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大学生就业市场现状

我国当前的就业市场仍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供求匹配度失衡问题,就业市场的主要矛盾已经从总量矛盾转向了结构性矛盾。这种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在部分地区失业率较高、青年人失业率高于整体失业率、大学生就业相对困难等方面。这也是很多大学生投出许多简历仍然没找到满意的工作,很多企业通过多种渠道也招不到所需的人才的原因。为解决这一日益突显的社会问题,政府近年来密集出台了“产教融合”“现代学徒制”等一系列针对性措施。大学生应当对就业市场现状有所了解。

(一)高技术工作与低门槛工作的市场供求关系

目前,我国就业市场中,技能劳动者的求人倍率一直在1.5以上,高级技工的求人倍率达到2以上。与之相对的是,市场营销、行政管理等门槛较低的岗位,企业发出招聘通知后,应聘简历往往会像雪片般飞来,呈现出严重的供过于求趋势。

随着我国人工成本的不断提高,不少企业开始向东南亚国家迁移。这种现象之所以目前还没有形成规模,是因为东南亚国家的配套产业链和基础设施与我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尽管如此,我国常规的就业岗位仍大量减少,造成很多大龄低技能劳动者就业困难。大学生如果想拥有更高的收入、更好的发展、更强的职业竞争力,进入工作岗位后就仍应当不断提升自身技能,持续不断努力。

AI技术日益成熟,AI设备的价格在持续下降,许多重复性工作的岗位都出现了“机器换人”的现象。例如,许多银行里的人工柜台被替换成了自动柜员机。

就业形势的变化也带来了新的机会和挑战。制造业、建筑业等用工“大户”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变革阶段,需要大批能够帮助其转型升级的高层次研发人员和高技能工人;AI、机器人等新兴高成长产业的产能有待扩张;GDP增加值占比超过54%的服务业被誉为“就业的蓄水池”,需要大批从业人员。

(二)多个主流行业的薪资成长空间

根据央视数据,我国几个主流行业薪酬占总成本的比例大致为水电站3%,白酒10%,互联网13%,五大银行15%,餐饮业28%。从中可以看出,即使互联网行业提供了较高的薪酬,但相对其营收、流水来说,人力成本占比仍不算高。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薪酬成本占比只能作为判断薪资成长空间的部分依据,因为有些行业是以低工资的方式实现低成本占比的。大学生择业、就业时,可以将行业薪酬成长空间作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