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辽使

殿内,原本其乐融融的氛围因士兵这一禀报瞬间如同被投入巨石的湖面,泛起层层涟漪。

武松率先浓眉一挑,眼中闪过一抹凌厉之色,他下意识地握紧腰间佩刀,朗声道:“辽国使臣?这节骨眼儿上,他们出使东京却来我大名府,所为何事?”言语间,满是戒备。

一旁的鲁智深“噌”地站起身来,双手握拳,铜铃般的大眼瞪得溜圆,声若洪钟:“哼,俺就不信他们是单纯路过!莫不是那辽国想来探咱义军的虚实,或是与大宋暗中勾结,要给咱使绊子?”

说罢,身上的僧袍因激动微微颤动,大有一言不合便要冲出去质问之势。

林冲面容冷峻,轻抚手中长枪,微微眯起双眸,沉声道:“且莫冲动,先听听他们来意。只是这辽人素爱寻衅滋事,我等不可不防。”

公孙胜缓缓踱步而出,片刻后,他轻声道:“诸位兄弟稍安勿躁,辽人此举或有深意。当下我义军刚经历大战,声名渐起,他们或许想拉拢咱们,又或许想借机挑拨我等与大宋关系。无论如何,咱们且以静制动,先迎进来,看他们如何出招。”

武松剑眉紧锁,星目之中寒芒闪烁,心中对辽国的厌恶如汹涌暗流在胸腔内翻涌。

遥想那幽云十六州,本是汉家之地,却被辽国蛮横霸占百年,大好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

虽说根本原因在于大宋朝廷昏庸无能,空有百万兵甲,却无力收复故土。

可身为热血满腔的汉人,武松又怎能不耿耿于怀?

只恨刚在大名府站稳脚跟,诸多事务缠身,还来不及谋划向辽开战,一雪前耻之事。

片刻之后,武松深吸一口气,极力平复内心的波澜后,洪钟般的声音在殿内响起:“今日且看这辽使有何花样,让他们过来吧!”

俄顷之间,只听得一阵沉重且节奏分明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率先踏入殿门的,是一位身形魁梧的契丹大汉,显然是这一众辽国使臣的首领。

他身着传统的羊皮裘袍,那毛丰且厚,颜色暗沉如夜,腰间束着宽宽的革带,佩刀悬壶。头上一顶貂皮暖帽斜压,几缕散发从帽下钻出,随风轻晃。

他面庞宽阔,颧骨高耸,双目深陷却炯炯有神,瞳仁仿若寒星,透着与生俱来的骁勇与桀骜,目光扫过殿内众人时,竟未有丝毫怯意。

在他身后,鱼贯而入十几位随从。

有的身材精瘦,眼眸狭长,身上的锦袍虽不及首领华贵,却也整洁利落。

有的膀大腰圆,满脸横肉,走路带风,所着衣物上绣着奇异的纹路,似是某种神秘的图腾,彰显着部落的荣耀,双手握拳,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仿佛随时准备与人较量一番。

他们皆负手而立,呈扇形散开,未有丝毫行礼的意思。

主要是他们觉得,他们堂堂大辽国的天使,如果向贼寇行礼,传出去会被人笑话。

殿内梁山好汉们见状,或怒目而视,或手按兵器。

武松更是浓眉瞬间拧成一个“川”字,眼中怒火灼灼燃烧,走上前去,铁塔般的身躯散发着迫人的威压,厉声质问道:“你们为何不行礼?”

声音仿若洪钟,在殿内嗡嗡作响,震得辽人耳鼓生疼。

耶律大石乍闻武松那句“你们为何不行礼?”身形猛地一僵,脸上闪过一丝惊愕与愠怒。

他心中暗自思忖:哼,我们这些人最低也是三品,我更乃大辽当朝太师,身负皇命出使,岂能向你这草寇头领下跪?这简直是奇耻大辱!

可当目光触及武松那铁塔般的身躯所散发的磅礴气场,如山崩海啸般扑面而来,耶律大石竟没来由地感到一阵胆怯。

犹豫再三,他终是极不情愿地拱了拱手,权当敷衍了事。

武松见状,眉峰一挑,声音愈发冷硬如冰:“我是说让你们跪下。”

耶律大石这下彻底恼了,脸上一阵白一阵红,他强压怒火,高声抗辩:“我进城时,已然听闻百姓们所言,你们义军已然免除了跪礼,为何独独刁难我等?”言语间满是不甘与愤懑。

武松冷冷一笑,目光如刀般扫过一众辽人:“我们义军管辖的百姓们可以不跪,你们是我们的百姓吗?给我跪!”字字如重锤,砸得殿内空气都嗡嗡作响。

此话一出,仿若点燃了火药桶。

几名契丹武士瞬间热血上涌,“唰”地抽出腰间佩刀,刀光闪烁,映照着他们满是桀骜与决绝的面庞,大有一言不合便要血溅当场之势。

鲁智深坐在一旁,冷眼旁观许久,此刻见辽人拔刀,他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冷笑,猛地一甩手中茶杯。

茶杯裹挟着劲风,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哐当”一声摔碎在殿门口。

刹那间,殿门外脚步声如雷,数百刀斧手蜂拥而入,个个虎背熊腰,手持利刃,将辽人团团围住,那森冷的刀刃在烛光下闪烁着嗜血的光芒。

辽人虽以好斗著称,可但他们有一个特点,向来畏威不畏德,谁对他们好,他们就欺负谁,可谁要对他们凶,他们就怕谁!

眼见义军阵仗这么大,如此强势,气焰顿时矮了半截。

耶律大石心中暗自权衡:罢了罢了,且当他们是一群没有教化的土匪,如今为了皇帝的使命,暂且忍让一时又何妨。

想到此处,他咬了咬牙,脸色铁青地对身后众人喝道:“跪!”

一众辽人虽满心不情愿,却也不敢违抗,只得缓缓屈膝跪地,脸上写满了屈辱与愤恨。

武松见状,眼中的凌厉稍敛,微微颔首,脸上浮现出一丝满意之色,继而转身稳步走回座位。

他缓缓坐下,身体微微后仰,眼神再度扫向辽使,声音沉稳有力地问道:“起来吧,你们此番前来,所为何事?”

耶律大石起身后,上前一步,身姿挺拔,拱手说道:“在下乃大辽国太师耶律大石。今日冒昧到访,实是有要事相告。据在下所知,大王恐有性命之忧,我特此前来,欲助大王化解此劫,保得大王平安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