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就业市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首先,大学生就业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地区,就业形势好,就业渠道也比较畅通,而欠发达地区的就业情况比较糟糕。
其次,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矛盾。部分学校的专业设置、教学方式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导致部分大学生就业困难。
最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高消费”,也是造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一些用人单位不从实际出发,盲目提高本单位的用人标准,产生了人才高消费的现象,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负面影响。与此同时,高校缺乏有效的就业机制,就业指导体制不完善,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质量不高。大学生就业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就业期望值较高,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致使大学生就业质量不高。
(一)大学生就业与就业市场的结构性矛盾
就业市场的结构性矛盾指就业人数激增与就业市场达到超饱和状态的矛盾。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引起了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四股劳动力涌向中国的劳动力市场。
第一,大学扩招带来大学生毕业人数激增。
第二,农民工大军蜂拥而至,很多农民进城打工。
第三,下岗工人数量由于产业结构调整而急剧增加。
第四,“海归”人数增加。我国制定和实施留学人才回归计划,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外学子归国寻找发展机会,他们获得了很多企事业单位的青睐。
如此多的就业人员一同涌向就业市场,客观上增加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加剧了供需矛盾。
(二)高等学校专业调整滞后,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
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变化错位是制约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高校实行计划招生,很多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并不面向市场需求,只是单纯立足于自身师资条件和学校的硬件设施。招生和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结果导致毕业生专业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
(三)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1.大学生应当专业知识过硬,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
用人单位招聘人员时首先会考虑应聘者是否满足岗位的相关要求。由于大学生普遍缺乏实践经验,其职业技能和素养无从体现,因此在招聘时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专业素质要求相对高一些。专业成绩是否优秀,基础是否扎实,是用人单位首先要考虑的因素。
2.大学生应当认同企业核心价值观并能较快融入企业
大学生往往就业期望较高,对社会实际缺乏足够的认识,容易产生挫折感。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首先会了解毕业生的职业定位和职业生涯规划,分析其是否契合企业的发展方向,是否认同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3.大学生应当有较强的协作能力,崇尚团队合作
大学生初入社会时,一般都缺少社会协作能力与合作意识,在与同事和上级的沟通方面也存在一定的欠缺。特别是在标准化、程序化极强的岗位,每个人只负责一部分的工作,团队合作与沟通直接关系到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因此用人单位将应聘者是否具有团队精神作为一个重要的录用标准。
4.大学生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在职业素养方面,用人单位需要德才兼备的人才,对于有才无德的坚决不招,希望大学生具备诚实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除此之外,用人单位衡量求职者时看重以下这些方面。
(1)学历
学历反映的是学生得到了什么层次的教育,学习过哪些知识内容。较高的学历表明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强(不讨论个别特殊情况)。学习能力是人一生的能力,进入企业之后,更需要员工主动学习、快速学习、快速掌握,并将知识快速转化成生产力。所以学历是用人单位衡量人才素养的第一个判断指标。
(2)成绩
良好的学习成绩,一方面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展示,另一方面是学生积极进取的心态的表现。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是否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是用人单位衡量人才素养的标准之一。
(3)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包括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比如,在校内学生组织担任管理工作、在公益组织做义工、参与商业活动等。社会实践经历可以反映出学生能否进行团队协作,能否执行专门的事项,从而方便用人单位判断求职者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