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你要朕为你建教堂?
- 大明:我以崇祯之名再造山河
- 萌新扑街爬虫
- 2024字
- 2024-08-06 08:00:44
“微臣徐光启,偕同恩师利玛窦,参见陛下。”
随着朱由检步入京营的中军大帐,便看到一位异国面孔的洋人与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臣,正向他恭敬地行以参拜的大礼。
朱由检加快脚步,上前将二人轻轻扶起:
“朕此次是微服出行,不必拘泥于繁文缛节。”
待众人各自落座,朱由检直截了当地说道:
“朕有意成立大明科学院,分设农学、工学、天文学、物理学、算术等学科,并在其框架下建立专门的教学院,专门传授各类学科知识。”
见徐光启脸上露出惊喜之色,朱由检含笑补充:
“朕此举旨在借鉴西洋之长,结合我大明之优势,以科学之力,造福我大明。”
徐光启眼中闪过一丝光彩,由衷地赞叹道:
“陛下英明神武,此乃开我国教育之先河,必能启迪民智,推动国力昌盛。”
利玛窦紧接着用他那略显生硬的中文跟着道:
“大明皇帝此举,实为明智。在欧洲,科学之光已经发生了变革,我相信在大明的土地上,科学的力量也将带来前所未有的繁荣。”
朱由检听罢,朗声大笑,随即和颜悦色地询问:
“两位爱卿对此有何高见?”
朱由检话音刚落,利玛窦急道:
“皇帝陛下,恕我冒昧,不知是否可以考虑设立一所神学院,以传播天主的福音?”
朱由检闻言,神情微微一滞,随即轻轻摆手:
“利玛窦先生,我们今日的议题仅限于科学院的设立,宗教之事暂不纳入讨论。”
“你在大明传播天主教,朕虽有耳闻,但并未多加干涉。朕对于各种宗教,均持审慎而开放的态度。然,若超出京城范围,朕是断不会同意的。”
这番话的弦外之音,在场的每个人都心知肚明。
利玛窦的活动仅代表他个人,大明官方是不会参与其中。
朱由检对待外来宗教的态度是保留谨慎,考虑到大明民智未启,任何具有强烈影响力的外来思想都有可能引发一系列问题。
基于这种想法,朱由检的态度很明确,在京师之内,利玛窦可以自由传播其信仰,但绝不允许其影响力扩散到京城之外,这是他的最低底线。
徐光启见利玛窦似乎还欲继续阐述,急忙出言打断:
“陛下,恩师身为西洋人士,对于我大明的礼制规矩或不甚明了。”
朱由检轻轻摆手:
“不妨事,徐爱卿,你转告利玛窦先生,朕有意聘请他为大明科学院的客座教授,不知他意下如何?”
想了想,朱由检补充道:
“此外,京中应当有不少与利玛窦先生同源的西洋学者,你可代朕邀请他们前来,朕将一并作出安排。”
未等徐光启进行翻译,利玛窦便直接俯身行礼,用尚算流畅的中文说道:
“皇帝陛下,我等愿意加入大明科学院,但有一个小小的请求,希望陛下能够恩准在大明境内为我们建造一座西方教堂,以慰藉我们对故乡的思念。”
朱由检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这位西洋老先生倒是颇为固执,一有机会便提出自己的条件。
教堂的建造,非同小可,不能轻易应允。
朱由检轻轻敲击着龙椅的扶手,未立即作答,而是保持着沉默。
王承恩立刻会意,上前一步,严厉斥责:
“利玛窦先生,你这是得寸进尺!陛下宽宏大量,允许你在京城传播你的宗教,已是极大的恩赐。你竟然还敢提出建造教堂的要求,这是对陛下圣意的试探吗?”
“我大明国法严明,宗教之事,历来慎重。教堂之建,非同儿戏,不可随意应允。”
徐光启见状,心中一紧,赶忙上前一步,躬身告饶:
“陛下,恩师利玛窦并无不敬之意,微臣愿为恩师的行为向陛下请罪,恳请陛下恕他的无心之失。”
语毕,徐光启抬头小心翼翼地看了朱由检一眼,再次拜道:
“陛下明鉴,恩师利玛窦在西洋科学上有深厚的造诣,若能在大明科学院中贡献力量,必对我大明科学发展大有裨益。”
朱由检见火候已成,脸色随即缓和:
“徐卿过虑了,朕并无怪罪之意。若利玛窦先生确有意愿在京师建立一座教堂,朕认为此事并非不可商议。”
利玛窦与徐光启闻言,都不禁微微一愣。
徐光启察觉到利玛窦似乎欲开口发言,连忙轻轻地拉了拉他的衣袖。
利玛窦疑惑地望向徐光启,只见他轻轻摇头,示意不要说话。
徐光启心中明白,此刻只需静待陛下继续发话。
果不其然,片刻的沉默之后,上方传来了朱由检的声音:
“朕听闻西洋正在发展风帆战列舰,若是利玛窦先生能够为朕引荐几位擅长此舰建造的专家,或者能够提供全套舰船图纸,朕将亲自下旨,在京师为诸位建造一座西式教堂,并且聘请利玛窦先生担任设计师。”
利玛窦闻言,眼神中流露出了一丝惊讶,迟疑问道:
“风帆战列舰?这可是西洋独有的战船。”
朱由检微微一笑,点了点头:
“没错,风帆战列舰。”
徐光启闻言,眉头微皱,语带着一丝不解:
“陛下,我大明疆域广袤,为何要学习西洋的战舰,参与那海上的争霸?”
闻言,朱由检的眼中闪过一丝深邃,微笑问道:
“哦?徐爱卿竟然对风帆战列舰有所了解?”
徐光启躬身回道:
“回陛下,臣曾随多位西洋师傅学习天文和力学,也曾听闻欧罗巴大陆正在海上争霸。但那些小国土地贫瘠,为了寻求生存之道,才参与海上争夺,所求不过是利益。”
徐光启顿了顿,继续道:
“臣耳闻那风帆战列舰,单就一艘小船的造价也不菲。我大明虽然幅员辽阔,但多年来确实缺乏海上经验,更遑论驾驭这样的大型战舰。”
孙承宗在一旁听着这场讨论,眉头微微皱起,心中觉得已经听出了朱由检的弦外之音。
忍不住开口道:
“陛下是否有意重启当年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