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我欲稳睡在裸体的新月之旁——读李金发的《在淡死的灰里……》

爱情生活中,痛苦的吟咏比欢乐的歌唱更容易激起人们的共鸣。这是因为,失恋的痛苦往往带有一种悲凉的气息,它会唤起人们心底感情更深的激荡。如果这种现象被承认的话,那么,李金发的《在淡死的灰里……》比他的《温柔(四)》写得更深沉,艺术创造显得更完整,诗人才华得到了更充分的发挥,这恐怕是读了这两首诗之后人们都会有的感受吧。

在《在淡死的灰里……》中,诗人更注意诗歌意象和表现方法的象征派特征,因此给诗的整体美带来了更大的朦胧性。

诗人写的是对已经失去的爱情的呼唤与怀想。传说的“死灰复燃”的意象经过诗人的改造,成为负载诗人痛苦感情的象征。诗人由此起兴,在跳跃性很大的超现实的想象中展露着心扉。我们清晰地听到诗人心灵中充满柔情与痛楚的诉说。

那些美好的爱情的时光已经过去了,但是在那淡淡的余灰里,依然可以寻见我们“当年”爱情的“火焰”,只是过去那萧瑟与冷漠的别离,却不能不使人心寒而惋惜,而不能得到一点爱的温暖了。

第二、三节中,诗人的想象进入超现实的时空中。诗人在倾诉自己对恋人执著永恒的思念:“我”是一个痴情者,“我”至今仍如往昔那样热烈地爱着“你”,即使“我”被海浪载去,即使“我”离开了人间,那时候,请“你”不要痛苦,不要懊丧,因为“我”的心,“我”的灵魂最终还会被“搁止于你住的海岸上”。躯壳漂走了,心仍将留在“你”身旁。死亡与大海一样隔不断“我”对“你”的思念。接着诗笔由主体的倾诉转向了对于恋人的拟想。请不要忘记“我”对“你”的呼唤吧,“我”这思念的呼唤,会引起“你”的哭泣,而这痛哭的种子也是一种爱的种子,这是十分珍贵的。如果“你”实在感到孤独和忧闷了,就请以思念来慰藉自己,“我”“心里的隙地”永远为“你”留着,它会给“你”以快乐和慰安。这两节诗,都以“如”、“若”的句式展开一个非现实的世界,这样一反一正的陈述具有很大的弹性,强化了思念这一感情的传达效果。并非合乎生活常理的抒情比起生活真实的摹写,给人以更深远的遐想的天地。

执著思念的感情经过想象的升华,最后进入了如真似梦的境界。我们看到了诗人超越一切世俗和肉欲之上的纯洁的爱,看到对这爱的真切而美丽的幻想:“我欲稳睡在裸体的新月之旁,/偏怕星儿如晨鸡般呼唤;/我欲细语对你说爱,/奈那R的喉音又使我舌儿生强。”诗人设想自己离开人间之后对恋人的缱绻之情仍然如昔日那样热烈,“我欲稳睡在裸体的新月之旁”,多么纯洁的痴情!“裸体的新月”,是梦幻的真实,也是现实的象征,但是这种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满天星斗会如晨鸡报晓,自己的灵魂也必将隐去,想轻轻诉说爱的话语,但已经生硬的舌根再也发不出那温馨之词的第一个字母了。欲罢不能、可望不可即的惋惜更深层地传达了自己思恋之情。

整首诗运用超现实的方法抒情。“淡死的灰”这个意象,既有传统的影子,又富于现代象征的色彩。一些诗句的构造也富有新颖感,如“无痛哭的种子”,“忧闷堆满了四壁”,“稳睡在裸体的新月之旁”等等,极富暗示性。从“淡死的灰”到“稳睡在新月之旁”,前后抒情相互呼应,表现了构思的完整性。整首诗写对失去的爱情的思念与痛苦,却避免了感情色彩强烈的词句,具有一种宁静平和的色调,而无箭拔弩张之感。全诗感情的隐藏度恰如其分,没有诗人其他一些作品那种晦涩艰深的毛病。一首美丽的象征诗可以唤起人们一座灵魂的海市蜃楼,这首爱情短诗将在我们的心头永生。

(孙玉石)

在淡死的灰里……

李金发

在淡死的灰里,

可寻出当年的火焰,

惟过去之萧条,

不能给人温暖之摸索。

如海浪把我躯体载去,

仅存留我的名字在你心里,

切勿懊悔这丧失,

我终将搁止于你住的海岸上。

若忘却我的呼唤,

你将无痛哭的种子,

若忧闷堆满了四壁,

可到我心里的隙地来。

我欲稳睡在裸体的新月之旁,

偏怕星儿如晨鸡般呼唤;

我欲细语对你说爱,

奈那R的喉音又使我舌儿生强。

(选自《食客与凶年》,北京北新书局,192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