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科名家与学派荟萃(中医师承系列教材)
- 熊磊 赵霞主编
- 577字
- 2024-06-21 17:36:26
二、萌芽时期——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中医儿科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太医署的“医科”中首设了“少小”一科,使小儿疾病的诊治走向专门化。
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提出了“小儿气血脆弱,病易动变,证候百端”,说明当时的医家已经认识到了小儿患病比成人患病更容易发生变化。
唐代医家孙思邈的卓越成就体现在传世著作《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孙思邈重视小儿的摄护与保健,首次在《备急千金要方·少小婴孺方》中提出“夫生民之道,莫不以养小为大”的见解。在《备急千金要方·初生出腹》中,对新生儿拭口、浴儿、断脐、裹脐、着衣、哺乳、择乳母等方面有着详尽描述。
唐代王焘对“变蒸”意义的理解超出了隋代《诸病源候论》“小儿变蒸者,以长气血也”的说法,认为“所以变蒸者,皆是荣其血脉,改其五脏,故一变毕,辄觉情态忽有异也”。可见王焘认为变蒸不只是气血的增长,其变化包含了血脉、五脏的良性调整,因此一旦变蒸完毕,小儿的情志以及神态都会有所变化。
唐末的《颅囟经》指出:“凡孩子三岁以下,呼为纯阳,元气未散,若有脉候,即须于一寸取之,不得同大人分寸。”首提“纯阳”之说,认识到小儿在脉象上与成人是有区别的,其根本原因在于小儿的生理特点是发育旺盛,体内阳气相对于阴气处于优势地位,因此小儿与成人的生理脉象、病理脉象都有所区别。同时小儿身体发育尚未完成,因此,脉体的长度也与成人相比更加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