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崩瓦解

治国之道,以德为本,是中国传统的文化理想,虽然数千年来没有一个封建王朝真正地实现过,但正是这一理想支撑了中华民族的延续和发展,徐乐在这里对汉武帝重申了这一理想。

“我听说国家最大的忧患在于土崩,而不在于瓦解,这道理是古今不变的。什么是土崩呢?秦朝的末年就是这样的。陈涉并没有千乘之尊的地位可以凭借,亦无尺寸之地,自己也不是王公大臣和名门贵族,没有乡人对他的称赞,没有孔丘、曾参的贤能,没有陶朱、猗顿的富有。但是,他从贫穷的民间起兵,挥舞着粗矛,赤臂之呼,天下人闻风响应,这些是为什么呢?这是由于农民贫困,而国家不知体恤关照,百姓怨恨而君主并不知道,世俗已经败坏,国家的政治不好,而当政者不知改善。这是陈涉用以凭藉的客观条件,这就叫做土崩。所以国家的忧患在于土崩。

“什么叫瓦解呢?吴、楚、齐、赵等国的叛乱就是这样。吴、楚等国阴谋叛乱,他们都自称有万乘的威势,有披甲的战士几十万,他们的威严足以使其封国之民畏服,其财物足以鼓励封国的百姓,但是他们却不能向西夺取很小的土地,而他们自己却在中原被擒,这是什么原因呢?不是他们的威势比平民百姓轻,不是他们的军事力量比陈涉小,是因为先皇的恩德还未衰弱,人们都喜欢安于乡土,不喜欢过征战杀伐的生活。所以,诸侯们得不到境外的援助,便迅速失败了,这就叫做瓦解。所以说,国家的忧患不在于瓦解。

“由此可见,天下若有土崩的形势,纵然是处于社会底层的贫民百姓,只要他们中有人首先发难,就可能使国家处于危难之中,陈涉就是如此,何况或许有三晋之类的国君存在呢!国家纵使没有大治,如果真的没有土崩的情况,即使有强国和强大对手起来造反,自身也不会被很快地灭亡,吴、楚、齐、赵等国的叛乱就是这样,更何况只是群臣百姓起来造反呢?这两种情况,是国家安危的根本之处,希望贤明的君主多多留意,深刻地考察。

“近来关东地区五谷歉收,年景尚未恢复,百姓大半都十分贫困,再加上边关一带的战争,照时势的发展和常理来推测,百姓将有不安心本地的心情。不安心本地就容易流动,容易流动就会造成土崩的形势。所以,贤明的君主能独自看到各种变化的形势,明察安危的关键,只在朝廷上处理政事,就可以把没有形成的祸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所以这样做,就是想法使国家不出现大崩溃的形势。如果能做到这些,纵然有强国和强大的军队在那里,陛下仍然可以追赶飞禽走兽,扩展游宴的场所,无节制地放纵地观赏玩乐,尽情地驱马打猎,一切安然自如。仍然可以使各种乐器的演奏声不绝于耳,与帐中美女的情爱和优伶的笑声总长相伴。名望不必要像商汤、周武王那样;时俗也不一定要像周成王、周康王时代那么淳美!虽然是这样,我私下里认为大王是天下的圣人,具有宽厚仁爱的资质,而且确实把治国当做您的根本职责,能做到这些,那么,商汤和周武王的名声也可以得到,而周成王、周康王时的风俗就可重新出现。如果能够做到这两点,然后就可以处于尊贵而十分安全,就可以在当代传扬美好的声誉,使天下之人亲近你,使四方边远之民服从你,你的余德将滋泽几代人。面朝南方,背靠屏风,卷起衣袖,与王公大臣们作揖行礼,这是陛下应该做的事情。我听说,如果想实行王道,以仁德治理国家,即使不能成功,最差的结果也可以使国家安宁。只要实现了安宁,陛下想得到什么,难道还有得不到的吗?想做什么事,难道还有做不成的吗?想征伐谁,难道还有不屈服的吗?”

徐乐想说服汉武帝实行德政,但好像实行德政是为了更好地行乐,大概只有满足或者是为了满足皇帝的感官享乐,皇帝才有可能实行德政,否则皇帝是不干的,这真是一个绝妙的讽刺。怪不得一个个朝代到头来总是免不了土崩与瓦解。

——见《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