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搞定台宜寨
- 元末:我与朱元璋争天下!
- 惟勤
- 2154字
- 2024-07-22 09:09:01
翌日,天气晴朗。
明玉珍带着一众亲卫和六局士卒向大清山方向行进。
之所以带这么多兵是因为大清山附近并非无人之地。
这次带兵就是要去解决那附近的一个称为蛮王寨的土人聚落。
出了建议的洈水县城,行进在一条不知名的洈水小河的河谷之地。
河谷两岸容易被开发的地方已经都开辟成了旱地或者水田。
“谭县令,这块区域就在山脚县城左近,用水也方便,逐年改造,把他们都变成水田。”
“主公,臣也有此意,只是此地人力不足。”谭县令算是比较介直的一类人。
“这里多一亩田,至少可以从山外少运至少一石粮食。”
“主公说得对。我也是这么想的。只是这些田地开辟出来,没有三年、五年,难见成效。”
明玉珍笑笑不再说话。
他骑上马上顺着河谷弯弯曲曲地前行了小二十里就感受到了山势变得陡峭。他下马命令士卒在此安营,然后让谭县令去蛮王寨把寨主唤来。
他带着史天章等人爬上此地的孤山之顶,举目望去,峰峦如聚,煞是好看。
“天章,此地就是过于贫瘠了些。刚刚这一路走来,以你观之能开辟多少田地?”
史天章还真有准备,立即作答:“主公,约么五、六百亩上下。也就是足够安置二十余农户。”
明玉珍点头,又问姜国兴:“你觉得这里设一山寨如何?护卫冶铁场。”
姜国兴注意到此山北面便是来时的河谷,南面是一条两、三米宽的山谷,东面是水量颇大的山沟,西面和其他大山之间也有一条冲沟可供人行走。
“主公选的这地方简直绝了,此地守住,洈水县城之南就被保护好了。”
“说得好,那就叫南关寨。”明玉珍笑道,“明耀,那滚水坝就修建在那个地方。把水引到南边的山谷中来控制水车。当山沟发山洪的时候,多余的水就通过溢流堰走原来的河道。”
明耀顺着义父指的方向看去,频频点头,完全明了义父的设想。
“义父,那冶铁炉就设置在这个山谷中。在两山之间修一段土围墙就能把冶铁场保护起来。”
“不错。若是蛮王寨果真愿意被编户齐民,还能再多一道屏障。”
不多时,谭县令就带着一个土酋前来参见。只见土酋身材颇为雄壮,其样貌和服饰与张友富也没什么两样。
“你叫什么名字?”明玉珍见他只身上山来见自己,就判断出应该是真心归顺。
“小人的汉名叫麻古。小人愿意将治下三百二十七户土人和领地献给大王。”麻古的汉话还说得不错。
谭县令听这土人称呼主公为大王也是直挠头,明明告诉的他要称呼明玉珍为大元帅,没想到麻古给简化成大王,看明玉珍似乎也没计较这个事情。
“麻古,本帅封你为麻王寨的世袭把总,给你两局士卒的兵额,仍旧镇守麻王寨。从今以后军事上听这位姜千户的,治下之民归这位谭县令管辖。你可明白?”
麻古有些困惑,不过在谭县令的解释下很快就高兴的回道:“麻古愿意。”
当麻古听到所有士卒一年有十二石稻谷的报酬,他一年也有数十石的稻谷,他当然会忙不迭地同意。
他之所以愿意纳土归附就是在他的治理下人民生活困苦,治下之民都有心跑去洈水县,关键他又打不过姜国兴,还不如趁着价钱好的时候投奔过去。
“麻古,这附近数十里内有其他土人吗?”
明玉珍把人马拉过来自然不全是为了这个小小的麻王寨。
经过麻古一通描述,谭县令的一番转述,麻古竟然知晓大名鼎鼎的台宜寨就在西面百余里开外,大约五、六天的路程,当前的首领乃是覃天顺。
这个距离倒是倒是不近不远,若是不能收服,将来冶铁场出名之后终将是个隐患。
并且朱元璋都舍得封千户的势力也不会太小。那么拿下台宜寨也会让石门县以西安全不少,然后为石门县西边的铁矿的开采创造必要的外部条件。
到时可以把水泥厂开办在老鸦山脚下,那里的水运更便利;纵然偶尔被土人打劫一番,也只能抢走水泥而不是钢铁。
“麻古,你可愿意带路前往台宜寨?”
麻古还真和这台宜寨的土霸王有点见面之情,当即痛快回道:“麻古愿意。”
“很好!”明玉珍又看向随身侍从,问:“谁愿前往招募覃天顺?”
邓义、陆凤、明耀诸位兄弟都争着要去。
不愧是年青有冲劲的年龄,明玉珍如是想。可是邓义和明耀都不合适,一个太像武夫,一个又须臾离不开。
“陆凤、明震,你二人领一旗士卒与麻古一同前往。”
然后,明玉珍一边命史天章赶制文书,一边与陆凤面授机宜。若其果真人多势众就不吝惜官位,大小头目都可以封赏,效法张友富;若其势力不过尔尔,则考虑效法麻古。
等到陆凤等人走后,明玉珍便在此地住了下来等待消息。
这里难得聚齐的千余士卒和土民也没闲着,在明耀和谭县令的指挥下清理山谷中树木,修整冲沟中的道路以便坨队能同时双向行走。
尽管元帅府的七月的财政缺口难以解决,戴寿知晓明玉珍的新规划后,还是倾尽全力支持这个项目的优先开展,安排的物资、工匠和民户也通过洈水河道运来了两批。
一时之间,环着南关寨的地域都成了忙碌的大工地。开矿的,伐木的,烧炭的,采石的,搬运的工人如有序的蜜蜂一样勤劳的日日劳作。
终于在二十余日之后,陆凤等人带着较好的消息和一条三十余头牛马组成的驮队返回南关寨。
在陆凤的描述中,覃天顺的势力还是比较大,并且覃天顺早就知晓石门及其以南换了主人。他有心投靠,但是又想着主动投效说不得就被轻视了。
因而,这次陆凤等人前去招抚,覃天顺自然就愉快的答应下来。并且通过覃天顺的联络还招抚了一批较小的势力。
陆凤按照明玉珍的嘱咐,给覃天顺以添平所世袭千户的封赏,其余小势力统统封做世袭百户。并且还定下了每年应该进献的粮食的数额,到时直接解送到南关寨来。
明玉珍听罢狠狠的夸赞了陆凤一行人。他高兴的是陆凤立此大功,那么今被重用也算是能服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