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封官受爵
- 水浒:重生武松,开局杀高俅
- 邯郸君
- 3131字
- 2025-01-21 10:32:07
又过两日后。
大名府聚义殿内,诸位好汉齐聚一堂,连朱贵、朱富二兄弟,今日也接到通知,特意赶回。
一时间,欢声笑语交织回荡在殿宇之间。
武松身着劲装,身姿挺拔如松,大步流星地走到殿中,抱了抱拳,洪亮的声音瞬间压下了众人的嘈杂:“各位兄弟!咱们刚刚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之战,幸得大伙齐心协力,拼死相搏,这大名府保卫战方能圆满成功!”
言罢,他目光扫过众人,眼中满是欣慰与自豪,“这两日,我与公孙先生忙得脚不沾地,便是在商讨给大伙封官受爵之事。方案改来改去,才有了最终结果,我说给大家听听。”
此语一出,殿内瞬间炸开了锅,众好汉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有的瞪大了眼睛,满脸惊喜;有的摩拳擦掌,难掩兴奋。
心里都在暗自揣测:大王究竟会给自己封个什么官,授个什么爵呢?
“俺就盼着能有个正经名头,终于等到这一刻了!”杨志扯着嗓子喊了一嗓子,引得众人哄堂大笑。
“杨兄莫急,大王自有安排。”林冲笑着出言安抚,眼中同样透着对未来的期许。
公孙胜站在一旁,微微点头,手中拂尘轻摆,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他与武松对视一眼,彼此心照不宣,深知这封赏一事,既是对兄弟们浴血奋战的犒劳,更是为义军未来之路铺就基石。
武松清了清嗓子,洪亮的声音再度在殿中响起,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他身上。
“各位兄弟!”
他抱了抱拳,目光扫过众人,神色庄重:“鲁智深、林冲与杨志三位兄弟,当初与我一同返回二龙山,是咱们义军的元老级人物,一路风雨同舟,历经磨难,此番论功行赏,便授予他们三人镇国公爵位!”
言罢,他微微停顿,望向鲁智深等人,眼中满是敬重。
鲁智深哈哈一笑,双手合十行礼,林冲微微颔首,杨志亦是抱拳示意,三人眼中皆有欣慰之色。
武松接着说道:“而其余在座的各位兄弟,也个个都是好样的!这次大名保卫战,虽说每人分工不同,可哪一个不是拼尽全力、出生入死?因此,一律授予辅国公爵位!”
说到此处,他目光炯炯,环顾四周,似是要将每一位好汉的面容都印入心底。
“我知晓,或许有人心里犯嘀咕,觉得功劳有大有小,怎地爵位相同。但兄弟们呐,咱们同生共死,这一路的艰辛、这一场大战的不易,大家都心知肚明。咱们靠的是兄弟齐心,而非计较个人得失!所以,就这般安排了,大伙觉得可行否?”
殿内先是短暂的寂静,随即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叫好声。
“行,咱们都是过命的兄弟,岂能跟兄弟们计较。”
杨志扯着嗓子大喊,众人皆哈哈大笑,方才那一丝可能存在的疑虑瞬间消散于无形,殿内气氛愈发火热,兄弟情谊似滚烫的烈酒,在每个人心间流淌。
殿内,方才授爵的热乎劲儿还未消散,武松再次清了清嗓子,洪亮开口。
“兄弟们,爵位既定,接下来便该论及封官一事了。这同样是我与公孙胜先生反复斟酌、细细商讨出来的最终方案。”
说着,他微微一顿,眼神中透着几分豪爽与不羁。
“咱们兄弟一场,同生共死,可不是为了在这大名府搞什么一品二品,弄那些个繁文缛节、上下等级之分!大家想当什么官,就当什么官。”
此话一出,殿内众人皆是一愣,面面相觑,眼中满是惊愕之色,显然是头一回听闻这般封官方式,不禁交头接耳起来。
“啥?封官还能自己说了算?这可奇了!”
“莫不是大王在说笑?从古至今,哪有这等事儿。”
武松见状,露出一抹爽朗的笑,抬手压了压众人的议论声,接着道:“兄弟们,我武松绝非玩笑!大家心里都清楚自个儿擅长啥,平日里就盼着在哪块能一展身手。如今机会来了,想当什么官,想负责哪一块事务,只管自己开口便是!”
众人先是一怔,随即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那笑声里满是畅快与赞同。
“哈哈,如此甚好!这般一来,咱们每人都能依着自己所长,挑个合适自个儿的官职,干起活来肯定更带劲!”
鲁智深大笑着拍了拍大腿,声若洪钟。
一时间,殿内气氛再度被推向高潮,众好汉们兴致高昂,纷纷毛遂自荐。
在经过一番热火朝天的自荐后,各个官职终于纷纷尘埃落定,清晰地列了出来:
公孙胜--丞相,肩负起统筹义军大小事务、出谋划策的重任。
鲁智深--前将军;林冲--左将军;杨志--右将军;卢俊义--中将军;黄越--后将军,此五大将军,负责率军出征。
李俊、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张横、张顺、童威、童猛八人,皆为水营将军,负责指挥水军作战。
韩烈日--先登营将军,负责攻城时带头先登;
韩威--陷阵营将军,负责野战时带头冲锋。
凌振--火器营将军,负责指挥炮兵作战;
时迁--突袭营将军,负责偷袭敌营。
戴宗--统战营将军,负责收买敌军官员。
燕青--礼部尚书,负责联络友军,和出使他国。
朱贵--东京情报营将军,负责收集情报。
朱富--东京情报营二将军,负责配合朱贵。
一时间,殿内众好汉看着这新鲜出炉的任职安排,个个摩拳擦掌,豪情满怀。
武松看向众人,唯有孙二娘与户金山二人静静地坐在一旁,未曾言语。
他当即大步迈向孙二娘,目光诚挚,开口问道:“嫂嫂,大伙都各抒己见,挑选着能施展拳脚的官职,你心里咋想的?想当什么官,也尽管开口。”
孙二娘像是听到了什么天方夜谭,脸上闪过一丝诧异,随即连连摆手,苦笑着回应:“兄弟,你这可莫要打趣嫂子了。古往今来,哪有女人当官的道理?这事儿传出去,不得让人笑掉大牙。”
武松浓眉一皱,眼神中透着几分倔强与果敢,朗声道:“嫂嫂,女人又怎的?咱们如今聚义在此,要对抗的可不仅仅是那腐朽不堪的朝廷,更要打破它沿袭千百年的陈腐制度!”
“在大宋的地界,女人或许难有出头之日,被诸多规矩束缚,不得为官从政。可咱们是什么?咱们是义军,在咱们这儿,只要有能耐,不分男女,皆可为官!”
顿了顿,武松见孙二娘面露犹豫之色,便又放缓了语速,和声细语地说道:“嫂嫂,倘若你一时半会儿还拿不定主意,小弟倒有个提议。不如你来掌管女营,出任女营将军一职,你意下如何?虽说冲锋陷阵、浴血厮杀这类粗活,咱们兄弟争先在前,可守城御敌、调度后勤,女人也完全可以胜任!
说罢,又看向诸位兄弟,继续道:“咱们义军若真想成就大业,打遍天下,有个至关重要的原则必须牢记,那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而众多姐妹,无疑是咱们最坚实的后盾,是咱们必须紧紧依靠、全力团结的对象啊!”
一番话说得掷地有声,殿内众人纷纷点头,不少人望向孙二娘,眼中满是期待与鼓励。
孙二娘心潮澎湃,抬眼望向众人,又看向武松,眼中隐隐有泪光闪烁,似是被这一番豪情壮志所打动,一时之间,心中已有了思量。
随即,她眉眼一展,乐呵呵地应道:“头一回听说女人能当官,不过兄弟既然给嫂嫂安排了,嫂嫂哪有不应的道理。既当了这女营将军,我就去招募些女兵,一块儿为咱义军效力。”
话落,众人哄堂大笑,殿内气氛愈发欢快。
随后,武松又将目光投向户金山,关切问道:“户兄弟,你呢?想当什么官也直说。”
户金山连连摆手,面带羞涩道:“大王,我就是个工匠,行军打仗啥的,我是一窍不通,你能收留我,我就感恩戴德了,哪还敢奢望当官呀?”
武松微微摇头,一脸正色道:“户兄弟,这话说差了,工匠咋了?依我看,历朝历代,多少王朝走向覆灭,根源就在于不重视工匠。”
“就说咱打进大名府之后吧,户兄弟你天天往城墙那儿跑,一天能揪出十几个隐患来,在你的指引下,我们修修补补,城墙如今是越发坚固了,这可不是一般的功劳!”
“你心里清楚,要是防御工事做得扎实,一场仗打完,咱们义军能少折损多少兄弟性命?”
这话一出,户金山心头一热,眼眶也有些湿润了。想当初在东京,那些当官的都瞧不起他,把他当成上不了台面的下等人,哪曾想如今在义军这儿,竟得到这般重视。
武松趁热打铁,接着说道:“这样吧兄弟,往后你就负责工部,出任工部尚书一职。日后咱们义军占下的州府只会越来越多,城防之事可就全靠你操持了。”
户金山感动得热泪盈眶,连忙拱手作揖,声音略带哽咽:“多谢大王抬爱!”
众人见状,又是一阵开怀大笑,殿内其乐融融。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匆匆跑入殿内,高声禀报:“大王,城门外现了十几名辽人,自称是辽国使臣,此番出使东京,路过大名府,想进城一观,顺便求见一下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