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袁荀钟氏,好爹是命

洛阳城中。

宫中新犁与旧犁比赛的结果早就是传的沸沸扬扬。

上到士子,下到百姓,无一不赞叹当今天子的能力出众以及伟大功绩。

此刻,茶陵酒家。

台上的说书人正洋洋洒洒诉说着曲辕犁的样子,底下喝酒的士子们也是听得如痴如醉,纷纷拍手叫好。

楼上,从外郡赶回京师的桓良,正喝着酒,细细听着说书人的故事。

“陛下与天师鲁班梦中相遇,传授曲辕犁......这么老掉牙的套路,老家伙可真能吹!”

说是这样说,但桓良在心中却是愈加佩服刘隆。

回来京师的路上,他也早就听说了传的神乎其神的曲辕犁。

不过,这倒是让他看到了一个新的商机。

“或许陛下手中少府技艺的革新,会是一个新的契机......”

看到桓良脸上莫名其妙的笑容,桌上的公子们也是有些好奇。

“老大,有什么好事情说出来给我们一道听听,别一个人偷着乐啊。”

“是啊,这次我们去下属州郡这么久,可真是累死人了,还不让我们也开心一下。”

桓良举起耳杯,大笑道:“诸位公子,此次外出,我们可算是做出了一番功绩。可想而知,在未来我们的商业帝国将会越发壮大。”

“来,喝酒!”

“喝!”众人听完此话,内心激荡,纷纷一饮而尽。

“诸位公子,如今回来了,这几天你们尽情放松,一切用度我桓良都包圆了。”

“有老大这句话,兄弟们可不会给你省半个子了......”

众人大笑,觥筹交错,气氛很是欢愉。

半响过后,桓良和这些公子们道别之后,快速离开了茶陵酒家。

他心中还惦记着宫中的刘隆。

“哎,没想到我桓良虽不耻为官,但阴差阳错却还得有个做官的样子,宫中的那位主想必一直在等着我的消息......”

桓良嘴角耻笑一声,摇了摇头。

嘴上这样说,但心中却还是颇为想念天子。

毕竟,曾经天子对他说的话,早就深深烙印在其心间。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那还是第一个认可他的人,也是他梦想的支持者。

“还真是命运弄人,还好这位小天子不守旧......”

————

此刻,大将军邓骘府上。

邓凤身穿华服,意气风发,满脸笑容,全身上下都露出了傲然之色。

“阿耶,没想到太后竟然真的同意我进宫了,可真是不容易啊!”

这么多年来,邓骘和他不知向邓绥请求了多少次,皆都是被驳回。

如今,却是轻而易举就做官了。

邓骘看着他,脸上很是满意,拍了拍邓凤的肩膀。

“凤儿,此次太后允诺你进宫,皆都是陛下在其中起了作用,你要记得。”

“阿耶,真没想到陛下竟然这么对我,您放心,进宫之后我一定好好替陛下办差,不会让我们邓氏门楣蒙羞。”

就在这时,邓骘的妻子寇氏走了进来,手里提着一个食盒。

寇氏乃是东汉开国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寇恂的孙女,为人贤淑。

邓寇两家祖上有旧,两人也是一见钟情,情投意合便结为连理。

“凤儿,这是你阿耶让我给你准备的点心,你进宫之后带给陛下。”

寇氏走了过来,放下食盒,伸出双手为邓凤整理衣衫,双目微红。

“凤儿,宫中不比家中,你去了之后一切要小心,遇事且要三思,莫要冲动。”

“还有,陛下虽然把你放在身边,但你也要常常去看看太后......”

邓凤看到母亲的样子,也是有些难过。

毕竟,这么多年,他一直在家。

他伸出手,擦去了寇氏的泪珠,笑道:“阿母,不用担忧儿,宫中离家不是很远,凤儿会常常回家看您的......”

“好了,孩子这是进宫当差,又不是什么生离死别,别这样。”邓骘看着妻子泛红的双眼,走了过来,叹了一口气。

“凤儿,阿耶相信你可以应付宫中之事,快进宫去吧,陛下等着你......”

父子两人又交谈了一番,邓凤便坐上车驾离开了大将军府。

看着邓凤车驾远去,邓骘嘴角喃喃。

“陛下虽小,但是不简单啊,能让凤儿进宫,可见他的心思,我这个舅舅惭愧......”

“夫君,凤儿进宫究竟是好是坏?”寇氏挽着邓骘,担忧地问道。

一直以来,邓绥对邓氏家族有禁令,这一次邓凤忽然被召进宫,却让她有些担忧。

“放心,在陛下身边,凤儿无碍......”

————

章德殿内,桓良正与刘隆聊的是不亦乐乎。

“桓良,难得你这小子还记得我这个宫中的天子......”刘隆看着一脸笑意的桓良,没好气地说了一句。

桓良喝了一口茶,笑着道:“陛下,好茶啊,每次到您这里才能有这个口福。”

“我怎么会忘记您呐,您可是我桓良的大树。常言道背靠大树好乘凉,我也是借着您的威名,才能在外边顺风顺水,潇洒快活。”

“这话说得还算可人,也不枉朕对你的心意。”

桓良放下手中的杯盏,收起了玩笑之姿。

“陛下,此次前往南阳、颍川、汝南郡等六个郡国,我已经选取了各地的大家族,与他们协商之后,建立永隆书坊分坊。”

刘隆点了点头,非常满意。

“看来这次你用心了,倒是做了一件大事!”

“陛下可莫要小瞧我,这件事情虽说有点难度,但也难不倒我,毕竟有您这个天子在身后,搬出您,谁敢不听话。”

说到这里,桓良也是叹了一口气。

“陛下,这次出去之后,我也算是见识到了这些地方世家豪族的难缠之处了,他们有权有钱也有人,简直是土皇帝!”

刚一说完,桓良便看到了刘隆皱起了眉头,当下便觉得自己失言了。

“陛下,我无心之言,您莫要生气。”

刘隆摇了摇头,嘴角轻笑,倒也不是很在意这桓良不把门的行事风格。

“朕习惯了......”

桓良嘿嘿一笑,也是放下心来:“陛下,不过也不是所有的世家豪族都是有些抗拒,这一次颍川郡的有个叫荀氏的家族其家主荀淑倒很是积极,对于朝廷的安排百依百顺。”

“还有汝南的袁氏,也很是配合我的要求。”

闻言,刘隆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

“荀氏......袁氏......”

荀彧的荀家!

袁绍袁术的袁家!

刘隆思考了一会儿,这两人想必现在还没有出生。

荀家,此时也只能算是一个在当地算是一个名门望族,比起四世三公的袁家,那可还差得远。

等到了荀彧之后,颍川荀氏才算真正站了起来,成为了大族。

但想了想,这两个家族算是忠义之门,倒也是可用之族。

尤其是袁家,得提前入手。

经过桓良这一提醒,刘隆内心也是暗自思忖,有了一些想法。

“陛下,我还想起来了,颍川除了荀氏,还有个钟氏家族,也大力支持书坊。”

刘隆皱了皱眉头,细细想了想,终于算是想起来一个名字。

“钟繇!曹操谋士之一,颇有才能之人!”

刘隆不禁感叹,想起来一句话。

颍川多谋士,汝南多名士。

正当两人聊着的时候,蔡伦匆匆跑了进来。

“陛下,邓凤来了,在殿外候着。”

“邓凤?”桓良闻言,直接脱口而出道:“陛下,这是邓骘大将军的子嗣么......以前师兄在邓府上为宾客时候,我见过他,长得文绉绉的。”

“难得你还记得,邓凤以后就在我身边办差了!”

刘隆笑了笑,示意蔡伦让其进来。

“啊?陛下,你对自家人可真是好,一句话就让他进宫当差了......”

说完后,桓良难得叹了一口气。

刘隆也是好奇,他还是第一次见这小子有这种表情。

“有屁快放,别给朕在这里装深沉。”

桓良苦笑一声。

“人呐,还真是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功德五读书,这读书真得排到命的后边。”

“天下多少士子寒窗苦读,辛苦数载只为了去搏一个功名利禄,可事实上,对于有些人,却是唾手可得!”

刘隆有些惊讶,没想到这桓良还会生出这样的感触。

“哎,有个好阿耶可真是轻松!”

“你可是桓郁之子,也不是有个好阿耶?”

“我桓良,不稀罕,我有手有脚有头脑,必将干出一番功绩!”桓良好似换了一个人,握紧了拳头。

“朕等着那一天的到来......”

——————

(感谢大家投的票票,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