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 可用性测试应该如何开展?
可用性测试是一种用户调研和产品检验的方法,在可用性测试中可以综合使用很多设计工具,来获得用户对于产品的评价和感受,来判断产品是否“可用”与“好用”。
如果你是体验设计师,想必对于“可用性测试”这几个字并不陌生。不过很多同学并不是真地能够理解这个方法,也不知道到底该如何使用。我就经常会被问到这样的问题:“可用性测试是一种测试工具吗?有没有具体的测试模板?”或者“什么样的产品需要做可用性测试呢?是不是只有新产品需要呢?”
“可用性测试”是指让产品的典型用户在特定场景下,操作指定的产品流程,发现用户的使用难点,验证产品功能的有效性。所以虽然有“测试”这两个字,“可用性测试”却不仅仅是一款测试工具。它其实是一种用户调研和产品检验的方法,在可用性测试中可以综合使用很多设计工具,来获得用户对于产品的评价和感受,来判断产品是否“可用”与“好用”。
可用性测试的现场
由于是对产品的“可用性”进行检测,即当检测出产品功能存在一定的使用问题时,设计师可以在产品未上线之前及时进行优化,所以可用性测试通常是在产品方案的验证阶段使用,最适合的时机是在产品的交互方案基本确定,尚未进入开发之前。因此不仅是新产品,老产品整体翻新或上线新功能,都可以使用可用性测试来做检验。在测试的过程中,设计师也可以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与用户产生共情,以促进产品日后的更新迭代。
一场可用性测试建议时长为40~60分钟,通常由设计师或产品经理、用户研究员等人进行筹划。想要将测试做得好,并不简单,通常会分为三个主要阶段:测试准备、测试执行和结果分析。接下来我们具体来看看每一个阶段中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和注意事项。
阶段一:测试准备
如果你想收集到更多的用户反馈和信息,就需要做好充分的测试准备。在测试准备阶段,需要设计师和产品人员、开发人员一起写好测试方案,准备好要测试的产品原型,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对测试进行预演。
测试方案一般包含测试目的、任务安排、用户招募、工具准备等几部分。
1. 测试目的
明确测试目的很重要,且颗粒度要足够具体,至少要包括以下两点:
(1)重点测试哪些功能,分清主次。
(2)重点观察用户的哪几类行为,如手指行为、语言、表情等。
2. 任务安排
在做任务安排时至少要考虑两部分内容:
(1)测试中的人员配合及工作分配。
(2)测试任务的主要内容描述,包括任务的背景和目标。不仅是工作人员需要了解,在测试的过程中也需要告知用户。因此语言尽量要直白易懂,带有一定的场景化,让用户一听就知道要做的任务是什么。
3. 用户招募
我们在招募用户时需要考察用户的数量和质量:
(1)用户数量:业内公认的是尼尔森(领导全球的市场监测和数据分析公司)“5人原则”。通常来说测试5名用户就能发现80%以上的可用性问题。有些公司也会做6~8人,以确保每个任务至少有4~5人的有效测试。
(2)用户质量:招募合适的用户也非常重要,会直接影响测试结果的有效性。可以根据后台的用户数据,对应需要完成的测试任务内容,挑选不同使用经验(如使用频次较高或较低,最近一周使用过该功能、咨询过相关问题等)的用户作为合适人选。
4. 工具准备
测试过程中我们可以综合使用各种工具,比如线上的产品原型、在纸张上粘贴便签的测试工具、任务描述表、产品满意度评分表等。
通常来说,产品原型的完成度越高,测试效果越好,所得到的用户数据和信息越准确。原型制作完成后,一定要先进行模拟测试,提前将明显的错误改正过来,减少正式测试时的时间浪费和结果误导。如果时间和成本不足,也可以采用简易的原型制作方案进行测试,比如在纸上或白板上用笔和卡片进行绘制。
除了各种专业的测试工具,我们也需要根据实际测试内容来准备不同的辅助工具,包括记录工具、拍摄工具、保密协议、用户小礼品等。
如果你能够在正式测试的场地中提前排练,一定要抓住机会。因为针对用户的可行性测试通常是不可逆的,模拟预演可以最大程度避免失误。
阶段二:测试执行
测试准备完毕后,就可以开始对用户进行正式测试了。通常我们会将一场可行性测试分为三个环节:暖场、进行任务、试后访谈。
1. 暖场
暖场是为了消除用户的紧张感,拉近设计师与用户的距离,可以让接下来的测试更加自然,更趋近于真实的使用场景。
暖场时一般先由主访人介绍同行人员、目的和流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 主访人跟用户自我介绍;
· 签订保密协议(如需要);
· 说明录音录像的隐私保护,并开始录音录像;
· 发放任务概要,介绍测试流程及测试时间,明确用户理解了任务;
· 鼓励用户在做测试的过程中说出自己的操作体验和当下的想法(很有必要)。
2. 进行任务
我们需要先对用户做任务的描述,即告诉用户将要做的任务是什么。在确定用户理解了任务之后,请用户进行独立操作。操作过程要注意录像和拍照,并做好记录。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测试不是考验用户的智商和能力,只是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 要特别注意观察用户的情绪和行为,比如用户在单个页面停留时间比较长,或用户皱眉以及不经意的抱怨,往往意味着遇到了困难。
· 单次测试一般需要用户操作1~2个任务,最多不要超过3个。
· 一般不要与用户有过多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尽量让用户自己解决。如实在不能解决,再给予少量提示,同时做好记录。
我们也可以提前准备好表单,用于记录用户表现,表单的形式参考模板见下图(电子版可扫描二维码下载),表单的内容并不固定,你可以根据自己的产品或业务需求自行确定或增删内容。
可用性测试记录的参考模板
3. 试后访谈
测试任务后的访谈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在用户完成所有测试任务后,趁热打铁,可以邀请用户对测试进行打分和评价。这里的评价包括两部分:
(1)整体评价:
这是用户对于所做任务的宏观评价,也就是用户对于该产品功能的直观感受和满意度。
(2)具体评价:
我们可以采取回顾操作流程的方式进行,分页面、分功能地细致了解用户的操作心理、疑问点等。访谈最好以“一对一”或者“多对一”的形式进行,可以是多个设计师、开发者对一个用户。你可以这样做:
· 访谈时,提问要具体,多提开放性问题。
· 多倾听,不评价,不要急于表达设计思想或未来方案。
· 提前准备好一些问题,可以更好地引导用户,也可以避免遗漏项目。
以下测试问题供你参考:
· 对于整体评价问题:
▪ 给这个任务的整体体验打几分(满分5分)?
▪ 你觉得做这个任务顺利吗?不顺利的点是什么?
▪ 你认为哪个环节最难完成?
· 对于具体任务的问题:
▪ 你在做这一步时,略显迟疑的原因是什么?
▪ 页面上的这个功能,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 你知道下一步该如何操作吗?
▪ 你认为这个图标的含义和功能是什么?
▪ 你认为这个元素/文案是什么意思?
▪ 点击这个按钮后的流程符合你的预期吗?
▪ 你认为目前页面的信息清楚吗?
▪ 你认为页面中的哪一部分对你来说最为重要/不重要?
基于以上问题的访谈表模板可扫描二维码下载。你可以根据自己的产品或业务需求自行确定或增删新的问题。
用户满意度访谈表模板
测试结束后,要妥善保存资料以方便之后的分析使用。
阶段三:结果分析
对于测试结果的分析同样重要。用户的反馈不一定就是设计目标。你需要找到用户反馈背后的真正需求。还记得那个很经典的例子吗?用户想要一匹跑得更快的马,但其实能解决他们需求的是新的交通工具。洞察用户的真实诉求,才会帮助你确立正确的设计方向,找到恰当的解决方案。
可以通过以下几步来分析测试的结果。
1. 汇总数据
汇总各方面问题,计算和总结所有用户在单个任务中的完成率、平均操作时长、满意度评分均值等指标。
2. 分析数据
通过对数据的比对和深入剖析得出结论,对产品或功能做出客观评价。用户提出的问题不一定是他真正的诉求。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听用户的反馈,更要从反馈中挖掘他们的底层诉求,而不是简单从用户的回答里“复制”答案。
3. 整理问题
将上述数据和结论整理出具体的、可执行的和落地的任务,分配给对应负责人。这一步你需要注意的是分清主次,排出优先级,解决核心问题。
以上就是常用的可用性测试流程,你可以按照这个流程安排实践,相信实践给你带来的收获会更多。可用性测试和其他的设计方法一样,都是对设计探索和研究过程的辅助,要学会活学活用,而不是被其所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