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一轮要素市场化改革正当时

与商品市场不同,要素的半商品性或特殊性决定了要素市场化改革是最难啃的骨头,是我国改革深化中必须迈过的一道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要素行政化配置思路,放活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要素的市场化活力,然而要素市场化改革涉及一系列由上到下的体制机制变革,需经历促进要素发展、破除要素二元结构、健全要素定价机制、完善要素市场制度规则、实现要素市场化配置等一系列进程,改革难度较大。

经历40余年的发展,我国在推进要素市场化上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农村集体土地的流转和城市土地的招拍挂制度极大提升了土地要素的流动性,劳动力在全国范围内更顺畅地流通,资本要素市场建设取得前所未有的突破,已成为全球重要的金融市场之一。然而从当前地方经济发展出发,我国要素市场建设依然存在三方面突出问题。一是地方要素市场体制机制和市场化程度不均衡。尽管近年来全国各地相继建立了大量技术交易市场、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和大数据交易市场,但真正的要素交易市场尚未形成,在要素交易单位、要素定价及要素交易机制、交易方式上仍缺乏统一规划和整体设计,大部分交易都通过场外协议进行,市场交易规模和交易活跃度都明显不足。二是地方要素市场存在明显的区域分割问题,要素跨区域流动壁垒突出。我国土地市场存在十分严重的城乡分割、城市建设用地分割和区域分割现象,土地资源难以实现跨区域流动,另外部分地方还存在对企业流动的限制政策,阻碍了企业主体的正常搬迁。三是地方要素市场配置效益较低。当前各地土地市场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对于工业用地支持力度较大,导致工业用地供给面积大、容积率低,土地集约利用效率低,存在大量低效利用及闲置土地。

地方政府除了是地方公共品的提供者,也是地方要素市场的管理者,要通过新一轮要素市场化改革,全面提升地方要素资源配置效率。要根据地方资源禀赋、优势特色和发展需要,结合不同要素的属性和市场化程度差异,明确各要素领域市场化的重点任务,加快地方要素市场化改革试点探索,提高地方要素保障能力。要加快推动地方要素市场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中,促进各种要素组合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有机衔接和循环流转。要稳步推进要素配置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健全市场机制,引领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

与商品市场主要面对消费者不同,要素市场主要面对企业群体,企业的生产过程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通过在要素市场上购买要素,借助现代企业管理和要素组合实现产出,因此要素的丰富性、可得性、易得性、流动性以及要素价格水平是决定企业经营效益的核心因素,也是企业决定在地方投资建厂的重要依据。过去我国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主要拼土地成本和劳动力成本,通过打造低要素成本优势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盈利能力。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深化,一方面土地要素、劳动力要素价格的绝对成本优势在不断弱化,另一方面现代企业发展已不能仅仅依靠控制要素成本,优秀的企业需要更加依赖技术、数字、知识、管理等现代要素组合实现高质量发展。企业要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对生产、运营、管理和营销环节的全方位及全链条改造,要通过科技化转型提升关键领域竞争能力,要通过以人才为载体的知识要素创造价值。

当前逆全球化趋势逐步抬头,全球贸易摩擦和地缘政治冲突不断加剧,西方经济体对新兴国家的技术封锁和金融市场干预日渐频繁,在复杂的境内外市场环境下,各地经济运行面临较大压力。为更好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地方政府需要借助新一轮要素市场化改革,将要素改革的效用转变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一方面要加快要素结构升级,促进要素组合方式优化转型,加强现代要素与传统要素的结合,以现代要素组合替代传统要素,通过要素市场赋能形成推动企业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提升地方招商引资优势,提振地方经济活力和长期发展潜力。另一方面要通过新一轮要素市场化改革让市场机制在生产要素的配置和价格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尤其要发挥市场对数字、技术、管理、资本等创新要素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打破要素配置瓶颈,提升协同配置效率,推进地方经济资本化、科技化、绿色化和数字化转型,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当前我国民营企业投资信心不足,企业发展面临的市场垄断和不公平竞争问题,在本质上都是由于企业主体获得要素的能力和成本存在显著差异。地方政府要通过新一轮要素市场化改革来保障民营和小微企业在获取要素,尤其是获取创新要素方面的平等市场地位,破除要素垄断,降低要素获取成本,提升民营、小微企业市场主体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优化地方营商环境。地方政府要通过要素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化地方国有企业改革,引导国有资本合理布局,盘活闲置资源、挖掘要素价值、增强国有企业活力。要通过要素市场化改革破除市场垄断,推动公平竞争,继续深化地方营商环境改革。要通过要素市场化改革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地方市场机制改革与国际通行惯例接轨,通过全面制度型开放推进内外一体化改革发展。地方政府要以要素市场化改革为契机,推进城市群一体化,打破行政区划对要素流动的不合理限制,减少地方政府间的“政策洼地”竞争,推进城市群内共建统一的市场规则、互联互通的市场基础设施,加快破除区域保护壁垒,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中心城市与周围城市之间顺畅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