们入选国家队的6名队员中,唯有您的儿子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子弟,唯有您的儿子是首次参加全国数学奥赛便入选的队员,唯有您的儿子是满分……”

妈妈李艳霞在电话那边听了后,激动地哭了。

就这样,安金鹏怀着激动的心情和队友们于1997年7月25日飞抵阿根廷的海滨城市巴尔德拉马。7月27日,考试从早晨8点30分一直到下午2点才结束。

第二天的闭幕式上,要公布成绩了。首先公布的是铜牌的名单,安金鹏不希望听到自己的名字;接着又公布获银牌的名单,中国队有一名同学获银牌;最后,公布金牌名单,一个,二个,第三个是安金鹏。安金鹏当时是喜极而泣,心中默默地喊道:“妈妈,您的儿子成功了!”

安金鹏和另一位同学在第38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分获金银牌的消息,当晚便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播出了。8月1日,当他们载誉归来时,中国科协和中国数学学会为他们在首都机场会客厅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

而此时的安金鹏只想回家,他想尽早见到他的妈妈,他要亲手把金灿灿的金牌挂在她的脖子上……

晚上10点多钟,安金鹏终于摸黑回到了朝思暮想的家门前。当他打开屋门时,母亲李艳霞一把搂住了儿子。同时,安金鹏也把那块金牌掏出来挂在她的脖子上,痛痛快快地哭了!

1997年8月12日,天津一中全校师生齐聚在校礼堂为安金鹏夺得奥赛金牌庆功。那天,安金鹏说了这样一席话:

“我要用我的整个生命感激一个人,那就是哺育我成人的母亲。她是一个普通的农妇,可她教给我的做人的道理却可以激励我一生……”

安金鹏的成功和母亲感人的爱是分不开的。正是这种爱成了安金鹏战胜困难、顽强拼搏的动力。其实天下父母都是一样的,他们为养育子女长大成人、成才,不知道费了多少心血,子女今天的成就,也有父母的功劳。

真正寄托这个世界、支撑这个世界的,使这片土地有绿的希望的,正是那些平凡、善良、任劳任怨的父母。在万般情感之中,有一种弥足珍贵,就是亲情。为人子女者,要珍视这份情,尽自己的孝道,回报亲人的爱。

5.珠宝有价,孝顺无价

没有什么比一颗孝顺的心更令人动心,因为,孝心比世界上任何珠宝还名贵。珠宝有价,孝心无价。

从前,有一个珠宝商很有名,要说他出名的原因,不是由于他收藏的珠宝多,而是因为他的优秀品质。

一天,几个犹太老人找他买一些宝石,他们要把宝石镶在职位最高的拉比的法衣上。拉比就是犹太人的神父。

犹太老人来到珠宝商的家,说出他们需要的宝石,同时给出了一个合理的价格。可是珠宝商说现在不能看那些宝石,请犹太老人过一会儿再来。

犹太老人认为珠宝商有意拖延,好以这个借口提高价格,他们不愿多耽搁,于是给出了双倍的价钱,珠宝商还是不愿意出示珠宝,老人只好出3倍的价钱,可是珠宝商还是不接受,这些老人们只好怒气冲冲地走了。

几小时之后,珠宝商找到几位犹太老人,把他们需要的宝石摆在桌子上。犹太老人拿出他们所报最高价的钱,珠宝商却说:“我只收你们早晨给出的合理价格。”

老人们奇怪地问:“既然如此,你那时候干吗不做这一笔生意呢?”

珠宝商说:“你们早晨来的时候,我父亲正在睡觉,宝石柜的钥匙在他身上,要拿宝石只能叫醒他。在我父亲这样的年龄,安稳的休息对他很重要。即使你们给我全世界的金钱,我也不能打扰父亲的休息。”

珠宝商的话深深地打动了这些老人,他们动情地拍着珠宝商的肩膀说:“你这样敬爱父母,将来你的孩子也会这样敬爱你。上帝会保佑你的。”

一颗再名贵的珠宝,即使价值连城,也还可以明码标价。但是一颗孝顺父母的心灵,却是无价之宝,无人能为它标上确切的价格。

汉文帝时期,在临淄这个地方出了一个很有名的人,她就是勇于救父的淳于缇萦。

淳于缇萦的父亲叫淳于意,本来是个读书人,但是非常喜欢医学,还经常给别人看病,所以在当地出了名。后来他做了太仓令,但是他为人耿直,不愿意跟做官的来往,也不会拍上司的马屁,所以在官场上很不得意,没有多久就辞职当起医生来了。

有一次,一位大商人的妻子生病了,请淳于意去为她看病。但是那位病人病得太厉害了,所以吃了淳于意的药并没有好转,反而在几天之后死了。大商人仗势欺人,向官府告了淳于意一状,说他看错了病,置人于死命。

当地的官吏也没有认真审理,就判处淳于意肉刑(在当时,肉刑有脸上刺字、割鼻子、砍左足或右足),要把他押到长安去受刑。

除了小女儿缇萦之外,淳于意还有4个女儿,可就是没有儿子。在被押解到长安去受刑的时候,他望着女儿们叹气说:“可惜我没有儿子,全是女儿,遇到现在这样的危难,一个有用的也没有。”听到父亲的话,小缇萦又悲伤又气愤。她想:“为什么女儿就没有呢?因此,当衙役要把父亲带出家门时,她拦住衙狱说:“父亲平时最疼我,他年龄大了,带着刑具走不方便,我要随身照顾他。另外,我父亲遭到不白之冤,我要去京城申诉,请你们行行好,让我和你们一起去吧!”

衙狱们见小姑娘一片孝心,就答应了她。当时正值盛夏,天气反复无常,时而雨水连连,时而天气晴朗。天晴时,小缇萦就跟在父亲旁边,不住为父亲擦汗;遇上阴雨天,她就打开雨伞,以防父亲被雨水淋湿。晚上,小缇萦还要给父亲洗脚解乏。

这一切,深深地打动了押送淳于意的衙狱。经过二十多天的长途跋涉,他们终于来到了京城。履行完相关的手续之后,淳于意马上就被关进了牢房。小缇萦不顾疲劳,马上开始四处奔走,为父亲申冤。

人们一看申诉的是还未成年的小姑娘,都没有理睬。小缇萦想,要解决父亲的问题,只能直接上书皇上了。于是,她找来纸笔,请人帮忙将父亲蒙冤的经过一一写好,恳求皇上明察。同时她还表示,如果父亲真的犯了罪,她愿代父受刑。

第二天,小缇萦怀里揣着早上写好的信,来到皇宫前。这时,只见不远处尘土飞扬,马蹄声声,一辆飞驰的马车直奔皇宫而来。小缇萦心想:上面坐着的一定是一位大臣。她灵机一动,用双手举起书信,跪在马车前。

车上坐的是一位老者,他看到了小缇萦,便俯下身来,关心地问:“小姑娘,为什么在这儿拦截我的去路。难道有人欺负你了吗?”小缇萦就把父亲被抓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这位大臣,并请求他把书信带给皇上。

这位大臣答应了小缇萦的要求。皇上读了这封信后,被深深地打动了,当听说小缇萦千里救父的事迹时,更是十分钦佩。于是,皇上亲自审理此案,为小缇萦的父亲洗清了不白之冤。

也许在年少的小缇萦心中根本就没有很明确的所谓孝顺的概念,但是,她拥有一颗良知之心,正是这颗良知之心使她拥有一种最朴素的孝顺行为,时时事事都想着自己的父亲,都站在父亲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其实孝顺很简单,只要像爱自己一样爱父母、爱家人,并体现在日常的一些细小的行动上,就已经做到了孝顺,就是一个实实在在懂得孝顺的人了。念父母生、养之恩,这是每个子女应该做到的,报父母之恩,更是每个子女应尽的义务。“不慈不孝焉,斯恶之矣。”王阳明的孝道观讲孝悌是良知的一个表现,不慈不孝,这是良知被蒙蔽,由此产生恶。由知孝道行孝,是由良知到致良知的过程,也是知行合一观点所要求的。

《诗经》中说:“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父母生养我们的时候,辛酸劳瘁,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因此作为儿女者,若能真切体会父母的深恩重德,心灵深处必然会激起阵阵哀伤,孝敬父母之心必会油然而生,随之付诸实践。若是有人不为父母对子女的爱无动于衷,这种人将很难得到安详幸福的家庭,也很难成就大业。

6.怀着爱的态度去尽孝

“孝”,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伦理思想之一。在组词中,孝一般是孝敬和孝顺,孝一般是孝敬和孝顺,敬即为敬重、恭敬,顺即顺从、顺应,是对父母的一种态度。

孔子的弟子子夏是个大大咧咧的人,虽然他对父母也很好,但是他并不能总是和颜悦色地对待父母,孔子也知道他的这种性格,因此,有一次,当子夏向孔子问什么是孝时,孔子说:遇到有事,子女自己操劳解决;有好吃好喝的,让父母先享用,仅这样做就可以认为是尽孝了吗?其实这只是一方面,在孝敬父母的时候,一直保持着和颜悦“色”是比较难的,“色”在这里是“态度”的意思。“色难”是说在孝敬父母的时候,一直表现出恭敬开心的态度是非常难的,但这些恰恰是尽孝所必需的。

孔子所说的“色难”一直是国学家们谈论的话题,不是因为对它的解释还不确定,而是因为孔子说到人们的心坎上。为父母做事、让父母吃好喝好,还不是真正的孝顺。正如米卢所说:态度决定一切。孝不仅需要心,也需要有爱的态度,但是很多人都难以对父母和颜悦色,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色难”了。

在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孝子,由于他的生平现在已得不到确切的考证,我们只知道他是一位隐士,大概生活在春秋时期,人称其为老莱子。

老莱子供养双亲十分殷勤,非常孝顺,他自己也已经是古稀之年,但为了不让父母觉得他们年迈,在父母的面前,他从来都不会说自己也已经是老年了。

有一次,他给父母送饭,一不小心跌了一跤,他害怕父母看出来他也已经腿脚不灵便了,害怕父母为自己担心,就故意坐在地上装成婴儿一样地啼哭起来,边哭边甩手,那样的动作像是在撒娇,他的父母不禁相视一笑,开心地说:

“这孩子怎么老也长不大啊!跟个小孩子一样,摔了还哭,赶快起来。”

还有一次,为了庆祝父亲的生日,他想了好久,怎么样才能让父亲高兴呢?

苦想几天后,他想到了一个办法,他特意换上一件色彩斑斓的衣服,这件衣服穿在一位70多岁的老人身上的确有些奇怪,但是他却觉得很漂亮,并且在父母面前蹦蹦跳跳,好像小孩子一样,看到他一副可笑的样子,父母被逗得合不拢嘴。

老莱子就是这样不仅在物质上奉养父母,还常常想办法逗父母开心,他们家里也常常是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在我们现代的人看来,会觉得老莱子的行为有点不可思议,但如果我们能深思老莱子行为的背后,就会发现老莱子才是真的领悟了孝的精髓。而这点,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我们不用学习他逗父母所用的招数,只要我们能让父母因为我们而感到开心,就是值得称道的。

应该承认,一般情况下,当今供养老人吃穿并不难,难就难在对老人的精神抚慰上。有人说:随着独生子女成为家庭的户主,他们一方面要承受社会竞争的压力,另一方面要承担赡养双方老人的重任,真有点不堪重负,“色难”就更加难免。因为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使自己的身心疲惫,所以子女往往不能和颜悦色地对待父母。

孩子放学回家,看见饭菜还没有摆在桌子上,就忍不住嘟囔:“快要饿死了,还不能吃饭。”父亲吩咐倒杯茶,孩子迫于父亲的威严端了一杯水过去,但是却阴沉着脸,将杯子往桌子上重重一搁,父母见到儿女这样的态度,又怎能吃得舒心、喝得顺畅呢?

父母永远是子女最重要的亲人,而且这个亲人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老去,往往当我们想去和颜悦色的时候,他们却离开了我们。所以,只要有心,克服“色难”并不难。要心怀感激之情,多想想长辈们的付出和哺育之恩。有些时候当你感到累了,疲倦了,就多陪陪父母,和他们谈心,这样你的心情也会舒服。

多回家看看,多为老人端端茶水、搬搬椅子、捶捶背,多陪老人坐一坐、聊一聊、走一走,多向老人问问冷暖感觉、身体状况,多给老人送上笑脸、掌声、笑声,如此而已。有些时候,幸福就是那么简单易得,人心就是那么知足,施予爱、回报爱就是举手之劳。

想一想我们自己的生活,有没有对父母大喊大叫,或者是有不如意的事情就对他们发脾气?或许我们并不是不爱父母,但就是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气。好吧,让过去的都随风而逝,在往后的岁月里,克制自己的情绪,用笑脸来面对父母。

很多时候我们能顺势接过父母手中正握着的扫把或者拖布,然后装模作样地打扫起来。但是内心未必就是高兴的,脸上未必就是平静的,这样的“孝”实际上也就不是真正的孝道了。无论如何,想真正的孝敬父母,不但要在实际行动中做到,更重要的是端正态度,达到一种和颜悦色的孝敬,这样才不会降低“孝”这个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传承的优秀传统的含金量。

所以,在家庭生活中,坚持一种“色难”哲学的重要性也就完全体现出来了。“孝”与“爱”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不是“单相思”的产物,在生活中,无论是父母还是子女,都能够在给对方付出的时候,保持一张和颜悦色的微笑着的面庞,这或许更有助于一种和谐的家庭关系的建立和保持吧。

有这样一首歌,名叫常回家看看,很多人都耳熟能详。然而有很多人却无法办到。然而回家看看,并不是只给父母带回点钱,或者象征性地与父母吃一顿饭,这不是父母想要的,最重要的还是带给父母一份好心情。

爱在态度上,心中有孝,就要态度尊敬。父母对子女的爱,从来没有考虑过值不值,那我们身为子女,又怎能万事只想着自己呢?孔子也说过,和颜悦色是很难的,但是彭端淑更有“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的名言,怀着爱的态度去尽孝,孔子所说的难事也可以达成。

7.只有孝的举动是远远不够的

子游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现在人只把能养父母便算做孝了。就是犬马,一样能有人养着。没有对父母的一片敬心,给养老和养牛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仅仅有孝的举动,却没有孝心,是远远达不到真正的孝的。我们希望得到别人真心的爱,同样,父母也希望得到儿女的真情关心。只有心中这样想,让自己的言行都发自内心的充满爱心,父母才能欢喜地接受你的孝心。

有一个财主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愚笨,不讨人喜欢,小儿子聪明伶俐,于是财主就尽心抚养小儿子。两个儿子逐渐长大了,大儿子一直在家里陪着父母,小儿子因为颇有才华,被父亲送到县城读书。

小儿子果然不负众望,考取了功名,一家人欢天喜地,两位老人也准备收拾行李和小儿子一起到新地方开始生活。本来小儿子不想带着父母,但是想到兄长愚钝,就勉为其难地带上了两个老人家。

到了就职的地方之后,小儿子给父母选了一间房子,安排了一个奴婢,从此就消失了。两位老人看不见他的人影,生病了也只能使唤下人去找大夫。虽然在这里不愁吃穿,但是两个老人心里很难过。

一年以后,大儿子带着家乡的特产过来看弟弟,一见到老人,就难过地哭了——一年不见,父母老了许多,以前胖胖的父亲也瘦成一把骨头了。虽然大儿子很笨拙,但是很心疼父母,他决定带着父母回家生活。父母想到自己以前和大儿子生活在一起的时候从来没有把他当回事,端荼倒水像下人一样使唤,但是他从来没有生气,反倒是乐呵呵地照顾父母,不禁也流下了眼泪。就这样,笨哥哥又带着老人回到乡下去了。小儿子想不明白,为什么父母不跟着我这样有头有脸的儿子,却要和那笨人一起生活。

其实,感动老财主的正是一颗孝心。不管我们能给父母提供什么样的生活条件,父母都可以过日子,最重要的是,让父母感受到我们的孝心,他们才会觉得幸福。

仅仅有孝的举动,却没有孝心,是远远达不到真正的孝的。我们希望得到别人真心的爱,同样,父母也希望得到儿女的真情关心。只有心中这样想,让自己的言行发自内心的充满爱心,父母才能欢喜地接受你的孝心。

从前有个老人,妻子去世以后一直孤单地生活着。他一生都是个辛苦工作的裁缝,但没攒下多少钱。现在他太老了,已经不能做活儿了。他的双手抖得厉害,根本无法穿针;而且老眼昏花,缝不直一条线。他有三个儿子,都已经长大成人,结了婚有了各自的家。他们忙于自己的生活,只是每周回来和父亲吃一顿饭。

渐渐地,老的人身体越来越虚弱了,儿子看他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他心想:“他们不愿意陪在我的身边,因为他们害怕我会成为他们的累赘。”他彻夜不眠为此而担心,最后他想出了一个办法。

第二天早上,他去找自己的木匠朋友,让他给自己做了一个大箱子。然后他又跟锁匠朋友要了一把旧锁头。最后他找到吹玻璃的朋友,把他手头所有的碎玻璃都要过来。

老人把箱子拿回来,装满碎玻璃,紧紧地锁住,放在了饭桌下面。当儿子们又过来吃饭的时候,他们的脚踢到了箱子上面。

他们向桌子底下看,问他们的父亲:“里面是什么?”

“噢,什么也没有,”老人说,“只是我平时省下的一些东西。”

儿子们轻轻动了动箱子想知道它有多重。他们踢了踢箱子,听见里面发出响声。“那一定是他这些年积攒的金子。”儿子们窃窃私语。

他们经过讨论,认为应该保护这笔财产。于是他们决定轮流和父亲一起住,照顾他。第一周年轻的小儿子搬到父亲家里,照顾父亲,为他做饭。第二周是二儿子,再下一周是大儿子,就这样过了一段时日。

最后年迈的父亲生病去世了。儿子们为他举办了体面的葬礼。因为他们知道饭桌下面有一笔财产,为葬礼稍微挥霍一些他们还承担得起。

葬礼结束后,他们满屋子搜,找到了钥匙。打开箱子后,他们看到的当然是碎玻璃。

“好狠心的诡计,”大儿子说。“对自己的儿子做出这么残忍的事情!”

“但是他还能怎么做?”二儿子伤心地问,“我们必须对自己诚实,如果不是为了这个箱子,直到他去世也不会有人注意他。”

“我真为自己感到羞愧,”小儿子抽泣着,“我们逼着自己的父亲欺骗我们,因为我们没有遵从小的时候他对我们的教诲。”

但是大儿子还是把箱子翻过来,想看清楚在玻璃中是不是真的没有值钱的东西。他把所有的碎玻璃都倒在地上,顿时三个儿子都无言地看着箱子里面,箱子底下刻着一行字:孝敬父母。

孝顺是发自内心,由衷而出的。孝不仅仅是形式,更重要的是内心,一个人总是强调正己,而正己的伊始要从回馈父母开始。孝为百德的先行,一个不知爱父母、没有德行的人绝难成事。

孝是发自内心的情感表达,没有表里如一的孝就没有真心实意的爱。在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时,我们要发自内心,真心地为父母做事。穷则穷孝,富则富孝,只要用一颗真正的孝心让父母开心愉快,自己也就真正尽到孝道了。

8.爱父母如同爱自己一样

在初来城里的日子里,李可总是焦急地等待着母亲的信,一收到信,便急不可待地拆开,痴痴地读着。半年以后,他已是没精打采地拆信了,脸上露出讥诮的冷笑——信中那老一套的内容,不消看他也早知道了。

母亲每周都寄来一封信,开头总是千篇一律:“我亲爱的宝贝,早上(或晚上)好!这是妈妈在给你写信,向你亲切问好,带给你的最良好的祝愿,祝你健康幸福。我在这封短信里首先要告诉你的是,我很好,身体也好,这也是你的愿望。我还急于告诉你:我日子过得挺好……”

每封信的结尾也没有什么区别:“信快结束了,好儿子,你别和坏人混在一起,要尊敬长者,好好保重自己……”

因此,李可只读信的中间一段。一边读一边轻蔑地蹙起眉头,对妈妈的生活兴趣感到不可理解。尽写些鸡毛蒜皮,什么邻居的羊钻进了自家的园子里,把她的白菜全啃坏了;什么邻居的小芳没有嫁给杨刚,而嫁给了王磊;什么商店里终于运来了紧俏的小头巾——这种头巾在这里,在城里,要多少有多少。

李可把看过的信扔进床头柜,然后就忘得一干二净,直到收到下一封母亲泪痕斑斑的来信,其中照例是写封回信。

这天李可又收到了母亲的来信。李可把刚收到的信塞进衣兜,穿过下班后变得喧闹的宿舍走廊,走进自己的房间。

今天发了工资。小伙子们准备上街,忙着熨衬衫、长裤,打听谁要到哪儿去,跟谁有约会等等。李可故意慢吞吞地脱下衣服,洗了澡,换了衣。等同房间的人走光了以后,他锁上房门,坐到桌前。从口袋里摸出还是第一次领工资后买的记事本和圆珠笔,翻开一页空白纸,沉思起来……

恰在一个钟头以前,他在回宿舍的路上遇见一位从家乡来的熟人。相互寒暄几句之后,那位老乡问了问李可的工资和生活情况,便含着责备的意味摇着头说:

“你应该给母亲寄点钱去。冬天眼看就到了,家里得烤火取暖……你是知道的。”

李可自然是知道的。

他咬着嘴唇,在白纸上方的正中仔仔细细地写上了一个数字:2500。经过仔细计算,扣除还债、买衣服、娱乐、吃饭等,还余100元。

李可哼了一声。100元,给母亲寄去这么个数是很不像话的。村里人准会笑话。他摸了摸下巴,毅然划掉“剩余”二字,改为“零用”,叨咕着:“等下次领到预支工资再寄吧。”

他放下圆珠笔,把记事本揣进口袋里,伸了个懒腰,想起了母亲的来信。他打着哈欠看了看表,掏出信封,拆开,抽出信纸。当他展开信纸的时候,一张100元的纸币轻轻飘落在他的膝上……

李可想孝顺,但更多想的是自己,这种行为就是伪孝,这种行为才叫人心寒。其实父母没有那么多的要求,只要我们常联系,常回家看看,心里想着他们,他们就心满意足了。

自从父亲不幸身亡后,10岁的马丽只有和母亲相依为命。明天就是春节了,疾病缠身的母亲,掏出家里仅有的100元递给马丽,让她上街买点年货。

马丽拿着钱却去找医生。她把50元递给医生,小声请求道:“医生,您能再帮我母亲做一次腰椎按摩治疗吗?”医生轻轻摇了摇头,无奈道:“马丽,50元不够的,最少也得300元……”马丽失望地走出了诊所。大街的一角围了一些人,马丽挤进去一看,是一个街头的轮盘赌。轮盘上依次刻着26个阿拉伯数字,这些数字也依次对应着26个英文字母。不管你押多少钱,也不管你押什么数字,只要轮盘转两圈后,指针能停在你的选择上,那么你都将获得10倍的回报。轮盘赌的主人冲马丽挥挥手,示意她走开。马丽却没有退缩,她犹豫了一会儿,把手中的50元放在了第12格上。轮盘转两圈后,停在了第12格,马丽的50元变成了500元。

轮盘再次旋转前,马丽把500元放在了第15格。马丽又赢了,500元变成了5000元。人们开始注意马丽,摊主问:“孩子,你还玩吗?”马丽把5000元放在了第22格。结果,她拥有了50000元。摊主的声音颤抖了:“孩子,继续吗?”马丽镇定地把50000元押在了第5格,所有的人都屏住了呼吸。不到一分钟后,有人忍不住惊呼:“上帝啊,她又赢了!”摊主快哭了:“孩子,你……”马丽认真道:“我不玩了,我要请医生为我妈妈按摩——我爱我的妈妈!”马丽走后,有人开始计算连续4次猜对的概率有多少。摊主则像呆了似的凝视着自己的轮盘,突然,他痛哭道:“我知道我输在哪里了,这孩子是用‘爱’在跟我赌博啊!人们这才注意到,马丽投注的“12,15,22,5”4个数字,对应的英文字母正是“L,O,V,E”!

由此可见,真正的孝子,他们心里时刻装着父母,不会因为某种利益而让亲情变质,不会因为自己的感受而忽略了父母的感受,他们的心里只有父母,爱父母就如同爱自己一样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