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雪花膏入宫

尚书府。

薛蟠带着一份重礼来访。

户部尚书温正生一见礼单上赫然写着碳敬五千两不由得喜从心生。

本来薛蟠这种在户部挂名的买办是没有资格直接和温正生交代工作的。

但是大康朝官员待遇很低,而官员日常生活挑费又高,总得想办法搞钱才行。

于是就有了下级官员刮地皮,上级刮下级的优良传统。

每年三节两寿(端午、中秋、年节、上官生日、上官父母及夫人生日),下级都要把自己搜刮来的财物送上一部分。

还有冰敬碳敬也不是真的冬天给碳夏天给冰,而是都换成了白花花的银子。

薛蟠既然是来送碳敬的,自然不算坏了规矩,忙让人将薛蟠请进内堂花厅叙话。

“下官薛蟠见过大司徒!”薛蟠恭恭敬敬的行礼。

“哎!贤侄无需多礼,快请坐!”

温正生笑呵呵的拉着薛蟠坐了,又说道:“好!好!贤侄今年多大了?”

“已十六岁了。”薛蟠答道。

温正生点头道:“才十六岁就这么出类拔萃,果然有乃父之风!

我和你爹可是多年的老友了!谁想到他竟然英年早逝,真是天妒英才啊……”

寒暄一阵,温正生终于步入正题了:“我看你这次采买的物品里有水晶冰糖。

似乎前段时间宫中的贾姓女史也进献了一个熬冰糖的法子,可是一样的么?”

薛蟠道:“正是一样的。实不相瞒,贾女史的生父乃是我姨丈。

只是不知宫里得了这个配方了,可还需要我往宫中送么?”

温正生道:“太上皇甚喜冰糖,已让造办处按法熬制了,这一批就送进去,以后就不用送了。

还有,这雪花膏又是何物?”

薛蟠便将随身带着的一瓶雪花膏呈上,详细说了一回雪花膏的用处。

温正生亲试了一回也是啧啧称赞:“晶莹如雪,香如兰桂,滑而不腻,果然是好东西,不知价格几何?”

他这显然是明知故问,单子上已经写得明白了。

薛蟠还是答道:“一两银子一瓶。”

温正生道:“唉!这样好东西,又是进上的,怎么能一两银子一瓶?

我知道贤侄你是一片孝心要孝敬天家,也不能自己往里面搭钱吗!”

薛蟠呵呵一笑:果然五千两银子不白花,温正生还真是会慷他人之慨啊!

因说道:“实际上是……二两银子一瓶!”

温正生点点头:“这个价格差不多了!你放心吧,我会将这些东西送到内务府去,你的功劳也会如实禀明天子!”

薛蟠拱手笑道:“多谢大司马了!”

显然,这五千两银子没白送!

“哎!都说了,我和你爹当年关系莫逆,这么生分做什么?叫叔叔就好!”

皇宫,养心殿。

面有倦色的兴元帝终于批完了一摞奏折,放下朱笔长出了一口气。

六宫都太监夏守忠迈着小碎步走了进来。

“万岁爷,这是户部新进献的一批杂货,请万岁爷过目~”夏守忠说着奉上清单。

“嗯……”兴元帝拿起来看了一眼,眉头微蹙:“薛蟠?”

夏守忠忙说道:“这薛蟠祖籍金陵,乃是紫薇舍人薛公之孙,其父早丧,薛蟠现在在户部挂名是个买办……”

兴元帝摆摆手,这个名字怎么这么耳熟?

又往下看,冰糖?雪花膏?

夏守忠一招手,又有小太监举着托盘呈上两瓶雪花膏。

兴元帝看了一回,也没多大兴趣,说道:“这一千瓶,先给太上皇、太后送去三百瓶。给长宁公主拿一百瓶。余下的各处分一些,剩下的入库罢了。”

“喏!”小太监答应一声下去了。

兴元帝终于想起来了什么,对身后小太监道:“你去,将两淮林如海上次的秘折拿来我看!”

小太监答应一声,不一会儿便捧着一份奏折来了。

兴元帝打开一看,果然上面数次提到了薛蟠。

兴元帝日理万机,凡事都喜亲力亲为,每天看的褶子都有数百份。

他自然不可能将所有事都记在心中,之所以对薛蟠有印象,是因为林如海将薛蟠在扬州所作所为都细致交代了。

尤其是往赈灾的粥锅里丢沙子这一手,虽然是上不得台面的雕虫小技,却让兴元帝印象极为深刻!

这薛蟠,倒是个脑子灵光的歪才!

没想到一个月后又在这里看到薛蟠了。

“陛下,中顺亲王千岁来了……”小太监小声说道。

“哦,让他进来。”兴元帝收起了折子。

不一会儿身穿蟒袍的中顺亲王李炆走了进来,一撩衣服拜道:“臣李炆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赐座!六弟,说了多少次了,咱们兄弟,又不是在朝会上,不用每次见面都行此大礼!”

“谢陛下!”李炆这才站起身来,在小太监搬过来的锦墩上端端正正的坐了,随后便讲起京城中最近发生的事、以及大臣勋贵们的动态来。

看着李炆恭敬严谨的态度,兴元帝李灿不禁有些感慨:以前自己不过是个不被重视的皇子。

大臣勋贵们都以为义忠亲王李熠会继承大统,纷纷趋炎附势。

唯有和自己一样不得志的六皇子李炆和他最亲近。

虽说最是无情帝王家,但是少年和青年的两兄弟实在亲近得和寻常百姓家里的兄弟一般无二。

直到后来,李熠想早日登基,篡位失败后,被气得得了脑风无法再料理朝政的太上皇将皇位传给了他,这一切都变了。

曾经只敢在梦里想一想的皇位就坐在了自己屁股下面,文武百官纷纷跪拜恭贺,但是李灿知道,这些人都不是自己的心腹。

于是李灿一面尽量安抚昔日给哥哥李熠献媚的人,一面提拔、重用自己的心腹。

和他一起长大的弟弟李炆自然而然首当其冲受到了重用。

李灿交给他的任务也相当艰巨:监察百官、留意京中权贵们的一举一动,随时向自己汇报。

李炆也不负重望,做得很好。

只是两人本来情同手足的兄弟之情却越发的淡泊模糊了。

兄弟终于也变成了君臣。

“皇上?”汇报完了工作的李炆见李灿有些走神,小声叫了一句。

“啊……”李灿回过神来:“老六,你对金陵薛家了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