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权力制衡:汉代儒宗的哲思辨义

先秦儒家没有“支持专制”的思想资源,孔子以来的先秦儒家的政治理想是“君臣共治”。《礼记·礼运》载孔子之言:“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1由此可见,孔子认为要实现“公天下”,需要有一位英明的君主“选贤与能”,实现君臣对天下的“共治”。在孔子看来,君主“为政以德”就能做到举贤任能,从而达到“无为而治”的执政效果。《论语·为政》载:“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2孔子在“为政以德”3章中用“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来比喻为政者以德治国就会得到所有人的拥戴,其背后蕴藏着君主以德治国所能带来的巨大政治效益。董仲舒《天人三策》的要旨是要通过确立“素王”孔子的地位,实现孔子对天子的道德制衡,让汉帝国接受春秋公羊学的治世之道;同时,《天人三策》建议汉帝国的官员应当“儒家化”,形成儒士治世的政府。因此,董仲舒提出“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的目的是“制衡君权”,而不是“支持专制”。董仲舒的这一构想是他对先秦儒家以“道统”引导“政统”之思想的继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