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蒙:京剧常识与鉴赏一本通
- 张永和 张婧
- 11字
- 2024-04-19 18:22:25
第一章 京剧是从哪儿来的
一 徽、汉、京三调相融相合
京剧艺术作为我国的国粹,博大精深,辉煌绚烂,是中华文化皇冠上的一颗明珠,是东方文明的夺人骄傲。她不仅在神州沃土上拥有亿万观众,而且声名远播海外。光艳如许的京剧,源流何在?形成于何时?要说清这些重要问题,必须先介绍徽班。徽班和京剧有着极重要的因果关系。
数大徽班相继进京,“三庆徽”风光无限
说到京剧,不能不先说徽班。徽班乃是京剧的摇篮。
何谓徽班?是指兴起于安徽一带,开始主要演唱吹腔、拨子及由这两种腔调衍变出来的二黄腔调的戏班。因为安庆地处长江中下游,西邻湖北、四川,东邻江苏、浙江,交通十分便利,所以徽班艺人并不固守于安徽一地,而是冲州撞府,四处作场。而扬州作为南方戏曲中心,更是徽班艺人经常光顾的地方。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为了生存的需要,并满足观众的要求,徽班艺人除主唱吹腔、拨子、二黄外,也唱昆曲、柳子腔、罗罗腔、梆子腔。由于受到安徽商人特别是盐商的支持,徽班大多演员阵容整齐,演出剧目文武兼备,成为雄冠一时的综合戏班。
▲清乾隆年间演戏场面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清高宗弘历八旬寿诞,颇负盛名的徽班在清廷驻守南方的封疆大吏和盐务官员的征聘之下,纷纷北上进京,参加为弘历祝寿的盛大庆典活动。率先进入北京的是“三庆徽”,也叫三庆班。三庆班进京时领衔演员是一位年纪只有十六岁,在艺术上已经非常成熟的杰出旦角表演艺术家——高朗亭。“三庆徽”抵京后,高朗亭接替了他的老师余老四(原三庆徽班班主)的职位,担任班主,并担任京师梨园同行会组织——“精忠庙”庙首。一年后,“四庆徽”“五庆徽”徽班相继进京。据相关史料介绍,乾隆末年在京都占尽风头,让观众大饱眼福的就是这三个徽班。
这里还要讲一下,当时进京的徽班除了三庆班以外,尚有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之说。根据现有文学记载,撰写于嘉庆八年(1803)的《日下看花记》中,才出现了四喜、春台两个徽班的名字。直到成书于道光八年(1828)的《金台残泪记》中,才提到“京师梨园”共推四喜、三庆、春台、和春,“所谓四大徽班者焉”。最近有学者提出,四大徽班中的和春,是北京的庄亲王出资,礼聘安徽艺人组成的“王府班”。如果这一说法成立,那么后来的戏曲史书说的“为给弘历釐寿,四大徽班进京”便是不准确的。
应该说,京都最有影响的四个徽班,最早进京的是三庆徽,而四喜班、春台班进京时间应该是嘉庆八年(1803)之前,而和春班有可能是嘉庆八年(1803)之后成立于北京。在嘉庆八年(1803)成书的《日下看花记》中,“三庆徽”的“徽”字已经去掉,说明“三庆”班不但在京都站稳了脚跟,而且已经成为“京都第一”名班。
汉调艺人进京,为徽班注入新的活力
那么,徽班又和京剧的形成有什么关系呢?应该说,没有徽班进京就没有京剧。无所不能、无所不精的徽班称雄京师,为皮黄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但是,徽班并不等于京剧。从徽班进京到京剧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变化过程。一般认为,从徽班进京到京剧形成经历了四五十年的时间。
徽班初进北京,兼容昆、京、秦腔,形成诸腔杂陈的综合戏班,用了七八年时间渐渐立足于京师舞台。到了道光初年,大批汉调艺人进京并加盟徽班,使得徽班宏图大展,对徽班的发展和京剧的形成都起到了巨大的促进和催化作用。
汉调是流行于湖北汉水一带的地方戏曲剧种,因为湖北在古代被称为“楚地”,所以汉调也称“楚调”。汉调的声腔以西皮、二黄为主。不少学者认为,西皮来自甘肃、陕西一带,系流传到湖北襄阳一带的秦腔梆子经过改造而成的,起初称为“襄阳调”,后来才叫“西皮”。因为湖北人称“唱”为“皮”,一段唱叫一段“皮”,所以将来自西北的唱腔称为“西皮”。 至于二黄,则是在清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来自安徽的二黄腔加工改造而成的。汉调二黄虽与徽调二黄名称一样,但因流播地区不同,所以声腔、板式也不尽相同。徽调二黄以平板二黄、四平调为主,而汉调二黄的腔调板式比徽调二黄丰富。
从某种意义上说,京剧,即皮黄戏的形成是以西皮、二黄两种声腔的合奏为标志的。换言之,京剧之所以能从徽班中脱颖而出,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徽调与汉调在北京舞台上的进一步合流。但是,徽调与汉调合流并不是从北京开始的。那是从哪里开始的呢?有人认为首先自扬州始,有人认为合流首先自湖北汉口始。不论始于何处,可以肯定的是,更广泛、更深入的徽汉合流是汉调艺人进京后在京师舞台上完成的。
徽汉合流,京剧即将诞生
那么,唱楚调的汉剧艺人是何时进京的呢?所谓“楚调”,即湖北汉调。吴太初《燕兰小谱》早在徽班进京前五年,便记述了流行于北京舞台上的楚调,昆曲演员也兼唱楚调,可见当时北京已经尚楚调了。
据记载,乾隆、嘉庆年间有四喜官、米喜子;道光年间有余三胜、王洪贵、李六等汉调名艺人相继进京。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自汉口入京搭春台班并成为该班首席老生的余三胜。余三胜对西皮腔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所擅演的《四郎探母》《捉放曹》《定军山》《碰碑》等皆是以西皮及反二黄唱腔为主的剧目。
虽然自清嘉庆、道光年间大批汉调名艺人陆续入京献艺,但他们并没有组班挑梁演出,而是纷纷投入已在京师打开局面的徽班。在此基础上,汉调和徽调进一步深化融合,不仅提升了二黄的唱腔,而且丰富了剧目。从此,四大徽班所演剧目由诸腔杂陈过渡到以西皮、二黄为主要腔调的构架,开创了徽汉合流的新局面,京剧就要随之诞生了。
▲余三胜坐像
皮黄剧兴起,京剧由此诞生
徽汉合流以后,仍然不能说徽班就是京剧班了。中国戏曲声腔剧种的划分,主要区别在声腔和语言两方面。为了适应北京观众的审美需求,徽班艺人在融合徽调、汉调的基础上,将念白字韵、声腔声调不断“京化”,逐渐形成了相对完整而独立的艺术风格和表演方法。
于是,一种新的声腔剧种逐渐从诸腔杂陈的局面中脱颖而出。这种新的声腔剧种以唱二黄、西皮为主,兼收昆剧、吹腔、南锣等,主奏乐器为胡琴,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及服饰脸谱也逐渐走向规范。
道光二十年(1840)之后至同治初年,即19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经徽、汉、京三派艺人的合作,最终在北京形成了唱腔以西皮、二黄为主腔调,念白以京、汉语言为主的湖广音加中州韵的京剧。不过,当时还不叫京剧,而是称之为皮黄(京剧是后来才叫出来的)。此时期的代表人物为老生“前三鼎甲”——程长庚(徽派)、余三胜(汉派)、张二奎(京派)。经过咸丰、同治年间的锤炼,至光绪年间,皮黄走向成熟。当时舞台上享有盛誉的是“后三杰”——谭鑫培、孙菊仙、汪桂芬。光绪二年二月初七日(1876年3月2日),上海出版的《申报》上首次出现了“京剧”的称谓。此后,“京剧”作为剧种名称逐渐通行全国。
▲故宫畅音阁大戏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