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区块链、AI之外有些很实在的技术更应引起重视

对于一家传统金融机构来说,要想用科技武装到“牙齿”,就要把准IT的脉。具体到FinTech,哪些技术的影响力、颠覆力最大?区块链?梁启鸿认为区块链无疑会对行业产生巨大影响,只不过区块链涉及合规监管、国家政策、生态联盟,不是一家金融机构说创新就可以自己搞的。

那么,是AI吗?很多人因为AlphaGo而热炒AI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但是梁启鸿认为大部分都属于“扯淡”。运用AI,首先得找到深入的业务场景、有行业洞见,其次是需要大量基础设施的配备,真正属于智能算法的只是全景图里面很小的一块

抛开区块链、AI这种红得烫手的概念,梁启鸿眼中的大热技术都很实在:

首先是容器技术。容器技术能帮助金融业提升运维效率,向智能化运维推进,而运维肯定一直是各家金融机构IT的痛点。系统容器化、促进DevOps实践的建立,结合大数据、深度学习实现无人值守的运维,可以对技术bug引起的黑天鹅有一定的抵抗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构建反脆弱的技术系统(此前《FinTech:新兴技术在广发证券的应用》迷你书中有广发证券应用容器技术的深入介绍,详情点击,不在此详述);

其次是通讯与协同技术。这个技术听起来可能有点过时,但事实上金融业还没有把通讯与协同的问题解决好。信息的合规存储、可监管、同时又能满足保密需要、并可以在机构之间和机构内部以及与客户之间建立起高效的联结,这样的技术并不存在,金融机构里存在大量信息孤岛,协同效率还很低;

另外是监管科技。这个本来不应该和容器技术、通讯技术并列,因为它不是具体的IT技术,而是一个金融科技领域。但是作为金融科技的从业者,我们都会拥抱它,因为它有行业特殊性和专业性,不是一般互联网公司、IT公司能够随便掌握的。梁启鸿认为监管的初心是保护投资者利益,利用大数据、加密学、人工智能技术,改善因合规监管给金融机构带来的责任压力、给客户带来的糟糕用户体验,这本身也是一件有趣的事。判断金融机构是否有科技基因最重要还是看文化

其实说了这么多热门技术,一家传统金融机构能不能把技术用好也要看它是否有科技基因。是否有科技基因显然不取决于它从某些著名互联网大厂挖来多少技术骨干,或者在高管层空降一位技术背景的CIO(事实上目前连这也做不到,大部分金融机构的高管层都是没有技术背景或者对IT缺乏深刻理解的专家),最重要的还是文化。要做科技的事情,得有科技的管理思维、科技的氛围环境、科技型的组织结构、配套的人力资源制度,而这一切取决于公司能否先有宽松自由的、尊重技术的文化,以允许创建出创新空间。一个新的科技工具的出现,需要新的知识图谱、协同方式、管理机制、职能分工,十几二十年前Client-Server时代甚至小型机时代的IT,如果不与时俱进,能掌握今天的云计算、大数据吗?

梁启鸿告诉我们,不少同行热衷于学习行业领先者、或者引入一点新技术,这固然是一种进步,可是这绝对不会让部门、团队变成一个“科技组织”。任何垂直行业的IT,都是企业内部的乙方,都是为业务服务而疲于奔命,缺少动力和勇气去做组织结构、管理制度上的改变。职称、考核制度都和科技界不接轨,只是遵循业务职称为主导构建起管理体系,缺乏吸引顶级技术人才并且让他们存活的土壤,所以就算在外面高薪厚职挖到一些人,也待不长。

如果要更具体的评估一个公司是否具备科技基因,梁启鸿的观点是这几个指标:是否是一个学习型组织、有无合理的组织结构、是否具备技术开放性(这可能是金融机构最难学会的),最后,当然是鼓励创新的文化。

大家都听说谷歌、Uber如何提供自由宽松优厚甚至奢侈的环境予以其员工,他们没有上下班严格打卡也能创造出很棒的技术或产品。国内一些新型互联网企业也有类似的做法,但传统金融机构恐怕很难实践类似的做法,因为大部分传统行业的文化理念建立在所谓人力资源管理的“X理论”——员工都没有领导优秀、并且本质是偷懒的、惰性的,只能通过胡萝卜加大棒来管理;而科技行业则往往遵循“Y理论”——尊重科技工作是一个创新过程而不是体力劳动,员工通过在工作中获得的乐趣、挑战、成就感而自我激励。X理论和Y理论都是麻省理工学院管理学教授Douglas Murray McGregor提出的。也许一家公司奉行哪种哲学,可以窥见它是否具备科技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