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认识共情,发现你的“共情力”》:共情力:人类独有的镜映能力

在生活中,当我们看到身边的人做出某些表情、动作的时候,常常会情不自禁地进行模仿。比如朋友打了个哈欠,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做出同样的动作,仿佛打哈欠会传染似的。

这种情况并非偶然,神经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这种情况与大脑中的“镜像神经元”细胞有一定的关系。这种细胞在两个大脑半球的重要区域都有分布,它能够储存特定行为模式的“编码”,会让我们不经思考就能做出一些基本动作;它还会让我们迅速理解他人的意图,或是体验到他人的情绪感受,从而让我们拥有了“模仿力”和“共情力”。

例如,我们在看到别人打哈欠时,镜像神经元就会快速活跃起来,让我们像照镜子一般,体验到那种疲倦、困顿、无聊的感受,继而做出打哈欠的动作。同样,在他人开怀大笑或放声痛哭时,镜像神经元也能让我们代入他人的角度去思考和感受,就好像是在镜子中注视自己一般,所以能够理解他人或喜悦或悲伤的情绪。

这样的现象也被称为“镜映”,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能力,也是“共情力”的生理基础。如果神经系统功能受到损伤,导致镜像神经元功能失调,人们就没有办法准确地读取自己的情绪,更加无法接受、理解他人的情绪、情感,那无疑会给正常的沟通交往带来很大的困难。像自闭症儿童就被认为有镜像神经元功能受损的问题,使得他们无法认知、理解他人,无法共情,也难以融入社会。

另外,在成长阶段未能得到足够的关注、共情,也会导致镜映能力的缺乏。比如养育者表现出冷漠、麻木,很少或从不及时回应孩子的情感需要,有时还会对孩子“脆弱”的表现进行批评、训斥,就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压抑,并且开始避免表露出某些情绪,也会越来越不善于体察、分析他人的情绪。

相反,如果养育者能够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经常用充满爱意的语气跟孩子说话,在孩子情绪不佳的时候主动询问他的心事,并采用各种方法对他进行安抚,孩子就会有一种被接纳、被理解的感觉,能够确认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而且他对于表达情绪也会有更多的信心,在与他人相处的时候会倾向于主动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结,因而会表现得体贴、善解人意。比如年幼的孩子在与小朋友相处时,动手打了对方,此时养育者就可以要求孩子思考对方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这样的教育方式非常简单,却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可以让孩子逐渐明白如何与他人感同身受。像这样一次一次地教育、引导孩子,孩子便会慢慢掌握设想他人感受和体验的方法,能够为共情力的初步形成奠定基础。

当然,对于镜映能力缺乏的问题,我们也不必过早失去信心。心理学家告诉我们,通过后天的自我调整,镜映能力会不断增强,而这需要我们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拥有“看向自己”的勇气。能够勇敢地面对那个不完美的自己,并能够整合自己的想法、情绪、情感,让自己的内心趋于完整和谐。

二是拥有“向他人开放”的勇气。能够敞开心扉,将自己的感受与他人分享;同时要细心观察、体会他人的情感和意图,并要学会做正确的解读。

比如一位朋友带着兴奋的心情说:“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在单位组织的知识竞赛中得到了一等奖!本来我是不想参加的,你也知道我一到关键时刻就特别紧张;可是领导、同事都在鼓励我,我最终也决定挑战一下……”

缺乏镜映能力、不善于共情的人不会主动去揣摩朋友的情绪、想法,便会简单地回答一句:“那恭喜你了!”这样的答语虽然有祝贺之意,情感的“浓度”却不达标,听上去非常生硬,会让朋友有一种被敷衍、被忽视的感觉。

那么,有较强共情力的沟通高手会如何回答呢?他们可能会这样说:“向你表示祝贺,你显示了自己真正的实力!其实你的抗压力比自己想象得要强得多,下次再有这样的机会,你可千万别错过啊,期待你更精彩的表现!”

这个回答就是在体察对方想法、情绪的基础上做出的,既回应了对方的情绪感受(兴奋、自豪),又加入了自己的解读(对方很有实力,抗压力也很强,只是之前不够自信,才没能崭露头角),还表达了自己的良好祝愿(期待对方有更好的表现)。

很显然,听到这样的回答,对方更能够得到情感上的满足,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我形象,发现自己身上的问题。

我们不妨多参考这样的办法去锻炼自己的镜映能力,从而显著提升共情力,在沟通中体会他人的想法、情绪,再采用一些适当的沟通策略,就能够赢得他人的认可和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