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机遇 新使命 新作为:2020年湖南发展研究报告
- 谈文胜主编
- 3895字
- 2025-04-08 19:20:12
“小产业 大市场——湖南2/3现象研究”系列报告之三 加速衡南零担资源整合 打造千亿零担产业[1]
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调研组
衡南县零担物流业发展起步早,覆盖范围广,衡南籍人士在全国范围内创立的物流企业超过1万家,从业人员近20万人。鼎盛时期,物流货运量占全国零担专线市场份额的1/3,形成了“车到之处必有物流,有物流必有衡南人”的局面。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对零担货运的需求日益增长,零担产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湖南省完全可以充分发挥衡南籍零担物流企业遍布全国的优势,加快推进行业资源整合,把衡南县零担物流业这一湖南特色产业做强做大,将其打造成为特色千亿级产业,更好地服务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
一 衡南县发展零担产业具有良好基础和广阔前景
零担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物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1.零担产业是万亿货运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零担运输是一种介于快递与整车物流之间的货运方式。据统计,2017年我国公路货运市场规模在5万亿元左右,快递、零担、整车运输的市场规模占比分别为10%、24%、66%,零担市场规模高达1.25万亿元,而且伴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技术的发展和物流基础设施的日趋完善,我国的零担物流市场继快递市场之后也已迎来了高速增长期。据预测,我国零担市场未来5年将保持年均10%左右的增速,市场前景极其可观。按照网络布局的不同,零担行业可细分为全国网络型、区域网型和专线型三个不同类别。其中,专线型企业构成了零担行业最大的企业群体,大约90%的企业属于专线型企业。全国网络型和区域网型企业主导1吨以下的小票零担市场。其中,德邦、顺丰占据高端小票市场,安能、百世快运抢占平价小票市场,低价小票业务由以河南宇鑫和长通物流为代表的区域网型企业承揽。而专线型企业则主导1吨~10吨的大票零担市场,衡南籍物流企业绝大多数为专线型企业。
2.衡南县零担产业在专线市场领域起步早、基础好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衡南县花桥镇一些从事湖南与广东之间个体长途货物运输的司机敏锐地捕捉到零担货运市场的巨大商机,率先转型向物流行业进军,从简单的一辆车一条线路、夫妻或者兄弟姐妹共同运营到慢慢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并越做越大。经过30余年的发展,由衡南籍人士开创和打造的货运网络,几乎覆盖了除台湾之外的中国全境。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年底,衡南籍人士在全国各省会城市、地级城市、绝大部分县城及部分小城镇创办了规模不一的物流企业1万余家。其中,A级以上物流企业近百家,涌现了重庆联达、新疆阿凡提、山东新华顺、四川巨邦物流、衡阳白沙物流、雁城物流等一批衡南籍人士创建的知名物流企业。货运物流开通了省际线路3万余条、省内专线30余万条,带动从业人员近20万人。鼎盛时期,物流货运量占全国零担专线市场份额的1/3,与东北物流、江浙物流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共同支撑着中国民间物流这个全球最大的区域性物流网络。2017年3月,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授予衡南县“中国物流之乡”称号。
3.国内零担物流业加速整合给衡南零担物流业转型发展带来巨大发展机遇
零担物流行业在我国的发展仅仅数十年,远远落后于欧美国家。目前整个行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集中度较低,大型龙头企业尚未形成,整体经营效率低下。据统计,我国零担行业排名前十名的企业市场份额合计占比仅在3%~4%,而美国零担行业排名前十名的企业市场份额合计占比达到75%左右。在经济下行和行业同质化恶性竞争的多方压力下,我国零担业已进入行业内部资源整合的新阶段。近年来,各路资本纷纷涌入零担行业,行业内的兼并、重组、收购、入股、联盟等情况不断上演,未来几年将是行业的黄金整合阶段。在此背景下,衡南县完全可以发挥衡南籍物流企业遍布全国的优势,加速推进资源整合,推动实现全网直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打造在全国范围内极具竞争力的龙头企业。2016年,该县已经将10余个省(市)20多个城市的100余家物流企业串联起来,成立了湖南中众衡物流有限公司。2019年,该公司已完成重庆市场的资源整合,2019年全年营业额达到20亿元以上,占重庆专线物流市场份额的70%以上,并计划于2021年底前实现全国组网战略目标。
二 衡南县零担产业发展面临三大瓶颈
衡南县零担产业虽然具有良好的基础,但在行业资源整合加速推进的大背景下,还面临三大发展瓶颈。
1.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衡南县零担物流大多以“夫妻店”“兄弟档”“朋友帮”起步,总体呈现“小、散、弱、混”的状况,大多数企业年营业收入在50万~100万元。近年来,虽然也涌现出重庆联达、新疆阿凡提、山东新华顺、四川巨邦物流等区域性的知名物流企业,但仍缺少在全国范围内竞争力强和知名度高的龙头企业。截至2017年年底,衡南籍人士创办的零担物流企业没有一家能够进入全国零担物流行业收入前十强,衡南籍人士创办的零担物流企业排名最靠前的是重庆联达,排名第29位,营业收入为4.3亿元。
2.专线模式亟待转型升级
专线型企业是零担行业中一个极其庞大的群体,也是衡南籍物流企业的主体。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速下行、各类物流平台拔地而起以及竞争关系和客户需求的变化,绝大部分专线型企业已进入发展的瓶颈期,专线模式占比将会逐渐下降,被其他模式吸收整编。有专家称,未来将有2/3的专线型企业消失。从趋势来看,未来的物流公司一定是综合型的物流公司,既有全国型的零担运输网络,又承接全国范围内的三方业务。形成全国运输网络是成为综合型物流企业必不可少的条件,而专线型企业要想通过自身发展壮大,自建线路,完善区域网络,最终建成全国运输网络,发展成为综合型的物流企业,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耗时长且难度极大。因此,近年来众多中小专线企业积极谋求联合或联盟,这逐渐成为新的风向,这不仅是经济增速放缓下的被动抱团取暖,也是在高度竞争的状态下追求更高运营效率的客观需求。目前,国内已形成德坤供应链、三志物流联盟、聚盟物流、传化物流联盟等合作模式各异的专线联盟。
3.政策支持力度有待加大
一方面,整合全国各地衡南物流资源需要有畅通的融资渠道支撑。但由于绝大部分专线物流企业规模较小,固定资产少,抗风险能力差,缺少有效的资产抵押物,抵押担保融资受限,很难在银行获得贷款,专线物流企业通过传统金融机构实现融资的不足10%。另一方面,目前,衡南县希望通过无车承运人试点来推动全国各地线下衡南物流资源整合,但面临周边省份的激烈竞争,湖南省在推进无车承运人试点方面的支持政策与周边省份尚有差距。比如,湖北、江西等地出台相应配套政策,对无车承运人试点企业实行增值税返还和车辆购置税奖励。其中,江西赣州该项增值税前两年返还比例达100%,吸引了全国很多物流企业到江西办理涉税业务和车辆挂靠。
三 推进资源整合,打造湖南特色千亿零担产业
零担业是发展前景广阔的万亿级产业,衡南县零担业起步早、基础好,在国内零担行业加速整合的背景下,完全可以发挥衡南物流资源遍布全国的优势,通过资源有效整合,推动行业做大做强,打造湖南特色千亿零担产业。
1.大力推动衡南籍物流资源整合
当前,我国零担产业已进入内部资源加速整合阶段,尤其是专线模式更是进入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虽然与三志物流、聚盟物流、传化物流等国内专线企业联盟相比,衡南籍物流资源整合起步较晚,但遍布全国的衡南籍零担专线企业同根同源的乡土情结,决定了它们比单纯依靠资本推动形成的专线联盟,更容易产生抱团取暖、共谋发展的向心力。因此,下一阶段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的原则,依托中众衡等领军企业,充分发挥异地商会、行业协会的力量,省、市、县三级政府在政府担保、项目融资、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必要引导和支持,探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管理、互利共生的合作模式,实施“引老乡回故乡”行动,加快推进衡南籍物流资源整合,打造一个全国性的超大型物流企业,发展物流总部经济,引导省外税收回流湖南。
2.加快推动零担产业转型升级
目前衡南零担物流已由传统的仓储、运输向第四方物流、供应链金融、物流园区、车队、仓储、信息软件等众多领域转型发展。要进一步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与零担物流的有机融合,以省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为基础,加快对物流园区及企业信息的整合,推动平台之间的数据对接、信息互联,为优化社会物流资源提供平台支撑。大力发展“互联网+车货匹配”“互联网+仓储交易”“互联网+物流企业联盟”“互联网+供应链管理”等模式,提升智慧物流配送水平。
3.打造零担产业专业人才体系
零担物流是一个交叉学科,行业人才不仅需要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完整的相关学科知识,还需要具备实践经验,融汇物流与其他学科体系的知识。建议省内有条件有基础的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大力发展物流管理、供应链物流、战略采购、物流规划设计等物流相关专业,大力推动校企联合培养,鼓励高校与企业共建物流实习基地,对物流企业与职业院校开展现代学徒制合作给予一次性以奖代补支持,探索人才合作培养新途径。加强物流从业人员职业培训,在有行业特色的职业院校、大型物流企业中建立一批培训基地,开展物流从业人员岗前培训、在岗轮训。
4.加大零担产业政策支持力度
将零担产业纳入湖南省“十四五”规划,并出台专门规划进行引导,梳理和集聚与零担产业相关的企业、人才、资源、资金、市场等要素资源。成立由政府产业基金牵头的引导基金,联合物流行业龙头企业、金融机构、社会资本成立物流产业发展基金,按照市场化原则运作,重点为领军企业推进资源整合、加强重要节点物流设施建设等提供资金支持。借鉴江西、湖北等地的做法,在一定年限内,将增值税的省市县提留部分全部返还给获得无车承运人资格的物流企业,并对上缴中央部分给予一定比例补贴。
[1] 本报告获得湖南省委常委、省政府常务副省长谢建辉的肯定性批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