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皱眉。
“你也以为,是张士诚?”
前番,胡惟庸说张士诚以天灾为借口,暗中挑唆民众。
这事儿,有向京卫指挥使司泼脏水的嫌疑。
朱元璋也有过怀疑,到底是不是如此。
而今,让朱元璋诧异的是,曹震居然也这么认为!
“是!”曹震点头。
“胡惟庸那话并不可信,”朱元璋拿起一枚瓜果,擦了擦,但没有吃。
曹震摇头,“可的确有这可能,上位委任我京卫指挥使的位,却在我的管辖下发生这样的事,说不过去。这一次是暴民抢粮食,万一他们......”
“属下不敢想象!”
“这一次,是咱失了职,上位您没有怪罪,但是咱不能当没发生!”
曹震皱眉。
“再说了,如今城外的军田如火如荼,往小了说其中不少孩子参与了,若是伤了他们不堪设想,往大了说事关通州甚至江北的战事。”
“这事,必须查清楚。”
朱元璋点头。
“你想怎么查?”
曹震想了下。
“这事儿,是从农田那里开始的,属下以为,得从那里开始查!”
“不过,咱拖个大,求大哥给咱独断专行的权利!”
朱元璋一皱眉。
此时喊大哥,说明曹震心里已经有了计较,而且此事还可能牵扯到比较高位置的人。
下属干不得,只有兄弟干得!
“好,咱给你便宜行事的权利!”朱元璋缓缓说道,“不过,应天不能乱!”
“得嘞!”
等了半天,见曹震还在。
“还有事儿吗?”
“没啊?”曹震愣道。
“那还不去办?等着咱留你吃饭啊?”朱元璋起身,将桌子上的瓜果抱了起来,进了屋子。
“这......”曹震一愣,“饭都不管啊?”
院子里已经空空如也。
曹震转头看到田里瓜果累累。
“嘿嘿!”
见左右无人,曹震悄悄走了过去。
“要是弄了咱的瓜果,咱拿回你的指挥使!”
屋子里,朱元璋冷冷说道。
“滚!”
“好嘞!”
......
六合县。
城外。
一万亩良田已经翻了。
大棚也都搭好了。
周围的庄稼人都好奇过来围观。
他们种了一辈子地,还没见过给庄稼“盖房子”的!
“这事干啥呀?”
“种地!哈哈,我第一次见这么种地的!”
“给庄稼盖房子?亏这群公子爷想得出来!”
“就是,这都入秋了,还能种庄稼?一看就是啥都不懂的玩意儿!”
“多好的田啊,白瞎了!”
周围的人议论纷纷。
田里的公子哥和老兵却是干得起劲儿。
大棚里,几个人专门负责分捡红薯的秧苗,然后分到其他大棚里种植。
起初,一些老兵也觉得这个季节种地太荒唐了。
可是看到那些绿油油的秧苗,他们顿时就服了!
而且,他们已经“尝”到了这秧苗的甜头!
必要的茎藤切割出去之后,那些可有可无的叶子被陈理留了下来。
然后用热水一焯,加点盐和蒜末。
味道太鲜了!
这些公子哥平日里倒是吃过不少大鱼大肉。
也见过了各种蔬菜。
可还没尝过这种新鲜的东西!
那些老兵更是惊讶。
当兵打仗的,本就只爱好鱼肉,毕竟在战场上,一口肉能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力气。
吃惯了重口味的鱼肉油饭,乍一吃这个,竟觉得很是可口!
连续吃了好几顿,一点都不觉得腻。
正因为如此,众人对陈理更加的敬畏了!
这个时代,能让人敬畏的,就是能带他们富贵,能让他们吃饱饭的人了!
和一般的农人不同,这是创造了一种粮食啊!
“弄好了?”
将最后一批秧苗分好之后,李景隆走了进来,满脸的兴奋。
陈理将手里的小刀递给李景隆。
李景隆接了过来。
“嗯,一万亩,弄完了,还有两亩地专门用来育苗的!”
陈理点了点头。
一旁,朱标瞪大了眼睛,盯着陈理。
恨不得将陈理的一言一行都记下来。
陈理见状,笑道:“你这么紧张干什么?”
朱标声音有些颤,“大哥,您当真不知道吗?若是收成了,真的像您说的,那,那您可是积了大功德啊!”
“如今天下,老百姓水深火热,若是能给他们一口粮食,那......”
李景隆也点头。
周围,那些公子哥也都深以为然。
他们年龄小,但见识可不短。
“先看结果吧!”陈理笑道,“没有看到结果之前,可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朱标点头。“放心吧,我们会精心地按照您的吩咐来照料的!”
一旁,刘璟道:“恐怕不只是照料啊。”
众人看向他。
刘璟道:“诸位,前番暴民抢夺秧苗,我从家父那里听说,上面已经给了定性了!”
“是有预谋!”
众人脸色一变,随即显得很愤怒。
“何人?竟敢跟咱们过不去?”
“他娘的,吃了熊心豹子胆!”
“若是让老子知道是谁,剥了他的皮!”
一群小孩,口口声声自称老子,让人觉得好笑。
但气势却是不弱。
陈理暗中叹了一口气。
他也觉得这事儿不正常。
防御那么严密的应天府,怎么会让一群老百姓给“突防”了?
若是没有高人在背后指点,他都不信!
可到底是谁呢?
李善长?
不!
李善长不敢这么做,也不会这么做!
那可是叛逆之举!
李善长是不可能反叛朱元璋的!
那是谁?
忽然,一个人的名字出现在陈理的脑海中。
他的眼神落在了徐辉祖、李景隆和六岁的朱守谦身上。
哎,这事儿可能大了......
曹炳站了起来,大声说道:“我家老子已经开始查了,等有了结果,咱就去看看到底是谁!”
“坏咱爷们儿的好事儿,不能饶了他!”
众人轰然叫好。
这其中,徐辉祖、李景隆和朱守谦等人也举手大喊,很是激动!
夜。
其他人都去休息了。
只有朱标留在陈理这里。
“宝儿,我看他们对你都挺好的,你的身份......”
虽然朱标自称朱宝儿,是朱元璋老家凤阳的人,还是太平乡孤存的同乡。
如今,是世子伴读。
有这么一个身份在,李景隆等二代对他客气也能说得过去。
但陈理总觉得李景隆他们不只是客气,还带着一些敬畏!
“哪有身份!”朱标暂时不愿公开自己的身份,他担心陈理会因此疏远自己,“说起来,还是老家的时候,上位和咱老家挨着,我奶奶帮衬了不少,上位就拿我当自家孩子了,说起来是伴读,其实咱也知道是上位报答家里的恩情呢!”
“虽是伴读,可上位是把咱当儿子养呢!”
这话,虽是杜撰,但也不知虚构。
朱元璋确实做过很多这样的事。
不说其他,便是军中收的不少义子,都有不少这样的。
朱标只是类举了一个故事而已。
陈理点头,“原来是这样?你倒是好命,能让吴王看重,所以啊,人活于世还是要多行善事,因为,总有一天曾经播种下的善良会反哺到你自己的身上!”
朱标咧嘴一笑,“大哥也觉得咱认上位当义父是好事吗?”
“自然是好事!”陈理笑道,“吴王雄才大略,将来之成就不可限量,有他护着你,你此生无忧!”
朱标忽然一笑。
“大哥,要不你也给吴王当儿子吧?”