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清朝开篇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煤山,大明王朝轰然崩塌,华夏大地陷入动荡。同年,清军入关,摄政王多尔衮率八旗劲旅,打着“为崇祯帝复仇”的旗号,迅速向中原腹地推进。这一举措,巧妙地利用了明朝遗民对李自成大顺政权拷掠官员、军纪混乱的不满,为清朝入主中原披上了一层看似正义的外衣。

入关之初,清朝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安抚民心、巩固统治的举措。政治上,为笼络汉族士绅,多尔衮下令沿用明朝的大部分制度,从中央的六部九卿到地方的各级官府衙门,尽量保留旧有架构,让那些习惯了明朝统治秩序的官员能够迅速找到归属感,平稳过渡。同时,开科取士,以四书五经为考试内容,延续了汉族文人的晋升之路,吸引大批饱学之士投身新朝,为清朝的文化传承与治理出谋划策。

军事上,八旗军作为清朝的精锐主力,战斗力极强。他们以骑兵为主,机动性高,战术灵活,在华北平原上纵横驰骋,如秋风扫落叶般扫平诸多抗清势力。但清朝统治者深知,仅凭八旗军难以长久统治广袤华夏,遂开始吸纳汉军,将投降的明军将领及其部队整编,组成绿营兵,与八旗军协同作战,分驻各地,形成严密军事网络,控驭四方。

经济领域,鉴于久经战乱、民生凋敝,清政府实行轻徭薄赋政策,宣布废除明朝末年的诸多苛捐杂税,如辽饷、剿饷、练饷等,让百姓负担骤减,赢得底层民众的初步好感。同时,大力鼓励垦荒,对新开垦的土地给予一定年限的免税优惠,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荒芜田野渐现生机,粮食产量开始回升。

文化方面,清朝统治者尊崇儒家思想,以程朱理学为正统,大力推崇,皇帝亲自祭拜孔庙,彰显对儒学的敬重,借此拉拢汉族知识分子的心。但在文化交流融合过程中,也伴随着文化管控。文字狱悄然兴起,统治者对书籍文献、文人言论高度敏感,稍有涉及反清、影射等敏感内容,便严惩不贷,令文人墨客在创作时噤若寒蝉,文化发展蒙上阴影。

然而,清朝的统一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南方,南明政权相继建立,顽强抵抗。福王朱由崧的弘光政权,坐拥江南富庶之地,兵精粮足,却因内部党争激烈,马士英、阮大铖等奸臣当道,排挤史可法等忠良之士,无法形成合力抗清。清军南下,扬州城破,史可法宁死不屈,英勇就义,清军屠城十日,扬州沦为人间炼狱,史称“扬州十日”;南京随后沦陷,弘光帝被俘,弘光政权覆灭。

唐王朱聿键的隆武政权,虽有恢复之志,朱聿键本人也励精图治,无奈受制于地方实力派郑芝龙。郑芝龙本为海盗出身,后被招安,在福建拥兵自重,他首鼠两端,为保存自家实力,暗中与清朝勾结,关键时刻撤兵降清,致使隆武政权独木难支,迅速瓦解,朱聿键被俘绝食而亡。

桂王朱由榔的永历政权,在西南地区苦苦支撑时间最长。朱由榔依靠李定国、孙可望等农民军将领,一度收复南方多地,让清朝统治者颇为头疼。李定国,军事才能卓越,他两蹶名王,在桂林之战击败定南王孔有德,致其自杀;衡阳之战阵斩敬谨亲王尼堪,名震天下,极大鼓舞抗清士气。但内部矛盾重重,孙可望妄图称帝,与李定国发生内讧,自相残杀,力量分散,给了清朝可乘之机。

在民间,反清情绪高涨,各地自发组织的抗清义军此起彼伏。他们或据守山林,或依托水乡,利用地形与清军周旋。如嘉定百姓,在侯峒曾、黄淳耀领导下,顽强抵抗清军,却遭清军残酷镇压,嘉定三屠,血腥惨案令天地变色,更激起民众对清朝统治的仇恨。

历经十余年征战,清朝逐步平定南方,基本实现统一。顺治帝福临迁都北京,正式开启清朝在中原的统治。顺治之后,康熙帝玄烨即位,迎来清朝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

康熙帝年少即位,却展现出非凡的政治智慧与领导才能。亲政后,铲除权臣鳌拜,夺回朝政大权。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设南书房,选拔亲信翰林学士入值,参与机要事务,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皇权进一步集中。

军事上,康熙帝面临诸多挑战。南方,三藩割据,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拥兵自重,势力庞大,每年耗费朝廷巨额军饷,且渐成尾大不掉之势。康熙十二年,康熙帝果断下令撤藩,吴三桂率先叛乱,“三藩之乱”爆发,战火瞬间燃遍南方半壁江山。康熙帝沉着应对,调兵遣将,分化瓦解叛军,历经八年苦战,终于平定三藩,消除心腹大患。

北方,沙俄侵扰黑龙江流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康熙帝两次组织雅克萨之战,派遣清军痛击沙俄侵略者,迫使沙俄坐到谈判桌前。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边界,遏制沙俄扩张,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东北边疆暂得安宁。

台湾,郑成功收复后,一直由郑氏家族统治,成为反清复明基地。康熙帝启用施琅为水师提督,率大军跨海远征。施琅熟悉海战,指挥有方,清军登陆台湾,郑克塽投降,台湾重回祖国怀抱,清朝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加强对台湾管理,东南海防稳固。

在国内治理方面,康熙帝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多次减免赋税,鼓励垦荒,兴修水利,黄河、淮河等水利工程得到修缮,农业生产蓬勃发展,百姓安居乐业,迎来“康熙盛世”的繁荣景象。文化上,重视文化教育,主持编纂《康熙字典》等大型书籍,推动学术繁荣,为华夏文化传承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