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赢:科技创新重塑传统金融
- InfoQ中文站
- 896字
- 2020-06-26 06:04:50
金融机构应该是一个科技机构 没有IT的金融公司无法存活
藉由这样的思路再延展到FinTech上,梁启鸿认为不要把FinTech也玩坏了。FinTech现在被说的好像是个什么新鲜事物似的,但其实它一直存在,而且,金融和科技从来就是结伴而行的。1866年跨大西洋的电缆开通,1867年就出现所谓的Stock Ticker(股票行情),1878年纽交所就用上了电话。而1889年7月8日的《华尔街日报》,则激动振奋地报道了电报技术把相距216英里的波士顿交易所和纽约交易所之间的成交价格传输缩短到30秒(和现在的几个纳秒比,当然还是很可笑;但是如果和马车比,那就是颠覆)。电报的出现,让当年美国超过二百多个区域性的交易所消失。“交易所本身并不仅是金钱换手的地方,它是信息的提供者,而它的会员则是信息的散播者,价格信息本身就已经可以成为一种可交易的商品(tradeable commodity)-对能够最早获得它的人最宝贵”。
说了以上这么多,梁启鸿想要强调:金融一直是围绕信息的,和Information Technology的结合是纯天然的。而最近FinTech的概念之所以火爆起来,他认为是因为互联网与之的结合,以及一些技术例如移动支付、区块链、加密货币等等的成熟,让更多人对传统来说高冷的、遥远的金融业更关注。移动互联网下催生出来的“普惠金融”,让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手机申请借贷、炒股,谁都承认用现金支付的次数越来越少。普罗大众感觉到科技带来的金融服务的人性化和便利,自然而然从创业者到投资机构就都对这个领域热衷起来。
在梁启鸿看来,金融科技给传统金融机构带来的最大帮助是效率的提升,这包括跨部门协同效率、风控效率(通过更及时、实时收集更广泛更复杂的数据进行分析,作出高效决策)、合规监控效率(及时监控,自动化,解决繁琐的“人肉”处理导致的高延迟)、交易结算效率(很多交易品种的T+0逐渐成为可能)。虽然金融天然追求效率极致,但是行业内不少传统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协同数字化程度却并不高,在一个高度数字化的行业中,这显得有点儿讽刺。金融机构应该是一个科技机构,因为我们根本无法想象没有IT的金融公司怎么存活。一家金融机构应该是一个所有员工真正同时“在线”的virtualized enterprise(虚拟化企业),所有人通过企业内的“社交化”平台把所有的角色连接在一起,进行金融产品的生产、处理、风控、监管、销售的在线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