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中医学派讲课实录:伤寒一元解99讲
- 吕英
- 1432字
- 2024-06-18 15:45:12
第5讲 太阳病之参悟
我的师父李可老中医将钦安的学术思想“坎为水,坎中一点真阳乃人身立命之本或者之根”,与彭子的“中气如轴,四维如轮,轴运轮转,轴停轮止,生命终结”,这两个人的学术思想糅合起来。
钦安的学术思想以阳为主,那么彭子的学术思想如轴之中气对应到人身也就是脾胃,这样就形成了先后天两本构成的混元一气。那么《伤寒一元解》就是用这样的一个一元气来阐释398条和113方。太阳病占了178条,而且有的医家提出来《伤寒论》398条,如果能够明白太阳病篇的前30条,你就能够掌握《伤寒论》学术思想的精髓。
那么这个太阳病反映的到底是什么?按照“标本中”“开阖枢”(理论),“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太阳可以从标也可以从本。因此,它直接本位本气对应的是寒气,三阴三阳里面它对应的是最大的阳,叫作巨阳,可标可本。它发生疾病之后可寒可热,巨大的阳可以表现最热的热证,也可以见六气里面最冷的寒证。因此太阳病篇一样是寒温熔于一炉。正常如此,病了之后亦如此。按照标本中、本位本气太阳是这样理解。这是第一种。
那么太阳按照一年或者一日的这种运行规律,它出来再降回去,这个最大的阳在哪儿?并不在我们人身的表,它是主气规律里面的终之气,也就是最后的气。最后这个气在人身的什么地方?每个人阳根所在的地方,这个气的一种表达方式按照我们前面讲的就叫坎卦元气,又可以叫水火一家,也可以表达为太阳寒水之气。这三个概念表达的是同一个东西。那么病了之后,基本上以这三个规律为主了,这是第二种。
第三种常见的太阳病,这个太阳在哪儿?从一日的晨、一年的春,这个太阳日出一刹那是我们看到了一日的太阳,夜尽了,天亮了,太阳出来了。这个看到的由夜到日,我们看到了一个最大的阳,叫太阳,主气规律是生机的起步,对应的是初之气。初之气的表达叫厥阴风木之气,看过日出的人都知道,日出,蓬勃而出的一刹是非常冷的,但是晨曦一露,我们看到的这种生机除了用初之气厥阴风木之气表达,另外一种表达就叫作少阳,它反映的是人身的少火生气之力。
这样就在日出一刹那天亮了,太阳、厥阴和少阳,它们三个的内涵在这一刹那是一致的,但是我们却有三个概念。太阳病篇起码要理解到这三个概念,太阳(反映这一元气)一散开的普遍规律就是太阳病篇的第178条所论述的。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刚刚讲了标本中,对应的太阳讲了,有一个初之气厥阴风木之气,那么厥阴之上是风气治之,在这一刹那除了太阳的本位本气,还有个厥阴的本位本气,就有一个风了,这样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这一篇里面体现出来最根本的六气里面的两个气,一个风,一个寒;五行里面运行的是一个水,一个木;三阴三阳里面是一个太阳,一个厥阴,还有少阳。
因此,这样我们能够明白太阳病表达为人之生机——初之气厥阴风木和缓有序升发的失常,不管是伤寒还是中风,病机涉及风、寒、水、木、巨阳,这样就形成了5个要素组合的变化。
因为我们每个人禀赋的元气不同,这些因素又存在着无法度量的差异,也就是无量的差异。但是所有的变化都遵循着一个东西,那就叫天地的规律,这是永恒不变的。对于风木这种失常,对治方法采用的是益土载木法,一提到益土马上应该想到李可老中医提出来的“一部《伤寒论》,一个河图尽之矣”,东方风木失常,解决它的根本的方法就是益土载木。怎么能让飘出去的阳回来,根本的办法是益土伏火或者厚土伏火。因此这两大治法成为了我们治所有病的根本之法,这就是规律(使然)导致的。
那么这一讲把太阳相应的三个(立足点认识的)内涵和它相互之间的关系和大家进行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