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户口调查结果可靠吗
前面我们讲了很多户口和人口的区别以及户口的准确性,那么,中国历代留下的那么多的户口资料,到底可靠不可靠呢?
有这样一个事例。清朝顺治十三年(1656),有个叫朱克简的官员向皇帝上奏了一篇题为《停造无益之黄册事》,要求停止继续编造黄册[2]。明朝花了大功夫编造黄册,直到最后一朝总共攒下了一百七十万本,几千吨重。为什么朱克简此时提出要求停止编造黄册呢。因为他去查了明朝留下的黄册,结果查到在明朝崇祯十五年(1642)时已经有人在预先编造崇祯二十四年的户籍了。实际上明朝在崇祯十七年(1644)就已经灭亡了,大概这个官员想省点事,想着如果十年之后自己还在这个位置上,那干脆一次性就把十年之后的数据也编好。这样的黄册还有什么用呢?这还是被发现的情况,也就说明必然存在着大量看起来每十年一次劳师动众编造的黄册,其中很多数字都是根本未经过调查的估算之作,这样的黄册的确没有再编下去的必要。不过既然已经留下那么多资料,再说也找不到其他资料,如果知道了黄册本身的弊病所在,知道了哪些数据比较可靠,哪些不可靠,那么黄册还是有用的。
为什么历来的户口数基本上靠不住?原因就在于一般情况下,集中到皇帝那里的数字绝大多数都是有隐瞒的,而且是层层隐瞒,甚至以隐瞒为主。
那么有没有虚报的呢?倒是也有,只不过是个别情况,比如皇帝好大喜功,下面人就有可能虚报。有时皇帝会表彰地方户口增加得快,那么有的官员也会虚报人口。虚报的目的绝大多数是官员个人为了快速晋升,要冒功才虚报,但在更多数情况下都是隐瞒的和少报的。
大家可能会想当然地认为,少报人口的一定是贪官,但其实清官也会少报。明清时期有些官员在离任时,百姓会送万民伞来歌颂他,立去思碑来表达思念,甚至公然写上他帮地方隐瞒了多少户口,作为他在百姓心中的政绩。贪官隐瞒户口是为个人牟利,比如某地明明是2万人,报成19 000人,剩下1000人的赋税就可以收入自己腰包了,这个很容易理解。但为什么清官也要隐瞒呢?答案是他要帮地方减轻负担,比如明明户口2万,清官只上报18 000人,相当于减少了摊派的定额,也就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我们知道明朝和清朝的地方官需要异地就职,不能在本地当官,至少也要去离家乡五百里外的地方上任,就任后语言不通的情况比比皆是。再说科举出身的人根本不具备行政能力和经验,很难处理诉讼案件、管理财政,这都需要依靠师爷的帮助。一般一个县里至少有两房师爷,一房管刑名,一房管钱粮。最主要的是钱粮师爷,大概相当于今天的财政局局长和税务局局长。县里究竟有多少户口师爷自己清清楚楚,但他并不会把真实数据全部上报。师爷有三本账,第一本账是给自己看的,这类资料如果我们今天能够发现,对中国人口研究会有极大的帮助,因为误差非常小;第二本账是给上司,也就是给县官看的,这一类账本上的人口数字已经比师爷自留的那一份减掉了一点,这样做或是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为将来征收赋税留有一定的余地,或是一些清廉的师爷为百姓减少摊派;第三本账就是供县官上报的账,在这份账本中师爷又要帮地方官隐瞒一点。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之所以历代无法统计出精确的户口数字,第一个原因,可以说是制度问题。因为确切的户口数字就意味着相对比较高的赋税与负担,这也是为什么明朝朱元璋晚期第二次、第三次修黄册时,对调查户口的要求已经从派军队去逐户调查转为“务求不亏原额”了。调查的本身是为了保证财政收入不能下降,原先的赋税额度不能亏损。既然这样的话,地方官员何必再挨家挨户辛苦调查呢?只要让这个数字较上一次略有增加就可以了。因此,当修黄册的官员预计自己十年后还会在这个位置上时,就会预先编造好来减少工作量,这其实是很正常的心理。可以说户口制度上已经出现了随时预编数字这样制度性的弊病。
第二个原因就是存在不可避免的误差。中央集权制度表面上要求全国行政统一,实际上在这样辽阔的疆域中,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地方却没有自主权。比如上级政府规定某月某日黄册全部汇总,某地万一出现暴雨导致交通中断,不按时上交又要遭处罚的话,就会出现不等基层上报,直接编造一个数字以完成任务的情况。又比如说,中国是季风性气候,自古以来旱涝灾害比较多,副热带高气压或西伯利亚冷空气稍有波动就会带来明显的气候异常,比如梅雨季节雨带就会时而停留在江淮地区,时而转移到北方。在灾情报告中,多数地方官会夸大受灾的人数,以便获得较多的赈济,如果完全如实上报,就享受不到更多的赈济。总而言之,在庞大的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存在着千差万别的情况,却又有着形式上的统一要求,需要按照统一的制度来行政,结果反映在户口上往往就是产生各种误差。
那么有没有大致准确的户口数呢?只能说很难见到。一是中国历史上有一些时间上的空白,有几个阶段处于大分裂状态。比如十六国时期或五代十国时期,很多地方政权地域狭窄,彼此割裂,无法做到统一管理,在这样的年份中就无法得到全国的户口数,即使有这样的数据也没能保存下来。除了上述的割据时期,在之前的夏商周时期更是无法统计。
二是长期存在空间上的空白。历朝历代都是根据行政区划,通过行政官员去调查户口的,直到清朝末年才开始通过警察调查户口。很多地方长期以来是没有设立行政区的。比如新疆,在西汉神爵二年,即公元前60年设立都护府,而都护府并不是正式的行政机构,只是一种相对松散的监护性质单位,控制力强的时候西域各国还会上报户口,但还有很多时候是无法得到当地人口数据的。唐朝时期在边疆广泛设立羁縻都督府、羁縻州,这些地区归属唐朝,但唐朝基本没有进行行政管理,并没有在那里统计户口。到了元朝,元政府开始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建立土司管理制度,比如说今天的湖北恩施,在元明时期就是地方土著首领自治,外人需要得到批准方可进入。直到清朝,这里才开始设府置县。清朝以前,历代中央政府没有对这些地方进行过户口调查,也就缺乏真正的全国性的户口数据,这就是空间上的空白。
三是调查对象的空白。除了存在大量居住在深山或边疆等地区的少数民族,还有很大一批没有重新进入户籍的流民。每次人口迁移都有大量脱离户籍的流民,但最终并不是所有人都会重新进入户籍。比如湖广填四川,移民在到达四川后重新被分配土地,并依法被官方重新登记,进入户籍。但在此之前,流民大多不能进入户籍。还有一些特殊的对象,比如清朝的八旗需要自行登记在八旗户籍中,并非登记在正式户籍中。与此相似的还有明朝的宗室也不计入正常户籍,而是有自己专门的登记册。另外很多朝代,尤其是明清两代,军籍与民籍是分开的,且不能改变,明朝甚至出现过军籍身份的人冒充民籍,考中进士并做了大官的事例,但皇帝还是不同意正式改掉他的军籍。此外,像僧道、奴婢、贱民等特殊身份,还有东南沿海船上的疍民,都是不进入户籍统计的。
汉朝以降,每次全国性的调查都有几千万人的规模,技术性误差本身也是不容忽视的原因,这些错误产生后是无法纠正的。即使我们已经动员了700万人,且技术良好,但实际也还是有一定误差率的,只不过我们今天的误差比较小,而历史上的调查误差一般很大,而且是不可避免的。另外,因为记录户口的原始档案太多,反而不易保管。当时的朝代凡是没有经过整理,正式进入史料的户籍资料,大部分在当代就已经散佚了。
那么今天的我们可否根据现有的户籍资料进行人口研究呢?只要条件充分,基本还是可以的。一般来说,户口数字本身比较完整正确时,我们可以根据户籍登记的对象占总人口的比例,来推算出大致的人口总数。比如西汉时期,赋税对象覆盖了大比例的总人口,七岁以上的男孩、女孩都需要计算进去,这种可调查对象占总数比例高的情况,所计算的人数就比较接近总人口数。但这样的情况也不可能估计到个位数。表面看起来越精确,往往距离实际会越远。
在研究人口的过程中能够说比较有把握的,是确立上限和下限,比如至少已经有多少人,至多不超过多少人。这样的估计表面看起来不是很精确,其实恰恰比较符合实际。为什么我们要有这样谨慎的态度呢?因为影响到人口增长变化的因素太多,也太复杂,对于那些时间、空间以及调查对象的空白我们是没有办法弥补的,在估算时的风险也很大。因此,我们对直接和间接影响人口变化的这些因素要做综合性的研究,并借助一些现代的人口学模型及相应的推算方法,这样才有可能复原出比较准确的人口总数和其他若干的分类数。但同样的道理,分得越细,往往也越不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