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阻碍了联结

在这个时代,教养子女似乎充满了近乎压抑的责任感,有时甚至还充满了焦虑。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教养不再是简单地把孩子带到这世上,满足他们的需求;也不再是与孩子共同生活的过程中偶然得到的副产品,就像我们父母那个时代一样。现在,教养似乎是一种需要深思熟虑的技能,就像其他任何技能一样,是一种需要研究、分析和不断提高的东西。教养还要用上多得数不过来的工具和技术,而这些工具和技术不仅让人感到困惑,往往还相互矛盾。

仅仅让孩子通过机缘巧合来成长是不够的,这种成长还必须受到我们的影响和控制。光是记住我们听过的所有教养建议就已经够难的了,更不用说我们能否在筋疲力尽、压力重重、情绪激烈的时候去将这些建议付诸行动了。这一切都让我们担心自己是不是做错了。

缺乏掌控的责任:压力的配方

对于孩子的成长,我们现在比我们的父母、祖父母了解得多多了,这些信息虽然很有启发性,但也导致了担忧与内疚。知识的增长给我们带来了压力,让我们必须确保孩子能够茁壮成长,但矛盾的是,我们对他们的控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少。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对教养了解得越多,就越会试图采用赋能(empowerment)的教养方式,而不是使用恐吓与威胁的手段。但在传统上,父母和教师一直在利用对惩罚的恐惧来让孩子听话、守规矩,所以我们现在的处境是,我们不但觉得自己对孩子的成长负有责任,而且觉得自己对他们的直接控制越来越少。这就是生产压力的配方——如果世上真有这样的东西。

用温情平衡权威的挑战

不靠羞辱、指责来教养,也不用威胁来管理孩子的行为,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承诺。但对于许多父母来说,其中也充满了不确定性与怀疑。我们掌握的知识不够,以至于在如何对待孩子的问题上,难以怀有一如既往的信心,所以我们在宽容和专制之间摇摆不定,在这两个极端都会感到内疚与担忧。我们怎样才能让他们听话,而不让他们害怕不听话的后果?如果他们不害怕不尊重我们的后果,那他们又怎么会尊重我们呢?如果我们太过软弱,难道他们不会误入歧途吗?然而从另一角度来看,如果我们逼得太紧,他们又可能变得焦虑或抑郁。毕竟,常有人告诉我们,当今正是这些精神疾病的流行期,而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正变得越来越多。更糟的是,如果我们对他们太过严厉,他们可能就会变得不够爱我们。我们当中的许多人都有一种直觉,即过于严厉的教养会破坏亲子之间宝贵的联结,而这种联结对于教养而言又是至关重要的。

要在养育孩子和行使权威之间找到平衡是很难的,但这正是好的教养所应该做的:高度的温情(情感联结)与高度的权威(对孩子抱有高期望,并且在不威吓、指责或羞辱孩子的情况下,让孩子达到这些期望)相结合。我将在稍后详细说明,对孩子的管教与限制必须建立在联结与温情的基础上。只有在亲子联结稳固的情况下,行使权威才不会影响教养的某些长期目标,例如培养孩子的逆商、乐观与自我接纳。

我们父母是不是越来越焦虑和担忧了

回到阻碍亲子联结的问题上来,还有另一种障碍正变得日益严重:对于孩子的生活,我们有太多的选择和控制权,这也增加了我们的焦虑,因为我们希望最大限度地利用身边的机会,以免耽误了孩子,或让他们最后过上不幸福的生活。所有这些焦虑结合在一起,可能是导致所谓的“直升机式育儿”或其他强调父母干涉、过度保护的教养形式兴起的一大因素。对子女的教养似乎越来越受到内疚与恐惧的驱使:我们害怕出错,害怕孩子会有情绪困扰,害怕错失良机;而这一切可能都是我们造成的,所以我们心怀内疚。

许多父母也会因为“自我”的驱使而迷失,不知不觉地让自己过多地成了教养的中心。他们会在无意中把自己的不安全感和情绪强加给孩子,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这么做。这种做法往往会损害孩子的自我意识。有些人担心社会赞许,他们觉得好像有旁观者在评判孩子的行为和特质,教养的重心变成了避免羞耻、尴尬或审视。我们很难记住,我们的孩子不是我们自己的延伸,不是用来支撑或保护我们的心情或自尊的。他们并不是来接受评判的,他们的价值与他们提高或降低我们的社会地位、增加或减少他人眼中的积极看法无关。他们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我们必须与他们建立深刻的联结,但同时也要与他们区分开来。

通过他人的眼光来评判我们的孩子

由于流行心理学的崛起,以及基于短期行为管理的自我提高的残酷文化的兴起,教养变得十分关注控制“当下”的行为,比如发脾气和情绪爆发,因为我们不能容忍我们对那种行为的感受,或者无法接受别人会怎么看待那种行为。你可能很容易忘记,即便知道父母可以使用一些技巧来调节或控制孩子的行为,也不意味着孩子能够或应该始终表现得完美无缺。你也很难不将孩子与同龄人进行比较——无论是真实的同龄人还是互联网创造的庞大的虚拟同龄人群体。

就像父母不能也不需要时刻保持心态平衡与关怀,孩子也不应该在每次做错事的时候都受到审视与评判。这种程度的审视既不是关怀也不健康,反而会激活极易失控的大脑系统,导致刻板、焦虑和抑郁等问题。无怪乎在孩子过度使用那些依赖于寻求认可和社会评判的社交媒体平台之后,他们的精神健康就会受损。你孩子当下的行为并不能决定他在15年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必须更多地着眼长远,给孩子一个成长为自己的机会,而不必担心孩子达不到某些不切实际的标准。我不是在说短期的事情一点儿都不重要,也不是说你不应该关注一般同龄的孩子会做或不会做什么。我只是想说,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忽略了一个更重要的方面,这对我们自身和孩子的情绪健康都会造成损害。

也许我们把教养看得过于复杂,以致一叶障目

当然,我们之所以会考虑这些,是因为我们对父母可能会如何影响孩子有了更多的了解。这种新兴的教养知识的涌现可能是一件好事,是育儿界的一项具有启发性的巨变,但也可能导致父母产生巨大的担忧和困惑。在这个时代,养育孩子就像拼一幅1000块的拼图,我们必须将其完美地拼在一起,可这幅拼图既没有包装盒也没有成品图,所以我们不知道自己在拼什么。我们只能猜测和尝试,但往往不清楚我们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我们在一大堆关于我们对孩子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的推荐、建议和呼吁中迷失了方向。

我们把教养看得太复杂了,因为我们过于关注结果,而对过程的关注不够。过度关注孩子的情绪、行为结果或成就有时会适得其反,常常会导致焦虑。毕竟,无论你现在给孩子创造了多少机会,他们将来是否幸福、舒适、成功都是不确定的;无论你在他们小时候做了什么,一旦他们长大了,你就无法控制他们生活中的所有变数了。当然,你可以通过保护、鞭策、庇护他们来尝试克服重重困难,也可以让他们直面各种问题。即使你尽了最大努力,孩子也会经历一些事情,会有不开心、被排斥、沮丧的感受,有时甚至还会失败。你和孩子不必害怕这些经历,只要你接纳伴随这些经历而来的不愉快情绪是塑造品格和逆商的自然的、必要的因素。

我们无须保护他们免受情绪不适

情绪上的不适只有在你和孩子难以调节(感受并安抚)困难情绪时才是可怕的东西。作为父母,你自然会觉得有责任保护你的孩子免于糟糕的经历,但你不需要保护他们免受每一次让他们感觉不好的经历。对于他们的长期发展来说,最重要的有两点:第一,你如何帮助他们调节他们对困难经历的情绪反应;第二,你如何帮助他们理解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这是培养逆商的关键所在。

在增强孩子对困难情绪的容忍度的同时,我们也需要用平衡的方式培养他们产生积极情绪的能力,比如快乐、好奇、满足、感恩、爱,等等。这些情绪与兴奋和寻求快乐的感受的性质不同,它们往往会从一种放慢速度、品味日常琐事的状态中产生,而不会来自重大的特殊场合——不过生活中偶尔也该有这样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