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一代枭雄

李密投奔李渊之后,带来了大批瓦岗军中的人才为大唐效力。其中,就有后来大名鼎鼎的一代谏臣和名相——魏征。

魏征在追随李密来到长安之时,曾经拜访了自己的同窗好友王珪。王珪此时是太子李建成的东宫属官,由于他建言得当、办事得力慢慢的开始得到李建成的信任。在王珪的引荐下,李建成将魏征任命为太子洗马,将之倚重为自己的重要幕僚。

当王世充鸩杀了皇泰主杨侗之后,大失人心,整个中原之地处在去就之际,这其中有许多城池和地盘还在瓦岗旧将的手中。面对如此形势,魏征认为自己建功立业的机会来到了。

此际,魏征主动请缨宣慰山东,他向李建成和李渊请命前往中原地区的瓦岗旧将驻守之地,宣扬大唐的国威,弘扬大唐的仁德,借以拉拢这些势力归附大唐。李渊眼看魏征一介书生,竟然有如此魄力,再十分欣赏之余,同意了他宣慰山东的请求。

魏征几乎是一人一骑,只身孤影,奔赴崤山以东的大片土地。他来到魏州城,劝降了魏州总管元宝藏;又来到了伊州城,劝降了伊州刺史张善相;最后,魏征又来到了黎阳城,劝降了黎阳总管徐世绩。

徐世绩于是亲自写信给李渊,称:“黎阳的土地和兵马原本就是魏公的,如果我此时上表向大唐贡献,就是乘人之危邀功自赏,此种行为,非大丈夫所为。所以,我要向魏公献上土地和军队,由魏公来裁决。”

李渊见信,大为感慨:“徐世绩不背旧主恩德,不邀功求赏,真乃纯臣也!”李渊一高兴,就给徐世绩赐姓‘李’,徐世绩从此称‘李世绩’。

李渊把徐世绩的来信拿给李密看,李密也不由得感慨万分,他此刻心中万分悔恨,当初邴元真以洛口仓城投降王世充之时,就有人提议李密前往黎阳投奔徐世绩,可当时李密一念之差,竟然以旧怨揣度今时。

为了配合魏征在崤山以东的行动,李渊的堂弟李神通自请出兵山东。李渊特命李神通为山东道行军总管,在崤山以东开辟属于新兴的大唐王朝新的领地。

正在魏征建功立业的同时,其他瓦岗旧部如秦琼、程知节也在新兴的大唐王朝崭露头角。而他们的旧主李密此时却郁郁不得志,被李渊任命为光禄卿,负责宫廷膳食、宾客迎来送往等诸般杂务。

看着李渊的满朝大臣整日在哪里高谈阔论,李密只能干着给他们端茶倒水、接菜送饭、欢歌悦舞、迎来送往的活计,素来自大的李密心中实在难以忍受。

不仅如此,唐朝的一些官员,认为李密过去风头无二,一定非常富有,不断地向他索贿。李密感到,自己似乎来错了地方,久而久之,萌生出了重返中原的想法。

不久,李世民平定西秦国凯旋归来,李渊派出李密,让他代表自己出长安西门,迎接李世民归来。李密生平第一次见到年轻的李世民,就为这位年方二十的年轻统帅深深地折服,彼此间相谈甚欢。英雄相见,惺惺相惜,都是雄豪之人,不免互相感染。

可回到家中,依然是那个在朝堂上卑躬屈膝向李渊和他属下大臣们奉献酒食的光禄卿,而李渊似乎并没有想要委以重任的意思。

其实,李渊原本的意思是要给李密高官厚禄的,毕竟李密的瓦岗军牵制了大量的隋朝兵马,从而致使李渊起兵的压力相对较小。从这个方面来说,李密对于唐朝来说还是有大功的。

李渊感念李密的功劳,封李密为上柱国、爵位邢国公,将表妹独孤氏嫁给李密为妻。而且,李渊称呼李密为“贤弟”,从来都不以君臣之礼束缚他。按说李密荣华富贵都有了,可李渊却不给他重要的职位,这让李密非常郁闷。

原来,之所以让李密担任光禄卿,是李渊与身边的谋士商量以后得出的结果。

屈突通认为,李密海内英雄,久必不甘居人下,建议李渊杀了他。

陈叔达认为,李密于国有功,况且他带来了两万余部众,建议留下李密性命,以安定其部众之心。

萧瑀则指出,如今大唐刚刚创立,正当用贤之时,如果杀了李密,则会断了大唐“进贤”之路,显得大唐国主胸襟狭隘,于国不利。

李渊听取了他们的意见,认为他们说的话各有道理,一时间委决不下。

裴寂此时则建言:“李密如果不再有雄心壮志,想在我大唐安定下来,陛下何不给他个散官,不给实权。看他作何区处,再做定夺。”

李渊突然想到,当初杨广刚刚继位之时,因为李渊曾经是前太子杨勇一党,杨广数次对他起了杀心,但苦于没有把柄。于是杨广就让李渊担任光禄卿、奉迎使等一些伺候人的差事,想借此激怒于他,从而抓到他的把柄。李渊别无他法,只有忍耐。而李渊这一忍,就是十余年。

想到这里,李渊于是决定任命李密为光禄卿,借此考察他对大唐的忠诚。况且,光禄卿也算是李渊的近臣,便于李渊随时掌握李密的动向。

再说李密,他因为整日看着别人脸色行事,自尊心强的他不由得愤愤不平,抑郁难耐。遥想当年,李密曾经作为杨玄感的谋主,虽然后来兵败逃亡,几经生死,但后来还是在瓦岗成就了一番功业。

遥想起当年的辉煌,再对比如今的落魄,尤其是自己昔日的部下一格一格的都比自己风光,李密不由得心中郁闷不已。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虑,李密铁了心想要离开长安,回到中原。

不久之后,窦建德兴兵攻取了黎阳城,俘虏了徐世绩、魏征、李神通等一班唐朝的属臣。李密认为,自己离开长安的时机已经来到了。

他找来了心腹王伯当,阐述了自己的想法,但王伯当并不支持他。他认为,如今大唐已经平定了陇西,国势蒸蒸日上,中原百战之地,已无施展空间。况且王世充、窦建德已经逐步蚕食中原的州县,而瓦岗在中原的势力已经被打散。此时再回中原,是祸不是福。

但李密吃了秤砣铁了心,一心想要回去。王伯当无奈,表示愿意誓死追随。如此,李密心下稍感宽慰。

隔天,李密面见李渊,恳请带领部下回到中原,再收揽过去的部下,为大唐夺回黎阳城。李渊一听李密如此说来,就让他带领他的旧部两万人马,让他不虚此行。为此,李渊还亲自为李密送行。

李渊阵营之中,大有防备李密的人在,他们劝慰李渊,切不可放虎归山。李密此去夺取夺回黎阳城是假,借机再次自立是真。

李渊此时恍然大悟,于是急发诏令,让李密将一半人马留在华州,带领剩下的一半人马出潼关。具体的理由则是,此时河东战场战事吃紧,需要部队增援。河东战场战事吃紧的确是事实,但说需要李密的一半人马前去增援则显得有些牵强。

眼看李渊已经开始产生怀疑,李密的长史张宝德心知李密已经再难成事,担心日后受到牵连,直接给李渊秘密上书说李密将要谋反。李渊见书,于是又下达敕令要求李密将部队留在原地,自己单骑返回长安。

李密接到李渊的敕令之后,心中极为恐慌,他自负地认为回到长安必死无疑。于是就率领剩余为数不多的兵马去攻打唐属的桃林县,将县令在内的所有县衙人员悉数杀光,并占据了县城。

如此一来,李密反行已露,李渊下令将其格杀。驻守在谷州的唐朝大将盛彦师,在李密的行军要道上设下伏兵,将其射杀。

临到身死,李密还是放不下他的自大,如果他能像汉朝季布那样化刚强为柔顺,结局或者应该是很好的。毕竟,李渊与他兄弟相称,并且把自己舅舅的女儿独孤氏嫁给他为妻子,算是可以保他一生富贵的。

李密如果不愿意干光禄卿的职事,完全可以辞官回家做个寓公。只是他放不下心中的宏图大业,一心想要东山再起,鉴于他是应谶的姓氏,李渊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让他东山再起的。

瓦岗军此时大势已去,李密不明白形势比人强的道理,纵然他有一身的本领,也只能是落得个兵败被杀的下场。一代枭雄,就此殒命,真是可惜又可叹!

瓦岗的辉煌,变成了时代中的一抹晚霞,随着落日余晖漫漫地消失在天地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