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喜忧交加

自李世民驾崩那日起,对李治不利的传言就四处飞散,所以一直觊觎皇位的李泰就趁机起兵了。

此时不拼,等长孙无忌联合褚遂良独揽大权后,李泰的处境会非常艰难。房玄龄若能多活几年就好了。

只是他没想到的是,昔日那些曾经铁了心支持他的人都消失了,孤掌难鸣的李泰兵败是必然的。

李治这个太子来的不容易,继位后更不容易。先是李泰举兵反叛,那封檄文言辞激烈,确实损伤了新皇帝在天下人心中的形象。

叛乱是平定了,李泰却消失了,派人在均州寻找几个月一无所获,再把矛头转向李恪时,晋州地震死伤无数,再一次削弱了他在天下人心中的威望,难免不让人浮想联翩。

在得知李泰很可能就藏在安州,欲南北夹击时,李恪主动带着李泰人头主动进京共贺上元节。期间,

没摸清楚李恪的动机,仓促间再观礼上元节时,结果爆发了如此灾祸。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虽然褚遂良和李治怀疑是人为,是李恪在背后主谋,但并没找到什么证据。目前唯一的证据就是李恪大概做贼心虚消失了。当然,参与筹划观礼的礼部以及工部相关大臣均被软禁,等待调查。

三大托孤中臣两人昏迷不醒,褚遂良有点独木难支。他毕竟不是什么开国勋贵也不是皇亲国戚,只是一介文人。只因为常年担任李世民的起居郎,和李世民建立了深厚的私人友谊,又被长孙无忌在背后助力才得以上位。当然,自身能力也很出色。

褚遂良和长孙无忌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如果长孙无忌真没了,支持他的那些门阀、势力、勋贵还会一如既往地支持褚遂良吗?未必。很多时候,能力只要过得去就行,信得过才是最重要的。

面对如今的局面,褚遂良有些惶恐,他自感责任重大,他没有长孙无忌那种聛睨一切、傲然群雄的底气。

与褚遂良不同的是,李治虽然十分愁,很担忧李恪背后作乱,但他反而心里暗暗也十分高兴。

为什么呢?发生了这种灾难的时候,李治还能高兴?

因为,长孙无忌陷入了沉睡,他无法再对李治的权力构成威胁,摄政王不能摄政,皇帝自然可以亲政。

在等待辩机和李漱被带来的时候,李治开始回忆。

自己是什么时候和舅舅生了嫌隙呢?

大概是去年八月初一,河东晋州地震之后。

自即位之初,围绕着李治,唐廷形成了以长孙无忌为首,李勣第二,褚遂良第三的班子。李治虽然贵为皇帝,但是国家大事他说了不算。他隐隐感觉到政令,皆是出自以长孙无忌为首的一帮人手里,自己没有什么话语权。

这时候李治倒也能理解,毕竟自己没什么执政经验,长孙无忌不放心也正常。

但河东晋州地震后,朝廷上下都认为按照儒家天人感应的说法,发生了天灾,就是上天对现在的”天子失德“的警告。天子感应于天,宰相感应于地。

发生了地震,天子和宰相必然是有一人要担主责的。位列三公,同中书门下三品的长孙无忌是第一宰相,更何况他也是半个皇帝,是事实上的大唐统治者,他理所当然更需要担责。

而且李治也希望舅舅主动出来,把地震的责任包揽在身上。长孙无忌明白李治的心思,却闭口不谈担责一事。他明白承担了责任后就很难独揽大权,担责不是空口无凭认个错就行,多多少少要让一些权,放一些事才行。

尝到至高无上权力美味不过两个多月的长孙无忌怎么舍得放权,于是,这个大锅就只能李治自己扛着了。

李治打内心里不愿意担责,这岂不是坐实了得位不正,不孝不仁吗?李泰檄文的含金量还要提升。眼下还找不到李泰,这下只觉得龙椅更烫屁股了。

于是,李治在早朝时让诸位大臣谈谈对晋州大地震的看法。暗示大臣们上书或者站出来指出责任应该长孙无忌担。没有意外,他没有收到一封弹劾长孙无忌的奏章,没有任何人站出来认为长孙无忌应该为晋州大地震担责。倒是有不怕死的大臣反而说李治该担责,该下罪己诏。

唯一发出支持声音的人是被窝里的王皇后,她替李治鸣不平,但有什么用呢?

自这件事情后,李治彻底明悟舅舅的势力不仅到了只手遮天的地步,而且没有丝毫愿意放权的迹象。自己和傀儡差不了多少。他只好忍气吞声,不再提谁该为地震担责。在默契中,这事翻篇了。

可这件事没完,在八月晋州三日内连续发生两次地震后,过了百日左右,到了十一月,晋州又地震了。这回,立刻有大臣指出是上次没有人站出来承担责任,上天不满意,故降下了警示。

长孙无忌当然还是老样子,不闻不问。李治压力山大,也有样学样,冷处理这件事。

若要下罪己诏,承担责任的话,岂不是向世人承认他这个昔日的晋王,现在的新皇帝德不配位。那毫无疑问更加动摇他的威信,更会被人不齿。

悲哀的是,晋州不仅十一月地震,入冬后到除夕前也一直没下雪。这又是上天警示的延续。晋州位于北方,冬日下雪是非常常见的事。而且民间有“瑞雪兆丰年”一说。如今不下雪,耐人寻味。

惶恐中,李治终于盼到了改元昌和,希望能借此一扫阴霾,万象更新。故特在上元节,举行盛大观礼仪式祈求上天能扭转这一局面。李治是想做个明君的,做明君起码要握得住权力。

没想到歪打正着,观礼虽然出了意外,可不幸中的万幸是长孙无忌也出事了。压在李治头顶的大山摇摇欲坠,他很高兴。美中不足的是,忠心耿耿的李勣也昏迷了,长孙无忌的副手褚遂良却没事。

一得一失,算起来还划算。李治认为用李勣换长孙无忌,不亏。

“舅舅,你别醒来了。”回忆了一些不愉快的事后,李治在心里默默说道。

刚默念完,内侍省的人进来禀告,“陛下,高阳公主和唐太史丞带到。”

“哦。”李治调整了一下坐姿,十分随意道:“宣他们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