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非物质遗产标牌照
中国昆曲(剧)是戏曲百花园中最具有文化品位的一个剧种,犹如一位风姿绰约、学养深厚、青春永驻的大家闺秀、花中仙子,不仅在思想上最具有人文色彩,而且是品格上最为灵性、形态最为婉约、性情最为敦厚、影响最为深远的、最具有观赏魅力的艺术。由于她在中国的17、18世纪曾经掀起过长达200年全国范围、不分阶层的社会性痴迷,更由于她曾经在中国剧坛一枝独秀近300年,对后来许多新生的地方性剧种都有滋养培育作用,使她当之无愧地成为了百戏之母、百戏之师,在中国的文化史、戏曲史、文学史、音乐史、美术史、剧场史、演出史等领域享有无可匹敌的崇高地位。
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时任总干事松浦晃一郎宣布中国昆曲艺术(Kunqu Opera of China)列入首批“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后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由18名专家组成的国际评审委员会(其中无一中国籍评委)全票通过的4个项目之一。
随后,中国北方昆曲剧院代表全国昆剧界赴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进行了昆剧展演,艺惊四座。教科文组织总部的官员写了一张纸条,最终传到了中国出席观看的大使手上,大意是:从来没有见过这么优美的艺术,也没有见过这样优美的演员。
2001年6月8日,国家文化部召开了保护和振兴昆曲艺术座谈会,拟定了《关于进一步保护和振兴昆曲艺术的意见》,明确了“保护、继承、革新、发展”八字方针。此后党和国家领导人两次批示落实对昆剧的保护措施,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文化部从2000年开始至今,连续在苏州举办了五届中国昆剧节,引领了苏州等地爱好者的观演风潮。通过各方有识之士的扎实努力,一大批濒于绝迹的剧目重新恢复出来,得以用录音录像的方式保存了下来;国家财政部每年出资一千万元用于扶植昆剧艺术创作,挖掘整理的传统剧目和原创剧目也因此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满目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