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职场精英,权谋心理不单纯(2)
- 一流疯狂:精英的人格都是重口味
- 姜文君
- 4672字
- 2015-11-05 18:09:30
但是这么认为的人,都是对人脉这一投资项目缺乏深刻认识的,因为人脉还有另一特性:无可估量的潜在资本。要不怎么说人心无价呢?在组织中,好的人脉投资,抵得过夜夜加班、日日拍马,自己的地位得到提高也许就是一夕之间的事。《战国策》中记载了吕不韦和父亲的对话:问:“耕田之利几倍?”答曰:“十倍。”又问:“珠玉之赢几倍?”答曰:“百倍。”又问:“立国家之主赢几倍?”答曰:“无数。”
知道了人脉的重要性,那么如何挑选一个绩优股就是关键了。现代人比古人更懂得人脉投资的重要性。职场中人人都愿意与当红炸子鸡为友,这类人受领导器重,有的颇有才干,有的后台很硬,大家都希望从中得到好处,为自己的发展打下基础。这原本没错,错在人家小红人是不是愿意结交你、帮助你。也就是说,大家其实是在做无用功。当大部分人发现这是个绩优股时,真正有眼光的人已经在数钱了。杜月笙说得好:“锦上添花的事情让别人去做,我只做雪中送炭的事情。”一句话道出了人脉投资的关键。
组织中有能力却不受领导重视的人,机会一到就会飞黄腾达,这类人可以投资,当年胡雪岩结交王有龄时用的就是这招。还有一些人虽然没有才干,也无显赫背景,但有曲线救国的可能,也可以投资,比如子楚。以上所有的论述,在吕不韦那儿就是四个字的道理——奇货可居:从看似平凡的人物、事物中发现奇特潜质,通过精心运作收获巨大价值。
吕不韦怎么如此精明呢?因为他极度自私。
自私,通俗地说就是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群体、社会的利益。这种完全的利益至上心理,在生活中有多种危害,但是在投资市场,却很有用处。头脑清晰的吕不韦因为只看得到利益,从而比别人更有眼光。英国学者理查德·道金斯甚至认为:成功基因的一个突出特性就是其无情的自私性。
吕不韦的自私人格带给了他别的投资者没有的心理素质。
特质一,具有在他人恐慌时果断买入,在他人盲目乐观时卖掉的能力。一个不被任何人看好的落魄皇孙子楚被他果断地买入,而宠爱的女子赵姬也被他果断地卖掉。面对问题,他能直达核心人物——华阳夫人,而非秦王本人,其过人的洞察力可见一斑。
特质二,左右脑都很好用。左脑用来精打细算和逻辑推理,右脑用来通观全局、描绘前景,避免钻牛角尖。以此为依托,吕不韦能细致地分析时局,全面地了解各方面的利弊得失,将每笔钱都花在了刀刃上。
特质三,对自己的想法怀有绝对的信心,大起大落之中丝毫不改变投资思路,即使是在面对危险时也绝不退缩。一般的买卖面临赔本的风险,人心的买卖则面临掉头的危险。他冒险带子楚逃出赵国,并对其不离不弃,坚持到底,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特质四,为了更有效地达到其自私的目的,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自私者也会滋长出一种有限的利他主义,于是吕不韦挑选并帮助了子楚。
那么人脉投资的成本是什么呢?除了金钱,吕不韦还付出了以下几样成本。
第一,燃烧标的物。无能又窝囊的子楚,在遇到吕不韦之前,大概做梦也不会去期望秦王的宝座。即使在吕不韦一步步带他实现梦想的时候,也还是底气不足。这时候需要给他适当的鼓励,在他的心中点上一把火,不要让他熄灭,才能坚持到胜利的彼岸。
第二,付出时间。收买人心,只给予物质和精神奖赏是不够的,还要付出你最宝贵的时间。只有肯抽时间帮助他、培养他,才能让他有被真正重视的感觉。吕不韦陪伴在子楚身边直到他即位,有多少年?15年。所谓水滴石穿,时间是得到人心最有效的武器。
第三,放低姿态。人都是有自尊的,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如果不注意方式方法,一定会适得其反的。特别是,你给予帮助的人是你未来的老板时,狡兔死走狗烹的事件就有可能在自己身上上演。吕不韦对待子楚可谓是极尽奉承之能事,要钱给钱、要人给人,早早地把他奉作了大王,子楚心里焉有不感激的。所以,在登基以后,子楚任命吕不韦为丞相,真正做到了他当初的承诺:“愿意分出秦国的土地和您共享。”有时候,在你放低姿态的一瞬间,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就变得迎刃而解了。
除了子楚,在面对其他人时,吕不韦也有撒手锏。他知道自己自私,他知道别人也自私。严格说来,自私确实是一种普遍的、正常的心理现象。组织中的成员都需要赚钱和更好的生存,这就是大家的共同利益,看透这一点,进行人脉投资就可以有的放矢了。用个人的富裕资源去交换他人的富裕资源,为别人的需要提供帮助,以此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比如秦皇孙子楚需要借助吕不韦的帮助,来达到自己称王的目的;华阳夫人的弟妹需要借助姐姐维持自己的荣华富贵;没有儿子的华阳夫人想要延续尊崇,不得已要培植自己的后台;而安国君为了得到妻子的爱,就要听从华阳夫人的安排。每个人都从自己的利益角度出发,很容易就结成了共同的利益团体。所以吕不韦最后实现了自私的最高境界——共赢,也是我们这个“人人自私”的社会的终极目标。
如此看来,自私也不都是那么让人厌恶。从人本主义心理学出发,他甚至还带着一些自我实现的味道。从本质上说,自私是一种近似人类本能的欲望,是一种人类心理深层次的活动。因为面对竞争,人必须要穷尽智慧、能力和精力来争取最理想的生存状态,实现更高的自我价值和追求更美好的生活质量。这样一来,生活中越是自我期望值高的人,如果不注意培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就越容易强化自私心理。例如,很多学习优秀、自我期望值高的孩子,相比一般孩子,自私心理更为严重。他们很少帮助同学,也不愿意与人多交往,时刻维持着强烈的竞争意识,害怕其他同学超过自己。吕不韦就是自我期望值很高的人。
战国以来,特别是秦汉时期,中国人对商人有一种特别的鄙夷心理。比如,即使你富得流油,也不能穿丝绸衣服。在国家这个组织中,有钱不代表有地位。吕不韦想自我实现,就要另辟蹊径,登上政治舞台,最终爬到管理层。从他后期编撰的《吕氏春秋》中,能看出他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吕氏春秋》洋溢着独立人格、自由精神、理性思维和人本主义,它倡导的是天下为公的理念,丝毫没有对“神”和“君”的膜拜与奉承。“立君”只是吕不韦实现其理想的第一步,他的远大理想和终极目标是“建国”,建立以仁义统一天下的国家。
然而,在功成名就之后,他也一步步地走向了灭亡。是吕不韦不够精明了,骄傲了吗?我看不是。吕不韦绝不只是一个胸无点墨、不学无术的经济投机分子,在他的管理下秦国蒸蒸日上、兵强马壮,不论在外交、军事,还是经济发展上都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为秦王嬴政的统一天下做好了铺垫。司马迁更是将其编《吕氏春秋》与文王演《周易》、仲尼作《春秋》和屈原赋《离骚》等并列,认为是倜傥非常之人成非常之事。传闻中吕不韦所做的龌龊事,不是一个机智的、有作为、有抱负的人能够做出来的。司马迁不信,我也不信。
事实上,吕不韦的悲剧在于:他低估了人脉投资的风险,忽略了投资标的物——某些政治人物的残忍和排他性。自私心理人人都有,但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共赢的。有些人不需要与别人苟同,不需要依附于集体,他们生来就是改变世界的,这就是秦王嬴政。而此时的吕不韦,还在用他商人的视角观察问题,图谋利益,其结果注定了是一败涂地。吕不韦建国立君的狂想,以喜剧开场,却以自杀的悲剧谢幕!
许多人都感觉当今社会的人比过去更自私了,这是因为在现代社会中,虽然物质生活富裕,但人与人之间的生存竞争却更加激烈了,贫富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在这样一种社会环境下,面对利益冲突,就很容易导致人的自私心理上升甚至膨胀,最后做出有损别人也不利于自己的行为。
我们应学习吕不韦的人脉投资策略,在承认我们的自私心理的同时,多做一些利他行为,少一些自私自利;在追逐利益的时候,不要眼里只有利益,而应该发自内心地关心和帮助他人,为他人排忧解难。终有一天,你会发现人脉投资蜕变成了真正的朋友,你收获了更无价的友谊。就像胡雪岩结交王有龄,虽为利益故,也可肝胆相照、不离不弃!
包拯:组织中生存有道,工于心计的明星官员
问:包拯为什么这么成功?包粉1号立刻抢答:因为他是铁面无私,为民请命的清官。我说:清官那么多,又不止他一个。包粉2号回答:因为他断案如神。我批评他:一看你就不学历史,他其实没断过几次案。包粉3号说:因为他是文曲星下凡,有日审阳、夜审阴的本领。我立刻把这个搞封建迷信的家伙赶了出去。只剩下包粉4号弱弱地说:因为他比较黑……
许多人也有过类似的疑问。为什么这么个政绩不是很多,文采一般般,其实也不黑的中层干部会有如此大的名气?为什么千百年来无数的优秀品质和奇闻冤案都加诸在了他一个人身上?
还有一件后世人普遍忽略的事:在波澜诡谲的官场,包拯那种铁面无私、不畏权贵、廉洁公正的做事风格竟然会不出事,不但没事,还一路官运亨通,活到了寿终正寝,真是生前风光、死后更风光。难道大家不觉得奇怪吗?历史上很多清官的命运都很悲惨。看看同为清官敢骂人的海瑞受了多少苦?再看看,粉身碎骨浑不怕的于谦又是什么下场,更别说比干挖心、伍子胥抛尸,啧啧!血淋淋的惨哪!别跟我说宋仁宗比明嘉靖帝要好,宋朝还有好皇帝?那么老包的防身秘诀是什么?当然、一定,以及肯定,他是比他们聪明会变通的!
其实,包拯不是一开始直接就是包青天、龙图阁直学士的,他也需要一步步地往上爬,而且还爬了很久,直到58岁,包拯才当上了开封府尹。他是怎样升迁的?
电视机前的各位观众们,扔掉那些虚构的宫斗影视剧吧!一场“北宋版职场指南”马上开演,让我们跟随宋朝“白骨精”包拯的脚步,学一学他在组织中的生存之道,看看“青天”是怎样炼成的。
包拯的防身秘诀:心理防御机制
28岁时,官二代包拯参加了国家公务员考试,顺利地考中,并被授予大理评事,光荣地加入了中央法院的队伍,前途一片光明。不过,没几天,他就被外放到建昌县出任知县。其实,做一名地方基层领导也是不错的历练机会。
但包拯另有打算。他说,工作的事先放一放,我是独生子女,老爹老妈身体不好,需要我照顾。以人为本的领导同志相信了,考虑到他家的情况,将他调到了离家近的地方。他还嫌远,索性辞职回了家照顾父母,当起了宅男。
几年之后,他的父母相继去世,包拯又在双亲的墓旁守孝3年。奇怪的是,直到守丧期满,他还是磨磨唧唧不去上班,又在家待了两年。算一算,他这宅男总共当了10年,再继续下去,恐怕老包夫妇要从坟里爬出来了!终于,故事里永不缺场的我们敬爱的父老乡亲看不下去了,在他们苦口婆心的劝说下,包拯才决定离开家乡,正式踏上仕途。那一年他39岁,对古人来说已是中老年。当时人对这件事的评价是大大的好!就连他的死对头欧阳修也夸赞他:“少有孝行,闻于乡里。”
可是,除了法律规定的守丧3年以外,他一个有志大龄青年在家宅了10年,合理吗?说他淡泊名利吧,那还考什么科举?说他壮志未酬吧,又左请右劝的不出门。以包拯的才干以及他后来的所为来看,他肯定是个有理想抱负、胸怀天下的人。非常不合理!
要突破包拯的心理防线,必须从当时的政治环境说起。包拯考中进士那年,皇帝宋仁宗才17岁,朝廷的实权掌握在刘太后手里。这时,以范仲淹为代表的撤帘还政派和晏殊为代表的垂帘听政派,正斗得欢实。昨天还在中央的包拯,今天就被调到了地方,短短的时间,小干部包拯感受到了官场的莫测和可怕。他把握不了自己的命运,也不想加入任何一派,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于是便以尽孝的名义回家自保,伪装了真正的动机,同时还能减轻自己初到官场的挫折感,转移壮志难酬的痛苦,保持心理平衡。这就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几年后,刘太后病逝,包拯父母也随后去世,但派系之争并未结束。极能折腾的范仲淹,这回又当起了保后派,拼命与废后派掐架。时值包拯守孝期间,他又一次合理地避开了危机。最终老范被贬,世界安静了。然后,宋仁宗集权,朝堂稳定,包拯便在“邻里相劝下”复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