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形成时期——宋元时期

宋元时期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中医儿科学术体系,涌现出众多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医家及专著,代表医家有钱乙、杨士瀛、陈文中、金元四大家等。

北宋著名医家钱乙被后世誉为“儿科之圣”,其弟子阎季忠收集钱乙临证经验而编著的《小儿药证直诀》,是我国目前现存第一部儿科学专著。钱乙提出了比较完整的小儿体质学说,指出小儿生理上主要表现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即“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生机蓬勃,发育迅速”。钱乙认为小儿在病理上“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因此治疗时不可大下妄下,以免伤津耗液,亦不可滥用大寒大温,防止生冷生热之变,还创立了儿科五脏辨证方法,首创“心主惊、肝主风、脾主困、肺主喘、肾主虚”的五脏辨证体系。钱乙主张四诊合参,独重望诊,提出了“面上证”和“目内证”,即“左腮候肝,右腮候肺,额上候心,鼻候脾,颏候肾”,以左腮、右腮、额上、鼻、颏面部不同部位分别对应人体肝、肺、心、脾、肾五脏,通过观察患者面部色泽来判断疾病的五脏归属。灵活化裁古方,创制了五脏补泻诸方如六味地黄丸、泻白散、泻黄散、导赤散、异功散、白术散、泻青丸等。

南宋名医杨士瀛著有《仁斋小儿方论》。杨氏继承《黄帝内经》“土生甘,甘生脾”“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的理论,善用温热之药散寒除湿、补脾助升。《仁斋小儿方论·疮疹方论》提出的“泻后温脾,人参、茯苓、白术等,厚朴、木香、甘草各半为妙”,《仁斋小儿方论·咳嗽证治》提出的“久嗽之人,曾经解利,以致肺胃俱寒,饮食不进,则用温中助肺,加和平治嗽等辈”,《仁斋小儿方论·滞颐证治》提出的“小儿滞颐,涎出而渍于颐间也,涎者脾之液,脾胃虚冷,故涎液自流,不能收约,法当温脾”,均体现了杨士瀛重视以甘温之品温养小儿脾胃的用药特点。

宋、金时期的儿科医家陈文中善治小儿痘疹,著有《小儿病源方论》《小儿痘疹方论》。陈氏学术以重视脾胃、善用温补为特点,强调小儿脏腑娇嫩,易因先后天各种因素见阳气不足证,因此立论以元阳为本,在《小儿病源方论·养子真诀》中写道:“小儿一周之内,皮毛、肌肉、筋骨、髓脑、五脏六腑、荣卫气血皆未坚固,譬如草木茸芽之状,未经寒暑,娇嫩软弱。”故应注重调护摄养,使小儿元气充盛,方能健康长养。陈氏养子十法包括“要背暖”“要肚暖”“要足暖”“脾胃要温”等,此皆固护脾肾、防止阳气受戕的具体措施。

对于小儿病,陈氏极力反对妄施牛黄、轻粉、朱砂、黄连等寒凉败阳之品,认为“冷则败伤真气”。临证中,注重小儿“易虚易寒”之病理特点,倡小儿“太阴不足”之说,提出“脾土宜温”的治疗原则,认为“若脾胃全固,则津液通行,气血流转,使表里冲和,一身康健……若冷,则物不腐化,肠鸣、腹痛、呕哕、泄泻等疾生焉”,用四君子汤、五味异功散、六君子汤等温脾益气之方治疗不思乳食、泄泻、呕吐等脾胃虚弱证。治疗小儿痘疹等时行热病,证属邪盛正衰、邪毒内陷时,陈文中以温补培元、扶正祛邪法托毒外出。《小儿痘疹方论》中列举痘疮可用温托的指征为:不光泽,不红活,不起发,不充满,不结靥,不成痂。对于痒塌烦躁喘渴及宣解太过、误食生冷、中寒泄泻、手足逆冷等,陈文中常用参芪内托散、木香散、异功散等方药扶正托毒。

金元四大家(刘河间、张子和、李东垣、朱丹溪)的学术思想交相辉映,对儿科的理论和临床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刘河间在学术上以“火热论”著称,对寒凉药的使用有独到研究,后人称之为“寒凉派”。刘河间认为,“大概小儿病者纯阳,热多冷少也”,小儿体禀纯阳,故一旦为病邪所侵,则多从阳而化热。在表证方面,他认为虽应汗解,但外感初起,多是“怫热郁结”,因此他主张用辛凉或甘寒解表,并结合具体情况,分别施用;在里证方面,他认为表证已解而里热郁结、汗出而热不退者,都可用下法,指出“不问风寒暑湿……内外诸邪所伤,有汗无汗”,只要有可下之症(腹满实痛、烦躁谵妄、脉沉实)就应用下法,如用大承气汤或三一承气汤下其里热。

张子和善用汗、吐、下三法,以“攻邪派”名噪于世,提出“医之道,损有余,乃所以补其不足也……吐中自有汗……下中自有补……不补之中有真补存焉”的圆机活法。但是他对小儿使用汗、吐、下法却很审慎,并指出:“凡治小儿之法,不可用极寒极热之药,及峻补峻泻之剂。”

李东垣以“脾胃论”为主导思想,善用温补脾胃之法,后世称之为“补土派”。李东垣十分重视脾与元气的关系,认为“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诸病之所由生也”。然小儿脾常不足,脾胃易伤,所谓“胃气一伤,则诸脏无所禀气而皆伤,诸脏之气皆伤,则正不胜邪,正不胜邪则无以捍御外侮,势必邪气乘内陷”,可见脾常不足是小儿易受外邪侵袭而引发疾病的内在因素。因此,在治疗乃至疾病将息调理上应时刻注意“保胃气”,这对育儿、防病、诊治等都有着重要意义。

朱丹溪在“相火论”的基础上创立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学术论点,这也符合小儿的体质特点。朱丹溪认为“小儿易怒,肝病最多……小儿疾病,肝常有余”,这与临床小儿感邪发病,多表现为“心肝阳有余,肝肾阴易亏”的病理特点相吻合,并提出“滋阴降火”大法,不仅为治疗热病增添了重要内容,亦为儿科辨证施治之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