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睿周报·第20辑(第115-120辑)
- 北京信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4679字
- 2024-10-08 19:04:37
当代摄影艺术的三个维度
以个人策展实践为例
杨圆圆的作品《在视线交错之处》在2016年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展览“虚构叙事的转向”现场
当代摄影仅仅是对世界的单纯记录吗?当代摄影师如何运用历史照片来编织现实?在图像生产泛滥的时代,有哪些图像不属于摄影的范畴?摄影能否捕捉那些未曾发生的事件?最新的图像生成技术能否拓展摄影创作的边界?当代摄影艺术如何协助我们解读历史,面对当下,探索未来?
本文并不旨在直接回答上述问题,而是意图通过笔者在摄影领域的观察和策展经验,向读者展示当代摄影艺术的多元面貌。笔者以当下摄影实践背后交织的三个维度为主线展开叙述:首先,探讨实践者如何运用多样化的策略,与历史的叙事、观念及意义建构进行对话,他们不仅在形式上引用历史元素,而且在内容上进行重新解读与重构,以此挑战和拓展摄影的叙事边界;其次,探讨当代摄影如何全面回应社会与文化议题,摄影作品不再局限于表现形式的实验,更成为对社会变革和文化争议的反映;最后,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突破性进展,摄影艺术家们正在这些领域寻求新的可能性,他们不仅使用这些技术作为创作工具,更在艺术实践中加入了对技术本身的思考。
▼
当代摄影在回应、挑战和思考历史事件、概念和认知论,以及挖掘摄影史方面展现出了非凡的活力。实践者主要采用以下几种策略来建立与历史的联系:一是通过参考历史事件、人物和传说,基于历史照片等档案,将不同的视觉文本和材料编织成新的历史叙事,由此讲述被低估的历史故事,或质疑正统历史的叙述方式;二是通过借用(主要是)西方的经典图像范式和历史概念,结合当下的社会议题,创作出通常颠覆视觉经验的作品,这些作品挑战了主流观众对包括阶级、种族、性别、美学和文化等概念的认知;三是使用传统摄影技术复兴或重新诠释经典摄影技术和风格,或借助摄影史中的作品、概念进行二次创作,来呼应并悼念媒介的历史。
自2016年以来,笔者陆续通过写作、策展和研讨的方式来思考当下图像叙事领域的背景和趋势。2016年,应第三届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的邀请,笔者策划了一场名为“虚构叙事的转向”的展览,考察了全球8位摄影实践者/团体在其近期创作中运用虚构叙事的丰富主题,反思照片在真实与虚构的文化及历史维度中的定位,并探讨摄影在虚构叙事空间中的功能。展览中的8个项目分别从不同摄影师在当代文化生活中遇到的日常问题出发,通过由虚拟人物、事件或物件构成的叙事作品,实现了档案、照片、现成品和装置等不同文本之间的互动。
基于“虚构叙事的转向”中所讨论的摄影叙事性和档案问题,笔者在持续关注全球当代摄影叙事实践的过程中,观察到以历史为面向的作品所占据的重要位置。2019年,在OCAT研究中心第一届“研究型展览策展计划”的支持下,笔者的“记忆寓所”展览方案对当代摄影实践与历史叙事做了进一步探索,专注于中国当代摄影实践中使用摄影进入历史叙事的7个案例。从探索个人和家庭历史,到探讨历史事件,再到反思作为历史叙事媒介的照片,这些摄影实践者视自己为考古学家,从不同的叙事角度切入,在回顾、改写和重构历史的同时,进一步探索对更广泛文化的追溯。展览呈现了艺术家黎朗、唐景锋和石真对于个人与集体记忆中家庭相册所扮演的各种角色的探讨,及其作品通过不同策略展示图像和图像档案叙事的可能性;陈旻、董宇翔、朱岚清的作品则交织成一张关于图像、记忆和历史的拼图,形成了一个个人与历史对话的空间;在独立空间展出的杨圆圆在2013年至2019年间创作的4组作品“来自20世纪的若干回响及其故事”,以浓缩的形式展现了艺术家使用摄影、文本和录像作品构建的非凡宇宙,图像和文字在历史的真实与虚构之间穿梭,甚至在作品之间穿越,为历史叙事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此外,“记忆寓所”还展示了一些隐藏的线索:第一条线索源自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域的摄影作品背后社会、文化和媒介本身的丰富历史;第二条线索是穿插在展品之中的全球贸易与殖民文化史;第三条线索则是展览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对摄影与记忆的复杂关系的探讨。借助“记忆寓所”开启的对话空间,笔者对历史和图像的探索持续至今。
姜宇欣的作品《3次相遇,7幢楼,2500粒米》在展览“在克诺索斯的迷宫中”现场
▼
在深入探索当下议题的过程中,摄影已经超越了纯粹记录事实的工具,成为艺术家表达观点、触发社会反思和推动变革的有力媒介。摄影实践者透过镜头聚焦社会议题,包括环境保护的迫切性、城市化进程中的人文关切、社会正义所面临的层层挑战和对性别平等的不懈追求,由此揭示了现实生活的复杂层面,并伴随着强烈的批判性和时代意识。摄影艺术家不仅仅满足于直接记录现实,还常常结合装置艺术、数字艺术、表演艺术等跨媒介手段进行实验性探索和概念化创作。通过创造超现实场景或者引人入胜的视觉隐喻,他们以隐喻的方式阐释社会议题,为观众提供了更丰富和多维的体验。下文试举两个策展案例,来考察当代摄影在捕捉和解读我们生活的多样世界时所扮演的关键角色,以及它如何通过不同的视角和媒介把握并传达时代的脉动。
当代摄影对于揭示和反思当下的社会议题及文化生活的重视一直是笔者的策展实践的核心关注点。2018年,笔者在连州国际摄影年展策划的独立展览单元“在克诺索斯的迷宫中”展示了6位活跃在摄影艺术领域的青年艺术家(程新皓、何博、姜宇欣、李俊男、朱岚清、朱陶乐)的作品,以此探究与人类当前生存状态息息相关的种种议题。程新皓的长期项目《陌生地形》聚焦中国与越南边境的莽人,探讨了其族群散居的社会背景。录像作品《一个动作对空间的入侵》和《奔向甜蜜》通过动态影像探讨了视点、空间和时间的转换,以及双屏录像在视觉上如何构建对全球经济下甘蔗种植业的思考。姜宇欣的作品《论集体身份》则源于她在伦敦生活学习时遭遇的身份认同问题,这些日常对话和经历促使她质疑基于国籍划分的身份认同和固化的差异。“在克诺索斯的迷宫中”不仅呈现了这些静态图像间的对话,还包含了它们与动态影像、文本、表演之间的互动,这一层层叠加的互动探讨了作为环境的自我阐释者的艺术家如何敏感而批判地面对各种议题。同时,这个展览也审视了成长于后媒介时代的艺术家如何选择多样且复杂的媒介、语言、叙事手法和展示形式。
石真的作品《月亮去哪儿了》在“港口与影像II:消失的码头”展览现场
2016年,笔者与中国港口博物馆共同发起了一个名为“港口与影像”的展览和出版项目,旨在邀请艺术家运用摄影和其他相关媒介,来探索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中国港口地区的发展现状,及其在港城空间关系下衍生的各种议题。至2022年,该项目已经成功举办了三期——“行动中的中国港城影像计划”(2017)、“消失的码头”(2019)和“口岸的回响”(2022),共委任21位艺术家就中国和日本的20个港城和口岸进行了艺术创作。特别是“消失的码头”,邀请了6位艺术家——陈旻、何博、木格、石真、唐小松和吴鼎,以即将消失的码头为隐喻,深入探讨了港口的现代性与历史传统在建筑、空间、生态环境、社会和文化方面的交织关系。其创作不仅关注逐渐或即将消失的港口文化,还着眼于这些变迁对个体和集体的影响,试图在历史与当代的语境中重新发现和诠释那些被遗忘的故事。从一个家族在胶东半岛的数代人与青岛的深厚情感,到宜昌及其在中国社会政治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关系;从重庆朝天门码头的环境空间与人的互动,到天津港口文化及其休闲娱乐的变迁;从福州马尾港的在地文化与个体经验的碰撞,到日本横滨港历史事件的视觉化叙述;以及上海洋山港智能化码头与模块化世界之间的联想。这些实践不仅彰显了摄影媒介的灵活性,还紧密结合了当前社会议题的紧迫性,艺术家独特的视角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理解和感受港口城市演变的视窗。
▼
随着图像生成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探索这类技术背后的文化和哲学含义。他们利用最新的图像生成技术,例如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视觉算法,来创造视觉艺术作品。这些作品不仅仅是对技术的展示,更是对技术如何塑造我们的生活、媒介如何影响信息传播以及人类与机器未来关系的深度反思和想象。
在虚拟世界中,实践者针对算法图像的思考和创作占有绝对统治地位。下文,笔者将结合两个策展案例,来谈谈自己据对当下摄影实践的观察所总结出的三种趋势:一是从摄影技术发展的逻辑出发,尝试用技术实践突破摄影生产的外延和边界,沿着摄影史的脉络推进,往往与传统摄影术形成对话;二是利用技术图像探讨针对当下媒介生态的一些反思和批判,关注算法时代背后的社会逻辑和问题,以及操作图像在其中扮演的角色等;三是从更宏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角度,思考广义的图像在生产、消费与传播的生态中扮演的角色。
作为2021年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洞见”版块的公共展览项目,笔者参与策划的群展“图汇未来”收录了全球12位/组艺术家的50多件影像艺术作品,旨在考察人类未来的广阔图景——在新闻、旅游、教育、航天、太空殖民、生物技术领域以及算法、CG(计算机动画)的世界中,艺术实践者如何重塑摄影创作的可能性,并展现我们对未来的想象。其中,《内存腐蚀》是艺术家张文心思考摄影、数字存储与记忆之间关系的早期尝试,在过往的旅行中,她用胶片相机拍摄了大量照片,这些照片被冲洗出来,通过数字扫描储存在艺术家的硬盘上。在此基础上,张文心试图利用3D软件对挑选出的数字图像进行建模,将其转化成连续的动画场景,完成了一场时间与空间、真实与虚构、经验与记忆的对话。英国艺术家温迪·麦克默多(Wendy McMurdo)的参展作品《聊天室》(Chat Room)是一件时长10分钟的录像作品,在其所描绘的学校场景中,传统教室中的教具、黑板的图像随着时间的推进开始分解,被像素化的彩色区域取代,由此将观众带入一个被算法接管的世界。
第二个案例是笔者为2022年第八届新加坡国际摄影节策划的主题展“未知的未来”。当下,信息和通信的技术机器运行于人类主体性的中心,运行于人类的记忆、智能的深处,也运行于人类的感性、感受与无意识幻想的深处,我们既不能消极地排斥这一数字技术革新,又不能完全没有意识地妥协,而恰恰在艺术和技术交叠的地方,产生了一系列以视觉艺术为形式的批判性思考。作为策展人,笔者希望能够抓住当下艺术家在相关思辨场域中的实践,并通过展览的方式呈现给更多的观众。法国艺术家埃利斯·莫林(Elise Morin)的参展作品《春季奥德赛》(The Spring Odyssey)是一件运用最新的图像技术来思考生态、技术和人类情感的复杂作品,这件混合了摄影、录像、绘画和声音的作品关注当下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专家与生物学家进行的研究,即解决人类在太空中生活所要面临的抵抗辐射的问题。意大利艺术团体Discipula的作品《事物如何做梦》(How Things Dream)则以更具有雄心的方式对未来科技帝国的建立和传播进行了全方面的预言和塑造,以此来想象和探索当下技术、新自由主义和新形式的控制之间不断增长的关联及其后果。
埃利斯·莫林的作品《春季奥德赛》在第八届新加坡国际摄影节主题展“未知的未来”现场
本文基于笔者的观察和实践案例,尝试从实践的维度出发,梳理观看当代摄影的路径。这些实践不仅再现了我们的世界,也激发了我们对世界的想象与理解,使我们得以用全新的视角看待历史、现实和未来。纵观过去半个世纪,随着政治、社会和文化的不断演变,全球当代摄影领域不仅适应了社会历史的现实,也展现出一种持续的自我更新能力。作为一种交叉艺术形式,摄影凭借其便捷、快速、多元和具有发展潜力的特性,在艺术的内部世界中被实践者用来生产能跨越不同话语系统、可生成多重意义的视觉作品。在艺术的外延中,使用相机的人们则视摄影为一种工具,用以记录、探索和展现世间万象的可见多样性,并期待在21世纪的新光照之下揭示更多的未知。
(本文图片均由本文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