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方城市更新的基本认识
20世纪50年代,“城市更新理论”在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率先出现。城市更新是指对城市中不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事物进行改造和更新,即以人为的方式干预城市的发展,从而应对城市退化问题。因此,城市更新理论要求从城市的宏观角度解决城市建筑、城市环境等所有问题,从而使城市能够有规划、可持续地发展。
从“二战”初期到西方后工业发展初期,西方城市更新理论主要从形体规划的改造角度出发,如柯布西耶的“辉煌城市”更新理论,这是一个非理性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西方一些国家主要清理了贫民窟,拆除了市中心的旧建筑,并在这些旧建筑的废墟上建造了现代化的新建筑。在这个时期,有一些城市的改造比较著名,如美国芝加哥的“城市美化运动”。然而,这一时期的城市更新有些片面,政府试图从形体角度解决城市更新过程中的所有问题,但在解决过程中出现了更多的问题。为此,许多学者对这种情况进行了思考,其中雅各布斯在其著作《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一书中指出,这种城市更新活动没有考虑到城市的特点,也没有明显的针对性。因此,芒福德、文丘里等学者提出了城市渐进式改造策略,认为城市更新更应关注人的需求。这使得城市更新从形体主义转向人本主义,即在人本主义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影响下,从小规模出发,逐步完善城市功能,形成逐步的城市更新。从这种城市更新方式可以看出,人们对城市更新的认识越来越理性,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人们逐渐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小规模渐进式完成每个人都可以参与的“社会规划”,这种更新模式迅速激发了人们的积极性,让城市更新充满活力。
对于西方城市更新进程来说,中国的城市更新似乎很慢,道路崎岖不平。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20世纪末,中国的城市发展受制于生产力的发展和思维认知的局限,始终强调简单的城市“形体主义”和功能需求,也秉承对城市建筑“充分利用、逐渐改造”的原则。然而,自20世纪后期以来,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社会和政治经济面临重大转变,城市化的加速导致了大规模的城市更新。尤其是21世纪以后,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也促使国内学者开始将目光转向城市更新,如吴良镛先生认为城市应该“有机更新”,即城市应该从自身规模出发,对城市现状进行较为理性的改造,进而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此外,有些学者认为,应该保护城市的地域文化,注重城市的完整性和综合性。有些学者还研究了城市居民“自下而上”参与城市更新的问题。总之,针对城市更新,学术界已经达成共识,即中国城市应该注重综合性、整合性的发展。
以工业遗产为基础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也是城市更新的一部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关系到城市的经济发展、产业布局、居民就业等问题,而工业遗产改造是城市更新的重中之重。因此,以工业遗产为基础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必须从城市更新的角度考虑,使得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设计和开发融入整个城市的发展中。
关于西欧和北美城市更新的起点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以西方19世纪工业革命开始为起点;另一种是以20世纪5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起点。有趣的是,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领域的学者一般采用前者作为城市更新运动的起点,而建筑学、城市规划领域的学者一般以后者作为城市更新运动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