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曲
  • 王若皓
  • 4509字
  • 2024-11-01 21:34:05

引子
YINZI

大凡熟悉昆剧艺术的人都知道这样四个概念,就是昆山腔、昆腔、昆曲、昆剧。

前两个概念比较容易分辨,而后两个概念极易混淆,而且至今曲界剧界也是各执一词,众说纷纭。而事实上,这四个概念还是很容易辨识清楚的,并且颇具风韵雅趣。

有一种相对较为流行的说法,说昆曲、昆剧的渊源,其始祖最早可以追溯到元代,地点就在以江苏昆山为中心的娄江流域,早期的发源地即是巴城镇。

2001年以前,笔者花了整整30分钟的时间,在昆山的大街上做了一项现场调查:“请问,你知道什么是昆曲吗?那知道昆剧吗?”接受采访的路人几乎没有谁能答得上来,而且所有人都不知道,他们自己的脚下就是名扬世界的昆曲的发源地。

但江苏昆山的确是一个具有艺术传统的地方:六朝时期有民歌咏唱,唐宋时盛行“伎乐送祖”,到了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元代后期,这一带流行着一种地方小调,叫作昆山腔。不过这一时期的昆山腔已经相当情绪化,擅长表达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喜怒哀乐等真情实感。有学者通过考证认为,顾坚就是当时演唱这种小调的一个代表性人物,而诗人杨铁笛也是当时非常有名的演奏家。

魏良辅像。李晓供稿

现存证明顾坚擅长演唱昆山腔的一个证据,就是明代魏良辅在其著作《南词引正》中所说的:“惟昆山为正声,乃唐玄宗时黄幡绰所传。元朝有顾坚者,虽离昆山三十里,居千墩,精于南词,善作古赋。扩廓帖木儿闻其善歌,屡招不屈。与杨铁笛、顾阿瑛、倪元镇为友,自号风月散人。其著有《陶真野集》十卷、《风月散人乐府》八卷,行于世。善发南曲之奥,故国初有昆山腔之称。”

《南词引正》形容顾坚是“善歌”“善作古赋”“善发南曲”。其好友、元末诗人顾阿瑛在家乡正仪界溪(今属巴城),建造了“玉山佳处”,广结天下文人雅士,而顾坚就是最积极的参与者,并创立了昆山腔。

“昆山腔”这个说法最早出自明中叶著名北曲家祝允明(1460—1526)所著的《猥谈》:“自国初以来,公私尚用优伶供事。数十年来,所谓‘南戏’盛行,更为无端,于是,声乐大乱……盖已略无音律、腔调,愚人蠢工,徇意更变,妄名‘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昆山腔’之类——交易喉舌,趁逐抑扬,杜撰百端——真胡说也。若以被之管弦,必致失笑。”由此可见,这时的昆山腔比较符合民间普通老百姓情绪的表达。

这就是第一个概念昆山腔的出处。

上文中所言之千墩就是现在的千灯镇。

文中提到的黄幡绰是唐朝时代一位宫廷艺人,擅演“参军戏”,是中国十大名伶之一。安史之乱以后,黄幡绰流落到了昆山正仪(今巴城镇正仪街道),死后就葬在“绰墩”。由于前有黄幡绰的影响,继有顾坚的原创,按照这样的逻辑链条,魏良辅改造昆山腔就变得顺理成章、师出有名了。

关于顾坚的文字由于是孤证,经常有专家学者认为不过是魏良辅的“托古改制”,也就是说,为了推广昆山腔,而借助古人的行为为自己追踪寻源来造势。这也是历来从事创新的人为寻自保的一个有效方法。

无论如何,“昆腔”的真正创始人似乎还应是魏良辅及其创作班子。

顾坚纪念馆大门照。李晓供稿

还有一个可乐的故事,就是洪武六年时,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昆山接见百岁寿星周寿谊时询问昆山腔。可以证明昆山腔的影响力明初就已经进入了宫廷。

明·周玄暐的《泾林续记》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听说有个周寿谊岁数很大,特意把他叫来要当面看看,见到后就问他多大岁数。周寿谊回答:107岁。朱元璋又问他,听说昆山腔特别好听,你会唱吗?周说我不会,不过我会唱吴歌,于是就唱了:“月子弯弯照九州,几人欢乐几人愁。几人夫妇同罗帐,几人飘散在他州。”朱元璋一听拍手大笑,赏他吃了酒席,还免除了他家的丁役,把他送回了家。

这个记载说明,尽管周寿谊并不会唱昆山腔,但昆山腔在明初已蜚声宫廷,并且朱元璋还得知昆山腔“甚佳”。不过这个时期的昆山腔还只是后世昆曲的雏形。而昆山腔真正能够风靡开来,却是在嘉靖、隆庆年间的事。

明代嘉靖中叶,经过从江西住到昆山、太仓的戏曲音乐家魏良辅的大力改造,昆山腔最终压倒了当时南曲流行的其他声腔(像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成为委婉细腻、流丽悠远的“昆腔水磨调”。

这即为第二个概念:昆腔。

魏良辅其人很有意思,他字尚泉,江西豫章(今南昌)人,生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前后,是16世纪著名的曲家,兼通医学,流落寓居在江苏太仓。魏良辅认为流传于民间的南曲唱法粗鄙讹陋,便向北曲家王友山学习北曲唱口,却因为自己的南方口音屡屡受挫,于是愤而改革南曲。

余怀在《寄畅园闻歌记》中记载说魏良辅一开始学北曲,结果总比北方人王友山差一些,于是就转而专攻南曲,十年都没有下楼。那个时候,南曲的旋律大都比较平直,没有什么趣味,魏良辅就尝试用不同的唱法,选择不一样的调式,编成新歌儿。所有高低快慢以及吐气发音都严守宫调。通过唇齿牙舌喉的变化,达到一般人不能想象的音乐效果,结果,连吴中地区的老曲师像袁胡子、尤罗锅等人,听完都瞪大眼睛,认为太不可思议了,自己完全做不到的。

连续十年不下楼,虽然夸张,但也说明魏良辅有着多么大的恒心和毅力。不仅如此,他还有更为惊人的做法。

宋直方《琐闻录》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有个寿州(今安徽寿县或河北)人叫张野塘,因为犯罪,发配到了苏州的太仓卫,经常给当地人唱北曲,结果当地人反而都笑话他。魏良辅有一天也来到太仓,正好听见张野塘唱,感到很别致,于是一连听了三天三夜,认为唱得太好了,就和张野塘成了朋友。不仅如此,当时已经50多岁的魏良辅有个女儿,唱得也很不错,魏良辅竟然把女儿嫁给了张野塘。张野塘婚后就和妻子一起学习南曲,还改造了三弦的样式,并起名叫做弦子。

通过这个史料,可以看出,魏良辅不仅把一个发配的罪犯小兵引为知己,而且还收为自己的乘龙快婿,其实一代“曲圣”魏良辅不过只比张野塘年长8岁而已。

从这以后,魏良辅的名声越来越大,同好也越来越多,慢慢地形成一个以魏良辅为首的戏曲音乐家群体,他们“愤南曲之讹陋”“平直无意致”,更没有按照吴侬软语去改造昆腔,而是按照“字正腔圆”“唱出曲情理趣”的理念,研发了适应中国汉字发声规律的“依字行腔”的唱法。这个群体既有资深老曲家太仓卫户侯过云适,也有吴(今苏州)人张梅谷、毗陵(今常州)人谢林泉、海虞(今常熟)人周梦山等同好,梁溪(今无锡)人潘荆南还能“独精其技”。而娄东(今太仓)人张小泉以及季敬坡、戴梅川、包郎郎等,都争相师事,以能模仿得惟妙惟肖为快事。

这是一个颇为完善的群体,既有南曲、北曲的清唱家、研究家,也有器乐的伴奏家和乐器改革家,因此不仅显得格外实用,而且从一开始就奠定了避免囿于地方一隅、便于走出昆山推向全国的基础。

他们活动的地方叫“太仓卫”,所谓“卫”就是兵营,南来北往的士兵聚集在一起,什么口音都有,最能让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的就是官话系统,那么研究出一种适应官话发声的唱法,才是最容易推广开来、行之有效的做法。

魏良辅在其《南词引正》30章里特辟出第十七章“除去土音”详加论证,他说:苏人惯多唇音:如冰、明、娉、清、亭类。松人病齿音,如知、之、至、使之类;又多撮口字,如朱、如、书、厨、徐、胥。此土音一时不能除去,须平旦气清时渐改之。如改不去,与能歌者讲之,自然化矣。殊方亦然。

这个论述不光是在当时显得极有见识,就是放在现而今也是掷地有声,振聋发聩,催人猛醒。因为时至今日,仍有相当一些人士,在不遗余力地为把国家级的昆剧艺术尽量研判成苏州的地方戏而努力着。

行文至此,我们可以梳理出昆腔概念的主要含义即为唱法的规范和伴奏方式以及乐器使用的定型。

梁辰鱼像。李晓供稿

那么到了第三个概念的昆曲,其含义又是什么呢?

可以这样说,昆曲就是用昆腔水磨调谱曲演唱的南北曲。主要形态分为专门以演唱散曲、小令为主,随后还发展成为兼唱剧目中曲牌而不带表演的桌台清曲;再有一种就是纯粹以用昆腔水磨调谱曲演唱的南北曲作为音乐唱腔形式、演绎故事、传达思想、精雕表演的剧目,偏好桌台清曲的曲家将这一形式称之为剧曲。

这样昆曲就被一分为二:清曲和剧曲。清曲特征是清唱,剧曲是登台表演故事扮演人物。

但真正把昆腔水磨调领进戏剧的并非魏良辅,而是从魏良辅那里“独得其传”的继承人梁辰鱼(1519—1591,另有一说约1521—约1594),他是巴城镇东澜漕里人,在友人郑思笠、唐小虞、陈楳泉等人协助下,继续不断改进昆曲,使之臻于完善,以箫、管为主要伴奏乐器,吸收三弦这样的弦索乐器,使昆山腔由民间小调实现并完成了向剧场演出的巨大转变。

而且大约在明代的嘉、隆年间,梁辰鱼还把新腔用于创作,将古老题材“吴越春秋”编写了一部传奇《浣纱记》,从而使昆曲走上舞台,随着《狮吼记》(汪廷讷)、《红拂记》(张凤翼)、《玉簪记》(高濂)等新作的相继问世,昆曲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崭新的剧种,并最终登上了民族戏曲最高范型的宝座。虽然那一时期传奇的剧目很多,尽管魏良辅将南戏《琵琶记》推崇为昆腔范本,但《浣纱记》被学界大多数人公认为第一部以昆曲演出的剧目。

隆庆末年,昆剧以《浣纱记》传奇的演出为标志,开始了她独霸剧坛的伟大征程。

这就有了第四个概念——昆剧。

“昆剧”这一专有词汇是直到清代才出现在文献记录中的,但是作为使用昆曲的旋律演绎故事、塑造人物、创设意象的昆剧,确实构成了定位清晰、表述准确的戏剧概念。

近些年一直有学者质疑:从1560年魏良辅创建昆腔水磨调“立昆之宗”算起,到现在昆曲、昆剧的互补并存,相映成趣,至今也不过453年的时间。素常所说昆曲600年只是一个从萌芽期计算的大概值罢了。

然而,这可不是最后的定论,2013年,江苏昆山千灯镇创刊了一本名为《昆曲之友》的刊物,其编辑之一王晓阳把一个曾经被人提起而又悄无声息放下的话题,重新做出了学术成果,这就是关于“水磨调”的研究——《水调、磨调和水磨调——水磨调曲调新探》。

文中通过引用魏良辅自己的著述以及古籍钩沉考证出:《水调》是商调曲,乃隋炀帝在江都创制的。并指出隋唐时代,一套成熟的大曲,一共有十一叠,也就是十一个音乐章节。其中前五个章节是歌唱,有歌词。后面六个音乐章节称为“破”。没有唱,但是有舞蹈。另外,磨调和弦索调,据说是苏轼创制并流传下来,音乐特征偏于楚腔。由此得出结论:“水调”哀怨缠绵、凄清优美,源于隋朝炀帝时;“磨调”纡徐回环、一折三叹,是柔婉曲调,源于苏轼。

俞振飞题写《太白醉写》画。李晓供稿

而正是魏良辅,在进行音乐改良时,以原有昆山腔为基础,着重引进了“水调”和“磨调”的音乐特征,从而创制出“清新委婉、曲折悠远”的“昆腔”。这也就是昆曲又被称作“水磨调”或者“水磨腔”的真正原因。

关于“水磨调”的解释,红学大师俞平伯先生在《振飞曲谱·序》里说“水磨调就像是木工使用‘木贼草’,‘蘸水而磨之’”,即打磨红木家具的工序,这样一个形象比喻流传甚久。上述王晓阳的论述则把昆曲的初始源头上推到隋唐时代了,一下子又提早了900来年。这虽是一家之言,但昆曲艺术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是无疑的。

当然,也还有另一种观点,即认为历史上并无昆曲、昆剧两种称谓。“昆本无曲”、“昆本无剧”。“昆”只是戏剧演出的组织——“班社”(称之为“昆班”或“本班”)。在此提出,略备一查。

实际上,有心的读者还会发现,在很多书籍中,关于昆曲的叫法还有很多别名,诸如:昆调、吴歈、南音、雅部等许多种说法,限于篇幅,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