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凉州李轨的归附,大唐领地一直向西拓展到了沙洲和伊州,已经直接和西突厥大可汗统叶护可汗的领地相接。
李渊与统叶护可汗的结盟,激怒了东突厥的始毕可汗,加之李渊在长安自立为皇帝,又惹恼了隋朝的义成公主。至大唐武德元年年末,唐朝与漠北突厥的邦交关系陡然生变。
虽然,主事的处罗可汗并没有公开毁弃始毕可汗当初与李渊订立的盟约,但他已经派出鹰犬刘武周开始侵夺大唐的领地河东了。
数月以来,刘武周的悍将宋金刚每每攻城略地,把李渊派往河东战场的战将揍的满地找牙。随着晋阳城渐渐成为孤城一座,左仆射裴寂亲自向李渊请求带领三万大军,前去解救晋阳城的危局。李渊感念裴寂为国分忧,就派给他三万大军,让他北上河东。
裴寂初到河东,就命令唐军在旷野之中扎下营寨,与敌军奋力拼杀。宋金刚是刘武周的悍将,此人很会用兵。他见裴寂带兵前来解救晋阳孤城,心知裴寂定是要急于寻求决战,于是先胜后败,一路溃败之后将唐军引入了雀鼠谷一带自己预先设伏的山谷。
裴寂带领唐朝大军追至雀鼠谷后,才发现谷口已被堆满了滚木礌石。此时正值炎炎夏日,宋金刚又派人切断了雀鼠谷中的水源,然后拼命地往谷中投掷硝石硫磺干柴枯草,之后命弓弩手往唐军阵营中射入蝗虫一般的火箭……
裴寂带领的三万唐军几乎全军覆没!他只好带领少数部众逃到了晋州。
消息传来,李渊震惊不已!原本指望裴寂解救晋阳城的困局,不成想连带领去的三万兵马也给丢掉了。李渊只好继续给裴寂增兵,让他继续阻击宋金刚。
鉴于前次的失败,裴寂此次选择了不与宋金刚交战,坚壁清野的作战方式。面对宋金刚咄咄逼人的攻势,裴寂采取了不顾一切的焦土政策。大军所过之处,沿路不留下一颗粮食、一滴清水,企图将宋金刚的追兵困死在追击的路上。不料,此举却激起了极大的民愤,河东南境甚至有许多县城的百姓哗变,宣布自立门户,不再接受大唐的管辖。
眼见河东的战局持续恶化,驻守晋阳城的李元吉心知晋阳已经守不住了,于是带领家眷趁夜逃回长安,刘武周大军趁机攻占了晋阳城。
李渊见此情势,又急令大将刘弘基领兵渡过龙门渡口,迎击宋金刚。谁知,由于宋金刚自马邑南下以来,连胜数仗,兵峰极为强劲,刘弘基不但不敌,反为所败,而且还被宋金刚俘获。
宋金刚趁势又南下攻陷浍州,大有鲸吞整个河东的态势。
李渊于是急遣永安王李孝基节度独孤怀恩、陕州总管于筠、内史侍郎唐俭等人领兵解救河东危局,又在关中戒严,设立十二道军府——万年道为参旗军、长安道为鼓旗军、富平道为玄戈军、同州道为羽林军、华州道为骑官军、宁州道为折威军、岐州道为平道军、豳州道为招摇军、西麟州道为苑游军、泾州道为天纪军、易州道为天节军。
如此的安排,一方面全力救助河东;另一方面也在于确保关中无虞。
朝议的风向此时大变,多数朝臣认为,敌方兵锋强劲难以匹敌,此时应当放弃河东,全力经营关中,待到时机成熟,再收复失地。
李渊作为决策者,面对主和的声音,一时也难免心存不忍,但当初在晋阳起兵,是准备夺取天下的,却不料龙兴之地一朝丢弃,实在是心有不甘。
当此时,时任大唐尚书令的秦王李世民慷慨陈词:“太原是王业之基,国之根本。河东富庶,京师赖其所资。儿虽不才,愿带领精兵三万荡平刘武周。不灭此贼,势不还朝!”
李渊看到儿子如此豪迈,心中不免激荡,他不无感慨地说:“二郎啊!每当我大唐有难,你总是挺身而出。父皇恨不能年轻十岁,与你同赴沙场!既然我儿决心已定,即将雍州与河东的所有兵马全部统归你调遣,择日出兵,临机决断,只要能胜,不必事事奏报!”
李世民领命,在兵部取了兵符,准备前往渭北大营选炼兵马、准备粮草辎重。可李渊还未退朝,就命令他在偏殿等候。看来,李渊对于李世民此次出征,还是放心不下,这才准备将他留下来,问个明白。
李世民在偏殿等候了一两个时辰,待李渊处理完政务,就径直前来向他问话:“二郎,父皇也是知兵之人,你可知此次宋金刚何以如此悍勇?竟然连大将刘弘基都敌他不过!”
“儿臣对此事也曾多方打听,一则宋金刚有突厥骑兵相助;二则他手中有骑将尉迟敬德、寻相等人,皆是万人敌!骑兵之要,在于机动灵活,在于攻取异常迅疾。若要克敌制胜,非得我们自己也组建一支精锐骑兵不可!”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新近从瓦岗军中来投的骁将秦叔宝、程知节等人,皆是万人敌,就将他们编入骑兵,助你一臂之力!”
“儿听说过此二将的经历,他们都是李密八千内军之中最骁勇的骑将,儿若得此二人相助,我大唐的骑兵定会无往不胜!”
“儿啊!你有所不知,此二人原本就是李密身边的大将,李密数次带领瓦岗军取胜,多赖此二人之力。此二人虽非谋将,但堪称勇将,骑射自是不在你我之下。如今李密身死,他二人背弃王世充来投我大唐,定然已是死心塌地,你大可以放心用此二人……”
李世民点了点头,回答说:“果如父皇所言,儿臣就让他们克制宋金刚手下的尉迟敬德和寻相。”
“不但如此,此次的骑兵你必须优中选优,练兵纯熟。要知道我们面对的可是始毕可汗的近卫军,这些人都是突厥健儿之中最精锐的胡儿。他们从小就生长在马背之上,弓马娴熟,你可大意不得……”
“儿正有此意,自去年击败西秦,我大唐获得祁连山下的山丹马场。儿已在军中优选了良马三千匹,皆在上八骏之列,不但脚力好、耐力强,而且口齿青壮,承重千斤……”
“父皇知道你自幼喜读《孙子兵法》和《相马经》,但圣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此战之要,皆在战备,对于你的指挥才能,父皇是放心的,只是不要每每冲锋在前就好。”
“嗯,大军如果渡河,当驻扎在离龙门渡口不远的柏壁岭下,依山傍河,即可就近获得永丰仓的粮食,又可以就汾水和大河取水,而且此地形势险要,利于驻军!”
“我军目下除了北部西河郡的李仲文部,就剩下南部永安王李孝基了,此战父皇将渭北大营的兵马悉数拨付于你,成败在此一举!”
“父皇请放心,儿臣不到出兵的时机,不会与那宋金刚逞匹夫之勇,既然大唐精兵悉数与我,儿臣再不能胜,也就枉活此世了!”
李渊心中感慨,他于是微微点了点头,说了声:“去吧!在渭北大营好好备战,等你准备好了,再行出战!”
李世民应了一声,飞步走出大殿,跨上心爱的波斯红马,一路烟尘,扬鞭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