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第一句作者便交代,这是作者自己说的,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我曾经做了一场梦,梦里奇幻无比,所以就把真的事情都藏起来了,然后呢就假借我通灵了(被附体了),就写下了这部书。奇了怪了,作者自己说做了个梦,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梦,在哪儿做的梦,是红楼吗?为何此处又不叫《红楼梦》,改为《石头记》呢?他到底是真被附体还是假被附体啊,附体以后不是啥都不记得么,他怎么记得这么清楚?
我个人的看法呢,这是开篇第一回,总得对观众有个交代,就像现在的电视、书籍一样的,总得有个背景,而这个背景就是作者不知在何处做的那一场梦。这样再往下讲,就比较好讲了,这个梦做多长也由作者自己把握,最后这一梦到底是好还是坏,看客就不得而知了。于是作者给自己起了个,叫甄士隐,音译就是真事隐,还是他那场梦。
然后作者继续说,我这一辈子啊,碌碌无为,一事无成,就是偶然会想起当时认识的那些女子们,觉得她们的行为举止都在我之上,可是我一个堂堂男子汉,真的不如一群女子吗?实际上啊,比人家差得远呢,现在倒是后悔了,有没有什么好处也不能怎么样,何必呢?想想当年,家境殷实的时候,吃好的穿好的,父辈同辈教我那么多东西,可我却截然不顾,以至于到了今天一事无成。但是我呢又文笔不太好,所以就再编一个人出来,叫贾雨村吧。
好家伙,开篇不到五句话,整出来两个新人,一个隐真事,一个假话村。从这两个名字仔细去看,作者真正想写的可能不是这些儿女情长,那他到底隐去了哪些真事,说了什么假话,我们继续往下看。
接下来就跟说评书的一样,给你介绍此书的来历。原来这本书,是记述的顽石游历人间的大概过程。其实接下来的几句,也揭示了最后的命运之笔。这块石头不知何时何地人也,被这一僧一道带入凡尘,游历人间。又不知过了几年几载,空空道人来此,发现石头竟是被渺渺道人幻化成人形经历人间悲欢离合炎凉世态的故事。顽石上记载着游历人间的整个过程,而空空道人,却由空见色,由色见情,自己改名叫情僧,后来他把这段故事带入凡尘,改名《情僧录》,东鲁孔梅溪又改名《风月宝鉴》,后来因为曹雪芹在悼红轩中多次修正,又改名为《金陵十二钗》。
有观点认为孔梅溪便是有“南洪北孔”之称,与洪昇齐名的《桃花扇》作者孔尚任。但相关线索几乎找不到,只能说是个人观点。
君笺雅侃红楼认为,“孔梅溪”这个人物倒极可能并不存在的概率更大。读书人小心被作者的小说家言给“骗”了。孔梅溪此人无考,是作者书中表述人物,硬要找寻不免疏漏。若换一个视角去看“他”,则不免豁然开朗。石头将随僧道二人下凡的经历,镌刻在自身,由空空道人抄录去。石头便是贾宝玉,历劫后出家为僧,就是情僧。情僧代表佛家。《石头记》是佛家视角。空空道人作为传抄者,帮助《石头记》传世,将之改名《情僧录》。空空道人代表道家。《情僧录》是道家认识。孔梅溪又题名《风月宝鉴》,看似借鉴曹雪芹原来作品名称,实际代表儒家对《红楼梦》的看法。重点在“东鲁”曲阜孔家,而不是“孔梅溪”。
你看作者罗列出儒释道三家人,齐齐为《红楼梦》背书。
余下暂且不表,下回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